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将趣味性差的文化史教学内容设计成趣味性较强,思维含量较高的一个个历史小问题,引导学生在解疑中渐入佳境,最后较理想地完成了师生都感到头疼的文化史内容教学任务。
文化史部分,占高中历史教材的六分之一左右,其篇幅不可谓不庞大。可是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却是令许多教师摇头的问题:讲吧,趣味性不强,为趣味性而趣味性又没多大意义,那样既枉费心血又浪费时间;不讲吧,学生自学既积极性不高又抓不住重点,夹生饭现象严重。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史界同仁们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笔者也长期为此而奔走。近期,笔者在讲《中国近代文化·清朝晚期文化(一)(二)》时,感到自己的探索似乎摸到了点个中滋味,今写出来与史界同人共勉。
首先,在备课阶段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思考,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设计成十个趣味性小问题:
①清朝晚期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②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骤是怎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③近代晚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从科学家们的身上你发现了什么精神?
④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
⑤请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谈谈为什么1905年清政府要废除科举制?
⑥新史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⑦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从其发现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又怎样认识我们的家乡淇县(古名朝歌)这个“殷商帝都”?
⑧“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是怎么回事?
⑨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什么?
⑩画家任伯年的画体现最突出的思想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上课,我就把这十个小问题给全体学生一一罗列出来,让他们带着这些小问题去分析研究教材,寻找答案。学生分析研究教材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掌握过程。然后我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路的办法来处理上述十个问题:
对于问题①:学生很快在课本前言中找到了正确答案,我又让他高声朗读了一遍,以加强所有学生对此重点的掌握。
对于问题②:第一问的答案在课本上,第二问学生略费周折,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出“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这一结论,我同时告诉学生,这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对于问题③:第一问答案在课本上,不过需概括一下。第二问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爱国、兴国、强国”六个字。这一点在李善兰、华蘅芳、詹天佑、冯如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于问题④:学生高声朗读了他们找到的答案,我予以肯定、表扬。
对于问题⑤:学生对其颇感兴趣。但由于其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多数学生回答得并不好。我就领着他们回忆隋唐、联系宋元、分析明清,总结出其前期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的特征。这样,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着,我又领着他们思索当前的高考,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对于问题⑥:学生只要认真地去分析教材,是不难回答的。
对于问题⑦:因其涉及到了学生们自己家乡的历史,并且又是他们平时最关心的问题,因而他们对它最感兴趣。对于第一问,我给他们讲了王懿荣的故事,讲到了他的博学——既懂医又通古文字,讲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特有素质——敏感性。对于第二问,我们总结出了两点:第一,要勇于质疑。第二,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于第三问,我指出:尽管目前我们这儿有摘心台、折胫河、古城墙、纣王墓等“古迹”,但它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说”这样的层面上,缺乏翔实的考古证据。特别是我们这儿至今没有发现甲骨文,而甲骨文才是殷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当然,没发现不等于是没有,希望同学们长大后多为此而做工作。
对于问题⑧:学生在课本七十五页找到了答案,我仍是要求他将该概念高声朗读。
对于问题⑨:第一问好答。第二问在我的帮助下,学生总结出:任何辉煌成就,都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而最终取得的。我补充: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应该自觉遵循这样的规律。
对于问题⑩:学生回答得较好,让同学们掌握住课本上的有关表述即可。
最后,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要是我们的每篇文化史课都能这样地妙趣横生,那就太好了,那样我就再也不用害怕上文化史课了。”我笑着告诉他:“你的这个愿望会实现的。”
文化史部分,占高中历史教材的六分之一左右,其篇幅不可谓不庞大。可是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却是令许多教师摇头的问题:讲吧,趣味性不强,为趣味性而趣味性又没多大意义,那样既枉费心血又浪费时间;不讲吧,学生自学既积极性不高又抓不住重点,夹生饭现象严重。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史界同仁们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笔者也长期为此而奔走。近期,笔者在讲《中国近代文化·清朝晚期文化(一)(二)》时,感到自己的探索似乎摸到了点个中滋味,今写出来与史界同人共勉。
首先,在备课阶段我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思考,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设计成十个趣味性小问题:
①清朝晚期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②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骤是怎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③近代晚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从科学家们的身上你发现了什么精神?
④中国教育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
⑤请回顾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谈谈为什么1905年清政府要废除科举制?
⑥新史学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⑦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从其发现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又怎样认识我们的家乡淇县(古名朝歌)这个“殷商帝都”?
⑧“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是怎么回事?
⑨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什么?
⑩画家任伯年的画体现最突出的思想是什么?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一上课,我就把这十个小问题给全体学生一一罗列出来,让他们带着这些小问题去分析研究教材,寻找答案。学生分析研究教材的过程,就是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掌握过程。然后我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路的办法来处理上述十个问题:
对于问题①:学生很快在课本前言中找到了正确答案,我又让他高声朗读了一遍,以加强所有学生对此重点的掌握。
对于问题②:第一问的答案在课本上,第二问学生略费周折,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出“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这一结论,我同时告诉学生,这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对于问题③:第一问答案在课本上,不过需概括一下。第二问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爱国、兴国、强国”六个字。这一点在李善兰、华蘅芳、詹天佑、冯如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对于问题④:学生高声朗读了他们找到的答案,我予以肯定、表扬。
对于问题⑤:学生对其颇感兴趣。但由于其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多数学生回答得并不好。我就领着他们回忆隋唐、联系宋元、分析明清,总结出其前期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后期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的特征。这样,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接着,我又领着他们思索当前的高考,学生们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对于问题⑥:学生只要认真地去分析教材,是不难回答的。
对于问题⑦:因其涉及到了学生们自己家乡的历史,并且又是他们平时最关心的问题,因而他们对它最感兴趣。对于第一问,我给他们讲了王懿荣的故事,讲到了他的博学——既懂医又通古文字,讲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的特有素质——敏感性。对于第二问,我们总结出了两点:第一,要勇于质疑。第二,机遇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对于第三问,我指出:尽管目前我们这儿有摘心台、折胫河、古城墙、纣王墓等“古迹”,但它们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传说”这样的层面上,缺乏翔实的考古证据。特别是我们这儿至今没有发现甲骨文,而甲骨文才是殷商文化的典型代表。当然,没发现不等于是没有,希望同学们长大后多为此而做工作。
对于问题⑧:学生在课本七十五页找到了答案,我仍是要求他将该概念高声朗读。
对于问题⑨:第一问好答。第二问在我的帮助下,学生总结出:任何辉煌成就,都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经过艰苦曲折的探索而最终取得的。我补充: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应该自觉遵循这样的规律。
对于问题⑩:学生回答得较好,让同学们掌握住课本上的有关表述即可。
最后,这节课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要是我们的每篇文化史课都能这样地妙趣横生,那就太好了,那样我就再也不用害怕上文化史课了。”我笑着告诉他:“你的这个愿望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