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这一获取信息的有效媒体成了我们的金钥匙。本文就从课堂教学上入手,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尚不够成熟的教学过程(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字】激发兴趣 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课中,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1)许多学生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为政”,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极大地影响上机操作课的组织。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应有的技能,结果之二是教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2)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苟刻,使学生在上课操作时存在着恐惧感,不敢主动、轻松、灵活地去使用计算机,更谈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式学习,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3)个别教师缺乏责任心,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以及学习习惯较差,教学难度大,因而对学生采用“放羊式”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更容易迷失了。
比较班级 班级人数 学习课程 授课方法 研究时间
二年级甲班 31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二年级乙班 35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课题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在教学中采用“五步法”。坚持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如下两个班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为研究对象的两个班级在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基本相当,学习的课程相同,而且都由笔者一人授课,只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也在教学及比较中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
下表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次对比过程: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的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迫切的求知欲。例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的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起来,很多学生惊奇的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起来了,便有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
2. 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在兴趣激发起来之后,就是要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立刻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的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上的学习就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部控制,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3. 引导质疑,有针对性自学
当学生有了兴趣,同时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组成—个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有疑问大家商量探讨,共同解决,让学生们团结协作。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以及互相帮助,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感觉学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进而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以及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并且修改控件的设置。鼓励学生大胆的操作,相互讨论帮助。对于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询问。这些做完之后,就可以完成本次课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给窗体添加背景,美化窗体。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要有每个人自己的特色。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在中专学生能力层次当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
4.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
学生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要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最好能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他们通过讨论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若个别小组仍有问题的可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操作中让小组长配合,作好辅导和督促工作。
5. 展示优秀作品,修改完善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的赏析,让同学们见识到了自己的作品与好的作品的差异,这时,就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馈吸收,修改完善自已的作品。注意在修改中要让学生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特色,提醒学生达到同一效果有多种方法,要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师通过反馈上来的信息,找出学生共同的难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好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已来解决问题。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独创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交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还要珍惜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敢于和勤于表扬,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作者简介:鲁玲娟(1979.12),女 汉族 江苏南京人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大学本科,中教一级,从事计算机教学
【关键字】激发兴趣 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课中,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1)许多学生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为政”,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极大地影响上机操作课的组织。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应有的技能,结果之二是教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2)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苟刻,使学生在上课操作时存在着恐惧感,不敢主动、轻松、灵活地去使用计算机,更谈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式学习,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3)个别教师缺乏责任心,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以及学习习惯较差,教学难度大,因而对学生采用“放羊式”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更容易迷失了。
比较班级 班级人数 学习课程 授课方法 研究时间
二年级甲班 31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二年级乙班 35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课题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在教学中采用“五步法”。坚持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如下两个班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为研究对象的两个班级在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基本相当,学习的课程相同,而且都由笔者一人授课,只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也在教学及比较中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
下表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次对比过程: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的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迫切的求知欲。例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的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起来,很多学生惊奇的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起来了,便有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
2. 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在兴趣激发起来之后,就是要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立刻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的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上的学习就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部控制,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3. 引导质疑,有针对性自学
当学生有了兴趣,同时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组成—个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有疑问大家商量探讨,共同解决,让学生们团结协作。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以及互相帮助,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感觉学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进而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以及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并且修改控件的设置。鼓励学生大胆的操作,相互讨论帮助。对于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询问。这些做完之后,就可以完成本次课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给窗体添加背景,美化窗体。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要有每个人自己的特色。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在中专学生能力层次当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
4.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
学生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要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最好能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他们通过讨论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若个别小组仍有问题的可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操作中让小组长配合,作好辅导和督促工作。
5. 展示优秀作品,修改完善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的赏析,让同学们见识到了自己的作品与好的作品的差异,这时,就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馈吸收,修改完善自已的作品。注意在修改中要让学生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特色,提醒学生达到同一效果有多种方法,要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师通过反馈上来的信息,找出学生共同的难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好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已来解决问题。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独创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沟通中交给学生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还要珍惜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敢于和勤于表扬,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自己的作品中得以充分的发挥。
作者简介:鲁玲娟(1979.12),女 汉族 江苏南京人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大学本科,中教一级,从事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