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打造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1.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为学生所察觉、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心神领会。彼此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情感回路。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数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有效条件。例如,一位教师借班上课,与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学生不再拘束,马上活跃起来。一个课堂导入的交流,老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扮演着学生大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接近了关系,获得了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样的课堂导入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思维共振”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2.角色转换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适时放弃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提倡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让学生上台做老师。如在“辩论赛”和“一题多解”时就可用这种方式。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课堂气氛更融洽,让学生的学习更投入,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二、营造多向交流的互动氛围,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机遇
1.巧设认知冲突,引领互动交流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学生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间的争辩。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以就老爷爷今年80岁,但只过了20个生日的问题作为对闰年知识理解的切入点,果然,答案各不相同。教师为此组织学生开展争辩赛,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反复理解思考,结合各自的学习、生活经验据理力争,思维不断碰撞,最终在互动交流中正确理解闰年的有关知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互动中高质量地完成。
2.引入开放问题,组织互动交流
在课堂里适度地引入开放问题,有利于全体学生显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思维。开放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找到不相同的结果,或者呈现大不相同的解题水平。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如“找规律”一课,教师出示一题:l、2、4、()、()、()……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有规律,一开始学生只能想到一种方法,但经过小组互动后,想到了多种不同方法。有的答案是: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依次为1、2、3、4、5……有的答案是: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的2倍为后一个数,还有的填1、2、4……理由是重复也是一种规律。由此,同学们想到了另一种填法:1、2、9、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2乘2,3乘3等等。学生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提供自主探究的互动平台,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过程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从而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经历猜测、推理、操作、验证等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帮助学生抽象、概括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如,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老师可让学生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很快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此时,教师继续引导,“谁还能用别的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其他图形,求出梯形的面积”?学生同桌合作,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有的想出: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即梯形的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上底×高÷2 下底×高÷2,就是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还有的想出:找出梯形一腰的中点剪去一个三角形,通过移、拼把梯形转化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就是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要,使他们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即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视力情况、兴趣爱好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交流,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在小组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里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
3.对比分类,让学生在辨析中探究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强,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筑一个舞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概念的模糊处、学习的重难点处互辨。在辨析中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知识内化的形成过程,使概念系统化。例如,学习完“约数和倍数”这单元后,由于所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单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辨析,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概念系统。
4.课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课题活动研究是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一条好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使探究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有关税收、利息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困难重重。这时我们可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询问父母、访问有关部门等多种有效的学习途径,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经历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在实践中探究感悟数学知识,构建概念,形成知识系统。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1.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指在情感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上流露出来,为学生所察觉、感受;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也会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心神领会。彼此情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形成情感回路。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能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数学课堂互动生成的有效条件。例如,一位教师借班上课,与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学生不再拘束,马上活跃起来。一个课堂导入的交流,老师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扮演着学生大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接近了关系,获得了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样的课堂导入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形成一种“情感共鸣,思维共振”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
2.角色转换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要善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要适时放弃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同时也提倡和学生换一下角色,让学生上台做老师。如在“辩论赛”和“一题多解”时就可用这种方式。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课堂气氛更融洽,让学生的学习更投入,学习的效果也更好。
二、营造多向交流的互动氛围,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机遇
1.巧设认知冲突,引领互动交流
学生的生活经历、经验积累、认知水平、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由此而产生的学生间的争辩常常可以激起更多学生的思维火花,引起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讨论,从而促进更高质量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估计学生的思维可能性,巧妙地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间的争辩。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以就老爷爷今年80岁,但只过了20个生日的问题作为对闰年知识理解的切入点,果然,答案各不相同。教师为此组织学生开展争辩赛,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反复理解思考,结合各自的学习、生活经验据理力争,思维不断碰撞,最终在互动交流中正确理解闰年的有关知识,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在互动中高质量地完成。
2.引入开放问题,组织互动交流
在课堂里适度地引入开放问题,有利于全体学生显现不同层次的个性化思维。开放问题的答案不唯一,不同的学生常找到不相同的结果,或者呈现大不相同的解题水平。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如“找规律”一课,教师出示一题:l、2、4、()、()、()……要求学生在后面加上一些数,使这些数有规律,一开始学生只能想到一种方法,但经过小组互动后,想到了多种不同方法。有的答案是: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依次为1、2、3、4、5……有的答案是: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的2倍为后一个数,还有的填1、2、4……理由是重复也是一种规律。由此,同学们想到了另一种填法:1、2、9、1、2、16……理由是前两个数重复,第三个数分别填2乘2,3乘3等等。学生沉醉在寻找规律的兴奋中。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提供自主探究的互动平台,创设多维互动的学习过程
1.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是一对矛盾,从而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性和不稳定性。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的事物,让学生经历猜测、推理、操作、验证等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起事物的一般表象,帮助学生抽象、概括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形成数学概念。如,学习“梯形面积计算”时,老师可让学生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学生很快用纸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此时,教师继续引导,“谁还能用别的办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其他图形,求出梯形的面积”?学生同桌合作,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有的想出:可以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下底,另一个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即梯形的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上底×高÷2 下底×高÷2,就是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高÷2。还有的想出:找出梯形一腰的中点剪去一个三角形,通过移、拼把梯形转化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高就是梯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就是梯形的面积。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动手操作,学生手脑并用、自主探索,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的需要,使他们尝到了探究知识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探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评价。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中收集信息资料的过程,即调查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学生的视力情况、兴趣爱好情况,都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在制作统计图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交流,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再在小组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提出问题,看统计图考考自己组里的同学。这样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效果。
3.对比分类,让学生在辨析中探究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强,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构筑一个舞台,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概念的模糊处、学习的重难点处互辨。在辨析中揭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本质区别,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知识内化的形成过程,使概念系统化。例如,学习完“约数和倍数”这单元后,由于所学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单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类辨析,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概念系统。
4.课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课题活动研究是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一条好路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究空间,使探究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有关税收、利息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太远,学生要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困难重重。这时我们可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资料、询问父母、访问有关部门等多种有效的学习途径,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学生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经历了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在实践中探究感悟数学知识,构建概念,形成知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