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王朔在凤凰卫视录制《铿锵三人行》,节目录制期间知无不言,指点江山,好多话都叫人惊掉下巴。中间休息,摄像机停了,他的嘴可没停,话题千变万化,指东打西,比如,“我的新作品就要气死他们”“我不要适应这个寒碜的社会”等。
他说某人的老公不靠谱,“前一阵还忽悠我们徐静蕾投资呢”。这句话说得好可爱,“我们徐静蕾”,用北京特有的口音说出来,透着那么自然、亲昵,完全是一种亲人、家里人的感觉。
徐静蕾曾经坦言:“我和我所有前任都是很好的朋友。”在她的几任前任之中,王朔更是特别的一个,简直倾注了自己和朋友圈所有的资源对她力捧,她的几部电影《我和爸爸》《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都是王朔操刀打造。她的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更是由王朔亲自动手改造剧本。
现在的徐静蕾,强大、淡定,这里面一定有王朔的功劳,因为他们的很多观点、态度,都越来越像了。
比如徐静蕾是不婚主义者,徐静蕾说:“我不觉得人应该要结婚。过去讲婚姻是保障,我不需要保障——从情感上讲我不需要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
王朔为女性鸣不平,认为女性的不独立是因为男人给洗的脑,“就是被男人给骗了!告诉你们说你们不完整!只能找一男的才是归宿……你们统治我们,比我们统治你们要靠谱。所以我率先向你们战略投降”!
徐静蕾认为一个人永远都应该自我反思,即使你在爱情中遇到一个混蛋,“那我就是活该,人家都没看上这个混蛋,怎么就你看上这个混蛋了呢?那就是你有问题呗”!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王朔的胸怀,“我欢迎敌人,敌人是你的反物质,彰显你的缺点……你和缺点同归于尽,你不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太像了,是不是?一次戀情,一场相逢,让他们的生命接近靠拢,然后彼此渗透、改变,最终一个变成了女版的他,一个变成了男版的她。
姜文电影中的女人往往都是特别女性化的熟女形象,他很少像张艺谋那样会选择一些青涩的女演员进行培养,在他心目中,女性就是蜜桃一般的成熟,都是神秘的难以捉摸的,“很多关键的时候,女人比男人仗义。男人标榜自己仗义,但实际上做事的时候可能更社会化,女人更本质一点”。
这说的就是刘晓庆。谢晋导演去世后,吊唁者如云,刘晓庆从外地赶来,拎着大麻袋四处打听,谢晋的夫人徐大雯女士在哪里。费尽千辛万苦见面了之后,她把大麻袋塞到徐大雯背后的沙发上,“这是一些钱,给你和孩子们用的”。
当年也是她力主姜文当导演,姜文听了她的话,选了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就是后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需要投资,却找不到投资人,没有人相信姜文能导戏,连姜文自己都不确定,只有她相信,并找朋友借了300万元,作为首期启动资金。第一笔钱很快用完了,在她最困难,资产几乎清零的时候,剧组来要钱,她把账上能动用的钱都给了,还收集了家里所有人身上的私房钱去填剧组这个填不满的大坑。
妹妹晓红哭着说:“现在吃饭都吃不起了,怎么办嘛?还拍那些鬼电影!”可是她已经答应了他,一诺千金,就必须做到底。
后来她有难,他四处奔走相救。她出狱,姜文第一个请她吃饭,“我走进门。姜文站起来。暖暖的灯光下,我们深深拥抱”。
这个时候,爱情已经不再了,只是她依旧是他欣赏和感激的女人,她的存在或多或少改变了他对女人的看法,以及他渴望在电影中呈现的审美情趣。
电影《一步之遥》中,大帅的女儿武六敢爱敢恨,性情刚烈,爱上了马走日,嘴上从不服软,行动上却全心全意地付出,“我就想帮他,就看不得他受委屈”。姜文的妻子周韵说:“武六是我演过所有角色中最接近本人的。”
姜文选来选去,都是一类人。爱情对人的改变,有惊天动地的悲喜,也有无声无息的渗透,就像春雨一场场下,润酥了地面,将心灵轻轻打湿。
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背后都模模糊糊呈现出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有些人无论是到来和离去,都是对生命的填充和改变。
很多年前,朋友和我倾诉自己失恋的痛苦之后,问我:“你说这世界上还有比失恋更可怕的事情吗?”当时我说没有,我们都还那么年轻,还没有见过世事更残酷的嘴脸,觉得分开就是顶大顶大的痛苦了。
现在我知道了,有,爱得苍白无知,爱得麻木迟钝,一转身,什么都没有留下来,才是比失恋还要可怕的事情。
世界上绝大部分爱情都是要失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失败后,除了哭泣和心碎,就不能有别的收获了吗?
