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时钟的分针和时针交迭在2011年元月31日12时刻度上,我结束了在《老友》杂志编辑部的全部工作——审稿、编辑、校对……这一刻,也同时完成了我由这份刊物的编者,到这份刊物的读者的身份转换。先哲们总是慨叹“人生最苦是别离”。然而在我,或许因为经历了太多死别生离、悲欢聚散。这次别离只是人生舞台上反复演示过的一次情节再现而不再苍凉伤感:或许因为自己已经感到没有能力和精力做好这份随时都要接受读者评鉴的工作。此刻选择离去正恰当其时而没有失落和惆怅。倒是卸下了肩头重负,解脱了心中怵惕,浑身上下很有几分老兵解甲、老牛归厩的轻松与平静。
然而毕竟在这里工作了7年,和同事们相处了7年,这里的一切,早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周而复始地运转。为我的生命之树增添了一个又一个年轮,在我心海深处积淀着一层又一层追思漫忆——
7年来,我亲历了《老友》一段壮大发展历程,也分享了这个历程所赋予的欢乐和荣誉。2003年5月,经一位老领导介绍,我重操旧业,参加《老友》杂志的编辑工作。上班第一天,当主编告诉我这本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文化刊物,发行量近10万份时。强烈的震撼让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在阅读时代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文化几乎沦为物欲追逐的华丽包装,而文化类刊物正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当下。这份名声并不显赫、包装更谈不上华丽的杂志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发行量,真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在我认认真真读了前任编辑留下的《老友》样刊后,刚才的震撼立刻变成了严肃的思考:为这样一份业内人士所推崇的“严肃杂志”贡献自己的“余热”不仅值得,而且应该。放下杂志,我就着手处理稿件。加入《老友》的行进行列。
7年里,《老友》获得了许多同行们羡慕不已的荣誉:江西省第二、三届优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先进单位……所有这些,都有力地证明,《老友》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不断发展。并由此获得了读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7年来,《老友》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贴近群众。它所设置的27个栏目,几乎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备,无美不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把自己称作《老友》的“忠实读者”,把《老友》当作“滋润余年的生命泉水”;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愿向《老友》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寻求心灵的安慰;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愿向《老友》求医问药,把它视为保护生命的长城。
7年来,我见证了《老友》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发展。《老友》在不长的7年时间里,能取得长足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友杂志社在省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老干部局系统为主的通讯网络,同时还拥有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并有经常联系的作者队伍。他们之中既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群众:既有资深专业人士,也有业余作者:既有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干部。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者队伍,《老友》一步一重天地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了。
7年来,或许因为身在其中,少有闲情去咀嚼、体味在《老友》这个集体中所享受的关爱、包容和温暖。一旦离开了。那些日子里的点滴往事,都成了记忆中时时泛起的潮汐。
记得我曾收到一位作者批评他所在单位老干部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的稿件,意见中肯,行文流畅,有一定代表性,是篇不错的文章。但我不敢贸然签发,一则其真实性难于核实,二则是考虑保护作者。两难之间我向同处一室的两位同事请教,他们都是功力深厚的资深编辑,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建议作者把意见改成改进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反话正说,以求正面效果。我立即照此办理,果然取得皆大欢喜的社会效应。他们的热诚和睿智,令我感佩至今。
记得每次编辑部领导转交他们收到的稿件时,总会交代“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我知道其中有些作者是他们的熟人、朋友。在“人情大似债”的时下,坚持原则并非易事,何况网开一面卖个人情发篇稿,也很难说是“以权谋私”。但他们充分尊重同志,遵守编辑工作纪律,更彰显了他们的道德风骨,同时,也营造了编辑部相互尊重,共同奋斗的良好环境。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7年时间,对我这个去日已多、来日苦少的老人不算太短。如果还能为《老友》作点什么贡献,那就是离开这个岗位,让年轻人用青春活力和才智,为它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于是我向领导坦陈了这个请求,并获惠允。此刻,已释重负的轻松让我欣喜不已。当我作别同事,最后一次踏出办公室时,油然想起徐志摩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见了,我的《老友》,我的老友!
