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内照明龙头企业雷士获得了高盛注资,这是迄今为止著名的跨国投资集团高盛首次将资金注入国内照明行业。
据了解,2006年,作为照明行业率先注重于品牌打造的雷士照明吸引了软银的2200万美金投资。2008年初,软银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了1000万美金的投资。高盛本次注资是雷士获得的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三笔投资。
投资于雷士的软银和高盛为何置身于传统制造业,雷士为何屡屡获得外资的青睐?
高盛悄然注资雷士
据称,高盛投资企业,最注重的标准是成长性,而雷士非常切合高盛的标准,无论是它所在的照明行业,还是它自身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能力。
雷士照明成立于1998年底,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雷士便快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照明灯具与光源电气企业之一,在商业照明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NVC雷士照明”品牌已成为中国照明行业领袖品牌。
根据公开的数据,照明行业的企业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在增长,而雷士则以80%的速度在增长。从销售数据上看,雷士2005年的销售额为8亿元, 2006年销售额为12亿元,2007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2008年预计销售额能达到40亿元……雷士所呈现出来的“快”的一面,让业内企业叹为观止,连国际巨头也开始把雷士作为其在中国乃至全球战略的主要对手。
业内人士称,雷士之所以备受青睐,除了高成长性外还来自于其创新意识和品牌运营模式。雷士是国内照明行业第一家采取专卖店模式的企业,突破了当时原有的商业路径和规则。在加盟的政策上,雷士采取了与别的企业相反的政策,雷士的专卖店不仅不要钱,甚至采取了往外送的做法。每开一家店,雷士要倒贴3万多元。想加盟的经销商,雷士会根据销量的大小、在当地的影响度等采取一定形式的现金补贴,并给予其装修费,让经销商免费开张。如此一来,要求加盟的人络绎不绝。雷士层层筛选过后,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渠道。2003年,雷士照明的专卖店达到了300多家,到了2004年则达到了600多家,2006年则超过了1200家,目前已达到2100多家。
当专卖店逐渐增多时,雷士适时成立各省的运营中心,以加强对渠道的管理。运营中心模式使得雷士可将区域的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到渠道运营商身上,让经销商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运营的风险。但对于公司而言,只需专注做好研发、生产以及品牌推广等工作,实现有序分工。因此,按照一个省建立一个运营中心的原则,如今雷士已有36个运营中心,有相当一部分的销售业绩已经过亿元。
2008年,当国内照明行业沉浸在如何应对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压力时,雷士已经率先发力,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筹建的雷士上海研发中心在7月份正式启动,主要研发方向瞄准国际前沿的节能照明电器产品。
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表示:“我们要进入国际市场,去跟一些照明行业的巨头同台竞技,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彻底摆脱中国制造大国的尴尬现状。”
在2008奥运场馆价值5亿元的照明工程中,雷士照明成为中标最多的国内照明企业,获得了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奥运村、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等10多个奥运场馆的照明工程。 以绿色奥运、百年工程为目标的奥运照明项目选择了民族企业,正是对这些 “中国创造”实践者的最好回报。
国际资本助力雷士走向国际
拿“老外”的钱,雷士也有自己的想法。吴长江表示,雷士一直在寻找和搭建向国际化发展的平台,高盛此次注资是雷士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他们今后的目标是学会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本,掌握国际市场游戏规则。
不过,相对于融资,吴长江坦言,引进国际资本更在于资本背后的资源。雷士在2006年与软银的携手,可谓获益良多,尤其是在企业人才管理和团队打造方面。以前的雷士在扩张、发展的阶段常感到人才紧缺,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常会有捉襟见肘之感。在引进软银后,为人才引进搭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先后引进了原TCP中国区总裁、国际级光源专家以及两位在飞利浦任职超过十年以上的高管。此外,在企业运营上,雷士也获得了许多建议,管理层采取每一项决策都异常严谨。
接受国际性大投资公司的注资也是为了提高雷士在国内照明市场中的竞争力,助力雷士走向国际化。据悉,从2006年起,雷士已经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开拓。2007年6月,雷士收购了一家英国的照明销售企业,以此来拓展欧盟市场;2007年8月,雷士与国际照明巨头GE达成战略合作;2007年10月,雷士海外首家自主品牌旗舰店在马来西亚开张,之后包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店,都以自有品牌开设专卖店的形式去实现,雷士正式开始以自主品牌展开全球营销。吴长江还表示,此次引进高盛投资的目的——把企业推向国际化,规范化运作,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雷士来说,企业的“国际化”才刚刚起步。不过,市场的回应却超出了雷士人自己的预期。“我们预计今年在海外的销售能达到5亿元人民币以上”,雷士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张清宇如是表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雷士的海外探路就实现了这样的回报。
据了解,2006年,作为照明行业率先注重于品牌打造的雷士照明吸引了软银的2200万美金投资。2008年初,软银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了1000万美金的投资。高盛本次注资是雷士获得的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第三笔投资。
投资于雷士的软银和高盛为何置身于传统制造业,雷士为何屡屡获得外资的青睐?
