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基层政治生态的不良表现及精准矫治对策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直接关乎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决定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终趋势。当前,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仍然存在投其所好式“围猎”、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权力寻租、“懒政怠政不作为”等现象。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必须在厘清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不良表现和政治生态治理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既要强化党内政治教育实效性,也要优化基层组织人才隊伍建设;既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也要健全基层组织监督机制,持续搞好基层政治生态的综合治理,不断促进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政治生态;不良表现;精准矫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2-0120-06
  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廉政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HNCJLZ-202001)。
  作者简介:王艳飞,河南城建学院讲师,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1]解决党内存在的诸多不良表现,必须塑造一个优良的党内从政环境,即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生态既是检验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坏的重要标尺,也是判断党员干部党性、觉悟、作风整体状况的主要依据。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政治生态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也是全党政治生态净化和优化的基础性环节,直接关乎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欲筑室者,先治其基”[2]。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基层政治生态建设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拟从政治生态学视角分析新时代基层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新形势下基层政治生态存在的不良表现
  “政治生态学把政治系统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视为有生命的系统,从而运用生态系统的观点理解和把握政治机体的内在结构和联系,以便科学地认识政治现象。”[3]基层政治生态是保持新时代中国政治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基层党组织政治运行状况和政治发展环境的主要指标体系,集中反映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强政治建设,持续优化政治生态。但当前,一些地方政府还存在诸如投其所好式“围猎”、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等现象,构建“山清水秀”的基层政治生态任务依然异常艰巨。
  1.投其所好式“围猎”现象
  “围猎”一词,本来是指在打猎时提前布好诱饵、陷阱,伺机合围而猎,又称狩猎。从政治生态学视阈来看,“围猎”被借用来比喻一些投机钻营之人为达到自己目的而对领导干部展开的种种攻势,其本质就是权力与利益的非法交换,而“投其所好”是“围猎”者把官员拉下马惯用的“窍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严格自律,要注重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4]志趣爱好原本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但往往成了投机钻营者“围猎”的痛点。有领导干部过度痴迷“爱好”,频繁参加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品鉴会”等活动,以致给人提供“围猎”的机会;有领导干部深谙其中敛财的“黄金通道”,以“爱好”作为伪装自己的“遮羞布”,理直气壮收受各种贿赂,如名人字画、天价手表、高档汽车等,为权钱交易作幌子,也就自然而然失去了为民服务的初心。
  2.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党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5]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是良好政治生态的源头,也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核心要义,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但在基层政治生态中却依然存在着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现象。如在选人标准上,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任人唯贤,而是凭关系亲疏远近选拔和任用辖区干部,德才兼备的人反而只能坐冷板凳、被边缘化,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官场逆淘汰”现象;一些基层单位表面上严守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实则以“萝卜招聘”形式在选聘过程中搞暗箱操作,大到帮派小到“老乡圈”“同学圈”“麻将圈”,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致使跑官卖官的现象越来越隐蔽;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在本人主政的地方或者分管的部门自行其是,搞山头主义,拒不执行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这些低级庸俗的政治生态现象极大地恶化了官场政治生态,导致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受到质疑。
  3.“权力寻租”的“特权”现象
  从政治生态学角度来看,“所谓特权是指个人或集团凭借经济势力、政治地位、特殊身份等享有法律认可和政策规定之外的、以利益分配不公平为基础的特殊权力或特殊权利。”[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采取得力措施,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7]特权实质就是绝对权力的一种外在表现,绝对权力必然滋生绝对腐败。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特权思想恶性膨胀,利用职务便利大搞权力寻租,以权谋私,侵蚀党内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一部分党员干部的思维存在和行为方式;一些领导干部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为追求个人利益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大行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忘记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一些领导干部滥用职权,通过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招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营活动,向相关部门、机构的有关人员以指定、授意、暗示、打招呼等方式干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正常经营,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致使本应为党和国家服务的公共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特权。
  4.“懒政怠政不作为”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8]毋庸置疑,党员干部的作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关系着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在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有部分领导干部仍然一切以利益为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工作拖沓、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更有甚者长期以来占位不谋事、出工不出力,甚至磨洋工;有部分领导干部官僚习气浓厚,整天围着办公桌转,投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听汇报、看文件,对待基层和群众态度生硬、简单粗暴,一度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有部分领导干部满足于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思想上因循守旧,工作中墨守成规。   二、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存在不良表现的原因分析
  当前,基层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较多,既存在基层意识形态领域政治信仰缺失,也存在治党实践层面顶层设计“一刀切”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人才短缺,政治运行领域权力监督“失位”等困境。对此,既要用辩证思维方法重点分析当前基层政治生态不良表现的内生性原因,也要用系统思维判断造成这一现状的外延性原因,努力为构建風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环境提供客观依据。
  1.基层意识形态领域:政治信仰缺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9]作为党的政治生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意识形态领域直接体现着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和状态。党的十九大以来,尽管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基层政治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但由于受到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错误影响,致使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丧失、道德沦丧,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日益膨胀泛滥。一方面,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不坚定,认定“入党为做官,做当官为发财”;另一方面,一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严重缺失,往往不信马列信鬼神,大搞迷信活动。
  2.治党实践层面:顶层设计“一刀切”
  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要求,既是引导党员干部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要求自身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10]。广大基层党组织基本上都能够切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真正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由于基层党组织面临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和党员成分等实际状况不尽相同,致使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政策过程中极易出现“错轨”。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结合自身实际强化党的政治、作风、纪律、组织等建设,对党中央实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顶层设计理解不到位,搞“一刀切”,盲目照搬照抄,极易诱发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中梗阻”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未能真正从如何优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的视角出发,对党内政治生活缺乏正确认识,也缺乏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方式的内在动力。
