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往事从记忆的箩筐里翻出来晒晒的确会尴尬,无限折腾的过去和无比闲散的当下形成完全不靠谱的对照。江湖浪潮许多年后我觉悟:光阴是用来虚度的。我们曾经是一群生猛的鱼,迟早会相忘于江湖。最终我们老的连太阳也晒不动,不能忘怀的是一路走过沿途的好风景还有风景里的人。干道甫是其中的人物之一。
2004年夏天,我在黄山黟县营造借以遁世的归园接近尾声,要去景德镇淘些瓷器摆放在园子里。初去久仰的景德镇,发现千年古镇已演变成我失望的城市,炎热的天气里脏乱混杂。向导是陶瓷学院副教授,一脸艺术符号的胡须就像这个城市,大半天在瓷山瓷海里转悠,紊乱的色彩和单调的器形强奸我的眼睛。直到在一个街角的二楼上遇到寥寥几笔青花的洗手盆,我的眼睛才算歇息下来。我说:这个还行。教授不屑道:是我们学校学生画的。我坚持订了五个青花洗手盆,每个600元。
当时那个学生就在旁边7个平方的斗室里,不知道他是否听到我们的对话。
半年后,我见到那个学生,机会特别偶然。我的朋友祝文约他来共进午餐,他坐在我左手,那位副教授坐在右手。我才知道这个学生叫干道甫,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在读研究生。
干道甫中等个头,精瘦干练透着质朴,娃娃脸上有一双总想寻求什么的眼睛。席间他和我聊尼采、萨特和他的老乡海子,我没有多说,这些都是80年代文青每天讨论争吵的话题。海子是我的朋友。我象征性应答他问我的一些问题。饭后,干道甫请我去看他那里喝茶,并大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安锐勇道:老安,赶紧过来,我遇到高人了。我知道自己不高,但听别人这样说,心里倒也痒痒的快活。老安远远走过来,长发一颤一颤的。我告别副教授,此后虽无数次去景德镇却再也没见过他。
干道甫没有我揣度的那么年少,他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六年终究割舍不掉对艺术的挚爱而考研,师从陶瓷学院院长也是现代青花大师秦锡麟研习青花。干道甫说:继续经商没问题,但是如果不考研不搞艺术我会后悔的。
前村一栋农民新村的三楼上,是干道甫的住地,一张旧床,一块木板搭成桌子,几个高矮不一的板凳。物件少显出空间的大,屋里放着干道甫的青花作品。我立刻被吸引,它们是区别于景德镇陶瓷的另类造型,用排笔滑刷出的青花,瓷器上充满激情和韵律。这些作品使原本简陋的空间奢侈起来。有四只修长的罐子尤其打眼,临行我叫祝文问价购买,干道甫二话不说把四只罐子抱到陆虎车的后备箱安放妥当,对我说:大哥,难得你喜欢,我送你。
我实实在在被感动到,惨淡经营20年,从来都是我送东西给别人。
简单感谢后我驱车离去,路上暗忖,这家伙有才气,做人也大气,假以时运必成气候。 此后,干道甫成了我的兄弟。他叫我大哥,我叫他阿干。
人生伴随着许多偶然,或者说这些偶然可以修改人生。2000年我放弃经营云游到黄山黟县,那是在下雨的午后,江南的山水令我心生起意在此营造“归园”。
2004年在景德镇遇见阿干,随后结识来自山东的老安和来自威尼斯的朱迪,景德镇走入我的生活,我们像认识了几百年的兄弟约定今生聚会昌江岸边。依旧脏乱的城市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重新解读,慢慢感受它的市井之美,景德镇在我心里逐渐幻化成形而上的蝴蝶。
那一年,干道甫会时不时的发短信给我,既是提醒我景德镇的存在,似乎也想考量我。一次他发了个上联: 约知己,泡野茶,坐僻谷,看红烛流泪,听溪水禅声,说人鬼贤话。当时我正在去黄山归园的路,看到后回复下联: 寻兄弟,游归园,喝老酒,观昆曲绕梁,聆彩云追月,醉今身来世。这样的信息往来有过几次……从此,我越发成为他的大哥了。
自家兄弟在的地方自是我常去的地方,况且每次去,干道甫的青花都会带给我惊喜。
2005年,他进入创作高峰期,干到甫像个战士疯狂地攻击对手,而他的对手就是青花。
传统青花给人的印象无非山水人物花鸟虫鱼,50年代景德镇青花大师王步在深厚传统功底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的青花分水变幻莫测。到了干道甫手上,青花完全跳出传统的工艺,他彻底抛弃实用和装饰,忘记具体形象,恣意妄为用青花料在泥坯上宣泄情绪,这情绪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是当下他欲罢不能的时间。干道甫这个时期的青花里,能看到朱德群、赵无极的抽象精神,他们把传统揉碎之后再重建审美,那些飘逸的青,跌宕的蓝,还有梦境中的宁静和裂变。
