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刑法的谦抑性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刑法的谦抑性要求刑法机制的运作具有有效性、不可替代性和经济性。随着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深入,对刑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刑法需要保持自身的谦抑和宽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关键词:刑法;谦抑性;宽容化
  一、刑法谦抑性的本质
  刑法谦抑性的本质就是对刑法介入社会的程度进行确定,简单来讲就是怎样在国家和人民之间进行权力的划分,从而寻求一个平衡点,最终使国家和人民都可以享受刑法带来的权利。人们将自身的刑罚权利交予了国家,这为数众多的自由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国家的惩罚权,另外其他的任何东西都属于擅权,也就产生了明显的不公平性。简单来讲就是说公民在这一范围内的任何活动都是自由安全的,但是如果跨越了这一界限,那么公民就会受到国家应有的惩罚,从而保证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国家和公民就好像站在天平的两端,而刑法就处在天平的中间,如果偏向国家一面,那么国家的权利就会扩大,而刑法就会表现的太过强硬。如果偏向公民一面,那么公民的权利就会放宽,刑法就会表现的过于软弱。当前在谦抑性的大背景下,人们往往过分的要求对刑法的克制,从而忽视或者扭曲了刑法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当前社会的各种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适当的保持刑法一定的张力,对刑法进行积极和长远的调整控制,是一种较为理性和务实的选择。
  二、对刑法谦抑性的认识误区
  第一,我国刑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无犯罪化,有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那就是犯罪谦抑,谨慎对待犯罪和尽量避免犯罪。也就是说在立法和司法程序中,对犯罪的定性应该持谨慎的态度,能不定性为犯罪的就应该尽量避免,能不进行定罪处罚的就应该避免定罪。
  第二,刑罚改革应该朝着非刑罚的方向发展。随着谦抑性的不断深入人心,非刑罚化的观点在我国也逐渐盛行,有的人认为应该设立免刑制度和通过非刑事制裁措施等方法来对刑罚的功能进行弥补,从一个侧面上限制刑罚的应用范围。
  第三,尽量实行对被告人有利的刑法解释。特别是一些特殊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现行的立法中无法得到适合的结论时,应该遵循谦抑性的原则,这种做法容易给人一种错误的感觉,那就是所有的案件都能够利用谦抑性而获得理想的结论。此外,还有的人認为,如果出现上述那种刑法适用中无法得到合适解释的你难问题时,应该将这一因素转换成为有利于被告的因素,并作出相应的有利于被告判罚的结果。
  三、刑法谦抑性的基础
  1.刑法谦抑性的哲学基础
  首先,刑法是人们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而制定出来的,它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具体到现在我们民主和法制的社会中,刑法只有充分的保证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才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但是如果刑法无法保证多数人的权利和利益,那么刑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它的使用也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国家的刑罚权也必然受到相应的限制,因此,刑法应该在国家和公民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其次,当发生犯罪后,就需要通过刑法来解决,但是刑法的使用前提是事实清楚,不存在任何争议。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法官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可能真正清楚的认识到事实的真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遵循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这样就会实现不冤枉好人的目的,虽然这种方式可能会使一些坏人得到不公正的判处,但是这种方式也不会造成既冤枉好人,又纵容坏人的情况出现。
  2.刑法谦抑性的法律基础
  首先,刑法的謙抑性与我国法律基本的罪刑法定原则有着较多的共同性,罪刑法定这一原则的基础就是要求人的行为是否是犯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刑罚,都必须是建立在刑法存在的基础上,这一原则要求法律禁止采取事后法以及采取类推的解释等,而且对刑法的内容提出了适当和正当的要求,也就是刑法谦抑性中所说的禁止刑法处罚不当的行为,从这些我们都可以看出刑法的谦抑性与罪刑法定的原则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其次,刑法最终的实现效果就是刑罚的产生,而刑罚必然给接受刑罚的人带来一定的痛苦,所以,如果使用中出现微笑的偏差,都可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刑法必须保持谦抑性。
  3.刑法谦抑性的现实基础
  刑法制定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公民和社会的权益不会被任何犯罪行为的损害,但是刑法也并不是简单的为了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如果能够实现公民和社会的权益在不适用刑罚的前提下得到保障,那么不采取刑罚行为是一种最为合适的结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刑法正在朝着从重到轻再到无的方向发展,对于那些对社会和个人利益不产生危害的行为正在逐步被剔除犯罪的范畴,与此同时,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尊重,从这一角度来看,实现刑法的谦抑性也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四、刑法谦抑性的具体要求
  1.刑法谦抑性对刑事立法的要求
  在我国法律中的刑事立法中,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犯罪和非犯罪进行严格的划分,有哪些行为在原来属于犯罪,而现在不属于犯罪。在刑事立法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来保证刑法谦抑性。
  (1)只有发生侵害时,才会产生犯罪。也就是说如果行为没有亲海盗其他人或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时,就不能定性为犯罪行为,而且这种侵害必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使社会无法容许,比方说成年人之间的通奸行为、不公开的卖淫行为等就不应该用犯罪来定性。
  (2)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较小的案件并不适用于刑法,刑法的主要针对对象是那些造成重大利益和权利侵害的犯罪行为,前面所说的小案件应该由其他的具体法律管控,比方说民法、行政法等。
  2.刑法谦抑性对刑事司法的要求
  (1)刑法中各种具体条文和规定必须按照严格、谨慎的方式进行解释,严格禁止随意对其进行扩大化的解释,尤其是那些采取类推方式的解释更应极力的避免。
  (2)在确定刑法适用性和对其进行解释时,应该遵循有利于被告的原则,当犯罪和非犯罪不能确定时,应判定为无罪,当不能确定重罪或轻罪时,应该判定为轻罪。
  (3)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如果利用其他的法律可以解决的行为案件,就不应该采用刑法来进行定性,而那些可以利用其他方式替代的处罚就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刑罚。
  总之,刑法的谦抑性主要表现是在对犯罪的定性以及刑罚的轻缓上,而且刑罚中尽量避免重刑的出现,采取更加人性化和人道主义的处罚方式,这也体现出了我国根本的刑事处罚政策。
  参考文献:
  [1]范小天.论我国刑法的谦抑性问题.刑法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准合同制度作为英美法系的三大债的来源之一,发挥着重大作用,而大陆法系并无相关概念及其制度。我国正在修订民法典,在不制定债法总则的情况下,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都由特定的部门法规定,而关于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之债该如何处置暂无定论。本文意在探寻分析准合同制度在英美债法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债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些许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准合同债法;英美法系;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一、引言  2017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简约化,追求课堂教学应“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因为“简化”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而言,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潜心会文以及表现自我;对教师而言,有足够的机会由浅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都有其个性,作为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6-0202-02  摘要: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中的基本元素,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对学生概念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密切的联系。中学数学里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利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概念,学生不但有意义地获得了概念
分析了用Matlab处理图象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运算速度慢的根源。讨论了Matlab调用Mex 文件的参数传递机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运用 C语言灵活调用 Matiab自带的 API函数来编制 Mex文件从而实现快速图象处理的方法,并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图象处理算法的运算速度的对比实验结果及结论。
不经加密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非常容易造成机密丢失。该文主要讨论利用微软CryptoAPI V2.0进行网络消息的加密、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