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报业越来越重视多元化经营,有的报纸多元化经营的利润已超过了报纸本身经营的利润。这是否意味着精力旁移,不务正业?能否持续下去?如果是在夯实报纸主业基础上进行拓展,毫无疑问是为了正业发展,而且拓展也有了持续发展的路径。
报业原有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靠发行、广告、印刷三大部分。报纸成本很大,绝大多数报纸发行是亏本的,发行越多亏得越多。报纸印刷如果交给外单位代印,花费也很大,因此规模较大的报社自己都有印刷厂,并承接对外印刷业务,综合来看有一定的效益。绝大多数报社最为重要的收入就是广告,广告太少就很难支撑运营成本。中国改革开放后勃兴的广告业,给报纸经营带来了生机。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曾有过的“暴利时代”是广告带来的。伴随着广告,报业进入到了繁荣昌盛阶段。
报业出现困境之后,多元化经营提上议事日程。报业的经营困境最直接的是广告困境,起初是行业自身带来的,也就是报业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广告的经营困境。一方面报纸之间为了夺得广告竞相压价,影响了广告效益;另一方面,报纸为了赢得市场,大规模扩版,加大了成本,仅靠广告来支撑,以致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报纸出版逾百个版,每份报纸成本就要3元,而报价才1元。1元也收不足,还要给报摊和邮政发行费。版面多、发行量大的报纸,几个亿甚至上十个亿的广告也没有多少利润。
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又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各类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抢走了报纸的部分广告,报纸的广告竞争从行业内部扩展到内外夹击。目前,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残酷的经营现实表明,摆脱完全依赖广告的单一经营的现状实属无奈之举。当广告勃兴之时,没有多少人会花太多精力去思考这类问题。
无可奈何去应对,其实也是消极做法。业界应从“无可奈何”转变为“积极应对”,即便至今广告经营仍比较好的报纸也应介入多元化经营。当然,进行多元化经营也必须克服盲从性,有几方面需要厘清。
第一,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消极放弃原有的广告经营。尽管广告等原有的经营模式遇到困境,但报纸依然有其优势,目前对广告客户依然有吸引力,重要的是应创新广告的经营模式。要让客户感受周到的服务、让用户对广告有深切的体验,并能让客户对广告效果认可。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对广告的拉动也会加大,报业还能与新媒体共同瓜分广告市场这个“大蛋糕”。
第二,多元经营首先应在相关联的产业上拓展,先做“熟”再做“生”。要吸取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经营教训,当时有些报业曾盲目上项目引发危机。当然,当今的情况与那个年代不同,现在会比那个时候理性,也有更成熟的思考,条件许可时可以跨领域、跨行业发展。
第三,要以报纸品牌为依托,将报纸作为“营销传播”的平台。许多报纸有很好的品牌效应,可借助品牌延伸出新的盈利场,而这种盈利场需要纸媒“营销传播”平台的支撑。失去了这个平台,失去了品牌的影响力,如何在延伸出去的多元盈利场上经营?作为报纸,办好报纸及报纸的新媒体,提升其品牌和传播的影响力,这是做好多元经营的基础,失去了基础难以成功。
基于对第三点的认识,我们可以回答多元化经营是不是不务正业的问题了。如果说经营者已经不把报纸当作一回事,办报和向多媒体转型随随便便应对,把精力都转移到多元化经营上去了,那真是不务正业。但如果能像大众报业集团那样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主业的关系,这样的多元化经营值得赞许。山东的大众报业集团2004年的利润为3750多万元,到了报业“寒冬论”开始在中国出现的2005年,利润为5200万元。在“寒冬论”面前,报业迷雾重重,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业界和学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过去曾提出的多元化经营的思路,又反复被业界提起。然而,如何处理好主业与多种经营的关系成为业界的一个难点。大众报业集团的经营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他们强调要拓展经营面;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明确要将报业作为集团主阵地,“一心一意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这几年,大众报业集团除了办好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市场化程度极高的《齐鲁晚报》等报刊之外,又根据自身优势,兼并重组了一批地市报和行业报,组建起了山东的报业旗舰。在拓宽相关领域的基础上,根据自已的现有条件和能力,介入物业、资本运营等方面业务,努力拓宽经营面。2010年,大众报业集团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实现利润等综合实力评价,进入全国报业前六位。到了2011年利润达到近4亿元,2012年利润跃升至7亿多元,现有14报5刊1网站并全部实现赢利。多元化经营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是,2012年因广告市场的变化,大众报业集团的广告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了8%,但年利润却增加了3亿多元。坚定主业的信心,坚持多种经营的思路,使大众报业集团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报业中的佼佼者。
