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语法学习向来都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重中之重,这样的认识虽有一定误解,但是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仍旧占据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位置。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实践语法教学、如何将社会普遍认知枯燥的语法知识同更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是很多一线教师正在探索实践的方向之一。
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从五年级开始,增设Grammar time板块,结合Story time和Fun time板块,总结本单元重点语法和句型,帮助教师合理设置单元课时教学内容。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Unit1到Unit4、前后共四个单元重点进行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分别以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周末日记、假期旅行和过去现在对比为话题。其中,Unit4 Then and now滚动复现一般现在时,通过Mike一家人现在(一般现在时)与多年前(一般过去时)生活各方面的对比展现两个语法时态的不同意义。以本课时为例,可以总结几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小学英语高年级语法教学实践策略。
一、 培养学习能力、避免越俎代庖
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已经是很多一线英语教师的共识了。关键在于如何提供学生发现的渠道,让学生的自我发现更加自然、更加潜移默化。在本课时中,笔者使用了微课这一技术手段。
本课时的语法教学目标之一是多个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拼写,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这一知识点涉及的部分词汇已经在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的课文中有所体现,而本单元之后,更多的不规则动词出现在学生视野内,更增加了学习难度。那么,所谓的“不规则”动词真的无规则可循吗?笔者利用微课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在课前的微课中,我将8个单词的原形和过去式进行展示,分别是:fit-fit、swim-swam、write-wrote、bring-brought、teach-taught、meet-met、feel-felt、draw-drew。同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2-3个单词寻找规律,并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寻找符合这一规律的其他不规则动词。课上,笔者将8条规律藏于小组任意学生课桌下,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观看微课后收集的内容,进行合作总结,全班共同完成8条规律的完整呈现。
通过课前微课、课上合作总结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尤其是对自己选择的2-3个单词的规律更是铭记于心。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大可少操一点心,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孩子,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比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坚固,也更能体现学习本身的乐趣。
但是,在放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好学习的难度和容量。比如,本节课涉及的不规则动词数量非常多,课前微课仅以8个单词为例,尽可能减少微课的容量。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内容局限在2-3个动词规律的寻找上,而将剩余内容的呈现交给小组合作和课堂,如此有效地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
二、 合理创设情境、展现语法意义
目前,在各种课型的课堂上情境的创设都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优秀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多方面的考量,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教学,语法课堂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场景同样屡见不鲜:在主要语法知识点的呈现之后,为了操练该知识点,教师设置一定的练习(如: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语法知识。但是这一个小环节的设置非但没有任何情境依托,而且直接破坏了教师为整堂课设计的大情境的进行,使得整体大情境形同虚设。
在本课时的情境设置上,笔者主要依托单元主题设置,重点突出Then and now的对比。在这样的情境背景下,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操练环节:
Think and say环节中,学生根据表格提示,完成对Story time板块的课文复述,其中涉及很多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口头表达。
Let’s show环节中,将Then and now的情境从Mike一家人引申到学生自己。学生结合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并且思考长大的意义,可以使用更多过去式进行口语表达。
在Changes of our life环节中,进一步将Then and now的情境扩大到生活的四个方面:Shopping、Learning、Entertainment、Transportation。以适当形式填空的方式检测学生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拼写,同时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进一步思考和口头表达。
以上三个操练环节的设计,在达到足够操练效果的同时,没有破坏情境设置,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情境层层递进的媒介,因此成为课堂情境的一部分。
三、 适当滚动复现、坚持循序渐进
语法知识只有在不停地使用中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最忌学一样、忘一样的做法。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抓好课堂第一关,不断滚动复现以往知识点,将旧知和新知进行有机结合。
以本课时为例,教材本身的设计上已经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进行了联动,但是,因为一般过去时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的重点语法(Unit1到Unit4的语法重点均为一般过去时),从Unit1开始,很多教师的大部分注意力已经被一般过去时局限了,从而忽略了一般现在时的运用。在本课时的各项操练中,对一般现在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真实还原了教材的设计目的。
但同时笔者仍旧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将五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现在进行时融入课程中?或者在六年级上册Unit8学习一般将来时的时候将本单元语法进行有效回顾。
四、 借助媒体技术、扩宽课堂交流
当前,越来越多的课堂评价开始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实交流,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已经在课堂上开始真实交流的实践了。但是,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写的操练时,交流的实践似乎仍旧停留在“对答案”的层次上了。面对这样的窘境,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媒体技术打破僵局。
在本课时的Let’s learn环节中,需要学生先在语段中找到几个动词的过去式,并将提供的过去式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从而引出不规则动词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练习的同时,笔者利用电子触摸屏的优势,请学生到讲台上同步完成练习:左图中用红色笔记圈出动词过去式,右图中移动动词到不同的方框中进行分类。练习完成后,由上台的同学进行讲解分析,如果有错误可以直接对照错误点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实际上,这样的操作方式并没有对原先的“对答案”的方式作出突破性的创新,但是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讲解也更加直观,能够直接向学生呈现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预设的答案。
随着现在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多技术可以应用于课堂,比如在传统的生生对话中,学生只能和有限的同伴进行对话,但是利用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录音、播放设备的帮助下,随机选择对象,甚至可以和人工智能进行对话。这种形式的操练无疑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和热情。
