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发全球关切的中美贸易关系再生波澜。当地时间5月29日,白宫发表声明称将在6月公布限制对华贸易的具体措施。根据这份声明,美国仍将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
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我们对白宫发布的策略性声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这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无论美方出台什么举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敦促美方按照联合声明精神相向而行。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3月以来,美国单方面加征钢铝产品进口关税,中国对其涉及中国产品的部分采取了坚决回应行动。随后情况出现转机,5月3日—4日,美方主动来华磋商;5月15日—19日,中美经贸代表团聚首华盛顿,进行了“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磋商。而此次白宫的声明,让本来已经缓和的中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
专家认为,中美当前和未来在一些细节的谈判上,摩擦仍将不可避免,但不打贸易战已经是双方的共识。
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形成了“不打贸易战”的共识。
此次联合声明,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巍看来,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因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另一方面,扩大能源和农产品的进口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中国同时还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此次磋商实现了双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事实上,中国是美国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比2001年增长578%,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出口112%的增长幅度。中国已成为美国许多产品的重要海外市场,其中以大宗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最为典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5月2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中美贸易磋商中,中美双方就双边经贸具有合作潜力的领域进行了探讨,将在包括农产品、能源、医疗、高科技产品和金融等领域进一步合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联合声明的达成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发生。双方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顶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方希望推动中美贸易实现共赢,在这种背景下,中方做出了适当的让步。所以,联合声明是在贸易摩擦日益升温的情况下,中美双方达成的暂时性、框架性的共识。
“未来在一些细节的谈判上,中美双方的摩擦仍将不可避免。”李春顶说。
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时就大打中国牌,核心是抨击对华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更是美国多次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重要借口。
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的总额为3752亿美元,占中美货物贸易总量的47%。而據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这一数字为2758亿美元。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定,也受到现行贸易统计制度、美方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说。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美国将众多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把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留在本国。“这种经济结构使美国稳居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全球利润分配中的最大获利者,同时也必然会催生美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商品的旺盛需求,很多贸易逆差由此产生。”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
而实际上,中美经贸之间更多的是互惠互补。
根据中方统计,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837亿美元,近40年间增长了231倍。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为14.2%。美国为中国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08年至2017年,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6%以上。
同时,中美产业互补性强,美国也已经成为中国许多产品重要的海外市场。据美方统计,美国出口的62%大豆、17%汽车、15%集成电路、14%棉花销往中国,波音公司生产的客机约1/4销售给中国。
对此,商务部日前发布专栏文章《中美贸易惠及两国人民》指出,中国与美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通过贸易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获得了广泛、巨大的经济利益。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今年以来美国在贸易战略上对华调整,有几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与工商界对中国市场准入不满情绪日益增强,逐渐形成向中国要求“对等”开放市场的概念;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贸易战中推动实现“一石三鸟”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力图形成针对中国的国际联盟;美国对华战略大调整,中期选举对特朗普未来的命运生死攸关,打中国牌、制造系列国际危机转移国内视线。
而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看来,由苏联和日本的前车之鉴可看出,“美国此番妄图发动贸易战,漫天要价,并不仅仅试图在经贸上一举压服中国,而是被美国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安全内涵,以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甚至妄图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2017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60%,这在美国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威胁”。
“中美两国贸易从长期来看,选择合作,前景将是广阔光明的;采取对抗博弈,对双方未来都没有好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中美贸易的前景,可以说掌握在美国手里,需要看美方怎么选择。
李巍认为,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会感受到更大的威胁。同时,两国对经济制度有不同的理解,这也会导致在高端产业里面的竞争以及在经济制度上的摩擦和分歧不断加剧。
