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基本保障和战略要求。本文将CIPP模型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结合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行动、教育环境建设、教育成果等方面作出评价,并由此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三层指标体系,进一步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和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CIPP模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0.28
尽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推进了近三十年,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度激增,比赛成果丰硕,大学生创业率持续提高,高校创新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相关的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但总体而言,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在经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后,仍缺乏主观上的创业激情,客观上的创业能力也不足。因此,高校在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同时,更要对其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优化。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及其发展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发展
1.1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育质量评价是针对教育目标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判,对教育成果进行有效评估,以辅助教育决策,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以及其产生结果的描述与价值判断。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发展
我国近年来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多。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整理了解到,现有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多集中于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环境、学生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等要素的评价,同时,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1.3 基于CIPP模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CIPP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1966)提出的评价方法。CIPP模型属于决策导向评价模型,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评价流程。这一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即评价不应仅限于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应着眼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辅助信息。因此,采用CIPP模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不仅可以对教育质量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更有利于分析实现过程,促进决策与改进的功能,而且可以提高评价的认知度。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采用CIPP模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本文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方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实用性,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
2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
本文基于CIPP理论的四个要素,结合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了由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成果绩效构成的四位一体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如图1)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是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保障,反映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投入情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投入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输入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资源投入以及资源运行效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主要包括师资建设、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也反映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专(兼)职教师人数、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人才引进及培训等;设施建设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园、创业园等设施设备及指导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费投入包括校内建设经费和校外的财政拨款、企业的孵化基金、社会的天使基金以及校友捐资等,都属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
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过程评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是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项目两个方面。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除此之外,邀请创业导师和企业人员开办沙龙、讲座也是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包括教育部主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重要创新创业大赛。此外,大学生可通过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基地、校企合作等实践平台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3 高校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环境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对高校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背景评价”。
高校创新創业环境包括高校所在的区域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区域环境评价是对高校所在城市的创新创业的活跃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维度的评价,主要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和资源环境。学校环境是学校在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等方面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和保障,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工作列入到学校重点工作之中,是否有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实施方案,主要考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及实施。 2.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成效的体现。对高校创新创业成果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绩效的评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内容和形式很丰富,可以分为教学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成果。教学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创业率、创业榜样、科研项目、论文等,它反映了高校创业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践活动成果包括竞赛参与及获奖、学生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孵化、校企合作成果等。
3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综合考虑各个维度,尽量覆盖创新创业教学质量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和完整。(2)层次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明确指标体系之间的层次关系,避免各级指标之间的重叠重复,从而导致指标设计失去科学性。(3)动态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征,指标的选取应具有可发展性与动态性的特点。(4)实用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明确指标的内涵和意义,尽量保证指标的选取具有易操作和易执行的特点。
3.2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基于CIPP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模块,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以下三层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4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关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开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有助于分析和发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绩效。本文通过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三层指标体系。借助CIPP模型的优势提高了评价的认知度和可信度,为高校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审视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资源投入、教学实践发展及过程和绩效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参考文献
赵绚丽.CIPP视域下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研究[J].经济师,2020(11):155-157.
王恒宇.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0):93-95.
周风,曾增,李龙.基于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9(09):29-33.
赵岩松,朱伟,刘毅.基于CIPP的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5):113-118.
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77-382.
张敏,李安然.基于CIPP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目标、要素及内涵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6):48-52
孙鹏,黃福华.基于CIPP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5):175-177.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吕美 周昱雯
关键词:CIPP模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0.28
尽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推进了近三十年,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度激增,比赛成果丰硕,大学生创业率持续提高,高校创新科学研究和创业教育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相关的教学科研成果丰硕,但总体而言,高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在经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后,仍缺乏主观上的创业激情,客观上的创业能力也不足。因此,高校在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同时,更要对其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质量监控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优化。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及其发展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发展
1.1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
教育质量评价是针对教育目标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判,对教育成果进行有效评估,以辅助教育决策,提高教育质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以及其产生结果的描述与价值判断。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发展
我国近年来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显著增多。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整理了解到,现有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多集中于创新创业课程、师资、环境、学生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投入等要素的评价,同时,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可靠性。
1.3 基于CIPP模型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CIPP模式是美国学者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1966)提出的评价方法。CIPP模型属于决策导向评价模型,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评价流程。这一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是“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即评价不应仅限于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应着眼于为决策者提供决策辅助信息。因此,采用CIPP模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不仅可以对教育质量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更有利于分析实现过程,促进决策与改进的功能,而且可以提高评价的认知度。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采用CIPP模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本文基于教育评价理论和教育评价方法,遵循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实用性,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
2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
本文基于CIPP理论的四个要素,结合高校创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了由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行动、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创新创业成果绩效构成的四位一体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如图1)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是高校创新创业活动的保障,反映了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投入情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投入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输入评价”。
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所需的资源投入以及资源运行效率,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主要包括师资建设、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基础保障,也反映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具体表现在专(兼)职教师人数、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人才引进及培训等;设施建设包括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园、创业园等设施设备及指导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经费投入包括校内建设经费和校外的财政拨款、企业的孵化基金、社会的天使基金以及校友捐资等,都属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
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过程评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行动是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项目两个方面。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课程类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除此之外,邀请创业导师和企业人员开办沙龙、讲座也是理论课程的有益补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包括教育部主办的“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重要创新创业大赛。此外,大学生可通过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基地、校企合作等实践平台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2.3 高校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环境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对高校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背景评价”。
高校创新創业环境包括高校所在的区域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区域环境评价是对高校所在城市的创新创业的活跃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维度的评价,主要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氛围和资源环境。学校环境是学校在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等方面所提供的基本条件和保障,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工作列入到学校重点工作之中,是否有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的实施方案,主要考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及实施。 2.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成效的体现。对高校创新创业成果的评价是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绩效的评价。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内容和形式很丰富,可以分为教学科研成果和实践活动成果。教学科研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创业率、创业榜样、科研项目、论文等,它反映了高校创业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践活动成果包括竞赛参与及获奖、学生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孵化、校企合作成果等。
3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综合考虑各个维度,尽量覆盖创新创业教学质量有关的各种影响因素,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的全面和完整。(2)层次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明确指标体系之间的层次关系,避免各级指标之间的重叠重复,从而导致指标设计失去科学性。(3)动态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特征,指标的选取应具有可发展性与动态性的特点。(4)实用性原则。在指标选取时要明确指标的内涵和意义,尽量保证指标的选取具有易操作和易执行的特点。
3.2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基于CIPP模型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个模块,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全面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以下三层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如表1所示)。
4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关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开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有助于分析和发现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问题,有助于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绩效。本文通过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中,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三层指标体系。借助CIPP模型的优势提高了评价的认知度和可信度,为高校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审视本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建设、资源投入、教学实践发展及过程和绩效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参考文献
赵绚丽.CIPP视域下高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研究[J].经济师,2020(11):155-157.
王恒宇.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0):93-95.
周风,曾增,李龙.基于CIPP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宿州学院学报,2019(09):29-33.
赵岩松,朱伟,刘毅.基于CIPP的高校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05):113-118.
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77-382.
张敏,李安然.基于CIPP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目标、要素及内涵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06):48-52
孙鹏,黃福华.基于CIPP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模型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5):175-177.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吕美 周昱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