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镇镇经济繁荣发达,产业强健而富有集群特色。勤劳创新的新老古镇人在中山市西北部的这片热土上建成了一个产值千亿的灯饰王国,令世界称羡。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社会结构和社会观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妇女意识觉醒、妇女婚姻议价权的提高,使得古镇镇的离婚率日益提高。虽然离婚作为后现代思潮所带来的产物是不能避免的,但离婚的确给社会带来了更多转型的冲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是同一社会事实下微观和宏观尺度上的不同表述,因此在这个语境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婚姻配套服务成为了精准化社会治理的一个重大命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了做好“答卷”工作,古镇镇党委政府遵循“大社工”的社会治理理念,依托古镇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2017年成立“个案综合服务中心”。针对舆情收集和数据分析所得的结论,对应性地推出“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项目。
婚姻家庭辅导室介绍
2017年5月,由古镇妇联、社会事务局、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依托古镇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古镇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组建专职的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社工、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提供婚姻辅导、家事调解、离婚协调、情感支持等服务,旨在及时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秉持“社会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接受所有新老古镇人的援助申请。在组织方式上,婚姻家庭辅导室的组织链条已经链接到镇婚姻登记处、镇妇联、各村委会妇女主任以及镇司法所,各个链条均可将适宜辅导或寻求辅导的个案转介到辅导室,实现了个案发现到个案介入的无缝转接。
自成立以来,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已经为44个面临各种婚姻情感问题的家庭提供了心理情感社会支持方面的服务,成功挽回21个家庭(冲动型离婚20例,经辅导维持婚姻1例),累计服务人次74次。目前婚姻辅导室仍以建档个案的形式跟踪关注11个家庭,希望双方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爱人、孩子和整个家庭,为我们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爱需要倾听与陪伴
案主小婷,15岁,有三个兄弟姐妹。爸爸从事建筑行业,在外地工作:妈妈是古镇的出租屋房东兼银行清洁工。妈妈由于工作较忙,一人操持家庭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所以小婷三兄弟姐妹一般交给亲戚帮忙看管。
据学校老师反映,小婷在校期间经常会有一些不良行为,如课堂上玩手机、化妆等,还在网络上发布抽烟、喝酒消息,有时甚至还离家出走。发现这些问题后,学校的老师耐心地为小婷做思想工作,为了更好地教育小婷,校方希望家长也能够配合工作,但是每次和家长沟通时,他们的态度都十分不积极。无奈之下,学校让社工介入了该事件。
个案中心的社工接案后,主动和小婷展开接触。在一番了解过后发现,小婷的家长对于小婷的教育属于放养式。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平时很少回家,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也不多,和她生活的妈妈平时只管温饱,对于小婷的学习和生活很少过问。年纪轻轻的小婷最希望的就是父母能够腾出多点时间陪陪自己,哪怕是每天一句简单的问候。为了引起父母和其他人的注意,小婷才故意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在得知小婷的行为动机后,社工一方面鼓励小婷用合理的方式和父母展开沟通,另一方面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妈妈,并了解妈妈的想法。妈妈表示:“比起对子女的教育,我更多的是想着让他们吃饱穿暖,我也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做,没想到原来我一直努力的并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在弄清楚情况后,社工引导小婷与妈妈就目前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亲子问题进行思考,协助她们探索其家庭互动模式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并把自己的期待写下一起努力去实现。之后,社工还邀请母女俩到社工中心参加亲子活动,从中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社工的介入之后,小婷与妈妈的互动逐渐增多,周末妈妈也会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们外出。以前觉得没有存在感的小婷渐渐找回了家庭的温暖。
案例提供:黄仪
婚姻触礁,怎样才能挽救?
