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治保障

来源 :当代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社会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依法治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利用法治保障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到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的协调统一,需要研究。
  [关键词]法治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一个井然有序的经济环境,这种安全稳定不是通过强制手段实现的静态稳定,而是一种通过持续不断的协调实现的动态平衡;这种井然有序也不是通过政府命令而实现的主观秩序,而是一种通过市场自身的不断协调实现的市场秩序。要达到这种平衡,实现这种秩序,就需要一种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去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协调社会成员的矛盾和利益冲突,法治手段就成为了实现这种和谐的首要选择,如果没有对法律的崇拜和尊重,国家就无法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经济就无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中井然有序,人民就无法得到安宁和权益保证,社会也就无法实现和谐。
  
  一、法治是西部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法治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法律意识也空前高涨,整个社会公众心理也正在从对政府的期待转化为对法的期待,社会管理也体现的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这社会深刻转型和社会变迁的历史性时刻,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在法治理念和政治文明引领下的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不能不说是执政党对当今中国社会深刻认识的体现和要求。
  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结构是自上而下的,那么法治社会的权力结构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如果说专制社会的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约束,那么法治社会的要求则是“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制约。没有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就谈不上法治社会”。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只能从法治社会这个角度来理解。没有法治秩序的建构,提出再多的和谐社会的指标都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从权力的来源看,前者是自下而上的,后者是自上而下的,它意味着在专制社会,多数人的行为是被动的、是服从的;而在法治社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从权力的行使看,前者是无限的,后者却是有限的。这意味着在法治社会,不存在无限制的权力,必须对权力的滥用进行了有效的制约。从权力的移转看,前者是不可预测的,后者则是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权力必然导致暴政,而可预测的权力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暴政进行有效地限制。人类自我治理的方式从感性越来越趋向于理性化,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战争关系趋向于建立人类尊严基础之上的相互法权关系,而这种基于理性的社会自我治理方式,是社会绝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我们不得不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主张,使我们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在我们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弥漫着一种战争的伦理,弥漫着“阶级斗争为纲”惯性。改革开放20多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从一种战争伦理过渡到法权关系,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当代中国社会在经历了近二百年的沧桑巨变之后,正在走向一个稳定和谐的时期,正在走向一个法治社会。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法治观念、法律环境、法律的实施受到体制、环境、人员素质的影响较大。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更要高度重视西部地区的特殊情况,如民族、宗教、道德习惯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既要强化法制宣传,又要在立法包括地方立法及政府规章制度的设计上,都应充分考虑到法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加快西部大开发,使立法和民族发展、环境资源保护、文物保护、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保护、人权的保护、反恐怖和毒品、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西部与国家的和谐发展。
  
  二、西部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理
  
  和谐社会首当其冲是要保证社会的公平,如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包括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招工招干的暗箱操作、就业领域的长相歧视等,许多都是机会不平等的表现,所以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如果社会多数人被排斥在机会之外,必然带来社会怨气,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为此,保证社会公平就成了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体现国家的性质和任务。我国宪法最显著特点是要充分反映和谐社会主权在民的思想,体现和谐社会中一切公权力应该具有的为民所授、为民所有的品质。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和利益关系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要表达各种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要求,就要创造条件,开辟和疏通各种利益反映渠道,引导各种特别是益主体在理性、合法的基础上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我们的政治制度,立法机构要把如何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资源和政治优势,作为经常考虑的问题,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民法调整的是民事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要求人们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等价有偿的原则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民法要充分地反映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充分显现,使社会成员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发挥聪明才智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是社会公共权力和个人权利关系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行政法要体现以人为本和权为民所用的社会本质,体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行政法除了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之外,其最经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强化政府和社会公共权力部门对公共生活的管理,合法、合理地调节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保护全体社会成员,重点是保护那些需要帮助与救济的困难群体的基本利益。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各类诉讼法是在公民合法权益被组织或者其他人侵害时,选择的救济性的法律制度。司法机关作为正义的保护神,其职责就是要使失衡的社会关系迅速得以修复,使失和的人际关系重新达到和谐状态。司法公正是法治社会的保障,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树立起司法权威。一旦司法权威在社会公众的理性层面上得到认同和接受,在情感层面上得到尊重和信仰,那么社会公众体会到的不仅是实体公正,而且也在享受程序公正。
  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现实等多种原因,与东部地区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发展差距,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更多地尊重西部地区的民族、经济、自然的特殊性,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使人与自然、社会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发 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西部大开发中,不能仅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更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总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更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的协调。
  
  三、构建和西部和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
  
  理性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法律又是理性的权威载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法律推进社会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健全民主制度,扩大民主内容,保证公民有序的参与;通过完善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西部和谐社会的立法,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爱护群众、关心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贯穿到立法的整个过程,使法律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应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立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各种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修订完善现行的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真正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秩序。
  西部和谐社会的司法,是和谐社会公平原则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通过发展来不断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公正司法提供有力保障。和谐社会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之一就是社会的稳定有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进入了高度复杂化的状态,加之社会转型的程度处于前所未有的剧烈程度,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而现代法治要求人们最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各种矛盾,因此公正的司法是社会的减压阀,是在文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司法行政工作的改革,要以保证司法独立,强化法官素质,提高司法水平为突破口。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守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法具有惩戒功能,同时也有着规范和引导功能。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多数内容是引导人们如何行为,如果公民法律意识缺失,法律得不到有效的遵守,法律的功能与作用就难以发挥,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失去了条件。因此,必须通过开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全体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感,使全体公民养成依法办事的良好行为习惯。要创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环境,离不开政府的高度重视,也离不开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权威,更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普通民众对法律的了解和认同。因为认同是人自觉的、发自内.心的体验,只有在认同感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才会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法治社会才能形成,社会才得以和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经济文化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实现社会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西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健全的法制,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没有公民法治素质的提高,就没有依法办事的落实。也就没有西部地区经济、民主的和谐、民族的和谐。
其他文献
一、露地蔬菜1.保温防寒。寒潮或雨雪来袭前,可以采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等进行覆盖防寒;寒潮过后,要继续加强遮掩覆盖,延缓冻融过程,防止蔬菜发生冻害。2.除湿降渍。冬季地下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先激发学生动笔欲望。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提升作文能力。本文结合自身实践,
当大学生遇到困难不能有效解决时,就可能会诱发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本文是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并借助抗逆力的视角分析了解决的方法,为大
语篇衔接与连贯对于语篇的理解很重要,本文先介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再举出具体语篇进行逐句分析,从中得出结论,总结规律。
目的掌握2016~2018年宁夏两个国家级监测点蚊虫种类、数量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开展蚊虫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收集整理2016-2018年宁夏两
目的分析并构建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风险预测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川崎病患儿220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根据患儿的反应性分为反应组(n=191)和无反应
本文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应用中的优势和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游戏化教学的观念缺失和游戏化教学实际应用问题,针对游戏化教
作为语文老师我深知写作能力对孩子是多么重要,因此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研究发现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是他们习作枯燥的根源,本文将从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评、批、改
【摘要】研究外贸电子商务风险与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外贸电子商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信用、法律、电子商务管理、信息与电子支付等方面,外贸企业应重视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法律与政策环境建设,建立约束性电子商务信用机制,慎重选择第三方外贸电子商务平台,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电子商务管理,以规避和防范电子商务风险。  【关键词】外贸 电子商务 风险 规避    一、引言    外贸电子商务风
<正> 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连杆盖的铣削加工一般采用两道工序来完成。第一道为铣削连杆盖的一个侧面,它是以内圆弧面、端面和合拢面作为定位基准;第二道为铣削另一个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