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的重要性。
我们一般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对应的“读”是不一样的。感知阶段主要通过自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领悟阶段通过教师引导的精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表达阶段则通过诵读来实现学生对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这三个阶段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其中,自读感知是熟悉课文的阶段,精读领悟是知识获得的关键阶段,诵读表达是整合和深化课文内容并加以内化的阶段,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三个阶段都应当予以重视,不可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教学的引领,而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我感知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表达。
一、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在自读中感知
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由此可见,读书能够自悟自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读书其实就是要有所悟,这样才能有所习得。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然而,教师受成人思维的影响,总觉得学生还小,不会感悟出什么,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自己多讲,于是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剥夺了。很多教师在课前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时,也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在三五分钟内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就开始对文章进行精细的讲解,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上阅读课文的时间又那么短,所以,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再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会真切,思考也不会深刻,感受也不会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自己对文本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自读感知,要切实把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层次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文。粗略一读,文章“平淡无奇”的语言似乎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当学生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茉莉花散发的“缕缕幽香”中。在学生的自读阶段,我特别强调要关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细节,学生从这些细节中能够感知到父母之间的爱。
二、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使学生在精读中领悟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阅读仅仅停留在自读、自悟、自得的层面上是不够的,还要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领悟其中的真谛。
还是以《爱如茉莉》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发出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就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其中,“哦”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不同:哦(ó)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上文,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这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亲见父母亲互相关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此外,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当然不是,我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作者的感情发展;二是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三是点明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主旨。在这层层剖析下,学生深刻领悟到了作者的感情,内化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诵读中表达
俗话说,熟能生巧。文章读得熟了,学生就会把文章的语言、感情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好像文章出自自己之手似的。其实,阅读的真正内涵,是读者与文章作者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不同生命相互融合和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很难有深切体验和情感共鸣。只有反复诵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由作者转移给读者。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阅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诵读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本里自由翱翔。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深层含义,感悟真谛,达到“情来自于心,出自于口”的境界。
以《秋天》这首诗歌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确定朗读的声调、语调和情感,把朗读权完全下放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朗读的主人。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直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品味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并逐渐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还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掌握遣词造句的要领,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不断创造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抒发感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陈剑平)
我们一般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对应的“读”是不一样的。感知阶段主要通过自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领悟阶段通过教师引导的精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表达阶段则通过诵读来实现学生对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这三个阶段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其中,自读感知是熟悉课文的阶段,精读领悟是知识获得的关键阶段,诵读表达是整合和深化课文内容并加以内化的阶段,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三个阶段都应当予以重视,不可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教学的引领,而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我感知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表达。
一、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在自读中感知
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由此可见,读书能够自悟自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读书其实就是要有所悟,这样才能有所习得。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然而,教师受成人思维的影响,总觉得学生还小,不会感悟出什么,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自己多讲,于是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剥夺了。很多教师在课前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时,也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在三五分钟内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就开始对文章进行精细的讲解,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上阅读课文的时间又那么短,所以,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再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会真切,思考也不会深刻,感受也不会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自己对文本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自读感知,要切实把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层次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文。粗略一读,文章“平淡无奇”的语言似乎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当学生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茉莉花散发的“缕缕幽香”中。在学生的自读阶段,我特别强调要关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细节,学生从这些细节中能够感知到父母之间的爱。
二、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使学生在精读中领悟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阅读仅仅停留在自读、自悟、自得的层面上是不够的,还要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领悟其中的真谛。
还是以《爱如茉莉》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发出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就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其中,“哦”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不同:哦(ó)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上文,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这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亲见父母亲互相关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此外,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当然不是,我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作者的感情发展;二是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三是点明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主旨。在这层层剖析下,学生深刻领悟到了作者的感情,内化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诵读中表达
俗话说,熟能生巧。文章读得熟了,学生就会把文章的语言、感情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好像文章出自自己之手似的。其实,阅读的真正内涵,是读者与文章作者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不同生命相互融合和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很难有深切体验和情感共鸣。只有反复诵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由作者转移给读者。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阅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诵读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本里自由翱翔。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深层含义,感悟真谛,达到“情来自于心,出自于口”的境界。
以《秋天》这首诗歌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确定朗读的声调、语调和情感,把朗读权完全下放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朗读的主人。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直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品味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并逐渐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还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掌握遣词造句的要领,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不断创造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抒发感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