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玉生先生醉心於收藏幾十载,瓷器、玉石、掛鐘、手表、報紙、舊式酸枝傢俱等諸多方面,都是他所鍾愛的寶貝。青花古韻,承載着悠久的中華文化;山水花烏,傳遞出靈動的藝術世界。他認爲藝術的魅力在於令人賞心悦目,而收藏的意義則是對文化的傳承。因此,他一路收藏,以藏會友,共同分享交流,將文化傳播延續是其美好的心願。
收藏之路
有人說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事業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那麼李玉生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是憑着對陶瓷的喜愛,一路收藏至今。
李玉生先生祖籍福建,爺爺輩家族是印尼華僑,1982年,他原本也打算移民去印尼,因父親和弟弟在香港,便留了下來。與初到香港打拼創業的人一樣,李玉生先生從學習語言開始,做過許多不同行業的工作,就這樣經過了十年的奮鬥,積蓄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當時親人中有人是做玉器收藏生意的,李玉生先生尤其喜歡陶瓷,他覺得創業的時機成熟了,便毅然决然地辭去了工作。“當時也没有考慮能不能賺錢,只是這是自己的愛好,便去做了。”九十年代初期,景德鎮的瓷器在台灣需求量很大,李玉生先生看準了這個商機,便從景德鎮買進瓷器運到台灣銷售。一開始他親自跑“單幫”,但是畢竟運量有限,後來環境和人脈熟悉後,開始轉做貨櫃運輸,大大提高了效益。
直到2000年,這也是李玉生先生收藏之路的轉折點。做了一段時間的瓷器生意之後,他發現這並不是收藏的價值體現,雖然貨品賣出去了,自己也賺到了錢,但其他的什麼都没有留下。收藏應該是文化的傳承。於是,他回到香港,創辦了“集粹軒”,專做玉石、瓷器、古玩等收藏生意。經營的思路也發生了轉變,由批發式轉向高檔路踐,收藏的瓷器都是當代名人名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工藝大師等的作品。這些作品因工藝精湛而受收藏界喜愛。
近些年,收藏景德鎮名家陶瓷的人越來越多,以藏養藏是許多收藏人士的策略,“以玉養瓷”是李玉生先生邁出的第一步。有時他也會帶着藏品參加一些拍賣會,但對於自己喜歡的,他都愛不釋手,珍藏起來。
除了玉器、陶瓷,李玉生先生收藏的興趣十分廣泛,從西洋掛鐘、手表,到文革時期的報紙、小人書、毛澤東語錄、舊式酸枝傢俱……只要自己喜歡的,他都願意去收藏。如今,藏品已多達成百上千件。
收藏之思
收藏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的意義又在於什麼呢7在做了近十年陶瓷等收藏生意之後,李玉生先生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正所謂雁過留聲,我收藏一生也應該留下些什麼,不能到最後所看到的就只有金錢,應該還有更具意義的東西。”他說,“陶瓷是藝術文化的載體之一,收藏的意義也應該在於發覺其中的文化内涵並傳承下去。”
藝術品的價值是光陰一點一滴的積澱,經過時間的打磨、歲月的洗禮而彌足珍貴。這些當代名家所創作的陶瓷作品,是藝術家心血的凝結,是其精湛的技藝的展現,其價值也會隨創作者的知名度、職位、技術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即使是同一個人他的作品在不同階段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藏陶瓷一定要收藏藝術大師們年輕時代、黄金時代、頂峰時期的作品,”李玉生先生介紹說,“有些早期或者是未成名時期的作品,收藏價值更高,因爲從文化藝術的角度看,他們創作時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是投入情感,用心創作。”因此,從2000年開始,李玉生先生立足香港本地,收藏了很多八九十年代的景德鎮陶瓷名家名作。
怎樣在收藏中讓藝術文化傳承下去呢?如果說以前李玉生先生是以經商爲主的話,現在他開始思索改變方向,而以拍賣爲主。他認爲拍賣更能體現作品藝術價值,不僅在拍賣會上可以讓大家一睹風采,最重要的是拍賣公司會出書詳細介紹拍品的藝術特徵,這樣也能讓更多的人欣賞到。
此外,李玉生先生還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過當代名家名作陶瓷展,將自己收藏的珍貴作品展覽並著書。詳細將各個展品的風格特點作了介紹。此次展覽在香港引起了很大反響,不僅吸引了許多高校的教授前去觀展,更得到了雜誌、香港亞洲電視台等媒體的報道。讓更多人對當代陶瓷、陶瓷藝術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如今,李玉生先生收藏了近四百件陶瓷作品,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這些保留下來,將藏品介紹集結出一本書,真正將文化傳承下去。