“我要离婚!”一大早,志明和春娇气冲冲地来到婚姻登记处喊着要办离婚,随后志明便一直沉默不语,春娇则一直哽咽着在掉眼泪。婚姻登记处的芳姐仿佛嗅到了空气中浓浓的火药味,让他们稍作冷静过后,芳姐开始和他们展开简单的交流,虽然双方态度依然强硬,但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芳姐深知冲动是造成婚姻破裂的多发原因,他们两人的婚姻也并非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于是芳姐建议他们到隔壁的婚姻辅导室再作进一步交流。
走进婚姻辅导室時,志明依然面带怒火,还随手掏出香烟,社工抱歉地告诉他,这里是无烟区,需要忍耐一下。春娇则一个人坐在门口的沙发继续默默地掉泪。
志明和春娇是大学同学,本科毕业后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目前育有两个儿子,日子总算过得滋润。但最近,夫妻俩都怀疑对方有出轨行为。志明状告老婆比较强势,生意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她抢着做,为了应酬竟可置家庭于不顾,前段日子还和一个男人搞暧昧。愤怒之下,志明对妻子实施家暴,还把她赶出家门。另一方面,春娇认为,丈夫平时只顾着生意,对孩子几乎不闻不问,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安排好的,但是丈夫还对她诸多不满,之前还发现他和一个女人在聊微信,而那个女人正是之前跟他搞暧昧的。双方各执一词,但社工意识到他们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为了让他们能宣泄心中的不满,社工一方面收集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服务期望,一方面耐心倾听夫妻俩的倾诉,让双方敞开心扉大吐“苦水”。
在多次的交谈的过程中,社工了解到其实他们并非真正想离婚,于是社工进一步聚焦夫妻俩闹矛盾的关键点,引导他们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他们发现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志明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妻子的关爱不足,家庭事业都由妻子承担着,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伤透了妻子的心,但是他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戴绿帽”。而春娇则表明,自己与丈夫有那么多年的感情基础,就这样离婚其实是不舍得的,同时她有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作为一个妻子是否让丈夫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才导致丈夫出轨。 等夫妻俩的情绪渐渐平复后,社工尝试着让他们意识到夫妻之间坦诚沟通非常重要,并且给对方一次解释的机会。经过多次的调解,双方表现出和好的姿态。志明表示,妻子不希望自己跟微信上的女人继续有联系,所以接下来会把业务转交给另一位生意搭档,以后也会多抽时间回家陪陪家人。
周末,社工致电春娇时,春娇说道:“丈夫跟以前比确实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也在慢慢调整角色,尽量平衡家庭和事业。”此时,电话的那头,除了春娇的好消息外,还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案例中的志明、春娇均为化名)
案例提供:谭转欢
一个丈夫对婚姻的重新认识
案主由妇联转介过来时表情较为悲伤,声称社工一定要帮忙挽救他的婚姻。初次面谈时,案主的倾诉欲望非常强烈,在听取案主与其妻子从恋爱到现在的经历和矛盾之后,社工与案主也顺利商定出了服务目标:一、缓解焦虑情绪;二、协助案主建立良性的沟通方式。
一开始案主十分配合社工的服务计划,愿意也同意尝试新的沟通方法。但是社工发现越跟进下去,案主的积极性就越低,具体表现为:案主一直以工作忙和一些生活琐事为由,使一次又一次约好的面谈无疾而终。另外,案主并没有尝试说好的新的沟通方法,而是任由原来无效的和不良的服务状况持续发展。
社工明确向案主表明本个案的服务状况,并提醒案主是否需要考虑结束服务时,却迎来了一次转折性的面谈。这次面谈不仅解释了案主服务阻抗的原因,也解开了案主真正的问题所在。案主与妻子从小都是孤儿,育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案主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经历这么相似的他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和维护他们的家庭,不希望孩子也遭受他们过去的经历。社工在问及案主喜欢妻子哪些优点时,他只能说出零星几点,相反,对妻子不满之处能够侃侃而谈。那么,他坚决挽留婚姻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社工的进一步分析,原因是案主的原生家庭使他十分渴望家的温暖和爱,因此他要拼命地维持这个家庭表面的完整性,哪怕他们的夫妻关系已经岌岌可危。正因为这种想法使他误以为自己不想离婚的原因是爱着妻子。另一方面,妻子也一直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爱他,当初结婚只是一时冲动,但是案主不愿意承認这个事实,把他们问题归咎为沟通问题或者其他外界问题。