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那么你的教育就失败了。”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很强,渴望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不愿别人(包括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指手画脚。所以高中班主任教育学生时更要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无痕教育”往往比那些有声的教育效果更好,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三心”:敏锐的心、爱心、诚心。
1.以敏锐的心来预事
班主任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群体,其每个阶段对班主任、对老师都有新要求,因而光凭一颗爱心是不能开展好工作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的前提是一颗“敏锐的心”,没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及因此作出的客观科学的判断,所谓的“预”也就成了“无的放矢”、“无本之木”。下面笔者谈谈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1用“敏锐的心”来管理班级。
班主任应该敏锐地把握整个班级的学生心理脉搏。班级,非一人之班级,乃多数人的班集体。有时,为了班级大局,可能会损害某一小集体的利益,会要求某人乃至某些人作出一些个人牺牲,所以我在班级提出“班兴我荣”的口号,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优先考虑集体荣誉,为班集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让班级的每面墙会“说话”,即在教室前后黑板上方分别贴在班级的口号和班训;在后墙左侧的展板上贴有“全家福”和同学自己贴上去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旁边的墙壁上贴激励格言,开荣誉栏,从而不断激励同学向前,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我还经常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估计他们可能会出现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化,或者可能出现的追求,然后以一个事例、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两句诚恳的话语、一堂生动灵活的主题班会课,把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给消于无形。如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后,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产生了灰心失意的情绪,为此,我特意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主题为:“青春的磨难”,下一周就举办“学习方法交流会”的主题班会。这样在增强学生信心之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沟通分享,互相促进、互相鼓励,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1.2 以“敏锐的心”来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
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都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我用日记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作秘密的追踪,为他们建立秘密档案,档案的内容除包括必要的学生家庭及学生简历等情况,还包括他们的日常行为所显露出来的情绪的波动。这些记述能帮助我对这些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作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或者直接找他谈话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并作适当的引导;或者举办主题班会,使其心灵产生共鸣并“自省吾身”。学生档案的秘密建立,让我及时了解学生的新发展,及时地引导,让我的“孩子”更好地成长。
2.以真正的爱去关注每位学生
“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班主任应呵护学生,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犯的每一个错误。
当然,这种爱不是一味地纵容学生,而是自然流露的、能促使学生自然领悟且唤醒学生心中的爱和责任的那种。在爱心教育中也需要“惩罚”,但不是体罚更不是变相的体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晓云认为:“在提倡奖励、表扬和赏识的同时,不能忽略惩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这是一种责任,只有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如当时我班有个学生快上网成瘾了,经常晚自修后跑到学校外的网吧上网,白天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睡眼蒙眬。在我接这个班时,他表现得很积极主动,让我感觉他是个很有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男生。据我了解,他的家庭比较特殊,父亲常年在外、根本不顾家,整个家庭靠他母亲一个人承担。所以我对这个学生特别的疼爱像母亲一样爱护他。后来了解到他上网快成瘾了,我意识到不惩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到各个网吧去找他,找到后也不骂他,就板着脸、一言不发地和他一起走回学校,之后好几天都不理他,直到他向我认错、保证不再上网吧为止。这样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终于他不再去网吧了,也比较专心于学习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这种冷处理的惩罚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心理上的煎熬,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继而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
3.以真诚的新对待每位学生
有人说,诚心换来的是学生发自深底的感激,因为诚心给他们的是人格的尊严,唤起的是他们对于芸芸众生的尊严的敬意。高中生的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爱”,更希望老师“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所以班主任要真诚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坦诚,这是“人的尊严”领域最重要的内容。如谈话时,不先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竭力鼓励,诱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比班主任先把想法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效果好。因为居高临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只有诚心诚意地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东西。