有些人不是好的恋人,不是合适的伴侣,但他们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霸道的人或许敬业、忠诚,花心的人或许才华横溢,懦弱的人稳妥得体,一切皆可拿来为己所用。
爱过一个有思想的人,就应该得到思想。
爱过一个情深的人,就要学会深情。
有的人倒是功德圆满了,一辈子都守着一个人过日子,可是只把年轻时候的幼稚,变成了老年时候的愚蠢,把曾经的单纯,变成了后来的固执,始终拒绝被爱情改造,根本未曾向对方靠拢过,这种麻木的天长地久,也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这不是爱情的成功,那或许代表根本就没有爱过。
爱情是令一个人自觉改变的最好理由。
两个人朝夕相对,耳鬓厮磨,因为爱而互相欣赏、模仿、接纳,久而久之,感情刻在骨头里,习惯留在了行为里。
你会发现,偶尔你也喜欢沏上一壶茶,慢慢品,而这原来只是对方的习惯。
你变得爱笑了,因为对方是一个如阳光般透明的人。
原来是他爱的,现在你来爱;原来你喜欢的,变成了对方的心头好。
人生如接龙,每次人与人之间的机缘巧遇,都是得到一些,然后再传走一些。
即使分开,你得到的改变一样再也拿不走。
他人是土地,自己是棵树,永远都可以争取营养。两个人互相改造,彼此渗透,即使爱情消亡,你也将带着某一部分的他,继续活下去,也算是爱完成了它的使命。
这样的分开,也没有那么叫人惊慌吧。
他说某人的老公不靠谱,“前一阵还忽悠我们徐静蕾投资呢”。这句话说得好可爱,“我们徐静蕾”,用北京特有的口音说出来,透着那么自然、亲昵,完全是一种亲人、家里人的感觉。
徐静蕾曾经坦言:“我和我所有前任都是很好的朋友。”在她的几任前任之中,王朔更是特别的一个,简直倾注了自己和朋友圈所有的资源对她力捧,她的几部电影《我和爸爸》《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都是王朔操刀打造。她的新片《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更是由王朔亲自动手改造剧本。
现在的徐静蕾,强大、淡定,这里面一定有王朔的功劳,因为他们的很多观点、态度,都越来越像了。
比如徐静蕾是不婚主义者,徐静蕾说:“我不觉得人应该要结婚。过去讲婚姻是保障,我不需要保障——从情感上讲我不需要保障,经济上更不需要谁保障我。”
王朔为女性鸣不平,认为女性的不独立是因为男人给洗的脑,“就是被男人给骗了!告诉你们说你们不完整!只能找一男的才是归宿……你们统治我们,比我们统治你们要靠谱。所以我率先向你们战略投降”!