夫妻间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沟通问题,那么无论尝试何种沟通方式都显得不合时宜。案主之前出现的阻抗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社工运用理性认知疗法引导案主思考并改善其不良的认知,使案主对婚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到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观的影响,也明白到他对妻子的执着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误以为对幸福家庭的渴望就是对妻子的爱,改变了之前认为“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得到想要的结果”的非理性认知。现在案主的焦虑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工作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案例提供:林凯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了做好“答卷”工作,古镇镇党委政府遵循“大社工”的社会治理理念,依托古镇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2017年成立“个案综合服务中心”。针对舆情收集和数据分析所得的结论,对应性地推出“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项目。
婚姻家庭辅导室介绍
2017年5月,由古镇妇联、社会事务局、综治办、司法所等部门依托古镇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成立了古镇婚姻家庭辅导室。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组建专职的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社工、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律师队伍,提供婚姻辅导、家事调解、离婚协调、情感支持等服务,旨在及时妥善化解婚姻家庭纠纷、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婚姻家庭关系。秉持“社会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接受所有新老古镇人的援助申请。在组织方式上,婚姻家庭辅导室的组织链条已经链接到镇婚姻登记处、镇妇联、各村委会妇女主任以及镇司法所,各个链条均可将适宜辅导或寻求辅导的个案转介到辅导室,实现了个案发现到个案介入的无缝转接。
自成立以来,古镇镇婚姻家庭辅导室已经为44个面临各种婚姻情感问题的家庭提供了心理情感社会支持方面的服务,成功挽回21个家庭(冲动型离婚20例,经辅导维持婚姻1例),累计服务人次74次。目前婚姻辅导室仍以建档个案的形式跟踪关注11个家庭,希望双方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爱人、孩子和整个家庭,为我们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尽一份力量。
爱需要倾听与陪伴
案主小婷,15岁,有三个兄弟姐妹。爸爸从事建筑行业,在外地工作:妈妈是古镇的出租屋房东兼银行清洁工。妈妈由于工作较忙,一人操持家庭还要照顾三个孩子,所以小婷三兄弟姐妹一般交给亲戚帮忙看管。
据学校老师反映,小婷在校期间经常会有一些不良行为,如课堂上玩手机、化妆等,还在网络上发布抽烟、喝酒消息,有时甚至还离家出走。发现这些问题后,学校的老师耐心地为小婷做思想工作,为了更好地教育小婷,校方希望家长也能够配合工作,但是每次和家长沟通时,他们的态度都十分不积极。无奈之下,学校让社工介入了该事件。
个案中心的社工接案后,主动和小婷展开接触。在一番了解过后发现,小婷的家长对于小婷的教育属于放养式。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平时很少回家,与孩子的互动交流也不多,和她生活的妈妈平时只管温饱,对于小婷的学习和生活很少过问。年纪轻轻的小婷最希望的就是父母能够腾出多点时间陪陪自己,哪怕是每天一句简单的问候。为了引起父母和其他人的注意,小婷才故意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在得知小婷的行为动机后,社工一方面鼓励小婷用合理的方式和父母展开沟通,另一方面将这些情况反馈给妈妈,并了解妈妈的想法。妈妈表示:“比起对子女的教育,我更多的是想着让他们吃饱穿暖,我也不知道应该要怎么做,没想到原来我一直努力的并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在弄清楚情况后,社工引导小婷与妈妈就目前出现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亲子问题进行思考,协助她们探索其家庭互动模式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并把自己的期待写下一起努力去实现。之后,社工还邀请母女俩到社工中心参加亲子活动,从中促进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社工的介入之后,小婷与妈妈的互动逐渐增多,周末妈妈也会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们外出。以前觉得没有存在感的小婷渐渐找回了家庭的温暖。
案例提供:黄仪
婚姻触礁,怎样才能挽救?
