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别向不饱和聚酯树脂(UP)和UP基人造石英石复合材料(简称人造石)中添加不同用量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3010,研究了抗氧剂3010用量对UP和人造石耐黄变、力学等性能的影响。UP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抗氧剂3010用量从0份增至0.7份时,150℃热氧老化2 h的黄色指数从47.2降低到30.2,降幅达36%,然而拉伸强度由42.08 MPa下降至37.98 MPa(下降9.7%),冲击强度从8.14 kJ/㎡下降至6.11 kJ/㎡(下降24.9%)。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抗氧剂3010的用量从0份
【机 构】
: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湖北钊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宏钊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
:
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2020YFF0406126),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第十三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X201802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向不饱和聚酯树脂(UP)和UP基人造石英石复合材料(简称人造石)中添加不同用量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3010,研究了抗氧剂3010用量对UP和人造石耐黄变、力学等性能的影响。UP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抗氧剂3010用量从0份增至0.7份时,150℃热氧老化2 h的黄色指数从47.2降低到30.2,降幅达36%,然而拉伸强度由42.08 MPa下降至37.98 MPa(下降9.7%),冲击强度从8.14 kJ/㎡下降至6.11 kJ/㎡(下降24.9%)。人造石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抗氧剂3010的用量从0份
其他文献
首先归纳了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进而归纳了此类材料的微观结构设计思路,并且列举了金属与碳系导电填料应用在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以改善材料导电性为主要目标,兼顾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设计导电填充体系的微观结构,筛选导电填料类型,调整制备工艺,可实现各类功能性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开发设计。而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的导电逾渗阈值,提高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实用性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以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肉桂酰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氮磷复合型阻燃剂(DOPO–CDE),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鉴定,
为切实推进跨界河流污染物超标河段划界确责工作,摸清跨界河流来水量,在广佛跨界各河流(涌)主要控制断面设置监测断面,开展25 h同步流量监测,利用实测数据率定各跨界河流(涌)分流比,对广佛跨界河流(涌)来水量分流比进行简单、直观的分析和探索,利用分流比分析结果解决网河区广佛跨界河流(涌)来水量分析计算难题。
以K2CO3和TiO2为原料,按照不同原料配比和不同反应温度通过烧结法制备六钛酸钾晶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计算成品率,然后将最优配比和反应温度下制备的六钛酸钾晶须添加到尼龙6/玻璃纤维(PA6/GF)复合材料中,对比分析了添加晶须前后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当K2CO3和TiO2物质的量之比为1∶5.5,反应温度为1200℃时,制备的六钛酸钾晶须具有较
将四种不同的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溴化环氧(BEO)、溴代三嗪(BrN)、四溴双酚A(TBBA)在溴素质量分数10%条件下与三氧化二锑复配,然后加入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中制备阻燃ABS材料,研究了这四种溴系阻燃剂阻燃ABS的燃烧行为和阻燃剂热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添加阻燃剂DBDPE和BEO的ABS试样,当其厚度为1.5,2 mm时,垂直燃烧阻燃等级只能达到V-2级,在锥形量热测试中,燃烧前期的热释放速率(HRR)和总热释放量(THR)也都高于添加阻燃剂BrN和T
针对传统混凝土道路裂缝检测方法存在人工检测费用高、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ask R-移学习,最终实现混凝土道路裂缝实例分割。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智能识别算法识别混凝土道路裂缝可达到98.12%的准确率、率,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路面智能检测提供参考。
根据CIM以及相关技术的概念、特点等理论基础,结合目前建设行业管理现状及工程案例,对基于CIM的平台建设及应用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最后提出了基于CIM的建设项目协同管理体系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基于CIM的建设项目“智慧代建1+1+6+N管理体系”是搭建基于CIM的建设项目协同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和管理要素,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智慧代建”建设项目管理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实现各参建单位信息互联互通,协同监管,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某大型火车站位于高烈度区,结构方案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高位隔震体系。采用时程分析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讨论了高位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隔震性能。主要得出如下结论:高位隔震结构的位移角、柱顶剪力明显低于非隔震结构,表现出良好的减震效果;隔震支座配合设置粘滞阻尼器比单独采用天然橡胶隔振支座,更能有效减少地震力;增强高位隔震结构底部的嵌固和下部结构刚度,能显著增强隔震效果,减少悬臂柱的鞭稍效应。
传统工程检测实验室存在过程管理繁杂、公信力不足、检测结果的应用单一等问题,通过探析智慧实验室所具有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功能特点发现,智慧实验室是应对传统实验室问题的有效手段。智慧实验室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应用于工程检测实验室的具体表现,是工程检测实验室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高阶形态,从传统工程检测实验室向智慧实验室的发展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是大势所趋。
针对建筑核心筒超前爬模施工方法进行施工阶段的分析,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强度时效性及施工荷载不利工况对主体受力的影响,对施工过程中的超前部分进行仿真分析,寻找薄弱部位或承载力不足的构件,是对结构整体设计的必要补充,也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