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友梅进步歌曲创作的动因、特性和影响

来源 :音乐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萧友梅在历经坎坷追寻自己的音乐教育梦想的同时,也受自身的革命信仰鼓动和社会时事的感召,不忘参与进步歌曲乃至革命歌曲的创作.他是我国专业作曲家队伍中最早将家国情怀和民族呼声以较为直露的手法写进新式原创歌曲的人之一.他在北京期间和南下之后,通过精心选词写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歌曲,充分发挥了他的“科班”功底,很好地体现了进步性、艺术性、群众性的结合,并在音乐形态上呈现出一些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强化了他的歌曲写作风格,也对后来包括冼星海、聂耳等在内的一大批进步音乐家产生了或隐或显的影响,使他在中国现代歌曲史上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其他文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传播中,“人”、“内容”、“技术”等诸多要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传承、传播的效果.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性,传承人作为重要的核心内
相和歌初为汉乐府俗乐歌诗中最动人的艺术样式“相和曲”,后经魏晋的雅化、经典化,终成雅乐正声.汉魏六朝八百年间,相和歌的传播从演唱于宫廷到流播于民间,由流行俗乐到雅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回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要点与申报要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舆情伴随着社会性事件的传播过程,因此音乐传播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舆情.但是,音乐传播过程所携带的艺术信息不会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它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技术元素,在社交媒体
河北革命音乐资源丰富且历史悠久,在我国广阔的音乐时空中本有一席之地.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面对多元文化和海量资源的包围,对河北革命音乐进行及时而有效的传承和传播已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传播,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深入转型,尤其是随着政府相关部门、专业团体、民间资本、高等学校等社会有关各方的介入,已由单一的以“家族模式”为主
汉朝是中国文字的隶变时期,从小篆的一笔画变为隶书的四个主要笔画.隶书正体化的过程,在东汉时期留下了星汉灿烂的名碑刻石,也成为当代隶书审美渊薮.近代发掘的秦汉简牍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