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籍加祖籍,休宁共产生了19个状元,其中17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 历经唐、宋、元、明、清,共产生文武状元8 8 6 人, 而安徽籍历代状元就有41人,占全国状元的6.27%。其中状元数居首位的是休宁县,本籍加祖籍,共产生了19个状元,其中17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
黄山、白岳南北两两相望, 率水、横江从两侧穿行而过,如同两翼。远远望去,川平山开,洲渚隐现,烟风晴露,落日溪光。这就是僻处安徽南陲、介于浙赣两省之间、依偎在黄山白岳之怀的休宁——中国状元第一县。人口不过十七八万,这里为什么能出这么多状元?
有钱好读书
休宁自古是徽州一府六县的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跑江湖,倒买倒卖谋生。唐宋时,徽州除了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产品外,又有了茶、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新制造品。从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的黄金时期。
徽商们除了向朝廷“纳税”外,把一部分利润投资教育,培养子弟或者同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进入封建王朝的各个政权等级。徽商们还积极捐款兴办义学、资助教育。纵观休宁状元的成功之路,除了两名本籍状元,其他的都是徽商现象的受益者。
汪绎,祖籍休宁西门,生长在富商人家,常随父经商在外;金德瑛,祖籍休宁瓯山,少时随叔父移居浙江仁和经商;汪如洋,祖籍休宁西门,父亲官场失意后在浙江秀水一带经商;王以衔,祖居休宁洽阳,后随父兄徙居浙江归安经商;状元中最有名的商人当属戴兰芬。中状元前,他就在休宁城北开店。中状元后,仍极留意经济,供职之余,时时察访,凡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辄与地方大吏熟商行之”。
戴有祺,祖籍休宁瑶溪,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寄居江苏金山卫,在那里经商。他自小聪明过人,满腹经纶,书法秀丽,名噪郡内,但却无意仕途,只爱琴棋书画。徽商经商致富的目的是“入世”当官,既有钱又有权,这样才体面。但戴有祺都快30了,还没有取个功名,这可急坏了祖父和父亲。在父祖辈的严厉督促下,戴有祺以童生身份入科场,中秀才第一名。尔后,先后中举人之冠和第一甲第八名,因母亲病故,未能参加殿试。3年后,被恩准补考殿试。殿试中本来戴有祺是榜眼,但是康熙被戴有祺一手漂亮的字折服,于是大笔一挥,点了戴有祺做状元。
徽商子弟跟随父辈出门经商,可以边经商边读书考学。因为父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他们又“浪迹天涯”,所以能请到各地的名师,广交名士。徽商子弟是边读万卷书,边行万里路,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家庭的财力让徽商子弟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心,有的是时间读书、练字,连赴考时的下榻之处也由父辈生意场上的老乡、朋友安排。
店长穿官服
在徽商的意识里,经商只不过是为入世准备资金,他们激励自己的后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商致富后的徽商自然要追求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徽州地区浓厚的文化历史气息,赋予了徽商一定的文化根基,而且受到程朱理学的熏染,徽商向来重人伦、重教育。
徽墨创始人胡开文就是典型的“贾而好儒”。乾隆二十年,胡开文在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手脚勤快,不怕吃苦,被师傅招了上门女婿。乾隆四十七年,胡开文接手了岳父的墨店,并将店名改为“胡开文墨庄”。