高盛悄然注资雷士
据称,高盛投资企业,最注重的标准是成长性,而雷士非常切合高盛的标准,无论是它所在的照明行业,还是它自身在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成长能力。
雷士照明成立于1998年底,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雷士便快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照明灯具与光源电气企业之一,在商业照明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NVC雷士照明”品牌已成为中国照明行业领袖品牌。
根据公开的数据,照明行业的企业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在增长,而雷士则以80%的速度在增长。从销售数据上看,雷士2005年的销售额为8亿元, 2006年销售额为12亿元,2007年销售额达到20亿元,2008年预计销售额能达到40亿元……雷士所呈现出来的“快”的一面,让业内企业叹为观止,连国际巨头也开始把雷士作为其在中国乃至全球战略的主要对手。
业内人士称,雷士之所以备受青睐,除了高成长性外还来自于其创新意识和品牌运营模式。雷士是国内照明行业第一家采取专卖店模式的企业,突破了当时原有的商业路径和规则。在加盟的政策上,雷士采取了与别的企业相反的政策,雷士的专卖店不仅不要钱,甚至采取了往外送的做法。每开一家店,雷士要倒贴3万多元。想加盟的经销商,雷士会根据销量的大小、在当地的影响度等采取一定形式的现金补贴,并给予其装修费,让经销商免费开张。如此一来,要求加盟的人络绎不绝。雷士层层筛选过后,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渠道。2003年,雷士照明的专卖店达到了300多家,到了2004年则达到了600多家,2006年则超过了1200家,目前已达到2100多家。
当专卖店逐渐增多时,雷士适时成立各省的运营中心,以加强对渠道的管理。运营中心模式使得雷士可将区域的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到渠道运营商身上,让经销商在获得稳定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运营的风险。但对于公司而言,只需专注做好研发、生产以及品牌推广等工作,实现有序分工。因此,按照一个省建立一个运营中心的原则,如今雷士已有36个运营中心,有相当一部分的销售业绩已经过亿元。
2008年,当国内照明行业沉浸在如何应对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压力时,雷士已经率先发力,按照国际先进水平筹建的雷士上海研发中心在7月份正式启动,主要研发方向瞄准国际前沿的节能照明电器产品。
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表示:“我们要进入国际市场,去跟一些照明行业的巨头同台竞技,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彻底摆脱中国制造大国的尴尬现状。”
在2008奥运场馆价值5亿元的照明工程中,雷士照明成为中标最多的国内照明企业,获得了包括奥林匹克中心区、奥运村、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等10多个奥运场馆的照明工程。 以绿色奥运、百年工程为目标的奥运照明项目选择了民族企业,正是对这些 “中国创造”实践者的最好回报。
国际资本助力雷士走向国际
拿“老外”的钱,雷士也有自己的想法。吴长江表示,雷士一直在寻找和搭建向国际化发展的平台,高盛此次注资是雷士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他们今后的目标是学会更多地利用国际资本,掌握国际市场游戏规则。
不过,相对于融资,吴长江坦言,引进国际资本更在于资本背后的资源。雷士在2006年与软银的携手,可谓获益良多,尤其是在企业人才管理和团队打造方面。以前的雷士在扩张、发展的阶段常感到人才紧缺,特别是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常会有捉襟见肘之感。在引进软银后,为人才引进搭建了一个国际化平台,先后引进了原TCP中国区总裁、国际级光源专家以及两位在飞利浦任职超过十年以上的高管。此外,在企业运营上,雷士也获得了许多建议,管理层采取每一项决策都异常严谨。
接受国际性大投资公司的注资也是为了提高雷士在国内照明市场中的竞争力,助力雷士走向国际化。据悉,从2006年起,雷士已经开始了海外市场的开拓。2007年6月,雷士收购了一家英国的照明销售企业,以此来拓展欧盟市场;2007年8月,雷士与国际照明巨头GE达成战略合作;2007年10月,雷士海外首家自主品牌旗舰店在马来西亚开张,之后包括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的店,都以自有品牌开设专卖店的形式去实现,雷士正式开始以自主品牌展开全球营销。吴长江还表示,此次引进高盛投资的目的——把企业推向国际化,规范化运作,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雷士来说,企业的“国际化”才刚刚起步。不过,市场的回应却超出了雷士人自己的预期。“我们预计今年在海外的销售能达到5亿元人民币以上”,雷士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张清宇如是表示。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雷士的海外探路就实现了这样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