“但是这一次贸易摩擦给双方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有什么问题,需要坐下来好好谈。通过贸易施压的方式不能够解决双方的贸易冲突,只有双方坐下来谈判,才能够实现共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表示,我们对白宫发布的策略性声明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这显然有悖于不久前中美双方在华盛顿达成的共识。无论美方出台什么举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经验捍卫中国人民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中国敦促美方按照联合声明精神相向而行。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摩擦不断升级。3月以来,美国单方面加征钢铝产品进口关税,中国对其涉及中国产品的部分采取了坚决回应行动。随后情况出现转机,5月3日—4日,美方主动来华磋商;5月15日—19日,中美经贸代表团聚首华盛顿,进行了“积极、务实、富有建设性和成果”的磋商。而此次白宫的声明,让本来已经缓和的中美贸易关系再度紧张。
专家认为,中美当前和未来在一些细节的谈判上,摩擦仍将不可避免,但不打贸易战已经是双方的共识。
达成“不打贸易战”的共识
5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形成了“不打贸易战”的共识。
此次联合声明,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巍看来,中国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因为美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另一方面,扩大能源和农产品的进口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除了增加对美国的进口,中国同时还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此次磋商实现了双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
事实上,中国是美国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2017年,美国对中国出口比2001年增长578%,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出口112%的增长幅度。中国已成为美国许多产品的重要海外市场,其中以大宗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最为典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5月24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中美贸易磋商中,中美双方就双边经贸具有合作潜力的领域进行了探讨,将在包括农产品、能源、医疗、高科技产品和金融等领域进一步合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联合声明的达成避免了最坏情况的发生。双方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春顶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此次中美贸易摩擦是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中方希望推动中美贸易实现共赢,在这种背景下,中方做出了适当的让步。所以,联合声明是在贸易摩擦日益升温的情况下,中美双方达成的暂时性、框架性的共识。
“未来在一些细节的谈判上,中美双方的摩擦仍将不可避免。”李春顶说。
中美经贸互补性很强
特朗普在总统竞选时就大打中国牌,核心是抨击对华贸易逆差。贸易逆差更是美国多次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重要借口。
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的总额为3752亿美元,占中美货物贸易总量的47%。而據中国海关总署统计,这一数字为2758亿美元。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由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定,也受到现行贸易统计制度、美方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说。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美国将众多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把研发中心和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留在本国。“这种经济结构使美国稳居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全球利润分配中的最大获利者,同时也必然会催生美国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商品的旺盛需求,很多贸易逆差由此产生。”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
而实际上,中美经贸之间更多的是互惠互补。
根据中方统计,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837亿美元,近40年间增长了231倍。201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为14.2%。美国为中国出口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2008年至2017年,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6%以上。
同时,中美产业互补性强,美国也已经成为中国许多产品重要的海外市场。据美方统计,美国出口的62%大豆、17%汽车、15%集成电路、14%棉花销往中国,波音公司生产的客机约1/4销售给中国。
对此,商务部日前发布专栏文章《中美贸易惠及两国人民》指出,中国与美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通过贸易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获得了广泛、巨大的经济利益。
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勇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今年以来美国在贸易战略上对华调整,有几方面的原因:美国政府与工商界对中国市场准入不满情绪日益增强,逐渐形成向中国要求“对等”开放市场的概念;特朗普政府在对华贸易战中推动实现“一石三鸟”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力图形成针对中国的国际联盟;美国对华战略大调整,中期选举对特朗普未来的命运生死攸关,打中国牌、制造系列国际危机转移国内视线。
而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看来,由苏联和日本的前车之鉴可看出,“美国此番妄图发动贸易战,漫天要价,并不仅仅试图在经贸上一举压服中国,而是被美国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安全内涵,以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甚至妄图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2017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60%,这在美国看来,中国已经是一个“威胁”。
“中美两国贸易从长期来看,选择合作,前景将是广阔光明的;采取对抗博弈,对双方未来都没有好处。”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中美贸易的前景,可以说掌握在美国手里,需要看美方怎么选择。
李巍认为,随着中国产业的不断升级,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美国会感受到更大的威胁。同时,两国对经济制度有不同的理解,这也会导致在高端产业里面的竞争以及在经济制度上的摩擦和分歧不断加剧。
“但是这一次贸易摩擦给双方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有什么问题,需要坐下来好好谈。通过贸易施压的方式不能够解决双方的贸易冲突,只有双方坐下来谈判,才能够实现共赢。”李巍告诉《中国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