战士手中什么都可以充当武器,在这场与青花的战斗里,干道甫不拘泥传统的工具、毛笔、排笔、刀具、竹片、海绵、抹布,凡是他能抓到的皆可成为工具,情急时直接上手肉搏。这场战斗没有胜负,青花包容了干道甫的放肆,干道甫收获了当代青花艺术。
我开始渐渐喜欢景德镇,并从旁观到参与,特别是去过三宝之后。
春天下午我和干道甫、老安、朱迪三人到三宝山谷踏青,那里溪水欢腾,山花烂漫,完全世外小桃园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水边绿叶迎风袅娜的十里香,旁若无人,独自芬芳。干道甫在山谷里买下废弃的窑场,希望在这建筑他梦里的青花山庄。
晚上,大酒后,我們四人畅谈中国当代陶艺现状,决定效仿当代陶艺先驱八木一夫、铃木治的“走泥社”,在景德镇成立中国第一个当代陶艺团体——冰蓝公社,以板块的力量冲击陈腐的陶瓷语言,建构新的陶艺空间。后来陆续加入冰蓝公社的有西安的杨志,昆明的吴白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归国博士刘晓玉。
2006年,干道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这年秋天,在归园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展览中,干道甫的青花或倚山靠树,或置于瀑布下,或沉在清水塘中,或闲放于亭台楼阁,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展览。前来捧场的五十多位名满江湖的诗人,其中有徐敬亚、多多、李亚伟、默默、马松、赵野、野夫、王琪博、吉木狼格、何小竹、老丁、北魏等。
当年他娶了美丽贤淑的妻子笑寒。这是干道甫人生极为重要的一年,从漂泊的艺术浪子到安定工作家庭。次年他做了父亲。 干道甫是我见过最勤奋的艺术家。他时常几天几夜在简陋的老鸭滩工作室守着窑火创作。有段时间他陷入创作低谷,作品出来别人不褒贬,自己不满意。那时干道甫的青花在上海北京已打开市场,有追随自己的藏家,父母也接到景德镇来,当初的梦想青花山庄也已在建造中。他创新的焦虑和幸福感一起增加。我夜半的思绪常常被自困于老鸭滩的干道甫打断,好像隔空看见初遇到他时那双总想寻求什么的眼睛。
我和干道甫三更半夜有过无数次信息和通话。记得我说过:青花是在少女的皮肤上刺青,温润可人。还说:青花之妙在于莫名其妙。这些他都领会了。令我感慨的是他把我当时开的处方:日读坛经一则,月读庄子一篇,或可治愈灵感缺失症,至今存在手机里。他所不知的是,这是我当年结婚生女事业小成,被幸福打倒的诗人自我修行的方法。
终于有一天,我在他工作室里发现了新出窑的一对青花方器。温暖的青花游弋在雪白的瓷胎上,如青衣曼妙飞舞的水袖,曲终人散意犹未尽。我知道他走出来了,我想象他创作时干净流畅的笔触和物我两忘的境界。初为人父的干道甫,青花里多了份淡泊,温暖和控制。据说,他是从随口吐出顷刻散去的青烟中顿悟的。
2008年,干道甫创作30平方米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壁画 《飘蓝》,冷静不乏热烈,飘逸充满张力。被一家五星级宾馆收藏并装置于酒店大堂。
如今在三宝的山谷里,近千平方米的青花山庄工作室已建成,年轻艺术家的干道甫取得了不俗成绩。条件改变了却勤奋依旧,他说:在青花山庄可以随时进入工作状态,夜深人静时独立思考。他的近作 《雪域系列》便是他去西藏写生回来思考的结果。干道甫首创用青花描述雪域高原的纯净和神圣,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山流云之感让观者定睛之后恍若置身其中。
上个月夜宿青花山庄,干道甫说他要写本书,书名是《八大的老师》,接着他把收集多年历代青花瓷片陈列开来,我会心一笑,原来八大山人的笔意也是从民间青花里汲取养分的。再观干道甫近作的勾、皴、点、染,他已将国画的技法和心得融入青花创作。我明白他亦步亦趋的回归是向古人致敬,不久便会大踏步的前进。
