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水闸闸墩裂缝成因,主要是由于墩体内外温差、混凝土的干缩、自生体积变形和外部约束引起的,且各种原因都有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及影响因素,从材料、温度控制、施工方法与工艺和养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以达到防止和控制裂缝的效果.
关键词:闸墩;裂缝;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闸是平原地区常见的主要水工建筑物,闸墩部位易出现裂缝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闸墩裂缝的出现给水闸工程带来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和述评.
2 裂缝的成因分析
水闸工程,尤其处于严冷地区水闸工程,往往会产生一些裂缝,有的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较大,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用,需要进行处理。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它与基础条件、工程布置、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法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有如下原因。
2.1 裂缝是由不均匀沉降引起
水闸混凝土结构地基表面,有起伏高差,甚至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如果结构布置和分缝不合理,就会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同样,即使基础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地基软弱不均,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导致裂缝产生;另一方面,基础由于受荷不均,即使均匀的地基,也会产生大的不均匀沉陷。某工程地基为细砂,在建成初期因翼墙外填土较高,边荷载大,而翼墙内防渗板和下游消力池、护坦板荷载小而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使防渗板、消力池底板及护坦板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为贯穿性的,规律性较强,规模相对较大,危害也相对严重。防渗板、闸室底板产生贯穿性裂缝,破坏了底板的整体性,使渗径减短,会影响到水闸的抗渗稳定问题。
2.2 裂缝是由温度应力引起
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的原因是温度差和基础约束。闸底板在长、宽方向尺寸较大,而厚度较薄,闸墩、边墩和翼墙在长、高方向尺寸较大,而墩厚较薄,均属薄壁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内都不能形成一个恒温场,场内温度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在混凝土浇筑时,人仓温度加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达到最高,建成后在低温季节混凝土温度降至最低,产生大的温度差,致使结构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应力而开裂。水闸工程施工均是先浇底板,后浇闸墩,在软土上的水闸闸墩混凝土要受到底板的约束;建筑在岩基上的水闸,不仅闸墩受底板的约束,而且底板还要受基岩的约束,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结构布置不当,温控措施不利就会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2.3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要吸收水分,要发生失水干缩,一般干缩率为0.5%o,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如果养护不周,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干缩裂缝,水闸工程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比较普遍。干缩裂缝特征是裂缝细小,不贯穿,无规律可循,深度较浅。干缩裂缝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工程的安全运用,但常此以往,由于冻融影响,裂缝会日益发展,天长日久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在海滨地区的水闸工程干缩裂缝不可等闲视之,它可引起海环境的氯离子侵蚀,若侵入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就会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海河流域滨海地区防潮闸因受氯离子影响,交通桥、机架桥、检修桥,甚至闸墩破损严重,多数需要加固处理。
2.4 其他因素引起的裂缝
如由于结构裂缝、混凝土标号低和施工质量低劣引起的裂缝等。
3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3.1温度控制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掺混合料,采用双掺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
(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减少浇筑厚度,每层控制在40cm左右,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降低混凝土发热;
(5)选用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变化;
(6)施工拌和用水,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拌制混凝土,必要时掺加冰块来控制混凝土入仓
温度;
3.2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3)尽量缩短闸墩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间浇筑的时间间隔,至少控制在15d以内,避免时间过长,产生裂缝。另外,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性裂缝,它的破坏性极大,出现后很难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钢管和模板等周转材料的投入毕竟有限,为了提高模板等材料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新浇筑的混凝土过早拆模,在表面会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比外界气温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变化,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产生裂缝的危险。因此混凝土拆模选择的时期很关键,应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如果过早拆模,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时在表面覆盖—轻型保温材料,如草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表面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4 结语
水闸闸墩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各种因素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要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裂缝机理,推出新技术、新方法.要加强工程业主、科研、设计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科研先行.目前已有一些工程很好地解决了裂缝问题。
关键词:闸墩;裂缝;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闸是平原地区常见的主要水工建筑物,闸墩部位易出现裂缝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工程界,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闸墩裂缝的出现给水闸工程带来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和述评.