  3.组织建设方面:高素质人才短缺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11]基层政治生态优良与否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人才是第一资源。搞好基层政治生态建设需要通过党组织广泛吸纳或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优化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党组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党的十九大以来,为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新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不断加快,基层党组织缺乏一支真正能够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如下:基层党组织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队伍相对老龄化、高素质人才流动性较大;人才队伍培训实效性、针对性不强,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人才创业积极性相对低下,一部分基层组织人才未能摆正所处位置,奉献精神不足,只顾眼前、不顾长远。
  4.政治运行领域:权力监督“失位”
  权力监督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所在,是保障政治运行的重要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切实解决基层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问题,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12]在基层政治运行过程中,只有让公权力处于制度化的党内监督和常态化的党外监督之下,形成基层组织公权运行的合力监督环境,才能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当前,基层组织的公权运行缺乏应有的监督合力,致使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的贪腐行为呈几何倍数增长,引起基层党组织特权行为的恶性泛滥和党内贪腐现象的“聚合效应”。尤其近年来,地方基层干部“小官巨腐”“小官巨贪”等现象屡见不鲜,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抑制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发性“政治毒瘤”。究其根本原因,我国基层党组织缺少行之有效的合力监督机制,致使基层党组织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之间呈现“融通壁垒”困境,两者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
  三、新时代基层政治生态精准矫治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13]当前,优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在厘清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态的不良表现和政治生态治理之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问题导向为前提,既要增强党内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要优化基层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也要健全基层组织监督机制,持续搞好基层政治生态综合治理,不断强化基层政治生态治理的实效性。
  1.强化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凝聚力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1“4]加强党的建设,首要任务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15]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常态化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孕育基层党组织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正如列宁同志所说:“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16]鉴于此,亟须加强常态化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持续“充电”中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思想防线这个“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矫正思想之舵,从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把坚定政治信念付诸具体行动中。另一方面,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错误观念与模糊认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党内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自觉从思想深处铸牢基层党员干部真正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意识。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交流、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等方式,及时将重大理论及现实问题用简单质朴的话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清楚、说明白,不断增强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基层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地生根,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党内政治生态。   2.促进基层组织治理现代化,强化基层政治生态塑造力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17]基层组织处于党政治体系的“神经末梢”,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基,是基层政治体系中的主心骨。当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顶层设计,才能为实现党的基层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汩汩动力源泉。一方面,要提升基层党组织的“自治”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促进基层党组织在提升治理现代化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深刻意识到,只有锻造风清气正的基层党内政治生态,才能形成基层党组织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要将基层政治生态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基层党组织肌体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构筑党内政治生态的法治屏障。要在基层积极培育和宣传法治文化,使基层党员干部在法治思维框架内科学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党内出现的诸多不良现象,真正把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此外,要在基层组织政治生态治理中渗透德治思维。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在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中的传播作用,使基层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迅速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基层政治生态的“软治理”模式,从而在净化基层党内政治生态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优化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政治生态辐射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8]作为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基层干部队伍不仅担负着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也肩负着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主要任务,这是营造优良基层党内政治生态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19]基于此,一方面,要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形成“头雁效应”,不断打破干部选拔任用的传统思维,突破编制、职称等机制体制上的束缚,坚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选人用人原则,从各行各业中将那些热爱基层工作、了解基层工作、政治素质高、愿为群众办事的人才充实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强化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另一方面,要筑牢基层干部的思想防线,防止出现“木桶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我们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20]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只有始终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掌稳思想之舵,铸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真正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始终践行为民初心,在一心为民中筑牢自己的思想根基,在赢取人民群众的信任中彰显真实的人生价值。
  4.健全基层组织监督机制,强化基层政治生态约束力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21]构建一套经世致用的权力监督机制,既是新时代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强化基层政治生态约束力的核心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健全制度、完善体系,使监督体系契合党的领导体制,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22]为此,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指向明确、层次清晰且约束力明显的监督机制,规范和严肃基层党内政治生活,疏通基层组织党内民主监督的正常渠道,细化和量化基层党组织党内监督主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成立基层监督委员会,强化常态化约谈制度,确保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机制。为此,需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主要职责和权力目标,强化其廉洁从政主体责任和追责内容,纠正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庸、懒、散”等问题,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微腐败治理和惩处力度,持续增强基层党员干部“以案促改”的廉政意识,将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机制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领域、全过程,真正使基层党员干部在优良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中愉快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克济.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EB/0L]. http://cpc.people.com.cn/n/2015/0313/c78779-26690297.html,2015-03-13.