當代青花艺术的高峰,没有人能断言干道甫可以攀援到达的地方,但我们看出他已然走在了另辟蹊径的路上,这是一条苍茫之路,无人同行,走上去惟有依赖勤奋、智慧和勇气。
作为他眼中大哥,我所能做的就是近期兑现我两个拖延许久的承诺:营造青花山庄的庭院,在某个月明风清之夜同去黄山顶上听松。
2004年夏天,我在黄山黟县营造借以遁世的归园接近尾声,要去景德镇淘些瓷器摆放在园子里。初去久仰的景德镇,发现千年古镇已演变成我失望的城市,炎热的天气里脏乱混杂。向导是陶瓷学院副教授,一脸艺术符号的胡须就像这个城市,大半天在瓷山瓷海里转悠,紊乱的色彩和单调的器形强奸我的眼睛。直到在一个街角的二楼上遇到寥寥几笔青花的洗手盆,我的眼睛才算歇息下来。我说:这个还行。教授不屑道:是我们学校学生画的。我坚持订了五个青花洗手盆,每个600元。
当时那个学生就在旁边7个平方的斗室里,不知道他是否听到我们的对话。
半年后,我见到那个学生,机会特别偶然。我的朋友祝文约他来共进午餐,他坐在我左手,那位副教授坐在右手。我才知道这个学生叫干道甫,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在读研究生。
干道甫中等个头,精瘦干练透着质朴,娃娃脸上有一双总想寻求什么的眼睛。席间他和我聊尼采、萨特和他的老乡海子,我没有多说,这些都是80年代文青每天讨论争吵的话题。海子是我的朋友。我象征性应答他问我的一些问题。饭后,干道甫请我去看他那里喝茶,并大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安锐勇道:老安,赶紧过来,我遇到高人了。我知道自己不高,但听别人这样说,心里倒也痒痒的快活。老安远远走过来,长发一颤一颤的。我告别副教授,此后虽无数次去景德镇却再也没见过他。
干道甫没有我揣度的那么年少,他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六年终究割舍不掉对艺术的挚爱而考研,师从陶瓷学院院长也是现代青花大师秦锡麟研习青花。干道甫说:继续经商没问题,但是如果不考研不搞艺术我会后悔的。
前村一栋农民新村的三楼上,是干道甫的住地,一张旧床,一块木板搭成桌子,几个高矮不一的板凳。物件少显出空间的大,屋里放着干道甫的青花作品。我立刻被吸引,它们是区别于景德镇陶瓷的另类造型,用排笔滑刷出的青花,瓷器上充满激情和韵律。这些作品使原本简陋的空间奢侈起来。有四只修长的罐子尤其打眼,临行我叫祝文问价购买,干道甫二话不说把四只罐子抱到陆虎车的后备箱安放妥当,对我说:大哥,难得你喜欢,我送你。
我实实在在被感动到,惨淡经营20年,从来都是我送东西给别人。
简单感谢后我驱车离去,路上暗忖,这家伙有才气,做人也大气,假以时运必成气候。 此后,干道甫成了我的兄弟。他叫我大哥,我叫他阿干。
人生伴随着许多偶然,或者说这些偶然可以修改人生。2000年我放弃经营云游到黄山黟县,那是在下雨的午后,江南的山水令我心生起意在此营造“归园”。
2004年在景德镇遇见阿干,随后结识来自山东的老安和来自威尼斯的朱迪,景德镇走入我的生活,我们像认识了几百年的兄弟约定今生聚会昌江岸边。依旧脏乱的城市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重新解读,慢慢感受它的市井之美,景德镇在我心里逐渐幻化成形而上的蝴蝶。
那一年,干道甫会时不时的发短信给我,既是提醒我景德镇的存在,似乎也想考量我。一次他发了个上联: 约知己,泡野茶,坐僻谷,看红烛流泪,听溪水禅声,说人鬼贤话。当时我正在去黄山归园的路,看到后回复下联: 寻兄弟,游归园,喝老酒,观昆曲绕梁,聆彩云追月,醉今身来世。这样的信息往来有过几次……从此,我越发成为他的大哥了。
自家兄弟在的地方自是我常去的地方,况且每次去,干道甫的青花都会带给我惊喜。
2005年,他进入创作高峰期,干到甫像个战士疯狂地攻击对手,而他的对手就是青花。
传统青花给人的印象无非山水人物花鸟虫鱼,50年代景德镇青花大师王步在深厚传统功底上借鉴水墨画特点,在青花装饰上开创了新的艺术表现手法,他的青花分水变幻莫测。到了干道甫手上,青花完全跳出传统的工艺,他彻底抛弃实用和装饰,忘记具体形象,恣意妄为用青花料在泥坯上宣泄情绪,这情绪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是当下他欲罢不能的时间。干道甫这个时期的青花里,能看到朱德群、赵无极的抽象精神,他们把传统揉碎之后再重建审美,那些飘逸的青,跌宕的蓝,还有梦境中的宁静和裂变。