关于墨店改名,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廷圭梦点胡开文的传说,话说胡开文接手墨店时,墨店已濒临倒闭,胡开文日夜思索如何振兴墨店。有一次他从老家绩溪上庄村回来,路过一座山。当胡开文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天已经蒙蒙黑了,胡开文就在附近的山神庙里借宿。睡至半夜,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手托一墨,站在自己身边,笑着说:“我是南唐李廷圭,知你接替汪氏墨店,店业待兴,特来转达神明旨意。你可将店号改为‘开文’,取‘天开文运’之意。”说罢,将一方神墨交给胡开文,飘然而去。从此,胡开文真的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墨模,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
与所有的徽商一样,在胡开文内心中,同样涌动着仕途功名的愿望。因墨致富后,胡开文读书备考,但是却屡试不中。他一看,年龄大了,中状元无望,于是充分利用手中的金钱,从九品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买官,后来终于被赐予奉天大夫,成为正宗的贵族。有了头衔的胡开文十分得意,经常穿着一身官服,在店里晃悠。
状元可脱贫
汪应铨跟着父亲从休宁走出来,在江苏常熟一带经商,腰缠万贯。40多岁时,高中了状元。一时间,上门提亲要给他做姨太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有京城大户陆家小姐。陆小姐平日里就迷恋才子佳人剧,而且汪应铨还是个富商子弟,“才”“财”双拥,绝对的“实力股”。汪应铨见陆小姐情真意切,家世又好,就同意了。
新婚之夜, 酣醉淋漓的新郎,揭起新娘的盖头,新娘羞赧地慢慢抬起头。霎时,新娘呆了,只见眼前这位状元郎,脸上长满了麻子,身长腿短,腰腹最少有十围。奇丑无比加之酒后的粗俗,一下子把怀春少女的幻想击得粉碎。陆小姐越想越后悔,五更天时,在新郎的鼾声中悬梁自尽了。这真是“国色太娇难作妾,状元虽好却非郎。”
汪应铨是个特例。如果他长相达到一般水平,那简直什么都有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贫苦的孩子来说,中状元是改变生存状况和身份的途径。
黄轩是休宁状元中两位本籍状元之一。本籍也就意味着他不是商人家庭,他的成名之路也就多了一些凄惨灰暗的色彩。黄轩家在古林山村,身为农家的穷孩子,却自幼喜好读书。为了集中精力、不受干扰地苦读,他想出一个办法:每天早上用梯子爬上家中堆放柴草的阁楼,然后让家人把梯子撤走,到晚上才让家人送来梯子让他下来。
乾隆三十六年,黄轩中状元后,官至按察使。他精修府第,重整庭园,充分改善了生活环境,而且买下了赫赫有名的“狮子林”。“狮子林”中假山林立,洞壑盘旋,大大小小的奇峰巨石,宛若形态各异的狮子。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 历经唐、宋、元、明、清,共产生文武状元8 8 6 人, 而安徽籍历代状元就有41人,占全国状元的6.27%。其中状元数居首位的是休宁县,本籍加祖籍,共产生了19个状元,其中17个文状元,两个武状元。
黄山、白岳南北两两相望, 率水、横江从两侧穿行而过,如同两翼。远远望去,川平山开,洲渚隐现,烟风晴露,落日溪光。这就是僻处安徽南陲、介于浙赣两省之间、依偎在黄山白岳之怀的休宁——中国状元第一县。人口不过十七八万,这里为什么能出这么多状元?
有钱好读书
休宁自古是徽州一府六县的地理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跑江湖,倒买倒卖谋生。唐宋时,徽州除了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产品外,又有了茶、歙砚、徽墨、澄心堂纸、汪伯立笔等新制造品。从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乾隆末年,是徽商在中国商界称雄的黄金时期。
徽商们除了向朝廷“纳税”外,把一部分利润投资教育,培养子弟或者同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进入封建王朝的各个政权等级。徽商们还积极捐款兴办义学、资助教育。纵观休宁状元的成功之路,除了两名本籍状元,其他的都是徽商现象的受益者。
汪绎,祖籍休宁西门,生长在富商人家,常随父经商在外;金德瑛,祖籍休宁瓯山,少时随叔父移居浙江仁和经商;汪如洋,祖籍休宁西门,父亲官场失意后在浙江秀水一带经商;王以衔,祖居休宁洽阳,后随父兄徙居浙江归安经商;状元中最有名的商人当属戴兰芬。中状元前,他就在休宁城北开店。中状元后,仍极留意经济,供职之余,时时察访,凡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辄与地方大吏熟商行之”。
