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梦舟 王福和 杜松艳
摘要:阜新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为国家贡献了5.3亿吨煤及153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今地下资源已近枯竭。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地下资源的虽近枯竭,可阜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达6亩,是全省的2倍,全国4倍,因此阜新将转型的重点放到了第一产业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来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以政府和龙头企业为主,积极培育农民自办组织形式,加快培育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资源枯竭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集中或联台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者与其产前、产后的相关企业或组织结合为一种紧密或松散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动作模式是通过利益纽带将农业的各环节联合起来,通过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食业为龙头、利用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及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最终形成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一、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
阜新是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城市,担负着为全国同类城市探索有特色转型之路的任务。在转型期间,面临大量下岗职工,显然选择建设资源很长的重大项目是不现实的;而阜新的广大农村,人均耕地不少,但很多地都在种诸如高粱、玉米、谷子等作物,加上资源枯竭的形势和恶化的生态环境,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就150-200元,经济收益太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封闭的制度,依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状况,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大力发展生态林建设
在上述所述的背景下,阜新市首先在加大生态建设上出台新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承包商品林地、耕地,先后开工;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项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矿区造林绿化中心苗圃、阜新市农业厂项目,截至2006年,阜新林业已吸纳100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为108万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阜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改造前的21.7%增加到35.3%,为阜新市的经济发展及农民的增收、增效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阜新土地多,人均耕地达6亩,加之百里矿区有大量可利用的废弃地,为现代农业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气候、土壤、光照条件又非常适宜发展五谷杂粮、花卉、蔬菜、食用菌等。他们算了一笔对比账:搞工业项目,每个劳动力固定资产投入需要10万元-20万元,搞现代农业每个劳动力只需投入3万元左右,还能当年见效。现代农业使阜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起来。他们所建立的家禽、生猪、食用菌、奶牛、肉羊、獭兔肉兔、花卉、杂粮等8条产业链都是贸工农连在一起的。如:生猪的产业链,通过肉食深加工项目,带动了全地区生猪饲养业的发展;牧草花卉产业链,通过克隆技术培育优质种苗,分散给农户种植,再统一推向市场。足见阜新发展的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业,而是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扶持阜新双汇、阜新伊利、振隆土特产、阜新香香集团、新金隆木业等有战略性、带动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强化与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基地建设布局,抓好生猪、奶业、肉羊、肉驴、内兔等畜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饲草、饲料、花生、杂粮、食用菌等种植业基地,全面实施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工程。积极地对涉农资金、信贷资金进行整合,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
(四)打造阜新的特色的“品牌”战略
阜新是全国著名的“玛瑙之乡”,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及玛瑙制品的集散地。阜新市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了加强玛瑙特色产业发展,把玛瑙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将阜新打造成全国的玛瑙之都的战略选择。辽宁《香香食品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的专利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小米乳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是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的新产品。该产品列入2003年国家星火计划,并与2003年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五)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
首先,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切入点,火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在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农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技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其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阜新的农产品劣势主要在干产品的品质不高以及品种的单一。因此阜新逐渐淘汰品质不高的农产品;同时注重产品的品种、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协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阜新名、特、优的农产品,并逐步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工体系,使特色农业健康成长,农业经济收益大幅度增加。
三、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一)民营造林创出盐碱地上造奇迹
辽西地区盐碱地块占有一定比例,仅阜新盐碱地达3万余亩,盐碱地上树难栽、草难活。在盐碱地上栽植树木可有效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彰武县一民营造林大户2003年在盐碱地上种植的1002亩杨树,战胜了50年一遇的辽西特大干旱和彰武县杨树发生三大检疫虫害,郁郁葱葱的人T林集中连片,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
