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基础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数学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并且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学习能力之间的差异、思维取向的不同,都会导致学习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我们传统教学中,以同一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导致某些基础差、不擅长数学的学生受到打击,挫伤这部分学生本来就不高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畏难和恐惧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的健康.分层教学”是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发展,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但要认真制定“分层”的具体措施,力求学生、学习目标、课堂教学的和谐一致,还要善于处理分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发挥其正面作用的同时,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那么,作为一线教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对分层教学进行有益的尝试呢?
一、各方面的“分层”措施要和谐一致
所谓的“分层教学”,是指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从学生、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三方面入手实施.
1.学生分层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需求
对学生实施分层,要避免出现教师强行的划分层次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负面影响.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等客观条件,也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主观愿望.结合学情需要、又要在学生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将学生划分为A、B、C三层:A层为优等生,占班级人数的20%,这部分学生除了有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还需要有浓厚的数学兴趣;B层为中等生,这部分是班级的主体,占班级人数的60%左右;C层为学困生,这部分也占班级人数的20%,他们或者基础差,或者是学习习惯差,或者是缺乏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2.学习目标要有明显的梯度
与学生分层相适应,学习目标也要实现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目标分层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优等生设置拓展性学习目标,为学困生适当删减数学知识运用的目标,以降低学习难度.学习目标的分层,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内容方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的讲课内容基本一致,以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跨越.
3.课堂教学中分层的具体体现
实施分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做到既能很好落实分层教学,又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需要教师精细的课前预设和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在预习展示环节,教师可以从C层学生开始,逐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在学习新知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问题的难度灵活决定回答学生的所处层次,但是,教师要遵循一个原则:尽可能满足最低层次举手学生的发言欲望,以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程度差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却又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时,教师要及时让优等生给予“帮助”,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
4.评价机制要和分层机制配套
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除了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外,还要注重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随机、零散的,但是要以赏识激励评价为主.
二、分层教学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分层教学时一种教育方式的尝试和探讨,也是首次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学管理,与传统教育理念的“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冲突.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巧妙处理分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防止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1.实施“隐形分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面子”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现象,不是任何理论能在短时间消除了的文化劣迹.“大张旗鼓进行分层教学”会导致差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学生分层的名单要实施“保密”,有教师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学生能感觉到教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不同,但都做到心照不宣,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分层教学”不是层次隔离
目前,“分层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策略之一,同时实施还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要综合运用.我们的“分层教学”并不是实施“强强联合”“弱弱合作”,那样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进行学习小组的结合时,要做到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合理搭配,便于“优等生引领学习方向,中等生紧紧跟上,差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促进整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3.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学生差异的存在,实现共同提高.因此,研究“学困生“学困的原因,彻底改变其学习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学生是由于学习兴趣的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知识链断裂的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与某个阶段教师对抗的原因,也有学生是因为智力因素、思维习惯的原因.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传统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发展,更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这种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客观对待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制定适合其本身发展的学习目标,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热情,同时也符合现代教育“面向全体”的新理念.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讨,积极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而努力.
一、各方面的“分层”措施要和谐一致
所谓的“分层教学”,是指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从学生、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三方面入手实施.
1.学生分层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需求
对学生实施分层,要避免出现教师强行的划分层次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负面影响.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等客观条件,也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主观愿望.结合学情需要、又要在学生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将学生划分为A、B、C三层:A层为优等生,占班级人数的20%,这部分学生除了有扎实的基础、较强的自学能力,还需要有浓厚的数学兴趣;B层为中等生,这部分是班级的主体,占班级人数的60%左右;C层为学困生,这部分也占班级人数的20%,他们或者基础差,或者是学习习惯差,或者是缺乏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2.学习目标要有明显的梯度
与学生分层相适应,学习目标也要实现分层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目标分层的原则是“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优等生设置拓展性学习目标,为学困生适当删减数学知识运用的目标,以降低学习难度.学习目标的分层,主要体现在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考试内容方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受的讲课内容基本一致,以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跨越.
3.课堂教学中分层的具体体现
实施分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何做到既能很好落实分层教学,又让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进行,需要教师精细的课前预设和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在预习展示环节,教师可以从C层学生开始,逐层递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在学习新知过程中,需要教师结合问题的难度灵活决定回答学生的所处层次,但是,教师要遵循一个原则:尽可能满足最低层次举手学生的发言欲望,以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程度差的学生有极强的表现欲望却又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时,教师要及时让优等生给予“帮助”,以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
4.评价机制要和分层机制配套
分层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除了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外,还要注重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随机、零散的,但是要以赏识激励评价为主.
二、分层教学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分层教学时一种教育方式的尝试和探讨,也是首次对学生进行“分层式”教学管理,与传统教育理念的“一视同仁”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冲突.现代教育理论与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巧妙处理分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防止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1.实施“隐形分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面子”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现象,不是任何理论能在短时间消除了的文化劣迹.“大张旗鼓进行分层教学”会导致差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对学生分层的名单要实施“保密”,有教师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即可,学生能感觉到教师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要求不同,但都做到心照不宣,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生所处的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2.“分层教学”不是层次隔离
目前,“分层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策略之一,同时实施还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这些教学策略要综合运用.我们的“分层教学”并不是实施“强强联合”“弱弱合作”,那样学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在进行学习小组的结合时,要做到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合理搭配,便于“优等生引领学习方向,中等生紧紧跟上,差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促进整个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3.明确“分层教学“的目的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学生差异的存在,实现共同提高.因此,研究“学困生“学困的原因,彻底改变其学习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学生是由于学习兴趣的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知识链断裂的原因,有些学生是因为与某个阶段教师对抗的原因,也有学生是因为智力因素、思维习惯的原因.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辅导,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传统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发展,更是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这种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客观对待学生的学情,为学生制定适合其本身发展的学习目标,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热情,同时也符合现代教育“面向全体”的新理念.我们一线教师要不断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讨,积极推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数学素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