2 裂缝的成因分析
水闸工程,尤其处于严冷地区水闸工程,往往会产生一些裂缝,有的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较大,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用,需要进行处理。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它与基础条件、工程布置、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方法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有如下原因。
2.1 裂缝是由不均匀沉降引起
水闸混凝土结构地基表面,有起伏高差,甚至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如果结构布置和分缝不合理,就会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同样,即使基础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地基软弱不均,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陷而导致裂缝产生;另一方面,基础由于受荷不均,即使均匀的地基,也会产生大的不均匀沉陷。某工程地基为细砂,在建成初期因翼墙外填土较高,边荷载大,而翼墙内防渗板和下游消力池、护坦板荷载小而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使防渗板、消力池底板及护坦板产生裂缝。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一般为贯穿性的,规律性较强,规模相对较大,危害也相对严重。防渗板、闸室底板产生贯穿性裂缝,破坏了底板的整体性,使渗径减短,会影响到水闸的抗渗稳定问题。
2.2 裂缝是由温度应力引起
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的原因是温度差和基础约束。闸底板在长、宽方向尺寸较大,而厚度较薄,闸墩、边墩和翼墙在长、高方向尺寸较大,而墩厚较薄,均属薄壁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内都不能形成一个恒温场,场内温度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在混凝土浇筑时,人仓温度加水化热使混凝土温度达到最高,建成后在低温季节混凝土温度降至最低,产生大的温度差,致使结构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应力而开裂。水闸工程施工均是先浇底板,后浇闸墩,在软土上的水闸闸墩混凝土要受到底板的约束;建筑在岩基上的水闸,不仅闸墩受底板的约束,而且底板还要受基岩的约束,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结构布置不当,温控措施不利就会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
2.3 混凝土的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要吸收水分,要发生失水干缩,一般干缩率为0.5%o,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如果养护不周,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干缩裂缝,水闸工程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比较普遍。干缩裂缝特征是裂缝细小,不贯穿,无规律可循,深度较浅。干缩裂缝在短时间内,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不会影响工程的安全运用,但常此以往,由于冻融影响,裂缝会日益发展,天长日久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在海滨地区的水闸工程干缩裂缝不可等闲视之,它可引起海环境的氯离子侵蚀,若侵入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就会引起钢筋的严重锈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海河流域滨海地区防潮闸因受氯离子影响,交通桥、机架桥、检修桥,甚至闸墩破损严重,多数需要加固处理。
2.4 其他因素引起的裂缝
如由于结构裂缝、混凝土标号低和施工质量低劣引起的裂缝等。
3 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防止产生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3.1温度控制的措施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来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收缩,掺混合料,采用双掺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
(2)拌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减少浇筑厚度,每层控制在40cm左右,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降低混凝土发热;
(5)选用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变化;
(6)施工拌和用水,采用水温较低的深井水拌制混凝土,必要时掺加冰块来控制混凝土入仓
温度;
3.2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3)尽量缩短闸墩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间浇筑的时间间隔,至少控制在15d以内,避免时间过长,产生裂缝。另外,通过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也十分重要,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性裂缝,它的破坏性极大,出现后很难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钢管和模板等周转材料的投入毕竟有限,为了提高模板等材料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新浇筑的混凝土过早拆模,在表面会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比外界气温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变化,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产生裂缝的危险。因此混凝土拆模选择的时期很关键,应选择合理的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如果过早拆模,在拆除模板后要及时在表面覆盖—轻型保温材料,如草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表面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4 结语
水闸闸墩混凝土产生裂缝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各种因素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要使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揭示裂缝机理,推出新技术、新方法.要加强工程业主、科研、设计和施工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科研先行.目前已有一些工程很好地解决了裂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