收藏之樂
收藏是一門很博大的學問,去僞存真,需要的是慧眼獨具;通曉古今,匯集了文化藝術多方面的知識。李玉生先生說收藏最大的快樂就是“淘寶”。
每次去到一個城市,他都會第一時間了解當地有哪些古玩市場,甚至是一些小地攤,流連其間是他最大的快樂。每當於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發現寶貝,那種心情不亞於淘金者發現金子,這也是每個收藏者深有體會的。當然,是不是真能淘到貨真價實的寶貝,這還得看收藏者的眼光如何。幾十年的收藏生涯,李玉生先生經驗豐富,眼光獨到,收藏的多數藏品後來都以十倍或百倍的價格出售。
收藏的快樂還來源於收獲,不知不覺中涉獵了很多方面的知識。比如陶瓷製作有很多種類,分爲生活用品、仿古陶瓷、當代名作等很多種類。每個藝術家所擅長畫什麼和各自的畫風與特點,他都有詳細了解。再如玉石老貨與新貨的區别,有哪些產地以及特點,怎樣鑒别真偽等等。因爲收藏的物品種類繁多,因此每一個領域他都要了解相關知識,這也是從事收藏帶給他獨有的快樂。
不僅如此,在收藏中他結識了許多國内優秀的藝術大師,經常跟他們交流,關係密切。透過收藏,李玉生先生還認識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大家常一起討論溝通。以藏會友,互相分享,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關於未來的夢想,李玉生先生說將繼續收藏,除了在香港有倉庫之外,他還將祖籍的大宅子翻新裝修,並在老家另建有新房子,以便存放體積較大的藏品。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收藏起來,將文化保留並傳承下去,以藏會友,享受收藏的樂趣,這是他最美的設想。
側記
除了收藏,李玉生先生也經常參與社團服務工作,他是莆田錦江中學第六届華僑董事會副董事長、錦江中學香港校友會理事長,2014年錦江中學七十周年校慶,他也帶領校友參加了活動。他還是福建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爲加强鄉友間的交流、深化同鄉的感情而積極貢獻力量。
長期受到父親藝術喜好的熏陶,李玉生先生的愛好也非常廣泛,縈繞着藝術氣息。閒時他自學了畫畫,自己畫並燒製陶瓷;愛好音樂,還特地跟老師學習吹簫。做自己所喜愛的事,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也爲他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
收藏之路
有人說能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事業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那麼李玉生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雖然過程有些曲折,但是憑着對陶瓷的喜愛,一路收藏至今。
李玉生先生祖籍福建,爺爺輩家族是印尼華僑,1982年,他原本也打算移民去印尼,因父親和弟弟在香港,便留了下來。與初到香港打拼創業的人一樣,李玉生先生從學習語言開始,做過許多不同行業的工作,就這樣經過了十年的奮鬥,積蓄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當時親人中有人是做玉器收藏生意的,李玉生先生尤其喜歡陶瓷,他覺得創業的時機成熟了,便毅然决然地辭去了工作。“當時也没有考慮能不能賺錢,只是這是自己的愛好,便去做了。”九十年代初期,景德鎮的瓷器在台灣需求量很大,李玉生先生看準了這個商機,便從景德鎮買進瓷器運到台灣銷售。一開始他親自跑“單幫”,但是畢竟運量有限,後來環境和人脈熟悉後,開始轉做貨櫃運輸,大大提高了效益。
直到2000年,這也是李玉生先生收藏之路的轉折點。做了一段時間的瓷器生意之後,他發現這並不是收藏的價值體現,雖然貨品賣出去了,自己也賺到了錢,但其他的什麼都没有留下。收藏應該是文化的傳承。於是,他回到香港,創辦了“集粹軒”,專做玉石、瓷器、古玩等收藏生意。經營的思路也發生了轉變,由批發式轉向高檔路踐,收藏的瓷器都是當代名人名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藝術工藝大師等的作品。這些作品因工藝精湛而受收藏界喜愛。
近些年,收藏景德鎮名家陶瓷的人越來越多,以藏養藏是許多收藏人士的策略,“以玉養瓷”是李玉生先生邁出的第一步。有時他也會帶着藏品參加一些拍賣會,但對於自己喜歡的,他都愛不釋手,珍藏起來。
