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理想”与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内在一致性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mar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公共意识是指青少年对公共领域内共识性社会规范主观认同与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和遵守公共秩序,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共同体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意识。“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个人三重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中国梦的深刻价值内涵,决定了其与青少年公共意识存在深刻的价值契合,对当前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中国梦;青少年;公共意识;内在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37 — 02
  青少年是肩负中国未来历史使命的核心群体,决定国家未来发展与走向。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群体公共意识淡漠问题凸显,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国民素质提升的一项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青少年公共意识,使其具有主体意识、公共精神、理性观念和积极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目前,对当代中国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公共意识研究,仍处于开拓阶段。本文以“中国梦理想”和“公共意识”的内涵为基础,对其内在一致性进行分析,提出以“中国梦理想”为青少年价值认同,引领青少年公共意识养成,提升当前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群体的公共意识。
  一、青少年公共意识内涵
  (一)公共意识研究背景
  国外学术界关于公共意识的研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理论自觉。1961年德国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公共”、“公共领域”的概念。相关资料表明,大多数学者主要围绕“公共领域”、从政治学的角度展开研究,并且已经相对成熟。
  国内对公共意识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89年,王格在《城市问题》杂志上发表的《城镇居民的公共意识和城镇的发展》,将“公共意识”定义为“城市居民角色的自我觀念”。〔1〕此后十几年学术界关于“公共意识”的研究,角度大多较为零散,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当前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生活空间发生巨大变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不断丰富的公共生活使人们对公共意识的呈现倍加关注。学术界的研究也趋向全面、多元,相对集中于公共意识的现状、成因、培养路径及其影响与作用等方面。
  (二)青少年公共意识内涵
  国内外学界早已关注公共意识,并尝试诠释其内涵,但这个概念尚未得到科学、严格的界定。不同学派从不同角度的解说,均带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立场的限制或束缚。
  学者陈付龙认为:“公共意识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公共领域内的准则、规范等的主观认可和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和社会制度的深层意识,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2〕公共性是公共意识的最本质体现,个体应该能超越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在中国,青少年一个常用术语,但并不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术术语或法律术语。学术界通常认为,青少年应该是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群。在对“青少年”年龄阶段界定的基础上,借鉴陈付龙教授关于公共意识的研究,我们从公共生活主体(青少年)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积极性)及其对社会共同体利益的认知、维护进行“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内涵界定:青少年公共意识是指青少年(已满14周岁不满25周岁的人群)对公共领域内共识性社会规范主观认同与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和遵守公共秩序,追求个体利益和社会共同体利益相统一的社会意识。
  二、“中国梦理想”基本内涵及其与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内在一致性分析
  (一)“中国梦理想”基本内涵
  2012年,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中国梦”,随后中国梦唱响中国大地,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中国梦”是我们中国期待已久之富强梦,是中华民族梦回百转之复兴梦,亦是每个华夏儿女追求渴盼之幸福梦;“中国梦”首次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完美、和谐统一。中国梦”梦是国家、民族、人民梦,也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中国人的追求出彩、成长幸福的梦想。每个人都心怀梦想,追求梦想,实现梦想;每个中国人为这个
  中国梦中国梦理想具有三个基本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主体维度。其产生土壤是中国精神,是对中国历史、现实的认同,其价值追求是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协同发展,其实现主体是国家、社会、人民。
  (二)“中国梦”理想与“公共意识”内在一致性探索
  首先就“中国梦理想”精神层面而言:其产生土壤是中国精神,是历史、现实的认同、是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和谐,这种认同与共识,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精神支持。
  其次就“中国梦理想”价值层面而言:其价值追求是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协同发展,内在的促进“利私益公”社会机制建立,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社会土壤。
  再次“中国梦理想”主体层面而言:“中国梦理想”的最终实现,取决于其特定实现主体——国家、社会、个人的担当,最终落脚点是个人发展,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主体条件。
  “中国梦”理想与“公共意识”内在一致性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三个维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理想”,是青少年“公共意识”生长的促动力。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主流价值观的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公共领域作为社会共同体成员的公共空间,蕴藏着共同的公众利益诉求,同时有共同生活的人们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当代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培育,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中国梦理想”实现国家、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使其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提升青少年公共意识,是“中国梦”追寻的梦想和期待实现的目标,同时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理想”的精神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人民期待重视规范公共领域,而一旦规范阙如,不仅危及社会信用体系,而且也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人甚至人与自我社会关系的撕裂,若任其蔓延,将动摇社会稳定的根基。只有当代中国青少年这一肩负中国未来使命的重要群体的公共意识得到切实提升,才能实现“中国梦”。