战士手中什么都可以充当武器,在这场与青花的战斗里,干道甫不拘泥传统的工具、毛笔、排笔、刀具、竹片、海绵、抹布,凡是他能抓到的皆可成为工具,情急时直接上手肉搏。这场战斗没有胜负,青花包容了干道甫的放肆,干道甫收获了当代青花艺术。
我开始渐渐喜欢景德镇,并从旁观到参与,特别是去过三宝之后。
春天下午我和干道甫、老安、朱迪三人到三宝山谷踏青,那里溪水欢腾,山花烂漫,完全世外小桃园的情景。印象最深的是,水边绿叶迎风袅娜的十里香,旁若无人,独自芬芳。干道甫在山谷里买下废弃的窑场,希望在这建筑他梦里的青花山庄。
晚上,大酒后,我們四人畅谈中国当代陶艺现状,决定效仿当代陶艺先驱八木一夫、铃木治的“走泥社”,在景德镇成立中国第一个当代陶艺团体——冰蓝公社,以板块的力量冲击陈腐的陶瓷语言,建构新的陶艺空间。后来陆续加入冰蓝公社的有西安的杨志,昆明的吴白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归国博士刘晓玉。
2006年,干道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这年秋天,在归园举办了他的第一次个展。展览中,干道甫的青花或倚山靠树,或置于瀑布下,或沉在清水塘中,或闲放于亭台楼阁,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展览。前来捧场的五十多位名满江湖的诗人,其中有徐敬亚、多多、李亚伟、默默、马松、赵野、野夫、王琪博、吉木狼格、何小竹、老丁、北魏等。
当年他娶了美丽贤淑的妻子笑寒。这是干道甫人生极为重要的一年,从漂泊的艺术浪子到安定工作家庭。次年他做了父亲。 干道甫是我见过最勤奋的艺术家。他时常几天几夜在简陋的老鸭滩工作室守着窑火创作。有段时间他陷入创作低谷,作品出来别人不褒贬,自己不满意。那时干道甫的青花在上海北京已打开市场,有追随自己的藏家,父母也接到景德镇来,当初的梦想青花山庄也已在建造中。他创新的焦虑和幸福感一起增加。我夜半的思绪常常被自困于老鸭滩的干道甫打断,好像隔空看见初遇到他时那双总想寻求什么的眼睛。
我和干道甫三更半夜有过无数次信息和通话。记得我说过:青花是在少女的皮肤上刺青,温润可人。还说:青花之妙在于莫名其妙。这些他都领会了。令我感慨的是他把我当时开的处方:日读坛经一则,月读庄子一篇,或可治愈灵感缺失症,至今存在手机里。他所不知的是,这是我当年结婚生女事业小成,被幸福打倒的诗人自我修行的方法。
终于有一天,我在他工作室里发现了新出窑的一对青花方器。温暖的青花游弋在雪白的瓷胎上,如青衣曼妙飞舞的水袖,曲终人散意犹未尽。我知道他走出来了,我想象他创作时干净流畅的笔触和物我两忘的境界。初为人父的干道甫,青花里多了份淡泊,温暖和控制。据说,他是从随口吐出顷刻散去的青烟中顿悟的。
2008年,干道甫创作30平方米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型壁画 《飘蓝》,冷静不乏热烈,飘逸充满张力。被一家五星级宾馆收藏并装置于酒店大堂。
如今在三宝的山谷里,近千平方米的青花山庄工作室已建成,年轻艺术家的干道甫取得了不俗成绩。条件改变了却勤奋依旧,他说:在青花山庄可以随时进入工作状态,夜深人静时独立思考。他的近作 《雪域系列》便是他去西藏写生回来思考的结果。干道甫首创用青花描述雪域高原的纯净和神圣,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山流云之感让观者定睛之后恍若置身其中。
上个月夜宿青花山庄,干道甫说他要写本书,书名是《八大的老师》,接着他把收集多年历代青花瓷片陈列开来,我会心一笑,原来八大山人的笔意也是从民间青花里汲取养分的。再观干道甫近作的勾、皴、点、染,他已将国画的技法和心得融入青花创作。我明白他亦步亦趋的回归是向古人致敬,不久便会大踏步的前进。
當代青花艺术的高峰,没有人能断言干道甫可以攀援到达的地方,但我们看出他已然走在了另辟蹊径的路上,这是一条苍茫之路,无人同行,走上去惟有依赖勤奋、智慧和勇气。
作为他眼中大哥,我所能做的就是近期兑现我两个拖延许久的承诺:营造青花山庄的庭院,在某个月明风清之夜同去黄山顶上听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