国家林业局营造林综合实绩核查组实绩核查,该组组长周瑞桐给予很高评价,称其营造林质量在辽宁省内营造林中名列第一。阜新市用于造林投资35万元,经过辛勤的努力,奇迹开始显现。在彰武县五峰镇火石岭村的1002亩轻碱地上,第一批栽下的杨树,树龄32个月,树高平均达6.3米,胸径平均达10厘米以上,最粗的竟达15厘米。豆棵间作:青贮J三米、林下养鹅等林下经济开发也搞得生气勃勃。专家预测,再过10年,这片地的林术潜在价值最低在300万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10。
(二)绿色食品工作进展已初见成效
到2006年底,共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6户,产品40多种。其中阜蒙县化石戈乡农技推广站的小米;彰武川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冻玉米;阜新市植物油加工厂的大豆油、大豆粕;阜新五彩杂粮有限责任公司的小米、高粱米、荞麦米、绿豆、红小豆、红豇豆等,无论规模还是效益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我市有机食品生产企业2户,产品7个,辽宁香香食品有限公司牛产的小米、绿豆、红豆、高粱、荞 麦、玉米和彰武县谷香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荞麦分别被“五岳华夏”和“方圆认证”认证为有机食品。本着 “五个坚持”,即坚持示范内容具有前瞻性的原则;坚持扩大规模和提升建设水平的原则;坚持节本增效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坚持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原则,共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12万亩,并以阜政发[2005]6号文件下发。
(三)打造中国·阜新玛瑙节
阜新地区从事玛瑙加工业的厂家、商家近5千户,仅阜新县的老河上乡、十家子乡两个乡就有3128户。闻名全国的大塑玛瑙专业批发市场就设在十家子镇。每逢阳历3、6、9集日,国内外客商云集,购销两旺。2005年8月9日,在被誉为“中国玛瑙第一镇”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曾举办过中国十家子玛瑙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客商。阜新市是玛瑙的主要产区,玛瑙资源储量和玛瑙制品销售总额都占全国一半以上,“阜新玛瑙雕”已经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瑙节吸引了包括美国、韩国客商住内的七万多宾客前来参观和洽谈商贸合作,吸引外资达12亿元人民币。
(四)“公司+农户”的模式成效斐然
双汇集团、伊利集团、大连韩伟集团等同内著名企业先后落户阜新,逐步建立起“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成效斐然。2005年5月,大连韩伟集团1000万只蛋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在多方考察后,最终落户阜新。主要是考虑了阜新的资源优势,发挥大连韩伟集团大型企业的市场、信息、技术优势,实施“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生产绿色的家禽产品。1000万只蛋鸡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2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饲养蛋鸡1000万只,年可提供绿色鲜蛋20700万公斤,预计年销售收入32亿元,可安置1200余人就业,拉动就业人数5000多人。
总之,阜新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国务院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丰任到阜新,看了阜新市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提出阜新应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这一要求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来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一敛的。市委书记姚志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到“十一五”计划末期农产品加工供产值应达到150亿,安排3.5万人就业,拉动20多万户直接参与,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阜新的农产品加工供应产业做到300亿的产值。作为转型期的阜新,我们充满了期待。
摘要:阜新市是一个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城市,曾为国家贡献了5.3亿吨煤及153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如今地下资源已近枯竭。国务院于2001年12月11日将阜新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地下资源的虽近枯竭,可阜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均耕地达6亩,是全省的2倍,全国4倍,因此阜新将转型的重点放到了第一产业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来实现经济的第二次腾飞。以政府和龙头企业为主,积极培育农民自办组织形式,加快培育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关键词:资源枯竭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者为了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进行的集中或联台的一种新型的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者与其产前、产后的相关企业或组织结合为一种紧密或松散的经济关系。其基本动作模式是通过利益纽带将农业的各环节联合起来,通过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食业为龙头、利用有特色的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及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最终形成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一、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
阜新是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城市,担负着为全国同类城市探索有特色转型之路的任务。在转型期间,面临大量下岗职工,显然选择建设资源很长的重大项目是不现实的;而阜新的广大农村,人均耕地不少,但很多地都在种诸如高粱、玉米、谷子等作物,加上资源枯竭的形势和恶化的生态环境,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就150-200元,经济收益太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封闭的制度,依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状况,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二、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大力发展生态林建设
在上述所述的背景下,阜新市首先在加大生态建设上出台新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承包商品林地、耕地,先后开工;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项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矿区造林绿化中心苗圃、阜新市农业厂项目,截至2006年,阜新林业已吸纳100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为108万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阜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改造前的21.7%增加到35.3%,为阜新市的经济发展及农民的增收、增效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阜新土地多,人均耕地达6亩,加之百里矿区有大量可利用的废弃地,为现代农业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而且气候、土壤、光照条件又非常适宜发展五谷杂粮、花卉、蔬菜、食用菌等。他们算了一笔对比账:搞工业项目,每个劳动力固定资产投入需要10万元-20万元,搞现代农业每个劳动力只需投入3万元左右,还能当年见效。