  三、“中国梦”理想与青少年“公共意识”内在一致性分析之现实意义
  (一)通过“中国梦”视角,利于公共意识资源的开掘、阐发
  2012年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理想追求,在时空观上把历史、现实、未来融为一体,为我们提供了把握历史、顺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崭新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战略视野〔3〕,也为我们提供了当前公共意识的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整理发现,目前还没有以中国梦理想为价值认同,探索公共意识培育的研究。
  探讨“公共意识”与“中国梦理想”的关系,可以从宏观层面分析当代公共意识现代生成的精神土壤、社会土壤及主体条件。中国梦理想的产生土壤(中国认同与中国共识),可以为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精神支持;中国梦的价值追求(内在的促进“利私益公”社会机制建立),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社会土壤;中国梦的实现主体(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为公共意识生长提供主体条件。通过“中国梦”视角,分析其与公共意识的内在一致性,研究身心发展处于特殊阶段的青少年群体,有利于进行公共意识资源的开掘、阐发、创构,这是克服中国公共意识的历史性缺失,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二)以“中国梦理想”为青少年价值认同,引领青少年公共意识养成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智则国强”。青少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少年公共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提升的快慢程度。今天之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理想”的中坚力量,是公共生活领域的重要群体,也是公共意识培育的核心群体。实现中国梦理想的今天,积极寻求培育青少年公共意识的方法与途径显得尤其重要。
  当前社会转型期,通过越来越多的事例、报到,我们发现青少年公共意识淡漠甚或缺失是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凸显的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强大阻力。究其原因,当代90青少年所处的转型期、多元化、工具化的特殊社会成长环境和崇尚个性、张扬自我、多元价值观的群体特征,导致他们公共价值观念模糊,缺乏价值认同,公共意识认知难以内化为其行为准则。“中国梦”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国家前进的力量源泉,是國家、民族、个人三重价值维度的有机统一,整合国家、社会、人民利益,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其深刻价值内涵,决定了其与青少年公共意识存在深刻的价值契合。“中国梦”作为当前时代最强音,是人民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可的理想;凝聚社会共识,支撑人民精神,引领社会思潮。所以“中国梦”作为时代的思想共识、价值认同,对当前青少年公共意识的养成具有同样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成为青少年群体“公共意识”生长的促动力。以“中国梦理想”为青少年价值认同,来改变青少年公共意识的缺失和不足,引领青少年群体的公共意识养成,可以为“中国梦理想”的实现提供动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阳瑜.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公共意识建构〔D〕.暨南大学,2008.
  〔2〕陈付龙.论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预制〔J〕.岭南学刊,2009,(06):102-105.
  〔3〕何善亮.试论基础教育学校的“中国梦”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19.
  〔责任编辑:张 港〕
其他文献
目的掌握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变化及耐药趋势,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i月-2011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院方案创作学术交流会自2006年开办以来已历时一届.今年适逢奥运年,当渴盼已久的大聚会隆重开演时,后奥运时代也悄然来到。品评奥运场馆建筑、展望2009上海世博会、总结经验教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对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送检的样本,做细菌分离鉴定
[摘 要]从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进行批评开始,萨特探讨错误来源时巧妙地将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肢解拼凑出其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应该看到,萨特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是极为偏颇的,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片面地,其修改方案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关键词]萨特;当代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启示  [中图分类号]B565
目的评价镀银气管导管,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
本文以DO-178B和GJB5000A三级为指导?,结合CMMI三级关键过程域实践,针对航空机载软件的特点,从数据管理、构型管理、业务过程管理的角度,对机载软件的存储、变更、配置、与设备间集成等技术进行研究;以及从业务过程控制的角度,对机载软件的入库、出库、配置、灌装、协同等业务进行研究。通过对机载软件配置管理中的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PDM系统的机载软件配置管理体系,为航空机载软件配置管理相关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1.学科融合的理念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所有学科最初都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到了20世纪后半叶,由于研究一些复杂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科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学科融合是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融通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更利于培养“全面的人”,也更利于解决社会生活中那些互相关联的具体问题。用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
本文开发了一个基于Yii2+springboot2技术的文件加解密管理系统。信息化时代,为提升加解密文件管理水平,简化工作流程,运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一套文件加解密管理系统,实现了文件加解密工作的在线管理。系统采用Yii2框架实现文件管理的业务逻辑功能,利用springboot2框架实现文件加解密接口,并连结mysql数据库实现文件路径的存储与管理。经过实际工作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能够满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用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风险预警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的对216例NICU患者进行入院
儿童由于生理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性疾病高发,且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感染病原谱、耐药性又不同于成人。因此,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是防止病原菌耐药的有效途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