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什么要给斯大林“翻案”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3075674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个新的俄罗斯“国父”的形象被建构起来,斯大林有铁腕作风,不拘泥于西方人道主义的条条框框,行事以实用主义为原则,这些都让普京的政治魅力展现得毕露无遗。
  根据俄罗斯《新闻时报》的报道,日前,俄罗斯教育部向历史老师介绍了一本《俄罗斯历史(1900-1945)》的教科书。在这本教科书中,关于斯大林的评价已经发生一些根本上的改变。认为他的行为要从具体历史处境去判断,而他的行为“完全是合理”“他是确保国家迈入工业社会的体系的维护者,他是一个濒临战争的国家的领袖”。
  而且更让人吃惊的是,在关于像“大清洗”这样敏感的历史事件上,这本教科书也试图用其他说法为其翻案。
  比如会认为这场运动是为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经济水平。
  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并非是平地而起。就在2007年,一本名为《俄罗斯历史1945年-2007年》的教科书也同样给了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以积极的评价,并且为镇压寻找到了正当性的理由。
  为什么斯大林的形象会有如此转变?
  如果要追溯斯大林形象被颠覆的起源,我们首先要回到1956年2月25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从此拉开在苏联批判斯大林的序幕。不过就在这份措辞严厉的报告中,赫鲁晓夫虽然将“大清洗”的主要责任归结到斯大林身上,但是同时也承认了斯大林对于重工业发展以及卫国战争的重要性。因此尽管斯大林的形象受到严重挫折,但是他在政治生活中并未绝迹,而且随着普京政府的上台,斯大林的形象几乎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
  如果再回到赫鲁晓夫的那份带有摧毁性力量的秘密报告,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斯大林的清算其实一直相当的表层化和暧昧化。在前苏联的批判的思想脉络里,斯大林只是作为社会主义政权里“独裁者”形象来被清算,但是另一方面,“大清洗运动”的残酷性仍然会被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所掩盖,前苏联的快速工业化与卫国战争的胜利,都作为斯大林的政治功绩而被保留下来,由此也为今天斯大林形象的“平反复兴”埋下了伏笔。
  因此当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一个被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冲刷的摇摇欲坠的政权后,他首先致力于的是恢复国家政治与经济秩序。在他打击寡头的强力政策下,俄罗斯迅速地摆脱经济困局,而且还迎合了普通民众反感贫富分化的想法。
  于是一个新的俄罗斯“国父”的形象被建构起来,他有铁腕作风,不拘泥于西方人道主义的条条框框,行事以实用主义为原则,这些都让普京的政治魅力展现的毕露无遗。
  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承袭下来的国家现代化的传统,经由斯大林与普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对接。
  在对普京的强烈推崇下,斯大林的形象得以在一个国家主义的谱系中凸显出来。因此,“大清洗”事件要么成为死亡数目的争辩,要么就给以附上了国家富强的美丽外壳。俄罗斯从彼得大帝承袭下来的国家现代化的传统,经由斯大林与普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对接。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为何如此受到普京推崇,甚至要为其在“大清洗”中所犯下的罪过进行漂白。因为在普京的政治观念中,与西方的对峙是要在一个富强俄罗斯的前提下才能推进,而民主化的转型又使得普京的个人魅力得凭借民粹以维持其权威性。所以斯大林所犯下的人道罪过就如同彼得大帝的残暴一样,最终成为历史解释中微不足道的附属物,而他们则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中维持其强劲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不过或许也无法将斯大林与普京完全等同。饶有趣味的是,去世的“俄罗斯良心”索尔仁尼琴,虽然对斯大林政权有强烈的批判,但是却会赞同普京的执政理念,并且坦然接受了普京授予的“俄罗斯国家奖”。
其他文献
河湟谷地,顾名思义,泛指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交叉地带。其地理范围包括今日月山以东,祁连山以南,今西宁四区三县、海东以及海南、黄南等部分沿河区域。据《后汉书·西羌》载:“乃渡河湟,筑令居塞。”由此看来,河湟之名称,至今也有1000多年了。汉代,霍去病西击匈奴,在此设立西平亭,为有确切文字记载之始,史称湟中。又其族属,称为羌中。大多史学研究者认为:它就是历史上古丝绸南路和我国北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进
