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对失望的忍耐力

来源 :情感读本·道德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oo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东方一位圣人到了一个国家,他在那里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孩子们说他们饿了,他们的母亲就为他們做早餐,然后把早餐放到他们面前。
   孩子们刚把食物放到嘴边,一群粗鲁的男人冲了进来,把早餐全拿走了。母亲们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幕,没有一句抱怨,而孩子们也没吵闹。
   圣人感到很惊讶,就问孩子们的母亲,这一切是什么意思?
   她们说:“先生,我们恳求你再多观察一会儿。”
   这时,孩子们站了起来,四处去寻找他们的早餐。一阵忙乱之后,他们找到了,然后填饱了肚子。原来那些男人将他们的早餐藏在了某处。
   母亲们转向圣人说:“先生,在我们国家,我们就是这样在孩子还年幼的时期就培养他们耐心的美德。因为真正引领人们成功的,是职业生涯早期中忍受失望的能力,我们就是这样培养我们孩子的这种能力。”
  马艺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路上遇见小孩  他们爬到结满桑葚的桑树上  “你吃嘛,可以的,真的可以的!”  天蓝得太可爱了  我看见树梢上的叶子像蝴蝶  他们站在树杈上  亲爱的小孩  当我经过时,你在大声说  “有点酸,有点甜。”  这宽阔的、沒来由的颤动  这样柔软
期刊
瑟瑟秋风  将村里村外满枝的叶儿摘光  荒凉 萧索  冷酷地将我淹没  那些曾經清亮的水,厚实的土  把我渐渐奶大  赋予我良好的品行  经历风风雨雨  时光一晃而过  乡村含辛茹苦培养的我们  一个个被城市留住  乐不思蜀  在这样一个无风无月的秋夜  遥望乡村  乡村深巷  隐隐传来一声声熟悉的狗叫
期刊
我们绝不能低估人类的愚蠢。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集体层面,人类常常做出自我毁灭的举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一件事,就是战败国竟然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期。不论是德国、意大利,还是日本,在军队投降、帝国彻底崩溃20年之后,富裕程度前所未见。它们一开始究竟为什么要开战?为什么要让数千万人承受不必要的伤亡和破坏?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愚蠢的误判。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将领、经济
期刊
刹那间,我恍然大悟,读懂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却原来在他心里,我永远都是他的最好最棒的女儿。  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岁月的销蚀与生活的无情让他失去了往日的温和,历尽沧桑的他多了一份深沉与严肃。他总是爱板着个脸,且话语不多,以至于我和他之间似乎总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没有那些所谓亲密无间的呢喃。于是,我便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我老爸。他叫我向左转,我定是不敢向右转。但是他内心对知识和军事的无限炽热与追求
期刊
我站在门口笑了。原来童年,可以是这样的天马行空。这样的童年,我似乎没经历过。我愿意让她多过几年不懂事的童年。  我看过她小小的身躯挂在游乐场上蓝色的攀吊架上,细细的手臂快速交换,像长臂猿一样前移,在架子的末端,“噌”地跳到地面上,那样的轻盈。留我在原地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不用担心,妈妈!”她笑嘻嘻地喊,从我面前嗖地跑过,又挂到了攀吊架的另一端。   我看过她小小的身躯上系着蹦床的保护绳,脚尖用
期刊
母亲 把乡下带来的菜一一摆出来  辣椒是顶嫩的 花生是顶饱满的  苕尖是顶新鲜的 南瓜煮了吃是顶粉的  她说 这些都是頂好的  都是她特意挑过的  特别叮嘱我别送人 留着自己吃  我觉着 这样的妈妈是顶好的  她用最原始的方法  教我 把顶好的 给顶爱的
期刊
朋友之间,在天空,就如茫茫天宇里的两颗星星,不一定是挨得最近,只是彼此之间,能够接收到对方发送出闪烁的那一缕星光,在大地,就如浩瀚大海之间,彼此凝望的岛屿。  早晨起来看朋友圈,正好看到一个朋友发了一篇文字《我们慢慢在朋友圈走散》,大意是说在微信朋友圈的增增减减里,一些人来了去了,由起初的热烈互动,渐渐变为冷漠相望,甚至长时间不相往来,索性就拉黑或删去,免得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和羁绊。  在微信朋
期刊
未曾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所有打不倒我们的,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所有的委屈都是命运交给我们的一种考验。  世界上的事,件件藏着委屈。  这大概是每个成年人至深的体会吧。  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年轻的收费员姑娘,因为被过路的司机误解动作太慢而受到责骂,只能一个人坐着偷偷抹眼泪。  但就在下一秒,在接待下一位顾客时,她又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了状态,强迫自己露出职业化的甜美微笑。虽然在
期刊
无论记忆或失忆都该被尊重,即尊重衰老的尊严。对老人来讲,失去的等于不存在,痛苦的只是我们,我们任何的不耐烦和埋怨都只会增添他们的不幸。  黑砖红阁的古旧城楼,赤底墨字的“顺德府”牌匾,有人吊嗓子拉胡琴唱河北梆子,有人伴着歌词乡土的迪斯科跳广场舞。平时听新闻里说“中国步入老龄社会”,总的来讲还是概念上的,此刻在邢台的清风楼广场,我意外地看到一场“彩排”,眼前一大半的人都是老年人,这个直观的冲击实在强
期刊
几分钟后,有同班男生留言:当时,你为什么不到咱班群里喊一声?总有离你家近的,总有敢开车的。你要知道,同学,不仅是用来一起喝酒的,还是能帮你承担困难的。  2019年,是我们初中那拨同学的毕业二十周年。一月的某天,当我还在昏天黑地赶稿子的时候,我的微信里突然就多了一个初中同学的聊天群。并且,在极短时间内,这个群就从十几人膨胀到54人——二十年前,这个班的总人数是72人。  感谢科技发展与通讯进步,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