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上是搞风水的,从太爷到大爷,再到父亲,经历了三代人的付出与积累,在地方上口碑很响。我很想成为家族的第四代传人,进入这样一个神奇的领域,对我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些神秘的故事,诡异的传说,能牢牢抓住人的眼球,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写出类似《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畅销书。然而,我在东莞安家了,老婆孩子也都习惯了城里的灯火,不可能跟我回乡下生活。
这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至今仍无法放下。
身在风水世家,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写《后事遗症》时,我把乡村治办丧礼的一些风俗人情用在了文中。这篇小说跟我以往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以往的小说,我以讲故事为主,喜欢讲那些不常见的故事,情节设计也偏向跌宕起伏,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因为追求故事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我的叙述重心往往会偏向于塑造人物和构造故事上,因此削弱了文本的思想,对人物没有更深的思考。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认同“形象大于思想”这个说法,也喜欢金庸先生说的“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既然是人,那么就要有故事和感情发生,只要把人写活,故事讲得看好,我便觉得足矣,至于思想和人性,见仁见智吧。
《后事遗症》之所以与我以往的小说风格不一样,因为这篇小说以描写情节与细节为主,整体故事读下来较为平淡,没有什么高潮,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生活的缩影。但是,我尝试着“暗流涌动”的写法,表面看上去平静,却努力想营造出一股张力,让死亡的阴影笼罩在其中,通过故事,把所谓的人性及人物命运的背后挖得更深,并且我也尝试融入一些死亡的终极思考,以及對社会现象的反思。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放弃故事化的小说,努力抛开故事本身,学着怎么去面对更复杂的内部。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以上初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将来我不会再用这样方式写作。我觉得挖掘人性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不太相信“所谓”的人性会给读者带来“所谓”的思考,以及“所谓”的启发。现实社会事态百出,新闻时时更新,人性的呈现比看小说更加丰富。在我看,很多所谓的“思考”其实是虚张声势的,那是“圈子”的产物,就如《后事遗症》,我并不觉得文体中的某些思考能给读者带来反思,如果有读者看完该小说,能记住几个鲜活的细节,对我来说便是莫大的安慰了。
再说说《蝙蝠洞》,这个小说写得有些取巧,遗传了我“讲故事”的基因。在我的家乡,确实有些地方有取“拦路名”的说法,也曾闹过一些笑话。我塑造了一个未婚先孕的母亲,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原本初衷是想借此动机,挑战地方的古老习俗,打破一些民间的约束与偏见,以此展现出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也许我功力不够,又写偏了。
这就是我写作的命运,也是文中人物的命运,这些人物诞生于我的笔下,我却没有让他们得到一个好的归宿,这是我的失职。不过,他们在我的笔下曾经有过精彩的一瞬间,焕发出一些活生生的气息,让读者觉得他们曾经是活过的,有过自己的挣扎,我便觉得对得起这些人物的存在了。现在很多小说,为了表达人性和体现思想,其中人物大多活得精神压抑,与他们相比,至少我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虐待,他们有着生活本真的面目。
感谢《滇池》,一下子推出我两篇小说。或许多年之后,回头再看看这样的文字,会满心羞愧。但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没必要刻意去绕开。
发表完这两个小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甚至更久,我或许不会再写中短篇小说了。我喜欢讲故事,沉迷于故事与人物的碰撞,中短篇小说篇幅有限,总是放不开手脚。想把人物写得更好,故事讲得更精彩,吸引更多的读者,长篇小说当然是更大的舞台。以我文学的功力,能否写得出长篇小说,这是十分存疑的。即便是写出来了,会不会有人看,有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这并不妨碍我的热情。可见我是个冥顽不灵之辈。
人生漫漫,岁月悠悠,谁没有几年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是浪费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从而忘记了真正的自我。
责任编辑 包倬
这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至今仍无法放下。
身在风水世家,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写《后事遗症》时,我把乡村治办丧礼的一些风俗人情用在了文中。这篇小说跟我以往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以往的小说,我以讲故事为主,喜欢讲那些不常见的故事,情节设计也偏向跌宕起伏,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因为追求故事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我的叙述重心往往会偏向于塑造人物和构造故事上,因此削弱了文本的思想,对人物没有更深的思考。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认同“形象大于思想”这个说法,也喜欢金庸先生说的“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既然是人,那么就要有故事和感情发生,只要把人写活,故事讲得看好,我便觉得足矣,至于思想和人性,见仁见智吧。
《后事遗症》之所以与我以往的小说风格不一样,因为这篇小说以描写情节与细节为主,整体故事读下来较为平淡,没有什么高潮,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生活的缩影。但是,我尝试着“暗流涌动”的写法,表面看上去平静,却努力想营造出一股张力,让死亡的阴影笼罩在其中,通过故事,把所谓的人性及人物命运的背后挖得更深,并且我也尝试融入一些死亡的终极思考,以及對社会现象的反思。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放弃故事化的小说,努力抛开故事本身,学着怎么去面对更复杂的内部。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以上初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将来我不会再用这样方式写作。我觉得挖掘人性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不太相信“所谓”的人性会给读者带来“所谓”的思考,以及“所谓”的启发。现实社会事态百出,新闻时时更新,人性的呈现比看小说更加丰富。在我看,很多所谓的“思考”其实是虚张声势的,那是“圈子”的产物,就如《后事遗症》,我并不觉得文体中的某些思考能给读者带来反思,如果有读者看完该小说,能记住几个鲜活的细节,对我来说便是莫大的安慰了。
再说说《蝙蝠洞》,这个小说写得有些取巧,遗传了我“讲故事”的基因。在我的家乡,确实有些地方有取“拦路名”的说法,也曾闹过一些笑话。我塑造了一个未婚先孕的母亲,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原本初衷是想借此动机,挑战地方的古老习俗,打破一些民间的约束与偏见,以此展现出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也许我功力不够,又写偏了。
这就是我写作的命运,也是文中人物的命运,这些人物诞生于我的笔下,我却没有让他们得到一个好的归宿,这是我的失职。不过,他们在我的笔下曾经有过精彩的一瞬间,焕发出一些活生生的气息,让读者觉得他们曾经是活过的,有过自己的挣扎,我便觉得对得起这些人物的存在了。现在很多小说,为了表达人性和体现思想,其中人物大多活得精神压抑,与他们相比,至少我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虐待,他们有着生活本真的面目。
感谢《滇池》,一下子推出我两篇小说。或许多年之后,回头再看看这样的文字,会满心羞愧。但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没必要刻意去绕开。
发表完这两个小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甚至更久,我或许不会再写中短篇小说了。我喜欢讲故事,沉迷于故事与人物的碰撞,中短篇小说篇幅有限,总是放不开手脚。想把人物写得更好,故事讲得更精彩,吸引更多的读者,长篇小说当然是更大的舞台。以我文学的功力,能否写得出长篇小说,这是十分存疑的。即便是写出来了,会不会有人看,有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这并不妨碍我的热情。可见我是个冥顽不灵之辈。
人生漫漫,岁月悠悠,谁没有几年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是浪费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从而忘记了真正的自我。
责任编辑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