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性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三农金融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金融领域优先服务三农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支持。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造成了农村金融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存在金融资源配置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本文对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作用,满足三农发展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地方性金融机构;三农发展;金融服务
  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三农发展的各方面均需要资金支持,尽管有政府财政支持保障,仍然存在较大缺口,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对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一、地方性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的关系
  地方性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密切相关。受业务经营的地域限制,地方性金融机构根植于地区经济,繁荣于广大农村。三农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些金融机构的经营绩效。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地方性金融机构网点更多地深入农村,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农村储蓄,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三农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地方性经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
  金融是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受制于农村地域因素、交通便利性等特点,农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不适合金融机构发展,也造成了农村信用体系与农村金融发展软环境的落后。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是政策支持的推动力,和三农发展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拉动下发展,农村建设的资金短板倒逼金融机构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也倒逼农村金融发展生态环境的日益完善。
  2.    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单一,缺乏竞争性发展环境。
  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以地方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较少。这也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的高风险有关。在长期发展中,农民收入来源固定,收入较低,因此对金融产品大多比较谨慎和敏感。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发展空间较小,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的局面。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市场缺乏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竞争,也造成了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不利于扩大金融机构对三农发展的服务范围。
  3.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完善,且三农资金需求普遍额度小,且较为分散,增加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和成本,导致地方性金融机构普遍以吸纳农户储蓄为主,将本应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资金投向具有更高收益的项目,不仅没有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助力,反而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出现了金融供给总量过剩,但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無法有效发挥金融信贷杠杆对三农发展的作用。
  4.    金融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产品创新性不足。
  地方性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的结构单一问题体现在地域分布和产品的结构失衡。三农主体金融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不仅存在数量上的不均衡,同样具有结构性不对称问题。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化、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对策建议
  1.    转变传统理念与模式、增强三农服务责任意识。
  要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在三农服务中的资金支持作用,需要政府监管与金融机构转变传统理念。对于政府监管而言,政府支持性政策应该着眼于分担金融机构风险,以政府担保或发展涉农类金融担保机构为主,通过风险共担与收益共享,提高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农意愿。而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而言,要突破传统经营模式与经营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挖掘当代农村金融用户的消费特点与金融服务需求,启用现代金融服务工具与方法,打造金融服务新产品。另外,在风险管控过程中,结合自身机构特征,提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能力。
  2.    完善农村信贷支持配套体系,优化金融服务三农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完善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普适性互联网覆盖,在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增加金融自助设备与设施引进,以政策推动地方性金融机构向农村发展,构建农村线上线下金融基础设施的双向通道。
  3.    优化金融支农产品定位,加大三农信贷资源供给。
  为了改变金融产品供需不均衡现象,要不断加大涉农信贷资源支持。包括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围绕农业生产的新型业态形式,创新融资产品供给形式;优化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支农定位,在现有产品体系,根据农村金融信贷特点,从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寻找创新点,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建立涉农信贷产品放贷与抵押的产品体系;根据三农发展的政策性支持方向,完善三农信贷服务种类,鼓励三农主导型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行金融债券,多元化农村贷款种类比例,分散信贷风险。
  参考文献
  [1]   刘小宇.基于“三农”视角的西部地区涉农投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1):140-141.
  [2]   段洪阳,王培霞,陈月.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信贷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19(01):104-110.
  [3]   陆岷峰.关于乡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网络首发.
  作者简介
  黄亮(1988.03—),男,汉族,陕西汉中人,本科,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其他文献
2016年10月22—23日,由湖南省文物局、吉首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永顺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
◆摘 要:广告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活动。广告文本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本文分析了广告语言的文体特点,论述了广告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广告翻译;策略  广告英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语言,有其独特的文体和功能。这种独特的文体和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有别于科技英语、文学英语、新闻或旅游英语等其他类型的翻译。要进行广告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必须首先了解广告语言的文体特点和功能。 
◆摘 要: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更新,大语文时代已经到来。众所周知,阅读是语文学习中最主要的部分,语文课文的学习也是一种阅读能力的锻炼。除此之外,几乎每一个学科都有对阅读能力的考察,阅读也不再单单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所以,与其说是大语文时代,不如说是阅读时代。目前,我国的很多小学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的小学由于受到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生最基本的阅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部分小学,主要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