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8月是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70周年纪念。尽管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曾让世界濒临灾难的边缘,尽管许多次的意外和虚惊险些酿成灾难,但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美国与前苏联之间的“恐怖平衡”演变为一种威慑的艺术,在这场博弈中,双方不断签署武器控制协议,因为美苏都意识到,它们自身安全的基础是尊重对方的安全需求。
与以往相比,眼下的世界既更加安全,也更加危险。虽然弗拉基米尔·普京竭力让俄罗斯再次走上对抗西方的道路,可美俄之间爆发核战争是难以想象的,因为那样的话,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可能消亡。但之所以说这个世界更加危险,是因为出现了新的紧张局势、越来越多的核决策中心,同时冲突地区核武器扩散的风险在不断上升。
今年5月,上述担忧按说会得到回应,届时《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189个签约国将齐聚纽约,出席每五年举办一次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该条约签署于1968年,旨在将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限定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中国),同时促进核能的使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是多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它建立在三大基础之上: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五大常任理事国最终的核裁军。
然而,尽管俄罗斯与美国经过协商大幅削减了各自的核武库,但自从201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前夕签署“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之后,武器控制的步伐就陷入了停滞。“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国际社会最后一次签署类似协议,也被视为军控力度最为温和的协议。
五大常任理事国仍拥有约1万枚核弹头。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都拥有核武器,但它们都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朝鲜退出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却没有受到有效的制裁,此前它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技术。还有一些国家,尤其是伊朗,以及曾经的利比亚、伊拉克和叙利亚,它们虽然没有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显然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与该条约的宗旨背道而驰。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奥巴马在布拉格发表了那篇众所周知的演讲(这帮助他后来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尽管算不上实至名归)。他在讲话中强调,世界必须戒除一种自满情绪,那种因为拥有仍然可以毁灭人类的武器而产生的自满。他宣称,他的目标是通过筹备多边谈判,争取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核武器——也就是所谓的“全球零核倡议”。
2005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而2010年的审议大会则被视为一次成功,原因既在于人们对奥巴马寄予厚望,也在于与会者就一项行动计划达成了一致,该计划旨在强调《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三大基础。
然而,奥巴马的承诺远远超过了他能够兑现的范畴,行动计划的大部分任务都没能完成。这对于2015年的审议大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由于普京统治下争强好斗的俄罗斯不愿与美国进行任何新的谈判,因此,面对五大常任理事国自身所承诺的进一步核裁军目标,它们也只是在原地踏步而已。实际上,所有合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眼下都在升级各自的核力量。
同样不满的还有不结盟运动的缔约国,它们认为自身的目标被忽视。该组织原本打算在2012年之前召开会议,争取让中东成为无核武器地区,而如今这一目标却依然是镜花水月。考虑到“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动荡,加之以色列只愿参与涉及中东所有安全领域的进程,因此在2015年审议大会举行前召开这一会议的可能性很小。如若失败,将对一些国家今后的走向产生消极影响。
一项以核武器造成的“人道主义后果”为关注重点的新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响应,同时也获得了挪威、奥地利、爱尔兰等国以及不结盟运动的支持。该倡议反对打着裁军旗号、实则增加军事力量的行为,试图将其置于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约束之下。然而,五大常任理事国却对该提议不以为然;此外,由于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许多置身于美国核保护伞之下的北约国家对于俄罗斯的态度也变得更加强硬。
高处不胜寒
乌克兰危机将以其他方式对2015年审议大会产生影响。美俄两国在核问题上的合作已然陷入冷冻期。普京将俄罗斯的核武器实力视为其国力的重要体现。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的最严重威胁在于乌克兰得到的安全保障的弱化,根据1994年签署的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将在乌克兰遭受威胁时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换取了乌克兰放弃继承自前苏联的核武器。假若乌克兰当初保留了核武库,俄罗斯还会进犯其领土吗?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加上德国)与伊朗就其核项目举行的谈判或许会带来一些好消息。尽管在某些问题上依然存在重大分歧,尤其是伊朗允许保留的铀浓缩离心机数量,但2014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足以让谈判继续进行下去。俄罗斯和美国还没一拍两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遭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过还算没有分崩离析。与伊朗达成的协议践行了该条约的宗旨,这正是它目前所迫切需要的一种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