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
孙晓兰,女,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休职工。孙晓兰坚持助学20年,累计帮助贫困学生千余人,近200名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她的“助学亲友团”。2016年度“北京榜样”。
1998年的时候,孙晓兰的美籍华人朋友王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宏志班的报道,就电话联系她,想要帮助学生。孙晓兰很快和广渠门中学取得了联系,并到学校了解宏志班的情况。第一次见到这些贫困学生,孙晓兰便被他们的遭遇打动了。
当时,学校对宏志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提供早餐和午餐,晚餐由学生自己解决。孙晓兰问一名叫李智宾的女生如何解决晚饭,李智宾回答:“中午吃饭,菜是限量的,但是主食不限量,我们就带两个馒头晚上吃”。
“那菜呢?”孙晓兰接着问。李智宾说:“阿姨,有馒头就可以了,不用吃菜。”
孙晓兰听了这番话,心疼不已。这些孩子家境贫寒却成绩优异,他们没有像样的晚餐仍刻苦上进,她决定帮助这些孩子。
这次交谈,开启了孙晓兰20年的助学生涯。
她联系国内外的200名爱心人士,组成了“助学亲友团”。资助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广渠门中学,到大兴魏善庄中学、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大峪中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累计帮助贫困学生1000多名,发出的助学金以百万计。
助学中孙晓兰奉行“双助”理念,在给孩子们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灵。从1990年开始,提前退休的孙晓兰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在艺术系、中文系、考古系、心理系,做起了旁听生,只为了学习传统文化和教育心理等知识,把更深厚的关怀带给学生。
从2003年开始,孙晓兰组织“宏志班”的学生去看电影,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思考;她与学生定期组织茶会,分享看书、看电影的感悟;带学生参观名人故居,观看话剧……“孙阿姨教的东西能贯穿一生。”學生们说。
在孙晓兰的爱心带动下,曾受过她资助的毕业生们也纷纷加入到资助贫困生的队伍。她的儿子卢睿在出国留学期间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帮助了宏志班的4名学生,还先后8次到四川北川中学义务支教。
如今,孙晓兰已年届七旬,依旧奔走在助学路上。她说:“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会一直陪着他们,和他们一起用时光的刻刀雕出生命的美丽。”
(责任编辑:袁瑛)
孙晓兰,女,1949年出生,中共党员,退休职工。孙晓兰坚持助学20年,累计帮助贫困学生千余人,近200名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她的“助学亲友团”。2016年度“北京榜样”。
1998年的时候,孙晓兰的美籍华人朋友王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了宏志班的报道,就电话联系她,想要帮助学生。孙晓兰很快和广渠门中学取得了联系,并到学校了解宏志班的情况。第一次见到这些贫困学生,孙晓兰便被他们的遭遇打动了。
当时,学校对宏志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提供早餐和午餐,晚餐由学生自己解决。孙晓兰问一名叫李智宾的女生如何解决晚饭,李智宾回答:“中午吃饭,菜是限量的,但是主食不限量,我们就带两个馒头晚上吃”。
“那菜呢?”孙晓兰接着问。李智宾说:“阿姨,有馒头就可以了,不用吃菜。”
孙晓兰听了这番话,心疼不已。这些孩子家境贫寒却成绩优异,他们没有像样的晚餐仍刻苦上进,她决定帮助这些孩子。
这次交谈,开启了孙晓兰20年的助学生涯。
她联系国内外的200名爱心人士,组成了“助学亲友团”。资助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广渠门中学,到大兴魏善庄中学、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大峪中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累计帮助贫困学生1000多名,发出的助学金以百万计。
助学中孙晓兰奉行“双助”理念,在给孩子们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灵。从1990年开始,提前退休的孙晓兰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在艺术系、中文系、考古系、心理系,做起了旁听生,只为了学习传统文化和教育心理等知识,把更深厚的关怀带给学生。
从2003年开始,孙晓兰组织“宏志班”的学生去看电影,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思考;她与学生定期组织茶会,分享看书、看电影的感悟;带学生参观名人故居,观看话剧……“孙阿姨教的东西能贯穿一生。”學生们说。
在孙晓兰的爱心带动下,曾受过她资助的毕业生们也纷纷加入到资助贫困生的队伍。她的儿子卢睿在出国留学期间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帮助了宏志班的4名学生,还先后8次到四川北川中学义务支教。
如今,孙晓兰已年届七旬,依旧奔走在助学路上。她说:“只要学生需要我,我就会一直陪着他们,和他们一起用时光的刻刀雕出生命的美丽。”
(责任编辑: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