除了玉器、陶瓷,李玉生先生收藏的興趣十分廣泛,從西洋掛鐘、手表,到文革時期的報紙、小人書、毛澤東語錄、舊式酸枝傢俱……只要自己喜歡的,他都願意去收藏。如今,藏品已多達成百上千件。
收藏之思
收藏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的意義又在於什麼呢7在做了近十年陶瓷等收藏生意之後,李玉生先生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正所謂雁過留聲,我收藏一生也應該留下些什麼,不能到最後所看到的就只有金錢,應該還有更具意義的東西。”他說,“陶瓷是藝術文化的載體之一,收藏的意義也應該在於發覺其中的文化内涵並傳承下去。”
藝術品的價值是光陰一點一滴的積澱,經過時間的打磨、歲月的洗禮而彌足珍貴。這些當代名家所創作的陶瓷作品,是藝術家心血的凝結,是其精湛的技藝的展現,其價值也會隨創作者的知名度、職位、技術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即使是同一個人他的作品在不同階段的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我收藏陶瓷一定要收藏藝術大師們年輕時代、黄金時代、頂峰時期的作品,”李玉生先生介紹說,“有些早期或者是未成名時期的作品,收藏價值更高,因爲從文化藝術的角度看,他們創作時没有急功近利的心態,是投入情感,用心創作。”因此,從2000年開始,李玉生先生立足香港本地,收藏了很多八九十年代的景德鎮陶瓷名家名作。
怎樣在收藏中讓藝術文化傳承下去呢?如果說以前李玉生先生是以經商爲主的話,現在他開始思索改變方向,而以拍賣爲主。他認爲拍賣更能體現作品藝術價值,不僅在拍賣會上可以讓大家一睹風采,最重要的是拍賣公司會出書詳細介紹拍品的藝術特徵,這樣也能讓更多的人欣賞到。
此外,李玉生先生還曾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過當代名家名作陶瓷展,將自己收藏的珍貴作品展覽並著書。詳細將各個展品的風格特點作了介紹。此次展覽在香港引起了很大反響,不僅吸引了許多高校的教授前去觀展,更得到了雜誌、香港亞洲電視台等媒體的報道。讓更多人對當代陶瓷、陶瓷藝術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
如今,李玉生先生收藏了近四百件陶瓷作品,他說最大的心願,就是把這些保留下來,將藏品介紹集結出一本書,真正將文化傳承下去。
收藏之樂
收藏是一門很博大的學問,去僞存真,需要的是慧眼獨具;通曉古今,匯集了文化藝術多方面的知識。李玉生先生說收藏最大的快樂就是“淘寶”。
每次去到一個城市,他都會第一時間了解當地有哪些古玩市場,甚至是一些小地攤,流連其間是他最大的快樂。每當於琳琅滿目的商品中發現寶貝,那種心情不亞於淘金者發現金子,這也是每個收藏者深有體會的。當然,是不是真能淘到貨真價實的寶貝,這還得看收藏者的眼光如何。幾十年的收藏生涯,李玉生先生經驗豐富,眼光獨到,收藏的多數藏品後來都以十倍或百倍的價格出售。
收藏的快樂還來源於收獲,不知不覺中涉獵了很多方面的知識。比如陶瓷製作有很多種類,分爲生活用品、仿古陶瓷、當代名作等很多種類。每個藝術家所擅長畫什麼和各自的畫風與特點,他都有詳細了解。再如玉石老貨與新貨的區别,有哪些產地以及特點,怎樣鑒别真偽等等。因爲收藏的物品種類繁多,因此每一個領域他都要了解相關知識,這也是從事收藏帶給他獨有的快樂。
不僅如此,在收藏中他結識了許多國内優秀的藝術大師,經常跟他們交流,關係密切。透過收藏,李玉生先生還認識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大家常一起討論溝通。以藏會友,互相分享,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
關於未來的夢想,李玉生先生說將繼續收藏,除了在香港有倉庫之外,他還將祖籍的大宅子翻新裝修,並在老家另建有新房子,以便存放體積較大的藏品。將自己喜歡的東西收藏起來,將文化保留並傳承下去,以藏會友,享受收藏的樂趣,這是他最美的設想。
側記
除了收藏,李玉生先生也經常參與社團服務工作,他是莆田錦江中學第六届華僑董事會副董事長、錦江中學香港校友會理事長,2014年錦江中學七十周年校慶,他也帶領校友參加了活動。他還是福建媽祖文化聯誼會副會長,爲加强鄉友間的交流、深化同鄉的感情而積極貢獻力量。
長期受到父親藝術喜好的熏陶,李玉生先生的愛好也非常廣泛,縈繞着藝術氣息。閒時他自學了畫畫,自己畫並燒製陶瓷;愛好音樂,還特地跟老師學習吹簫。做自己所喜愛的事,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也爲他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