五、结语
小学语法教学早已脱离了早期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向着多元化、多媒体、多渠道的教学方式進步。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成果是小学英语教学不断发展的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沈晓雯,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译林版《英语》教材(三年级起点)从五年级开始,增设Grammar time板块,结合Story time和Fun time板块,总结本单元重点语法和句型,帮助教师合理设置单元课时教学内容。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Unit1到Unit4、前后共四个单元重点进行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分别以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周末日记、假期旅行和过去现在对比为话题。其中,Unit4 Then and now滚动复现一般现在时,通过Mike一家人现在(一般现在时)与多年前(一般过去时)生活各方面的对比展现两个语法时态的不同意义。以本课时为例,可以总结几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小学英语高年级语法教学实践策略。
一、 培养学习能力、避免越俎代庖
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已经是很多一线英语教师的共识了。关键在于如何提供学生发现的渠道,让学生的自我发现更加自然、更加潜移默化。在本课时中,笔者使用了微课这一技术手段。
本课时的语法教学目标之一是多个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拼写,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这一知识点涉及的部分词汇已经在本单元或前几个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的课文中有所体现,而本单元之后,更多的不规则动词出现在学生视野内,更增加了学习难度。那么,所谓的“不规则”动词真的无规则可循吗?笔者利用微课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在课前的微课中,我将8个单词的原形和过去式进行展示,分别是:fit-fit、swim-swam、write-wrote、bring-brought、teach-taught、meet-met、feel-felt、draw-drew。同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2-3个单词寻找规律,并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寻找符合这一规律的其他不规则动词。课上,笔者将8条规律藏于小组任意学生课桌下,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观看微课后收集的内容,进行合作总结,全班共同完成8条规律的完整呈现。
通过课前微课、课上合作总结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尤其是对自己选择的2-3个单词的规律更是铭记于心。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中,教师大可少操一点心,将学习的主导权还给孩子,学生自己学到的知识比教师教授的知识更加坚固,也更能体现学习本身的乐趣。
但是,在放手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好学习的难度和容量。比如,本节课涉及的不规则动词数量非常多,课前微课仅以8个单词为例,尽可能减少微课的容量。同时,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内容局限在2-3个动词规律的寻找上,而将剩余内容的呈现交给小组合作和课堂,如此有效地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
二、 合理创设情境、展现语法意义
目前,在各种课型的课堂上情境的创设都是重要的一项内容,很多优秀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多方面的考量,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教学,语法课堂也是如此。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场景同样屡见不鲜:在主要语法知识点的呈现之后,为了操练该知识点,教师设置一定的练习(如: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习的语法知识。但是这一个小环节的设置非但没有任何情境依托,而且直接破坏了教师为整堂课设计的大情境的进行,使得整体大情境形同虚设。
在本课时的情境设置上,笔者主要依托单元主题设置,重点突出Then and now的对比。在这样的情境背景下,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操练环节:
Think and say环节中,学生根据表格提示,完成对Story time板块的课文复述,其中涉及很多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口头表达。
Let’s show环节中,将Then and now的情境从Mike一家人引申到学生自己。学生结合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的过去和现在,并且思考长大的意义,可以使用更多过去式进行口语表达。
在Changes of our life环节中,进一步将Then and now的情境扩大到生活的四个方面:Shopping、Learning、Entertainment、Transportation。以适当形式填空的方式检测学生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拼写,同时以开放式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进一步思考和口头表达。
以上三个操练环节的设计,在达到足够操练效果的同时,没有破坏情境设置,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情境层层递进的媒介,因此成为课堂情境的一部分。
三、 适当滚动复现、坚持循序渐进
语法知识只有在不停地使用中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最忌学一样、忘一样的做法。因此,在教学上,教师要抓好课堂第一关,不断滚动复现以往知识点,将旧知和新知进行有机结合。
以本课时为例,教材本身的设计上已经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进行了联动,但是,因为一般过去时是六年级上册教材的重点语法(Unit1到Unit4的语法重点均为一般过去时),从Unit1开始,很多教师的大部分注意力已经被一般过去时局限了,从而忽略了一般现在时的运用。在本课时的各项操练中,对一般现在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真实还原了教材的设计目的。
但同时笔者仍旧在思考,是否有可能将五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现在进行时融入课程中?或者在六年级上册Unit8学习一般将来时的时候将本单元语法进行有效回顾。
四、 借助媒体技术、扩宽课堂交流
当前,越来越多的课堂评价开始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实交流,越来越多的教师也已经在课堂上开始真实交流的实践了。但是,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写的操练时,交流的实践似乎仍旧停留在“对答案”的层次上了。面对这样的窘境,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媒体技术打破僵局。
在本课时的Let’s learn环节中,需要学生先在语段中找到几个动词的过去式,并将提供的过去式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从而引出不规则动词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练习的同时,笔者利用电子触摸屏的优势,请学生到讲台上同步完成练习:左图中用红色笔记圈出动词过去式,右图中移动动词到不同的方框中进行分类。练习完成后,由上台的同学进行讲解分析,如果有错误可以直接对照错误点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实际上,这样的操作方式并没有对原先的“对答案”的方式作出突破性的创新,但是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讲解也更加直观,能够直接向学生呈现其他同学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预设的答案。
随着现在各种媒体技术的发展,更多技术可以应用于课堂,比如在传统的生生对话中,学生只能和有限的同伴进行对话,但是利用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录音、播放设备的帮助下,随机选择对象,甚至可以和人工智能进行对话。这种形式的操练无疑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和热情。
五、结语
小学语法教学早已脱离了早期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向着多元化、多媒体、多渠道的教学方式進步。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成果是小学英语教学不断发展的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沈晓雯,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