“我要离婚!”一大早,志明和春娇气冲冲地来到婚姻登记处喊着要办离婚,随后志明便一直沉默不语,春娇则一直哽咽着在掉眼泪。婚姻登记处的芳姐仿佛嗅到了空气中浓浓的火药味,让他们稍作冷静过后,芳姐开始和他们展开简单的交流,虽然双方态度依然强硬,但是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芳姐深知冲动是造成婚姻破裂的多发原因,他们两人的婚姻也并非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于是芳姐建议他们到隔壁的婚姻辅导室再作进一步交流。
走进婚姻辅导室時,志明依然面带怒火,还随手掏出香烟,社工抱歉地告诉他,这里是无烟区,需要忍耐一下。春娇则一个人坐在门口的沙发继续默默地掉泪。
志明和春娇是大学同学,本科毕业后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目前育有两个儿子,日子总算过得滋润。但最近,夫妻俩都怀疑对方有出轨行为。志明状告老婆比较强势,生意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她抢着做,为了应酬竟可置家庭于不顾,前段日子还和一个男人搞暧昧。愤怒之下,志明对妻子实施家暴,还把她赶出家门。另一方面,春娇认为,丈夫平时只顾着生意,对孩子几乎不闻不问,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安排好的,但是丈夫还对她诸多不满,之前还发现他和一个女人在聊微信,而那个女人正是之前跟他搞暧昧的。双方各执一词,但社工意识到他们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为了让他们能宣泄心中的不满,社工一方面收集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服务期望,一方面耐心倾听夫妻俩的倾诉,让双方敞开心扉大吐“苦水”。
在多次的交谈的过程中,社工了解到其实他们并非真正想离婚,于是社工进一步聚焦夫妻俩闹矛盾的关键点,引导他们认真倾听自己的内心,并协助他们发现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志明逐渐意识到自己对妻子的关爱不足,家庭事业都由妻子承担着,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伤透了妻子的心,但是他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戴绿帽”。而春娇则表明,自己与丈夫有那么多年的感情基础,就这样离婚其实是不舍得的,同时她有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够,作为一个妻子是否让丈夫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才导致丈夫出轨。 等夫妻俩的情绪渐渐平复后,社工尝试着让他们意识到夫妻之间坦诚沟通非常重要,并且给对方一次解释的机会。经过多次的调解,双方表现出和好的姿态。志明表示,妻子不希望自己跟微信上的女人继续有联系,所以接下来会把业务转交给另一位生意搭档,以后也会多抽时间回家陪陪家人。
周末,社工致电春娇时,春娇说道:“丈夫跟以前比确实发生很大的变化,自己也在慢慢调整角色,尽量平衡家庭和事业。”此时,电话的那头,除了春娇的好消息外,还传来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案例中的志明、春娇均为化名)
案例提供:谭转欢
一个丈夫对婚姻的重新认识
案主由妇联转介过来时表情较为悲伤,声称社工一定要帮忙挽救他的婚姻。初次面谈时,案主的倾诉欲望非常强烈,在听取案主与其妻子从恋爱到现在的经历和矛盾之后,社工与案主也顺利商定出了服务目标:一、缓解焦虑情绪;二、协助案主建立良性的沟通方式。
一开始案主十分配合社工的服务计划,愿意也同意尝试新的沟通方法。但是社工发现越跟进下去,案主的积极性就越低,具体表现为:案主一直以工作忙和一些生活琐事为由,使一次又一次约好的面谈无疾而终。另外,案主并没有尝试说好的新的沟通方法,而是任由原来无效的和不良的服务状况持续发展。
社工明确向案主表明本个案的服务状况,并提醒案主是否需要考虑结束服务时,却迎来了一次转折性的面谈。这次面谈不仅解释了案主服务阻抗的原因,也解开了案主真正的问题所在。案主与妻子从小都是孤儿,育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案主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经历这么相似的他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和维护他们的家庭,不希望孩子也遭受他们过去的经历。社工在问及案主喜欢妻子哪些优点时,他只能说出零星几点,相反,对妻子不满之处能够侃侃而谈。那么,他坚决挽留婚姻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社工的进一步分析,原因是案主的原生家庭使他十分渴望家的温暖和爱,因此他要拼命地维持这个家庭表面的完整性,哪怕他们的夫妻关系已经岌岌可危。正因为这种想法使他误以为自己不想离婚的原因是爱着妻子。另一方面,妻子也一直明确表示自己并不爱他,当初结婚只是一时冲动,但是案主不愿意承認这个事实,把他们问题归咎为沟通问题或者其他外界问题。夫妻间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沟通问题,那么无论尝试何种沟通方式都显得不合时宜。案主之前出现的阻抗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解释了。
了解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社工运用理性认知疗法引导案主思考并改善其不良的认知,使案主对婚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明白到原生家庭对自己婚姻观的影响,也明白到他对妻子的执着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误以为对幸福家庭的渴望就是对妻子的爱,改变了之前认为“只要努力和坚持,就一定得到想要的结果”的非理性认知。现在案主的焦虑情绪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工作生活逐渐回到正轨。
案例提供:林凯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