紧紧抓住办报和介入新媒体的主业不放,坚持内容的不断创新,巩固和提升报纸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并构建新型的媒体品牌——在这样的前提下,从打造品牌到延伸品牌,把多种经营搞上去的做法,应大力提倡。而且,多种经营搞上去了,反过来支持了主业。有了经济实力的支撑,能吸纳和留住办报人才,能对办报的技术条件进行改造升级,能有较充裕的资金支撑报纸办的新媒体,主业的阵地将能得到巩固和发展。
报业原有的经营模式,主要是靠发行、广告、印刷三大部分。报纸成本很大,绝大多数报纸发行是亏本的,发行越多亏得越多。报纸印刷如果交给外单位代印,花费也很大,因此规模较大的报社自己都有印刷厂,并承接对外印刷业务,综合来看有一定的效益。绝大多数报社最为重要的收入就是广告,广告太少就很难支撑运营成本。中国改革开放后勃兴的广告业,给报纸经营带来了生机。某种意义上来说,报纸曾有过的“暴利时代”是广告带来的。伴随着广告,报业进入到了繁荣昌盛阶段。
报业出现困境之后,多元化经营提上议事日程。报业的经营困境最直接的是广告困境,起初是行业自身带来的,也就是报业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导致了广告的经营困境。一方面报纸之间为了夺得广告竞相压价,影响了广告效益;另一方面,报纸为了赢得市场,大规模扩版,加大了成本,仅靠广告来支撑,以致压力越来越大。有的报纸出版逾百个版,每份报纸成本就要3元,而报价才1元。1元也收不足,还要给报摊和邮政发行费。版面多、发行量大的报纸,几个亿甚至上十个亿的广告也没有多少利润。
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又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各类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抢走了报纸的部分广告,报纸的广告竞争从行业内部扩展到内外夹击。目前,这种势头有增无减。
残酷的经营现实表明,摆脱完全依赖广告的单一经营的现状实属无奈之举。当广告勃兴之时,没有多少人会花太多精力去思考这类问题。
无可奈何去应对,其实也是消极做法。业界应从“无可奈何”转变为“积极应对”,即便至今广告经营仍比较好的报纸也应介入多元化经营。当然,进行多元化经营也必须克服盲从性,有几方面需要厘清。
第一,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消极放弃原有的广告经营。尽管广告等原有的经营模式遇到困境,但报纸依然有其优势,目前对广告客户依然有吸引力,重要的是应创新广告的经营模式。要让客户感受周到的服务、让用户对广告有深切的体验,并能让客户对广告效果认可。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对广告的拉动也会加大,报业还能与新媒体共同瓜分广告市场这个“大蛋糕”。
第二,多元经营首先应在相关联的产业上拓展,先做“熟”再做“生”。要吸取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经营教训,当时有些报业曾盲目上项目引发危机。当然,当今的情况与那个年代不同,现在会比那个时候理性,也有更成熟的思考,条件许可时可以跨领域、跨行业发展。
第三,要以报纸品牌为依托,将报纸作为“营销传播”的平台。许多报纸有很好的品牌效应,可借助品牌延伸出新的盈利场,而这种盈利场需要纸媒“营销传播”平台的支撑。失去了这个平台,失去了品牌的影响力,如何在延伸出去的多元盈利场上经营?作为报纸,办好报纸及报纸的新媒体,提升其品牌和传播的影响力,这是做好多元经营的基础,失去了基础难以成功。
基于对第三点的认识,我们可以回答多元化经营是不是不务正业的问题了。如果说经营者已经不把报纸当作一回事,办报和向多媒体转型随随便便应对,把精力都转移到多元化经营上去了,那真是不务正业。但如果能像大众报业集团那样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主业的关系,这样的多元化经营值得赞许。山东的大众报业集团2004年的利润为3750多万元,到了报业“寒冬论”开始在中国出现的2005年,利润为5200万元。在“寒冬论”面前,报业迷雾重重,如何走出困境成为业界和学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过去曾提出的多元化经营的思路,又反复被业界提起。然而,如何处理好主业与多种经营的关系成为业界的一个难点。大众报业集团的经营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他们强调要拓展经营面;另一方面,他们非常明确要将报业作为集团主阵地,“一心一意干报业,风吹浪打不动摇”。这几年,大众报业集团除了办好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市场化程度极高的《齐鲁晚报》等报刊之外,又根据自身优势,兼并重组了一批地市报和行业报,组建起了山东的报业旗舰。在拓宽相关领域的基础上,根据自已的现有条件和能力,介入物业、资本运营等方面业务,努力拓宽经营面。2010年,大众报业集团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实现利润等综合实力评价,进入全国报业前六位。到了2011年利润达到近4亿元,2012年利润跃升至7亿多元,现有14报5刊1网站并全部实现赢利。多元化经营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数据是,2012年因广告市场的变化,大众报业集团的广告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了8%,但年利润却增加了3亿多元。坚定主业的信心,坚持多种经营的思路,使大众报业集团异军突起,成为了中国报业中的佼佼者。
紧紧抓住办报和介入新媒体的主业不放,坚持内容的不断创新,巩固和提升报纸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并构建新型的媒体品牌——在这样的前提下,从打造品牌到延伸品牌,把多种经营搞上去的做法,应大力提倡。而且,多种经营搞上去了,反过来支持了主业。有了经济实力的支撑,能吸纳和留住办报人才,能对办报的技术条件进行改造升级,能有较充裕的资金支撑报纸办的新媒体,主业的阵地将能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