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为了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12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制定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国各级农广校,充分发挥专门机构、专业队伍和专职人员的作用,继续办好“空中课堂”、“村头课堂”、“田间课堂”三大课堂,深化“农民读书月”活动。希望各位农民朋友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学科技、用科技,增产又增收。
从小我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学我就读了8年。幼时求学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但田野里的辉煌仍不时浮现眼前,抓蝴蝶、摘毛针、小沟摸鱼。我一直以为书与我无缘。不知何时,风起云转,田野足迹渐渐远去,窗下烛前捧书夜读,像古老的传说印在我身上——这一切,已是离开校园的事儿了。
拖着几箱书,我一步一步走出校园,没有泪水,倒是心中的漪涟依旧是发奋读书的豪情。带着这份豪情,一个人走进田野,寻觅着幼学时的童趣,一切已不再重复。乡野的风给了我一个寒碜: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一个无用的小子。只是那份恋恋不舍的豪情让我不敢忘怀,不顾冷嘲热讽咬牙坚持,干枯的沙漠总会迎来一片绿洲。那些日子,白天我是万万不敢捧着书坐在门槛上读的。坐门槛读书儿时是种荣耀,踏出校门的我却被人说成书呆子。同样是在门槛读书,却是不同样的命运。那时,我也不过是十六、七岁!门槛上大大方方的读书成了奢侈,只好一个人偷偷躲在黑夜中借烛读书。烛光的夜读,许有浪漫,只欠红袖,倒是别一番风情。
青卷枯灯曙光红,伴走了托尔斯泰、雨果,迎来了鲁迅、茅盾……书,越读越多,人,越来越瘦。学生时能穿针引线的眼睛,如今却架起厚厚的眼镜。春种秋收,我与乡亲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的区别,他们坐在田埂上抽烟、喝水,而我却在荫凉处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的“豆腐块”有了买主,得了三块钱稿费,接着断断续续的铅字散见报端。一不小心,我还成为省民间文艺家。读书有了经济仕途,乡野的风又一次刮起,原来这小子,不是书呆子。晚霞下的农家炊烟,不仅是袅袅轻丝,也散发着浓浓的书香。
蓦然回首,我才发现一张床、一张破桌子和几千册书、几千斤稻子已然陪伴我多年,难怪梦境中的红袖,总是在飘着稻花香的田野,却始终没有古人烛下的味道。只是这田园耕读没有陶渊明的诗情画意,也没有竹林七贤的圣趣。粗茶淡饭、缺金少银也就罢了,无奈是生活的窘迫需东借西凑,要命的是得看别人眼神。有一年腊冬,鬼使神差地卖光了千斤报刊,换得五六百元,勉强过了年。现在细想起来,那个年关和青黄不接的三春没有暖暖的感觉,只有偷偷抹泪的份儿。
再看睡觉的褥子,是广告布缝的。依稀可见“一流”、“品质”之类的辞藻,遗憾的是不记得全文什么内容,但夜里睡着却是温软安顺。是不是“一流”、“品质”的倍爽?让人活着不憋闷?
