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大于思考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上是搞风水的,从太爷到大爷,再到父亲,经历了三代人的付出与积累,在地方上口碑很响。我很想成为家族的第四代传人,进入这样一个神奇的领域,对我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那些神秘的故事,诡异的传说,能牢牢抓住人的眼球,说不定哪天我也能写出类似《鬼吹灯》《盗墓笔记》之类的畅销书。然而,我在东莞安家了,老婆孩子也都习惯了城里的灯火,不可能跟我回乡下生活。
  这件事情让我耿耿于怀,至今仍无法放下。
  身在风水世家,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写《后事遗症》时,我把乡村治办丧礼的一些风俗人情用在了文中。这篇小说跟我以往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以往的小说,我以讲故事为主,喜欢讲那些不常见的故事,情节设计也偏向跌宕起伏,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因为追求故事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我的叙述重心往往会偏向于塑造人物和构造故事上,因此削弱了文本的思想,对人物没有更深的思考。不过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认同“形象大于思想”这个说法,也喜欢金庸先生说的“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既然是人,那么就要有故事和感情发生,只要把人写活,故事讲得看好,我便觉得足矣,至于思想和人性,见仁见智吧。
  《后事遗症》之所以与我以往的小说风格不一样,因为这篇小说以描写情节与细节为主,整体故事读下来较为平淡,没有什么高潮,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生活的缩影。但是,我尝试着“暗流涌动”的写法,表面看上去平静,却努力想营造出一股张力,让死亡的阴影笼罩在其中,通过故事,把所谓的人性及人物命运的背后挖得更深,并且我也尝试融入一些死亡的终极思考,以及對社会现象的反思。总之,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放弃故事化的小说,努力抛开故事本身,学着怎么去面对更复杂的内部。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以上初衷,但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将来我不会再用这样方式写作。我觉得挖掘人性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不太相信“所谓”的人性会给读者带来“所谓”的思考,以及“所谓”的启发。现实社会事态百出,新闻时时更新,人性的呈现比看小说更加丰富。在我看,很多所谓的“思考”其实是虚张声势的,那是“圈子”的产物,就如《后事遗症》,我并不觉得文体中的某些思考能给读者带来反思,如果有读者看完该小说,能记住几个鲜活的细节,对我来说便是莫大的安慰了。
  再说说《蝙蝠洞》,这个小说写得有些取巧,遗传了我“讲故事”的基因。在我的家乡,确实有些地方有取“拦路名”的说法,也曾闹过一些笑话。我塑造了一个未婚先孕的母亲,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原本初衷是想借此动机,挑战地方的古老习俗,打破一些民间的约束与偏见,以此展现出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也许我功力不够,又写偏了。
  这就是我写作的命运,也是文中人物的命运,这些人物诞生于我的笔下,我却没有让他们得到一个好的归宿,这是我的失职。不过,他们在我的笔下曾经有过精彩的一瞬间,焕发出一些活生生的气息,让读者觉得他们曾经是活过的,有过自己的挣扎,我便觉得对得起这些人物的存在了。现在很多小说,为了表达人性和体现思想,其中人物大多活得精神压抑,与他们相比,至少我笔下的人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虐待,他们有着生活本真的面目。
  感谢《滇池》,一下子推出我两篇小说。或许多年之后,回头再看看这样的文字,会满心羞愧。但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我没必要刻意去绕开。
  发表完这两个小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甚至更久,我或许不会再写中短篇小说了。我喜欢讲故事,沉迷于故事与人物的碰撞,中短篇小说篇幅有限,总是放不开手脚。想把人物写得更好,故事讲得更精彩,吸引更多的读者,长篇小说当然是更大的舞台。以我文学的功力,能否写得出长篇小说,这是十分存疑的。即便是写出来了,会不会有人看,有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这并不妨碍我的热情。可见我是个冥顽不灵之辈。
