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3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粗糙表面中微凸体变形和基体变形对表面动态接触特性的影响,利用GW模型和Hertz接触理论推导出微凸体的接触刚度和基体的接触刚度,通过耦合刚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通过新模型与Hertz模型、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发现,微凸体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比值κ=0.60.8时,新模型计算得到的解更加趋近于有限元分析结果,在这个范围内新模型更优于Hertz模型,微凸体/基体系统的接触情况只与微凸体和基体材料弹性模量比值κ有关,与微凸体形状大小、微凸体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没有太大关系。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19日,北京发那科总经理景喜瑞先生出席2016上海国际轴承峰会,针对"要实现智能制造,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轴承行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未来又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等峰会议题,景总做了深入的演讲解读,简要分析了中、德、美三国制造业战略的异同,并提出
采用静态失重挂片考察了1mol/L HCl溶液中苯并三氮唑(BTA)、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和2-巯基苯并恶唑(MBO)对青铜的缓释作用;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S)对这三种缓蚀剂与粉状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