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给城市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也使得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城市街旁绿地是生态修复城市的基本保障。本论文重点通过研究西安夏季城市街旁绿地的小气候,试图归纳出基于不同小气候环境的城市街旁绿场地的分类方式,希望为城市街旁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意见。
[关键词]:城市街旁绿地小气候要素 人体舒适度
1. 城市街旁绿地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对城市街旁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外部街道的气候研究,以及内部的风景园林要素构成的视觉效果研究。还没有对街区绿地本身的选址以及对其内部要素可以形成的小气候效应做出系统的研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中提出户外热环境对于城市街道有重要的影响。并提出量化考核城市户外热环境的标准,如湿球黑球温度(WBGT)、风寒指数(WCI)、热指数(HI)等。以及与人体舒适相关的标准不舒适指数(DI)、体感温度(AT)人体舒适度等相关概念。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是集中于如何运用风景园林要素设计出适合街旁绿地所服务的业态,和研究城市街道小气候特征,对于城市街旁绿地的研究较少。西安城市街旁绿地面积相较于城市公园、城市广场面积小,但其数量众多;是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的基石。多数城市街旁绿地具有生态性、服务性、观赏性等特点,少数街旁绿地只具有生态观赏性,不提供人类活动场所。本论文调研的25个城市街旁绿地,其中22个对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具有服务性,3个只有生态观赏性。
2. 基于气候适应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
构成城市小气候影响要素主要有: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这四要素。基于此并考虑人体舒适度感受敏感度的不同对城市街旁绿地进行划分。
在城市街旁绿地中人体对于环境中的小气候最敏感的是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户外环境中温度与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中保持相对平衡的狀态,改变是通过环境中的风进行调节。风形成与改变是太阳辐射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的结果。在城市街旁绿地中空气的流动主要受到建筑布局、建筑高度与建筑密度的影响:空气受到建筑的阻挡产生减速;由于在建筑围合中的城市街道而形成的城市峡谷对空气流动产生加速作用等。所以城市街旁绿地的小气候是由其周围的建筑所决定(建筑高度、密度和布局)。
城市街旁绿地周围建筑布局是根据城市规划进行设计,最终通过不同街道,划分不同的城市建筑组团。城市街道、城市建筑与城市街旁绿地的关系通过几何构图的方式有四类:单边型城市街旁绿地、双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三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以及中心型街旁绿地。
3.不同类型的城市街旁绿地的人体舒适度对比分析
本论文对25个西安城市街旁绿地进行调研,对4个城市街旁绿地进行了数据测试并通过数据分析,并计算出人体舒适度的不同来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其小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不同影响。小气候人体舒适度是综合环境舒适度当前在小气候舒适度评价时主要以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为主。同时综合了风、湿环境的指标,所以人体舒适度评价是综合环境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公式为:
K=1.8T-0.55(1.8T-26)(1-RH)-3.2 √V+32
式中 K为人体舒适度,T为空气温度(°C);RH 为空气相对湿度(%):V为风速(m/s)。K 值可以表示人体对环境舒适度的感受。
3.1四类型场地数据概况
使用仪器温湿度记录仪、多功能风速计进行测试。单边型场地面积:9588㎡,绿化覆盖率:47%,硬质覆盖率:53%。温度值在29.9℃-42.3℃,相对湿度值在9%-54%,风速值在0.0m/s-2.8m/s。双边型其场地面积:4162㎡,绿化覆盖率:52%,硬质覆盖率:78%。温度值在27.3℃-46℃,相对湿度值在12%-51%,风速值在0.0m/s-4.2m/s。三边型其场地面积:24200㎡,绿化覆盖率:87%,硬质覆盖率:13%。温度值在29.8℃-43.1℃,相对湿度值在14%-50%,风速值在0.0m/s-2.6m/s。中心型其场地面积:24200㎡,绿化覆盖率:87%,硬质覆盖率:13%。温度值在29.1℃-44.1℃,相对湿度值在12%-57%,风速值在0.0m/s-1.5m/s。
3.2四类型街旁绿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比分析
四类型街旁绿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比可以看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双边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最接近与人体最适舒适度,是街旁绿地中小气候最适宜的场地。而处于不舒适指数时间最长指数最高的是中心型街旁绿地。这是由于双边型街旁绿地位于街道峡谷中,受到峡谷风的影响可以很好的调节场地内风环境、热环境和湿环境;而中心型街旁绿地位于街道中心,四周被建筑包围,场地中的风速小,且长时间处于无风或微风状态所以没有办法调节场地内风环境、热环境和湿环境,进而场地内的小气候一直处于无风、高温、干燥的状态,所以场地人体舒适度指数长期处于很不舒适状态。
4. 结语
本文基于气候适宜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分类研究,将城市街旁绿地分成四类型(单边型城市街旁绿地、双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三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中心(岛)型城市街旁绿地)进行研究。证明不同类型下的城市街旁绿地其小气候特征不同,其中核心要素是风环境的不同带动整个场地的小气候特征的不同。而风环境的差异性又是由于城市街旁绿地周围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及建筑高度的不同决定。