期刊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预备党员的入党誓词。然而,到底什么是共产主义,它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我们对此并不都是十分清楚的。应当承认,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深奥的理论问题,的确不是所能轻易弄明白的。马克思语境中的共产主义,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的,这就需要大量阅读马克思原著,做到相互参照、融会贯通;因而,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做长期的刻苦努力,是不可
期刊
核心提示: 阿尔丁夫·翼人的诗歌写作尤其是长诗写作,有力地在历史想象力的启示下呈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和一代人的诗歌史、心灵史和生活史。  在中国19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翼人的长诗写作在张扬出个体对自我、世界、生存、诗歌、历史、民族、宗教的经验和想象性认知的同时,也以介
期刊
湟水河即称湟水,是发源于青海省海晏县包呼图北面的洪呼日呢哈,湟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至三角城今海晏县麻皮寺河,流至丹噶尔,今湟源县。进入古湟中(今西宁市)境内,称为北门大河。向东穿行碾伯县今乐都县。在民和下川口村出青海省境,于甘肃省兰州市红固区达川汇入黄河。湟水在青海省境内干流长336公里,流域面积16120平方公里,何其旷达,何其洒脱。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开发历史最早的地域,据考古发现至少四五千年前
期刊
一  根敦群培,原名仁增南杰,公元1903(藏历第十五绕迥水兔年)年出生。对于根敦群培大师的出生地有多种文献资料和论著都认为出生在今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双朋喜村。霍康·索朗班巴先生在《群文天地》(藏文)2002年第三期《根敦群培生平》一文中指出,根敦群培父母当年在西藏拉萨朝拜期间,母亲就怀上了根敦群培,根敦群培出生在其父母从西藏朝佛回家的路上——青海湟中宗喀吉日山上,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双朋喜村人。
期刊
青海省文化馆自2011年起,组织民俗文化专家、学者,陆续编写、出版了一套由颜宗成先生担任主编的《河湟民间文艺代表作丛书》。前些年,我们看到了《平弦词本》《青海下弦》《越弦词本》《越弦音乐》4本书。这两年,又编写、出版了《青海弦索音乐》《河湟民间刺绣》《青海平弦音乐》《青海社火》《河湟皮影(上下册)》等6部著作。苦干4年,共出版了10部著作,品类繁多,内涵丰富,容量庞杂,归拢了大量的民俗和地方文化的
期刊
2014年12月29日,青海省文化馆理事会成立大会在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召开,省纪委驻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纪检组组长常建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处长边振刚出席会议、青海省文化馆理事会组成人员、青海省文化馆全体职工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人事处处长晏书臣主持。  会上,青海省文化馆理事会拟任理事长、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就《青海省文化馆理事会章程》作了说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人
期刊
退保白兰 白兰与三世纪初雄踞青藏高原的吐谷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极深研,说明了这个古地名深厚的史学底蕴,据《通鉴》明确指出:吐谷浑“西徙阴山而居,属永嘉之乱,因度陇而西,据洮水之西,极于白兰,地方数千里。”吐谷浑人的势力进入白兰以后,白兰便是吐谷浑国虎踞龙盘的可靠根据地天造地段,坚如磐石的大后方,发达兴旺立国之的立国之地,见机行事,及锋而试可以说狡兔三窟,是白兰成就了吐谷浑国。 白兰地望在何处?据中
期刊
塔尔寺  塔尔寺前人涌动  南腔北调响上空  民族肤色溶一处  信徒游客共交融  油菜花开  油菜花开遍地黄  蜂飞蝶舞十里香  蓝天白云迎远客  游人如织留影忙  美昆仑  横空出世昆仑山  重重雪峰拥平川  昆仑美玉登奥运  五湖四海美名传  鹞子沟  绵延十里古松林  遮天蔽日郁葱葱  谁言青海无林带  请君亲临鹞子沟  游梨园  春风抚梨园  梨园花盛开  蜂忙蝶飞闹  游人赏花来  幽径
期刊
一、昆仑山  在历史上无论是古人、今人,无论是骚人墨客,言山,必称昆仑,言山之神威,唯昆仑之神莫属。  昆仑何在?《山海经》中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又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  鲁迅曰:“其最为世间必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  毛泽东曰:“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青海学者韩生魁曰:“巍巍昆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