戴有祺,祖籍休宁瑶溪,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寄居江苏金山卫,在那里经商。他自小聪明过人,满腹经纶,书法秀丽,名噪郡内,但却无意仕途,只爱琴棋书画。徽商经商致富的目的是“入世”当官,既有钱又有权,这样才体面。但戴有祺都快30了,还没有取个功名,这可急坏了祖父和父亲。在父祖辈的严厉督促下,戴有祺以童生身份入科场,中秀才第一名。尔后,先后中举人之冠和第一甲第八名,因母亲病故,未能参加殿试。3年后,被恩准补考殿试。殿试中本来戴有祺是榜眼,但是康熙被戴有祺一手漂亮的字折服,于是大笔一挥,点了戴有祺做状元。
徽商子弟跟随父辈出门经商,可以边经商边读书考学。因为父辈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他们又“浪迹天涯”,所以能请到各地的名师,广交名士。徽商子弟是边读万卷书,边行万里路,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家庭的财力让徽商子弟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心,有的是时间读书、练字,连赴考时的下榻之处也由父辈生意场上的老乡、朋友安排。
店长穿官服
在徽商的意识里,经商只不过是为入世准备资金,他们激励自己的后人:“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商致富后的徽商自然要追求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徽州地区浓厚的文化历史气息,赋予了徽商一定的文化根基,而且受到程朱理学的熏染,徽商向来重人伦、重教育。
徽墨创始人胡开文就是典型的“贾而好儒”。乾隆二十年,胡开文在休宁县城“汪启茂墨店”当学徒,由于手脚勤快,不怕吃苦,被师傅招了上门女婿。乾隆四十七年,胡开文接手了岳父的墨店,并将店名改为“胡开文墨庄”。
关于墨店改名,民间一直流传着李廷圭梦点胡开文的传说,话说胡开文接手墨店时,墨店已濒临倒闭,胡开文日夜思索如何振兴墨店。有一次他从老家绩溪上庄村回来,路过一座山。当胡开文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天已经蒙蒙黑了,胡开文就在附近的山神庙里借宿。睡至半夜,只见一位白发老翁,手托一墨,站在自己身边,笑着说:“我是南唐李廷圭,知你接替汪氏墨店,店业待兴,特来转达神明旨意。你可将店号改为‘开文’,取‘天开文运’之意。”说罢,将一方神墨交给胡开文,飘然而去。从此,胡开文真的探索出一套成功的墨模,震动了制墨界和文坛。
与所有的徽商一样,在胡开文内心中,同样涌动着仕途功名的愿望。因墨致富后,胡开文读书备考,但是却屡试不中。他一看,年龄大了,中状元无望,于是充分利用手中的金钱,从九品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买官,后来终于被赐予奉天大夫,成为正宗的贵族。有了头衔的胡开文十分得意,经常穿着一身官服,在店里晃悠。
状元可脱贫
汪应铨跟着父亲从休宁走出来,在江苏常熟一带经商,腰缠万贯。40多岁时,高中了状元。一时间,上门提亲要给他做姨太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就有京城大户陆家小姐。陆小姐平日里就迷恋才子佳人剧,而且汪应铨还是个富商子弟,“才”“财”双拥,绝对的“实力股”。汪应铨见陆小姐情真意切,家世又好,就同意了。
新婚之夜, 酣醉淋漓的新郎,揭起新娘的盖头,新娘羞赧地慢慢抬起头。霎时,新娘呆了,只见眼前这位状元郎,脸上长满了麻子,身长腿短,腰腹最少有十围。奇丑无比加之酒后的粗俗,一下子把怀春少女的幻想击得粉碎。陆小姐越想越后悔,五更天时,在新郎的鼾声中悬梁自尽了。这真是“国色太娇难作妾,状元虽好却非郎。”
汪应铨是个特例。如果他长相达到一般水平,那简直什么都有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于贫苦的孩子来说,中状元是改变生存状况和身份的途径。
黄轩是休宁状元中两位本籍状元之一。本籍也就意味着他不是商人家庭,他的成名之路也就多了一些凄惨灰暗的色彩。黄轩家在古林山村,身为农家的穷孩子,却自幼喜好读书。为了集中精力、不受干扰地苦读,他想出一个办法:每天早上用梯子爬上家中堆放柴草的阁楼,然后让家人把梯子撤走,到晚上才让家人送来梯子让他下来。
乾隆三十六年,黄轩中状元后,官至按察使。他精修府第,重整庭园,充分改善了生活环境,而且买下了赫赫有名的“狮子林”。“狮子林”中假山林立,洞壑盘旋,大大小小的奇峰巨石,宛若形态各异的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