[参考文献]:
[1] 王振.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 杨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睿颖(1993.1-)女、籍贯:山西太原。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历(2015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街旁绿地小气候要素 人体舒适度
1. 城市街旁绿地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对城市街旁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外部街道的气候研究,以及内部的风景园林要素构成的视觉效果研究。还没有对街区绿地本身的选址以及对其内部要素可以形成的小气候效应做出系统的研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中提出户外热环境对于城市街道有重要的影响。并提出量化考核城市户外热环境的标准,如湿球黑球温度(WBGT)、风寒指数(WCI)、热指数(HI)等。以及与人体舒适相关的标准不舒适指数(DI)、体感温度(AT)人体舒适度等相关概念。
1.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是集中于如何运用风景园林要素设计出适合街旁绿地所服务的业态,和研究城市街道小气候特征,对于城市街旁绿地的研究较少。西安城市街旁绿地面积相较于城市公园、城市广场面积小,但其数量众多;是城市绿化生态系统的基石。多数城市街旁绿地具有生态性、服务性、观赏性等特点,少数街旁绿地只具有生态观赏性,不提供人类活动场所。本论文调研的25个城市街旁绿地,其中22个对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具有服务性,3个只有生态观赏性。
2. 基于气候适应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划分原则及划分方法
构成城市小气候影响要素主要有: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和风这四要素。基于此并考虑人体舒适度感受敏感度的不同对城市街旁绿地进行划分。
在城市街旁绿地中人体对于环境中的小气候最敏感的是温度和相对湿度。通常户外环境中温度与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中保持相对平衡的狀态,改变是通过环境中的风进行调节。风形成与改变是太阳辐射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的结果。在城市街旁绿地中空气的流动主要受到建筑布局、建筑高度与建筑密度的影响:空气受到建筑的阻挡产生减速;由于在建筑围合中的城市街道而形成的城市峡谷对空气流动产生加速作用等。所以城市街旁绿地的小气候是由其周围的建筑所决定(建筑高度、密度和布局)。
城市街旁绿地周围建筑布局是根据城市规划进行设计,最终通过不同街道,划分不同的城市建筑组团。城市街道、城市建筑与城市街旁绿地的关系通过几何构图的方式有四类:单边型城市街旁绿地、双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三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以及中心型街旁绿地。
3.不同类型的城市街旁绿地的人体舒适度对比分析
本论文对25个西安城市街旁绿地进行调研,对4个城市街旁绿地进行了数据测试并通过数据分析,并计算出人体舒适度的不同来进一步说明不同类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其小气候环境对人体舒适度的不同影响。小气候人体舒适度是综合环境舒适度当前在小气候舒适度评价时主要以热环境舒适度评价指标为主。同时综合了风、湿环境的指标,所以人体舒适度评价是综合环境舒适度。人体舒适度评价公式为:
K=1.8T-0.55(1.8T-26)(1-RH)-3.2 √V+32
式中 K为人体舒适度,T为空气温度(°C);RH 为空气相对湿度(%):V为风速(m/s)。K 值可以表示人体对环境舒适度的感受。
3.1四类型场地数据概况
使用仪器温湿度记录仪、多功能风速计进行测试。单边型场地面积:9588㎡,绿化覆盖率:47%,硬质覆盖率:53%。温度值在29.9℃-42.3℃,相对湿度值在9%-54%,风速值在0.0m/s-2.8m/s。双边型其场地面积:4162㎡,绿化覆盖率:52%,硬质覆盖率:78%。温度值在27.3℃-46℃,相对湿度值在12%-51%,风速值在0.0m/s-4.2m/s。三边型其场地面积:24200㎡,绿化覆盖率:87%,硬质覆盖率:13%。温度值在29.8℃-43.1℃,相对湿度值在14%-50%,风速值在0.0m/s-2.6m/s。中心型其场地面积:24200㎡,绿化覆盖率:87%,硬质覆盖率:13%。温度值在29.1℃-44.1℃,相对湿度值在12%-57%,风速值在0.0m/s-1.5m/s。
3.2四类型街旁绿地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比分析
四类型街旁绿地的人体舒适度指数对比可以看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双边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最接近与人体最适舒适度,是街旁绿地中小气候最适宜的场地。而处于不舒适指数时间最长指数最高的是中心型街旁绿地。这是由于双边型街旁绿地位于街道峡谷中,受到峡谷风的影响可以很好的调节场地内风环境、热环境和湿环境;而中心型街旁绿地位于街道中心,四周被建筑包围,场地中的风速小,且长时间处于无风或微风状态所以没有办法调节场地内风环境、热环境和湿环境,进而场地内的小气候一直处于无风、高温、干燥的状态,所以场地人体舒适度指数长期处于很不舒适状态。
4. 结语
本文基于气候适宜型的城市街旁绿地分类研究,将城市街旁绿地分成四类型(单边型城市街旁绿地、双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三边型城市街旁绿地、中心(岛)型城市街旁绿地)进行研究。证明不同类型下的城市街旁绿地其小气候特征不同,其中核心要素是风环境的不同带动整个场地的小气候特征的不同。而风环境的差异性又是由于城市街旁绿地周围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及建筑高度的不同决定。
[参考文献]:
[1] 王振.夏热冬冷地区基于城市微气候的街区层峡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 杨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刘睿颖(1993.1-)女、籍贯:山西太原。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历(2015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