  人生漫漫,岁月悠悠,谁没有几年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是浪费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从而忘记了真正的自我。
  责任编辑 包倬
其他文献
夏至,夏天而至,这是一年中,我们所处的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此刻,阳气至极,想来最热的天便是从此时开始的。古人是如何将这一天定为夏天真正到来的时光?不偏不倚,智慧的光芒如日璀璨。  夏至,大地的色彩由淡绿转为浓绿,仿佛一块布上被谁泼了浓稠的色调,有些地方,再怎么抹也化不开了。天空的云开始变幻无穷,一会儿丝丝缕缕,一会儿团团压顶,一会儿层层舒展,魔术一样的牛羊,花草,鱼兽,人群,神仙涌来散
期刊
1997年秋末的一天傍晚,太阳刚落山,白昼的身影只在对岸山顶的那一小块穹隆,留下一抹淡淡的鱼肚白亮光,晚霞涂抹得鸡冠一样的巍巍山巅,渐渐开始贫血、干枯,显露出本来的峥嵘、苍茫。山脚下,一条逼仄蜿蜒的河谷顺势而下。在这川西北的群山腹地,在这宁静偏远的河谷地带,盈盈暮色开始生长,静候夜晚降临。  一日将尽,倦鸟归巢,炊烟自河谷人家的烟囱缓缓升起,爬升的巨擘,很快让风吹歪了脖子,雾霭一般白茫茫的斜斜的盘
期刊
霍俊明:王伟,你好!因为特殊的疫情使得整个世界都变了,甚至每个人的世界观也在变化。那么,从 2008年开始诗歌写作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那么诗歌写作对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诗歌在你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承担了怎样的特殊功能?  王伟:谢谢霍老师给我提供这次对话的机会。诗歌与我,我们是一种相互选择的关系。我想让诗歌说出过滤、净化以后的我,诗歌成为我生命中必须的维生素和钙、铁、锌,它让我成为
期刊
访谈  我需要诗歌的净化 /王伟 霍俊明  评论  从空间开始的精神幻象 /霍俊明  在我之上  组诗 王伟  就这样活着  就这样坐着,在西宁城西群楼一隅  让微信空着,周末空着,自己空着  就这样走着,在五四大街上  让眼睛近视着,消费近视着,生活近视着  就这样写着,如柴达木一样的荒原上  让汉字穿着仿宋的正装、排队、正襟危坐  就这样活着,在一行行排队的黑衣字身后  多像殡仪馆里低头默哀送
期刊
我享受着最后一点拿铁的浓香在舌尖慢慢消失,阳光透过落地的玻璃斜照在我对面的座位上,仿佛它正是我相邀的同伴,陪我在这个明媚的二楼靠窗位置慵懒了一个下午。这让我心满意足,打算举起空杯向对座的阳光道别,然后结账走人。就在这时候,我听到有人叫我。  实际上那声音里并没有出现我的名字,之所以我能确定是在叫我,是因为此时这家小小的咖啡店里一共只有三个人——正在吧台里面目不转睛看电视的店员、我、这声音的主人。而
期刊
从代际和“同时代人”的角度,身居中国西部的王伟并不是被过多谈论的青年诗人,而在“80后”诗歌运动中他也是一个缺席者,出生于 1988年似乎带有天然的代际的尴尬。但是,诗歌批评早已应该摆脱闹哄哄的运动的后遗症,关于“个人”的发现一直成为这些年来诗歌批评的一个起点。但是,在更为综合和开放的视角之下“个人”往往又是可疑的。如果我们环顾当下中国诗坛,即时性、感官化、私己化的写作几乎无处不在,诗人深陷于日常
期刊
一  喜鹊滚石。这样的断句,好像睁眼说瞎话。喜鹊何来力气,滚动石头?但你别不信,它们扑棱棱的鸟生就是辨石、刨石、滚石的。那副模样,够谦卑的了,围着认定的、灰不溜秋的石根点头哈腰,干瘦的爪子往屁股方向窸窸窣窣地刨,尾翼翘了平,平了又翘。看火候差不多了,跃上石头狂跳,很用力的样子。“喳”,起飞的档口,刨松了的石头滚了下去。喜鹊很得意,在空中扑打翅膀,煽下风,立即飞回,大朵快颐蚯蚓、蚁卵或不知名的虫豸。
期刊
一  一条古道,弯弯曲曲地长,一长两千多公里。  一条古道,起起落落地忙,一忙两千多年头。  如此宏大的叙述,似乎跟大凉山区区十余华里的清溪峡不搭。可我心头明白,再不相称,清溪峡亦然是有功劳的。长年鸟声和鸣的峡连接着古道,南来北往,人喧马嘶,别无他途,幽深的峡既成全了古道,也成就了自己。  峡的沟口多石。碎的不用说,从鹅卵石到箩筐大的、状似牛的、巨如房的,都蹲在那里,像密谋着天大的事情。青石板从乱
期刊
老朱栽了。栽在一段手机拍摄的视频上。  消息就像这几天法国梧桐上飘散出来的毛絮,见人就朝鼻孔、喉咙、颈项里钻。扛得住的,只是痒一下,遭不住的,会过敏,发炎,起疹子。比如我。  如果老朱早点栽,我无所念;迟些栽,我有可能如了愿。偏偏他不合时宜地掉了链子。掉的还不是一般的链子,是关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作风、形象等方方面面的裤链子。这一掉,老朱变成了笨猪,挨了刀,放了血,还不配做腊肉香肠,因为季节不对
期刊
李碧把左胳膊从羽绒服的袖筒里掏出来,深咖色的毛衣又撸到臂弯上处,露出了小半截干巴巴的手臂。医院里的暖气已经停了,有寒意从窗口那里轻快地涌过来。李碧攥紧拳头,拍打着伸直的关节里侧,几根紫红色的细血管在暗黄色的皮肤下隐隐约约显露出来。前面只排着两个人了,是两个女孩,往后看,还有五六个女孩在等着。李碧把头扭回来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这个科室里全是女孩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再正常不过了,即使她们都是孤身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