“十年造林,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事,作为一名班主任,肩负着“带好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让班上的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和谐地发展”的重大责任,育人应因人而异,应时而异,选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平常,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
1.以敏锐的心来预事
班主任面对的是不断发展的学生群体,其每个阶段对班主任、对老师都有新要求,因而光凭一颗爱心是不能开展好工作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的前提是一颗“敏锐的心”,没有敏锐的观察、分析及因此作出的客观科学的判断,所谓的“预”也就成了“无的放矢”、“无本之木”。下面笔者谈谈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1用“敏锐的心”来管理班级。
班主任应该敏锐地把握整个班级的学生心理脉搏。班级,非一人之班级,乃多数人的班集体。有时,为了班级大局,可能会损害某一小集体的利益,会要求某人乃至某些人作出一些个人牺牲,所以我在班级提出“班兴我荣”的口号,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优先考虑集体荣誉,为班集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让班级的每面墙会“说话”,即在教室前后黑板上方分别贴在班级的口号和班训;在后墙左侧的展板上贴有“全家福”和同学自己贴上去的照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旁边的墙壁上贴激励格言,开荣誉栏,从而不断激励同学向前,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我还经常分析学生的思想现状,估计他们可能会出现的情绪波动、思想变化,或者可能出现的追求,然后以一个事例、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两句诚恳的话语、一堂生动灵活的主题班会课,把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不和谐的音符给消于无形。如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后,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产生了灰心失意的情绪,为此,我特意开了一个主题班会,主题为:“青春的磨难”,下一周就举办“学习方法交流会”的主题班会。这样在增强学生信心之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经验、沟通分享,互相促进、互相鼓励,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1.2 以“敏锐的心”来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
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都是极其复杂和抽象的。我用日记的方式对每一位学生作秘密的追踪,为他们建立秘密档案,档案的内容除包括必要的学生家庭及学生简历等情况,还包括他们的日常行为所显露出来的情绪的波动。这些记述能帮助我对这些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态作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或者直接找他谈话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并作适当的引导;或者举办主题班会,使其心灵产生共鸣并“自省吾身”。学生档案的秘密建立,让我及时了解学生的新发展,及时地引导,让我的“孩子”更好地成长。
2.以真正的爱去关注每位学生
“目中有人,心中有爱”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班主任应呵护学生,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种种困难,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犯的每一个错误。
当然,这种爱不是一味地纵容学生,而是自然流露的、能促使学生自然领悟且唤醒学生心中的爱和责任的那种。在爱心教育中也需要“惩罚”,但不是体罚更不是变相的体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晓云认为:“在提倡奖励、表扬和赏识的同时,不能忽略惩罚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这是一种责任,只有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如当时我班有个学生快上网成瘾了,经常晚自修后跑到学校外的网吧上网,白天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睡眼蒙眬。在我接这个班时,他表现得很积极主动,让我感觉他是个很有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的男生。据我了解,他的家庭比较特殊,父亲常年在外、根本不顾家,整个家庭靠他母亲一个人承担。所以我对这个学生特别的疼爱像母亲一样爱护他。后来了解到他上网快成瘾了,我意识到不惩罚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到各个网吧去找他,找到后也不骂他,就板着脸、一言不发地和他一起走回学校,之后好几天都不理他,直到他向我认错、保证不再上网吧为止。这样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终于他不再去网吧了,也比较专心于学习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这种冷处理的惩罚方式对他们来说是心理上的煎熬,让他们有一个自我反思的时间,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继而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
3.以真诚的新对待每位学生
有人说,诚心换来的是学生发自深底的感激,因为诚心给他们的是人格的尊严,唤起的是他们对于芸芸众生的尊严的敬意。高中生的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不满足于老师对他们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关爱”,更希望老师“蹲下身来”,改变居高临下的状态,重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所以班主任要真诚地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平等和坦诚,这是“人的尊严”领域最重要的内容。如谈话时,不先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竭力鼓励,诱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对的。这比班主任先把想法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效果好。因为居高临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只有诚心诚意地平等对待学生,才能真正触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东西。
“十年造林,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事,作为一名班主任,肩负着“带好班上的每一个孩子,让班上的孩子身心都能得到和谐地发展”的重大责任,育人应因人而异,应时而异,选取恰当的时间,适宜的机会,巧借材料,融德育于平常,如春风化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