现代农业使阜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起来。他们所建立的家禽、生猪、食用菌、奶牛、肉羊、獭兔肉兔、花卉、杂粮等8条产业链都是贸工农连在一起的。如:生猪的产业链,通过肉食深加工项目,带动了全地区生猪饲养业的发展;牧草花卉产业链,通过克隆技术培育优质种苗,分散给农户种植,再统一推向市场。足见阜新发展的现代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农业,而是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扶持阜新双汇、阜新伊利、振隆土特产、阜新香香集团、新金隆木业等有战略性、带动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强化与龙头企业配套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科学规划基地建设布局,抓好生猪、奶业、肉羊、肉驴、内兔等畜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饲草、饲料、花生、杂粮、食用菌等种植业基地,全面实施农作物优良品种培育工程。积极地对涉农资金、信贷资金进行整合,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力度。
(四)打造阜新的特色的“品牌”战略
阜新是全国著名的“玛瑙之乡”,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及玛瑙制品的集散地。阜新市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了加强玛瑙特色产业发展,把玛瑙产业做大、做强、做特、做优,将阜新打造成全国的玛瑙之都的战略选择。辽宁《香香食品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的专利产业化项目“年产10万吨小米乳系列产品产业化开发项目”,是该公司与中国农科院联合开发的新产品。该产品列入2003年国家星火计划,并与2003年通过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五)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
首先,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切入点,火力推动农业高新科技产业化。在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大幅度提升农业的竞争力。积极拓展农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技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其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阜新的农产品劣势主要在干产品的品质不高以及品种的单一。因此阜新逐渐淘汰品质不高的农产品;同时注重产品的品种、质量与效益的统一,生产、加工与销售的协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阜新名、特、优的农产品,并逐步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加工体系,使特色农业健康成长,农业经济收益大幅度增加。
三、阜新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果
(一)民营造林创出盐碱地上造奇迹
辽西地区盐碱地块占有一定比例,仅阜新盐碱地达3万余亩,盐碱地上树难栽、草难活。在盐碱地上栽植树木可有效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彰武县一民营造林大户2003年在盐碱地上种植的1002亩杨树,战胜了50年一遇的辽西特大干旱和彰武县杨树发生三大检疫虫害,郁郁葱葱的人T林集中连片,当年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
国家林业局营造林综合实绩核查组实绩核查,该组组长周瑞桐给予很高评价,称其营造林质量在辽宁省内营造林中名列第一。阜新市用于造林投资35万元,经过辛勤的努力,奇迹开始显现。在彰武县五峰镇火石岭村的1002亩轻碱地上,第一批栽下的杨树,树龄32个月,树高平均达6.3米,胸径平均达10厘米以上,最粗的竟达15厘米。豆棵间作:青贮J三米、林下养鹅等林下经济开发也搞得生气勃勃。专家预测,再过10年,这片地的林术潜在价值最低在300万元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10。
(二)绿色食品工作进展已初见成效
到2006年底,共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16户,产品40多种。其中阜蒙县化石戈乡农技推广站的小米;彰武川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速冻玉米;阜新市植物油加工厂的大豆油、大豆粕;阜新五彩杂粮有限责任公司的小米、高粱米、荞麦米、绿豆、红小豆、红豇豆等,无论规模还是效益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目前,我市有机食品生产企业2户,产品7个,辽宁香香食品有限公司牛产的小米、绿豆、红豆、高粱、荞 麦、玉米和彰武县谷香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荞麦分别被“五岳华夏”和“方圆认证”认证为有机食品。本着 “五个坚持”,即坚持示范内容具有前瞻性的原则;坚持扩大规模和提升建设水平的原则;坚持节本增效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原则;坚持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原则,共落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12万亩,并以阜政发[2005]6号文件下发。
(三)打造中国·阜新玛瑙节
阜新地区从事玛瑙加工业的厂家、商家近5千户,仅阜新县的老河上乡、十家子乡两个乡就有3128户。闻名全国的大塑玛瑙专业批发市场就设在十家子镇。每逢阳历3、6、9集日,国内外客商云集,购销两旺。2005年8月9日,在被誉为“中国玛瑙第一镇”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曾举办过中国十家子玛瑙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批客商。阜新市是玛瑙的主要产区,玛瑙资源储量和玛瑙制品销售总额都占全国一半以上,“阜新玛瑙雕”已经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瑙节吸引了包括美国、韩国客商住内的七万多宾客前来参观和洽谈商贸合作,吸引外资达12亿元人民币。
(四)“公司+农户”的模式成效斐然
双汇集团、伊利集团、大连韩伟集团等同内著名企业先后落户阜新,逐步建立起“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成效斐然。2005年5月,大连韩伟集团1000万只蛋鸡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在多方考察后,最终落户阜新。主要是考虑了阜新的资源优势,发挥大连韩伟集团大型企业的市场、信息、技术优势,实施“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生产绿色的家禽产品。1000万只蛋鸡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超过2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饲养蛋鸡1000万只,年可提供绿色鲜蛋20700万公斤,预计年销售收入32亿元,可安置1200余人就业,拉动就业人数5000多人。
总之,阜新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在农业产业化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新路。国务院东北办主任张国宝丰任到阜新,看了阜新市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提出阜新应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这一要求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来阜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一敛的。市委书记姚志平同志在市“第十次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到“十一五”计划末期农产品加工供产值应达到150亿,安排3.5万人就业,拉动20多万户直接参与,并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阜新的农产品加工供应产业做到300亿的产值。作为转型期的阜新,我们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