屋后的窗子过风,挡着薄膜,一到刮风下雨,瑟瑟的风儿裹着冷冷的雨点扑打窗户上,似有寒贫交响曲的味儿。原来,做一个耕读者是一种意境,这样家徒四壁的交响曲才能比贝多芬更加悦耳地让人摈弃割肉之痛。
冬去春来,一天,竟有一位与我有同样意境的姑娘寄来一封柔情的诗,问我两个意境能不能变成一个去共同追寻。那一刻,我知道烛下久缺的红袖来了。从此,一半稻香一半书的天地,不再属于我一个人了。寒贫之歌的交响曲,也不再由我一人独享。不多时,两个人同属一片天地的宁静被乡邻四舍的频频惠顾打乱了,只因窗前多了一块木刻牌子:农家书屋。电视台来了、报社也来了,乡村的小屋沸腾了。此时,我才真的发现,真正耕读者的意境,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风月独辟,而是平淡中漫长的众人景象。
从小我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学我就读了8年。幼时求学的记忆已日渐模糊,但田野里的辉煌仍不时浮现眼前,抓蝴蝶、摘毛针、小沟摸鱼。我一直以为书与我无缘。不知何时,风起云转,田野足迹渐渐远去,窗下烛前捧书夜读,像古老的传说印在我身上——这一切,已是离开校园的事儿了。
拖着几箱书,我一步一步走出校园,没有泪水,倒是心中的漪涟依旧是发奋读书的豪情。带着这份豪情,一个人走进田野,寻觅着幼学时的童趣,一切已不再重复。乡野的风给了我一个寒碜: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一个无用的小子。只是那份恋恋不舍的豪情让我不敢忘怀,不顾冷嘲热讽咬牙坚持,干枯的沙漠总会迎来一片绿洲。那些日子,白天我是万万不敢捧着书坐在门槛上读的。坐门槛读书儿时是种荣耀,踏出校门的我却被人说成书呆子。同样是在门槛读书,却是不同样的命运。那时,我也不过是十六、七岁!门槛上大大方方的读书成了奢侈,只好一个人偷偷躲在黑夜中借烛读书。烛光的夜读,许有浪漫,只欠红袖,倒是别一番风情。
青卷枯灯曙光红,伴走了托尔斯泰、雨果,迎来了鲁迅、茅盾……书,越读越多,人,越来越瘦。学生时能穿针引线的眼睛,如今却架起厚厚的眼镜。春种秋收,我与乡亲们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的区别,他们坐在田埂上抽烟、喝水,而我却在荫凉处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我的“豆腐块”有了买主,得了三块钱稿费,接着断断续续的铅字散见报端。一不小心,我还成为省民间文艺家。读书有了经济仕途,乡野的风又一次刮起,原来这小子,不是书呆子。晚霞下的农家炊烟,不仅是袅袅轻丝,也散发着浓浓的书香。
蓦然回首,我才发现一张床、一张破桌子和几千册书、几千斤稻子已然陪伴我多年,难怪梦境中的红袖,总是在飘着稻花香的田野,却始终没有古人烛下的味道。只是这田园耕读没有陶渊明的诗情画意,也没有竹林七贤的圣趣。粗茶淡饭、缺金少银也就罢了,无奈是生活的窘迫需东借西凑,要命的是得看别人眼神。有一年腊冬,鬼使神差地卖光了千斤报刊,换得五六百元,勉强过了年。现在细想起来,那个年关和青黄不接的三春没有暖暖的感觉,只有偷偷抹泪的份儿。
再看睡觉的褥子,是广告布缝的。依稀可见“一流”、“品质”之类的辞藻,遗憾的是不记得全文什么内容,但夜里睡着却是温软安顺。是不是“一流”、“品质”的倍爽?让人活着不憋闷?
屋后的窗子过风,挡着薄膜,一到刮风下雨,瑟瑟的风儿裹着冷冷的雨点扑打窗户上,似有寒贫交响曲的味儿。原来,做一个耕读者是一种意境,这样家徒四壁的交响曲才能比贝多芬更加悦耳地让人摈弃割肉之痛。
冬去春来,一天,竟有一位与我有同样意境的姑娘寄来一封柔情的诗,问我两个意境能不能变成一个去共同追寻。那一刻,我知道烛下久缺的红袖来了。从此,一半稻香一半书的天地,不再属于我一个人了。寒贫之歌的交响曲,也不再由我一人独享。不多时,两个人同属一片天地的宁静被乡邻四舍的频频惠顾打乱了,只因窗前多了一块木刻牌子:农家书屋。电视台来了、报社也来了,乡村的小屋沸腾了。此时,我才真的发现,真正耕读者的意境,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的风月独辟,而是平淡中漫长的众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