徐静蕾认为一个人永远都应该自我反思,即使你在爱情中遇到一个混蛋,“那我就是活该,人家都没看上这个混蛋,怎么就你看上这个混蛋了呢?那就是你有问题呗”!而与之相对应的是王朔的胸怀,“我欢迎敌人,敌人是你的反物质,彰显你的缺点……你和缺点同归于尽,你不是和敌人同归于尽”。
太像了,是不是?一次戀情,一场相逢,让他们的生命接近靠拢,然后彼此渗透、改变,最终一个变成了女版的他,一个变成了男版的她。
姜文电影中的女人往往都是特别女性化的熟女形象,他很少像张艺谋那样会选择一些青涩的女演员进行培养,在他心目中,女性就是蜜桃一般的成熟,都是神秘的难以捉摸的,“很多关键的时候,女人比男人仗义。男人标榜自己仗义,但实际上做事的时候可能更社会化,女人更本质一点”。
这说的就是刘晓庆。谢晋导演去世后,吊唁者如云,刘晓庆从外地赶来,拎着大麻袋四处打听,谢晋的夫人徐大雯女士在哪里。费尽千辛万苦见面了之后,她把大麻袋塞到徐大雯背后的沙发上,“这是一些钱,给你和孩子们用的”。
当年也是她力主姜文当导演,姜文听了她的话,选了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就是后来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需要投资,却找不到投资人,没有人相信姜文能导戏,连姜文自己都不确定,只有她相信,并找朋友借了300万元,作为首期启动资金。第一笔钱很快用完了,在她最困难,资产几乎清零的时候,剧组来要钱,她把账上能动用的钱都给了,还收集了家里所有人身上的私房钱去填剧组这个填不满的大坑。
妹妹晓红哭着说:“现在吃饭都吃不起了,怎么办嘛?还拍那些鬼电影!”可是她已经答应了他,一诺千金,就必须做到底。
后来她有难,他四处奔走相救。她出狱,姜文第一个请她吃饭,“我走进门。姜文站起来。暖暖的灯光下,我们深深拥抱”。
这个时候,爱情已经不再了,只是她依旧是他欣赏和感激的女人,她的存在或多或少改变了他对女人的看法,以及他渴望在电影中呈现的审美情趣。
电影《一步之遥》中,大帅的女儿武六敢爱敢恨,性情刚烈,爱上了马走日,嘴上从不服软,行动上却全心全意地付出,“我就想帮他,就看不得他受委屈”。姜文的妻子周韵说:“武六是我演过所有角色中最接近本人的。”
姜文选来选去,都是一类人。爱情对人的改变,有惊天动地的悲喜,也有无声无息的渗透,就像春雨一场场下,润酥了地面,将心灵轻轻打湿。
一个人要成为什么样子,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背后都模模糊糊呈现出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有些人无论是到来和离去,都是对生命的填充和改变。
很多年前,朋友和我倾诉自己失恋的痛苦之后,问我:“你说这世界上还有比失恋更可怕的事情吗?”当时我说没有,我们都还那么年轻,还没有见过世事更残酷的嘴脸,觉得分开就是顶大顶大的痛苦了。
现在我知道了,有,爱得苍白无知,爱得麻木迟钝,一转身,什么都没有留下来,才是比失恋还要可怕的事情。
世界上绝大部分爱情都是要失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失败后,除了哭泣和心碎,就不能有别的收获了吗?
有些人不是好的恋人,不是合适的伴侣,但他们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霸道的人或许敬业、忠诚,花心的人或许才华横溢,懦弱的人稳妥得体,一切皆可拿来为己所用。
爱过一个有思想的人,就应该得到思想。
爱过一个情深的人,就要学会深情。
有的人倒是功德圆满了,一辈子都守着一个人过日子,可是只把年轻时候的幼稚,变成了老年时候的愚蠢,把曾经的单纯,变成了后来的固执,始终拒绝被爱情改造,根本未曾向对方靠拢过,这种麻木的天长地久,也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
这不是爱情的成功,那或许代表根本就没有爱过。
爱情是令一个人自觉改变的最好理由。
两个人朝夕相对,耳鬓厮磨,因为爱而互相欣赏、模仿、接纳,久而久之,感情刻在骨头里,习惯留在了行为里。
你会发现,偶尔你也喜欢沏上一壶茶,慢慢品,而这原来只是对方的习惯。
你变得爱笑了,因为对方是一个如阳光般透明的人。
原来是他爱的,现在你来爱;原来你喜欢的,变成了对方的心头好。
人生如接龙,每次人与人之间的机缘巧遇,都是得到一些,然后再传走一些。
即使分开,你得到的改变一样再也拿不走。
他人是土地,自己是棵树,永远都可以争取营养。两个人互相改造,彼此渗透,即使爱情消亡,你也将带着某一部分的他,继续活下去,也算是爱完成了它的使命。
这样的分开,也没有那么叫人惊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