祝福你。我的老友,我的《老友》!
然而毕竟在这里工作了7年,和同事们相处了7年,这里的一切,早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周而复始地运转。为我的生命之树增添了一个又一个年轮,在我心海深处积淀着一层又一层追思漫忆——
7年来,我亲历了《老友》一段壮大发展历程,也分享了这个历程所赋予的欢乐和荣誉。2003年5月,经一位老领导介绍,我重操旧业,参加《老友》杂志的编辑工作。上班第一天,当主编告诉我这本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文化刊物,发行量近10万份时。强烈的震撼让我半天说不出话来。在阅读时代早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文化几乎沦为物欲追逐的华丽包装,而文化类刊物正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的当下。这份名声并不显赫、包装更谈不上华丽的杂志能拥有如此巨大的发行量,真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在我认认真真读了前任编辑留下的《老友》样刊后,刚才的震撼立刻变成了严肃的思考:为这样一份业内人士所推崇的“严肃杂志”贡献自己的“余热”不仅值得,而且应该。放下杂志,我就着手处理稿件。加入《老友》的行进行列。
7年里,《老友》获得了许多同行们羡慕不已的荣誉:江西省第二、三届优秀期刊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第八届全国优秀公益广告先进单位……所有这些,都有力地证明,《老友》在自己的道路上不断攀登,不断发展。并由此获得了读者的认可,社会的认可。
7年来,《老友》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贴近群众。它所设置的27个栏目,几乎涵盖了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备,无美不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把自己称作《老友》的“忠实读者”,把《老友》当作“滋润余年的生命泉水”;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愿向《老友》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寻求心灵的安慰;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年人愿向《老友》求医问药,把它视为保护生命的长城。
7年来,我见证了《老友》作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发展。《老友》在不长的7年时间里,能取得长足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友杂志社在省委老干部局的支持下。建立了以老干部局系统为主的通讯网络,同时还拥有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阶层、各行业,并有经常联系的作者队伍。他们之中既有领导干部,也有一般群众:既有资深专业人士,也有业余作者:既有在职人员,也有离退休干部。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者队伍,《老友》一步一重天地持续发展、长盛不衰,就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了。
7年来,或许因为身在其中,少有闲情去咀嚼、体味在《老友》这个集体中所享受的关爱、包容和温暖。一旦离开了。那些日子里的点滴往事,都成了记忆中时时泛起的潮汐。
记得我曾收到一位作者批评他所在单位老干部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的稿件,意见中肯,行文流畅,有一定代表性,是篇不错的文章。但我不敢贸然签发,一则其真实性难于核实,二则是考虑保护作者。两难之间我向同处一室的两位同事请教,他们都是功力深厚的资深编辑,很快就提出了一个两全的办法:建议作者把意见改成改进这方面工作的建议,反话正说,以求正面效果。我立即照此办理,果然取得皆大欢喜的社会效应。他们的热诚和睿智,令我感佩至今。
记得每次编辑部领导转交他们收到的稿件时,总会交代“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我知道其中有些作者是他们的熟人、朋友。在“人情大似债”的时下,坚持原则并非易事,何况网开一面卖个人情发篇稿,也很难说是“以权谋私”。但他们充分尊重同志,遵守编辑工作纪律,更彰显了他们的道德风骨,同时,也营造了编辑部相互尊重,共同奋斗的良好环境。
时光匆匆,岁月悠悠,7年时间,对我这个去日已多、来日苦少的老人不算太短。如果还能为《老友》作点什么贡献,那就是离开这个岗位,让年轻人用青春活力和才智,为它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于是我向领导坦陈了这个请求,并获惠允。此刻,已释重负的轻松让我欣喜不已。当我作别同事,最后一次踏出办公室时,油然想起徐志摩的名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见了,我的《老友》,我的老友!
祝福你。我的老友,我的《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