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全才的抗敌剧社社长丁里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蔡子谔,河北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河北省老教授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等13个国家级协会会员。
  当我们采访丁里同志时,他已离休在家,我们也见到了他的夫人——荆蓝。在丁里同志去世后,夫人荆蓝以一衰迈孱弱之躯,四处搜集丁里早期散佚作品,编纂成了四十余万言的一部《丁里艺术集》。
  丁里是晋察冀文艺工作者中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全才。在晋察冀先后任华北联大文艺工作团团长和军区抗敌剧社社长,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文艺领导。
  早在30年代,丁里同志便出入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为革命文艺贡献出自己全部青春年华,在文艺诸多方面已颇有一定成就和建树了。
  他不仅创作了著名的两幕歌剧《钢铁与泥土》,三幕五场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等颇有影响乃至各剧团竞相排演的剧作,还与崔嵬合作,导演了《带枪的人》《母亲》和俄国契诃夫的话剧《婚事》,并扮演包阔莱辛一角色;导演了由侯金镜等根据高尔基的《母亲》改编的同名话剧(图1),并扮演儿子伯惠尔;导演《前线》并饰戈尔洛夫一角;另导演了俄国果戈里话剧《钦差大臣》,兼任舞美设计等等。1939年春,在中国共产党“团结起来,一致对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丁里同志按捺不住创作冲动,竟在二十来天的时间里创作了:《希特勒吞食捷克》《英法的所谓“集体安全”,在希特勒看来,不过是薄纸一张》《国际反侵略群众的威力》等十余幅漫画,发表在《新中华报》和《前线画报》上。而早在1938年4月,丁里同志还在延安鲁艺从事过教育事业,与沃渣、王式廓、胡一川、江丰、蔡若虹、胡考等后来的画坛巨擘们同为美术教师。与之同时,丁里还参加过鲁艺在陕北公学演出的由冼星海作曲、塞克作词的《生产大合唱》(扮演扶犁老农);参加了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并和延安的著名低音歌唱家杜矢甲合作演唱了《囚徒歌》。据说当时丁里唱高声部,杜矢甲唱低声部。可由于丁里一开始将调起低了,杜矢甲便碰了一下丁里的腿,丁里也意识到这回要砸锅了,不料这位被誉为低音歌王的杜矢甲,居然在唱至低音区时发出了他那闷雷滚荡一般的沉雄浑厚嗓音,博得了异常热烈的喝彩。
  丁里还在小型联欢会上表演过二胡独奏《梅花三弄》《三潭印月》《寄生草》等名曲。在鲁艺音乐系任教的向隅同志听了喜出望外,坚邀丁里到音乐系去教二胡演奏,但由于丁里同志诸事丛脞,应接不暇而未果。此外,丁里在1942年便写出了深入浅出地阐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论文《会说话的眼睛》,并发表在《晋察冀戏剧》上,指导了晋察冀边区的群众性戏剧运动的表演、导演艺术实践。而他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于爱国热忱,便开始写作散文、小说、诗歌,并向报刊投稿,且多被刊布。著名戏剧家胡可同志在为《丁里艺术集》作题名为《革命文艺的实践者与探索者》的序时,怀着诚挚而崇敬的心情写道:“丁里同志的艺术成就涉及戏剧创作、戏剧表演、导演和音乐美术诸多方面,为他的文集作序非我所能胜任。只是作为他的学生和战友,很愿意尽我所知把这位为军内外文艺工作者十分敬爱的老艺术家的贡献向读者作一介绍”。序文中对丁里方方面面的艺术造诣和成就都作了详尽而客观的介绍、评价和赞誉,连对丁里撰写的《对中外杂技之异同、我国杂技的渊源和前景》的探讨与研究,都一一论及而锱铢无遗,足见丁里艺术成就之丰,亦足表胡可推崇之心至诚。
  这里,我之所以如此喋喋不休,也是要表达我在拜读《丁里艺术集》之后,对丁里同志这位前辈艺术家表达我的特别崇敬之情。
  采访时,他在我们一再地恳请下,还是谈了一些东西。比方说创作二幕歌剧《钢铁与泥土》期间三天三夜的突击创作排演的经过,以及它在解放区民族新歌剧探索中的地位;六幕十场话剧《冀东暴动》以及三幕五场话剧《子弟兵和老百姓》(图2)等的创作历程及其广泛影响;晋察冀边区“演大戏”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探讨的是非曲直、功过得失等等。
  最后他说最近吕骥同志嘱托他写一个关于再现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电影文学剧本,就给我们讲了些往事。他似乎沉缅在渺远往事的回忆里,用舒缓的语调讲道:“我是山东济南人,出身在书香门第。十来岁时的小学作文,曾得过老师‘心灵手敏,笔到景生’的佳批。十七岁便开始舞文弄墨,写些散文、小说、诗歌向报刊投稿。诗文间有发表,我便认为自己在文艺方面有点天赋,便想向这方面发展。1933年春天,中学毕业后,考入山东省民众教育馆的‘演员训练班’。民众教育馆长是‘九三学社’成员董渭川,戏剧负责人是田汉组建的左翼剧团‘南国社’成员阎哲吾。当时曾给我们排演过《共赴国难》《团结御侮》,田汉的《一致》《第五病室》以及莎士比亚、包马舍、菊池宽、熊佛西等的剧作。春秋两季到各县巡回演出,颇受欢迎。这便是我的戏剧启蒙。1935年春夏之交,由阎哲吾写信介绍我到上海去找陈白尘、张天翼、左明等左翼作家、戏剧家。当年五六月间抵达上海,见到陈白尘等,不久加入了‘月明影片公司’组建的‘东方剧社’,主持者是万籁天,金山等。并认识了剧社成员崔嵬、李琳(孙维世)、丁皑等。不久经崔嵬介绍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剧社没戏可演的时候,我们便到左翼‘剧联’‘社联’参加活動。这引起了‘月明影片公司’老板任彭年的不满,但他最大的不满是认为‘东方剧社’没有像样的所谓‘金牌演员’。用他的话说,‘女的比不上胡蝶,男的比不上金焰’。于是在1935年底即年关吃紧时,便将剧社解散了。解散决定是金山向我们大家宣布的。但金山却郑重其事地表白了他自己的意见:‘李琳(孙维世)就比得了胡蝶,崔嵬就比得了金焰! 以后咱们看吧。’”紧接着丁里说,“在晋察冀,论当剧社基层领导的艺术,我比不上汪洋;表演、导演的水平,我比不上崔嵬;剧本创作的成就,我比不上胡可。你们还让我说什么呢?”说罢,哈哈笑着双手一摊。丁里同志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诙谐和幽默,结束了我们的采访。