  [2]朱有康.欲筑室者,先治其基[N].光明日报,2019-11-28.
  [3]刘京希.政治生态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8-9.
  [4]范炳涛.领导干部怎样严格自律?谨防“围猎”守正道[EB/0L].http://theory.people.com.cn/n1/ 2017/0413/c40531-29206876.html,2017-04-13.
  [5]习近平用这把“尺子”检验管党治党是否有力[EB/0L].http://www.wenming.cn/djw/shouye/tou- tiao/202006/t20200601_5648972.shtml,2017-03-27.
  [6]桑学成,王金水.破除特權思想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17(3).
  [7]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89.
  [8]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21.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28.
  [10]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4.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11.
  [12][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7,549.
  [13]桑林峰.把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7-28.
  [14]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讲故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1.
  [15]王勇.全面从严治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2.
  [16]高熔婉.探究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J].党史博采(理论),2018(4).
  [17]历史大势不可挡[N].人民日报,2020-08-17.
  [18]罗洪铁.中国共产党青年人才思想及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6.
  [19]加强理论修养不断修炼自我[N].人民日报,2019-03-02.
  [20]习近平谈我们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EB/0L].http://www.12371.cn/2019/07/24/ARTI1563960024664683.shtml,2019-07-24.
  [21]李浩然.“经国序民,正其制度”[N].人民日报,2019-11-04.
  责任编辑:马程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政治领导力作为衡量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政治领导力的提出历程、提出的重要原因以及在“四力”中将其摆在首位的原因,可以更全面而系统地理解党的政治领导力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更好地发挥和增强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全面领导能力,在新形势下能够应对国内外各项挑战
期刊
【摘要】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是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之义。在此背景下针对学风建设和党团组织的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对于构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学风建设在党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阐述了党团工作在学风建设中的抓手作用。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从加强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和突出团组织的文化育人功能两个维度
期刊
【摘要】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来围绕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规划调整专业、创新社会服务激励和保障机制、分类实施成果转化推广、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服务区域、拓展社会服务内容、优化社会服务形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实践及成效,探析地方高职院校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为其他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和社会能力提供参
期刊
【摘要】中国已逐渐步入低生育率下的老龄化社会,随之带来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区养老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养老制度的完善,广东省湛江市已逐渐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养老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当前湛江市的养老资源和社会养老服务现状、需求的分析,文章从多个维度提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即针对不同老年群体提供不同养老服务,大力扶持养老服务产业,完善相关产业链等。地方政府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摘要:当前,“放管服”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成效显著,广为人知。在数字治理背景下,当自身不具备优势环境条件时,地方政府该从哪些领域入手制定适合有效的具体实施路径,分阶段、分步骤地推动“放管服”改革呢?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介绍太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改革的经验,并与浙江省的改革经验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作为一个内陆城市,太原市选择了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不同改革路径,在
期刊
摘要:近年来,疫苗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缺失。2019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此时,距2018年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的发生还不到一年。在厘清该案件的发展始终、危机引发的公众舆论情况以及政府回应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的间断-均衡理论,探索其中所体现的政策制定逻辑,可以得出推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为精准描述1996—2020年间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变迁特征与演进逻辑,借鉴“目标价值-规则体系-实施保障”的分析框架,以44份中央和地方层面制度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软件,通过筛选关键词和文本编码对党内法规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96—2020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演进逻辑表现为:巡视制度不断与时俱进;巡视理念由常规式领
期刊
摘要:“抗爭-创造性政治”理论框架在具体社会冲突化解上的无力与在政府角色功能发挥上的盲区,提出了探索新的研究进路与构建新的指导理论的必要性,而社会冲突的民主动因与治理机遇则提供了探索新的研究进路与构建新的指导理论的可能性。立足于社会冲突的民主动因与治理机遇,以政社互动为中心,在政治共同体的纵向结构上强调增进政治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制度化联接,提高政府的政治代表性与政治共同体的民主化水平,而在政治共同体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以及文献阅读获得相关资料,论证了公共服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和“顾客导向”极端化制度安排引发的逻辑悖论及其危害、根源。“顾客导向”极端化的制度安排产生“一损俱损”效应,导致个体、群体与内部顾客多个层面“难以顾客至上”,从而背离制度初衷。因此,只有积极、有效维护公共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公共服务真正与持久的“顾客导向”价值。社会各方应对此逻辑悖论形成清醒、客观的认知,并从根本
期刊
摘要: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目标,地方政府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的变化成为窥探危机应对下地方政府注意力变化的重要窗口。在中央允许地方复工复产的情况下,各地注意力的转移却存在差异。本文在对我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单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持续时间的观察基础上,利用fsQCA分析方法探讨政府注意力变化的逻辑。实际上,短期危机得到缓解后,地方政府的注意力一方面会从危机应对转移到中央政府之前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