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本高校要確立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在办学中的地位和核心功能,确立二本高校科研与培养过程、社会服务与培养过程的关系,保障二本高校对本科生培养的投入;引导本科生导师投入到本科生培养过程中,本科生导师通过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途径来服务社会,才可能互相促进本科生培养与实践。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
关键词:二本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
1.引言
信息技术更新最迅速、产业应用最广泛,地方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导致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渴求。我国已经把强化信息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位置,决定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而实现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当前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误区,如本科生培养体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二本高校自身的努力,二本高校应推进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积极进行改革。
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2,3],具体表现为:二本高校非常重视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本高校在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进行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中;现在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对本科生在优势科目上的创新潜能进行正确识别,这样才有助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误区的根源在于:二本高校对本科生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二本高校鼓励本科生导师申请项目、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但没有引导本科生导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体现在培养过程中。二本高校办学的功利化。二本高校认为本科生人才的创新培养所取得的成果数量,比本科生能力的提高见效更快。
2.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生创新人才是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技术及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创新型成果,并以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和创造,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本科生创新人才包括几个要素: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指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思维产生创新性观念的速度;思维对新鲜事物感知的程度;思维的发散程度;思维所产生新观念的独创性程度;思维严谨、缜密、系统的程度。因此,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就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
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本科生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创新能力,成为本科生创新人才应对社会竞争,实现自我发展的核心素质。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有的研究,对信息科学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本科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注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强调本科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本科生导师与本科生的相互合作;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确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本科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是二本高校的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观念。二本高校的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本科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本科生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
(1)精选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课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课程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本科生要掌握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二本高校必须根据信息行业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各个研究方向还根据方向特点设置了特色课程,本科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性修读。
(2)改革本科生课程理念。本科生导师应结合本校实情,关注本科生的主体性,使其具有创新技能。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的权重,积极推进课程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吸引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强化了培养本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为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依照“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原则,形成了理论与创新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
(3)均衡发展本科生培养,建立宽松的创新人才环境,塑造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能优化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采取多种灵活的培养方式,培养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使本科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课程体系是二本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本科生导师要引导本科生,运用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4.结论
本科生导师进行科研,应该为提高培养质量、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应该通过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途径实现,并保障二本高校对本科生培养的投入。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娇,石丽君.关于二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4,30(3):20-23.
[2] 邱洪斌.树立科学质量观构建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学位与本科生教育,2013(3):27-31.
[3] 李会强,胡燕平,胡忠举等.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9):28-30.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5CGD029)
关键词:二本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
1.引言
信息技术更新最迅速、产业应用最广泛,地方经济与信息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导致对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渴求。我国已经把强化信息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位置,决定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而实现自主创新突破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创新能力,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当前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很多误区,如本科生培养体系不适应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不合理等问题。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二本高校自身的努力,二本高校应推进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责任,积极进行改革。
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误区[2,3],具体表现为:二本高校非常重视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本高校在对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进行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中;现在的评价体系难以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对本科生在优势科目上的创新潜能进行正确识别,这样才有助于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误区的根源在于:二本高校对本科生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二本高校鼓励本科生导师申请项目、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但没有引导本科生导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体现在培养过程中。二本高校办学的功利化。二本高校认为本科生人才的创新培养所取得的成果数量,比本科生能力的提高见效更快。
2.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生创新人才是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技术及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创新型成果,并以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本科生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和创造,创造性是人才的本质特征。本科生创新人才包括几个要素: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指具有创新特质的思维。主要表现为思维产生创新性观念的速度;思维对新鲜事物感知的程度;思维的发散程度;思维所产生新观念的独创性程度;思维严谨、缜密、系统的程度。因此,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就应该以培养创造性为重点。
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本科生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创新能力,成为本科生创新人才应对社会竞争,实现自我发展的核心素质。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本科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有的研究,对信息科学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逐步认识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调本科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注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强调本科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本科生导师与本科生的相互合作;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确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本科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将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为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3.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教学改革是二本高校的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课程教学集中体现了教育观念。二本高校的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取决于创新教育的实施。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必须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本科生全面发展规律、激发本科生创造性的新型课程体系。
(1)精选教学内容,重新优化组合课程。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创新课程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本科生要掌握当代信息科学的前沿,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二本高校必须根据信息行业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各个研究方向还根据方向特点设置了特色课程,本科生可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性修读。
(2)改革本科生课程理念。本科生导师应结合本校实情,关注本科生的主体性,使其具有创新技能。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环节的权重,积极推进课程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吸引企业参与学校课程设置与改革,强化了培养本科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为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依照“创新能力提高为核心”的原则,形成了理论与创新相结合的实践创新培养体系。
(3)均衡发展本科生培养,建立宽松的创新人才环境,塑造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能优化本科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采取多种灵活的培养方式,培养本科生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本科生的创新意识,使本科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课程体系是二本高校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本科生导师要引导本科生,运用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4.结论
本科生导师进行科研,应该为提高培养质量、培养本科生创新人才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应该通过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途径实现,并保障二本高校对本科生培养的投入。总之,二本高校应改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本科生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万娇,石丽君.关于二本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2014,30(3):20-23.
[2] 邱洪斌.树立科学质量观构建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学位与本科生教育,2013(3):27-31.
[3] 李会强,胡燕平,胡忠举等.地方高校本科生培养创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9):28-30.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5CGD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