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布未来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日前在京发布。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信息、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去许多人认为科学很难预见,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以能源为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只是具体技术路径可能有多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战略研究,在长远目标指导下制定科技发展路线图是可行的。
报告凝聚了中科院30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心血,按照2020、2030和2050三个阶段,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整体构想,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和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路甬祥说,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绝不能简单地照搬他国科技发展模式,必须面向世界前沿,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求出发,前瞻布局、重点突破,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此次发布的路线图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凝练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7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新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深层地热发电技术、新型核能系统、海洋能力拓展计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
——影响国家与公共安全的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即空间态势感知网络和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
——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4个基本科学问题,包括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物质结构调控、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光合作用机理。
——发展迅速的3个综合交叉前沿方向,包括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数学与复杂系统。
“这些战略性科技问题在我国现行科技规划中尚未部署或部署力度不够,宜用国家行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重大研究领域方向集群等方式组织实施,持续攻关。”路甬祥说,路线图将每5年修订一次,为国家宏观科技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从而实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线
由华兰生物生产的中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日前正式下线,在经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实验和临床实验后,这批疫苗有望于9月上市。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围表示,下线后的疫苗仍需经过约14天的生物、生化实验,在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于7月进入临床观察。在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药品批准文号后,这批疫苗有望于9月正式上市。
据范围透露,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6月中旬华兰生物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临床实验方案,经与会专家讨论,目前已确定了最终的临床方案。
华兰生物于6月3日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英国实验室取得中国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6月13日初步完成了毒株筛选工作,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种子库,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华兰生物目前具备日连续处理20万枚鸡胚的能力,其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日产量可达60万剂,月产量可达1500万剂,年产量可达1.6亿剂。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日前在京发布。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信息、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去许多人认为科学很难预见,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以能源为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只是具体技术路径可能有多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战略研究,在长远目标指导下制定科技发展路线图是可行的。
报告凝聚了中科院30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心血,按照2020、2030和2050三个阶段,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八大经济社会基础和战略体系”的整体构想,即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先进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体系、生态高值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普惠健康保障体系、生态与环境保育发展体系、空天海洋能力新拓展体系和国家与公共安全体系。
路甬祥说,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绝不能简单地照搬他国科技发展模式,必须面向世界前沿,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需求出发,前瞻布局、重点突破,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此次发布的路线图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凝练出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2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
——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6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艾级(1018)超级计算技术。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7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包括中国地下4000米透明计划、新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深层地热发电技术、新型核能系统、海洋能力拓展计划、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大慢性病的早期诊断与系统干预。
——影响国家与公共安全的2个战略性科技问题,即空间态势感知网络和社会计算与平行管理系统。
——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4个基本科学问题,包括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探索、物质结构调控、人造生命和合成生物学、光合作用机理。
——发展迅速的3个综合交叉前沿方向,包括纳米科技、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系列、数学与复杂系统。
“这些战略性科技问题在我国现行科技规划中尚未部署或部署力度不够,宜用国家行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或重大研究领域方向集群等方式组织实施,持续攻关。”路甬祥说,路线图将每5年修订一次,为国家宏观科技决策提供科学建议,从而实现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中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线
由华兰生物生产的中国首批甲型H1N1流感疫苗日前正式下线,在经过一系列生物、生化实验和临床实验后,这批疫苗有望于9月上市。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范围表示,下线后的疫苗仍需经过约14天的生物、生化实验,在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于7月进入临床观察。在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药品批准文号后,这批疫苗有望于9月正式上市。
据范围透露,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6月中旬华兰生物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了临床实验方案,经与会专家讨论,目前已确定了最终的临床方案。
华兰生物于6月3日从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英国实验室取得中国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6月13日初步完成了毒株筛选工作,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种子库,正式进入生产阶段。
华兰生物目前具备日连续处理20万枚鸡胚的能力,其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日产量可达60万剂,月产量可达1500万剂,年产量可达1.6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