其他文献
电网新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低压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低压配电网的拓扑关系主要依靠人工档案维护,导致电压问题治理效率和抢修效率低下。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利用台区智能终端和采集设备的电气运行数据的台区两级分支线户关系和户表相位的识别方法。构建了用以解决台区两级分支和户表拓扑关系的台区设备从属关系识别模型,将上下级拓扑识别问题转化成二次规划问题求解,并通过户表聚类减少二次规划问题的数据维度。在分支和户表关系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利用户表电压和电流数据的户表相位识别方法,提高户表相位识别的准确性。最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在信息时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档案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管理档案,是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方式将逐步被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所取代。  当下正值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并逐步实现
一、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或5G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在高数据速率、大容量、超低时延、高移动性的新型通信技术支持下,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近年来 “智慧校园”也成为高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  高校档案馆作为高校的公共服务平台,既是学校档案的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扩大化、高校管理精细化、高校发展信息
为了解决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中控制器缺乏基于实时运行数据测试验证的问题,在应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来搭建仿真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标准规约接口获取实时电网运行数据,搭建了主动配电网控制器测试平台。测试平台利用调度主站转发和无线公网传输的方式,获得配电网实时运行数据。基于实时数据,利用DIgSILENT仿真配电网实际运行环境,进行主动配电网控制器的测试。该测试平台针对主动配电网控制器的区域自治控制和区域间协调控制2种控制模式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为主动配电网控制器的硬件在环
实物档案是指以物质实体为载体,能够反映本单位职能活动和历史真实面貌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特定有型物品,它是一个单位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单位履职活动的真实记载,是单位发展史与光荣史的有力见证,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载体的档案所不能替代的[1],同时也为撰写史志、大事记、年鉴提供最直观生动的档案实体,各单位对实物档案的认知逐步加深,对实物档案日趋重视。实物档案载体形式多样,国家未有统一的管理规范。本文通
一、建设气象史馆的重要意义  作为气象史料重新开发利用的集大成者,气象史馆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信息,建好气象史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一些省份的气象部门积极利用馆藏资源,在建设气象史馆、进行气象文化宣传和气象科普教育方面闯出了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归纳起来,气象史馆在开发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展示气象发展史和行业特色、激发干部职工职业归属感、进行气象文化教育和科普宣传、增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