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民族和谐关系与社会稳定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民族团结源远流长、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指出影响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民众经济纠纷时有发生、贫困问题依然突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实施精准脱贫、稳定脱贫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依法治理保障汉藏群众根本利益,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晏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1-0012-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北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关系研究”(16XMZ001)、国家民委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项目“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XJ-2018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束锡红(1964-),女,江苏无锡人,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研究;聂君(1986-),男,蒙古族,山东临沂人,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学研究;宁夏 银川750021高法成(1976-),男,山东聊城人,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 广东 湛江524000习近平在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和谐的民族关系对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为社会稳定提供一定的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稳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国内民族关系研究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关于如何建设民族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问题已有很多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相关成果为党和国家处理不同民族地区的民族问题提供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参考和依据。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是以汉藏族群众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汉藏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不仅关乎当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也关乎西北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在分析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的规律,分析影响汉藏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晏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进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概况海晏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6°44′、东经100°23′~101°20′之间,北接祁连、门源,东邻大通、湟中,南接湟源、共和,西邻刚察。东西宽85.7公里,南北长102.2公里,总面积4853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0.62% 。2015年全县现有耕地面积3.97万亩,其中:水浇地1.01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417.57万亩,其中冬春草场206万亩,夏秋草场204万亩,天然林45万亩。县属所在地三角城镇,在境内东南部,距州府西海镇10公里,离省城90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现辖四乡两镇29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人口自然出生率控制在8.6‰。
  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县总人口3.64万人,少数民族占49.2%,以汉族和藏族人口居多,其中汉族人口约有1.85万人,藏族人口约有0.71万人,当地民族关系主要涉及汉藏关系。近年来,海晏县一直在积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工作,努力实现从人口小县向民族团结进步大县的嬗变,通过系列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党的民族关系理论的正确指引下,当地民族关系呈现总体和谐的状态。2014年海晏县被命名为全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示范县、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但与此同时,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也面臨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刻影响着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稳定发展。二、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的实证调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学者制定许多指标来衡量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中,被广泛借鉴的就是戈登在1964年提出的衡量民族关系的七个变量,这七个变量分别是:(1)文化(acculturation);(2)社会交往或社会结构的相互进入(structural assimilation);(3)通婚(intermarriage);(4)族群意识(ethnic identity);(5)偏见(prejudice);(6)歧视(discrimination);(7)价值与权力冲突(value and power conflict) ”[1]。我们根据调研地点和具体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有关变量进行了筛选和补充,最终选定从汉藏交往、居住格局、汉藏通婚、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本文数据来自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于2016年6~7月的问卷调查,该调查以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域内18~69周岁的住户人口为目标总体,涉及500个居民,最终回收合格样本466个。
  (一)不同生活场景中的汉藏交往
  “民族交往是民族的伴生现象,它与民族的产生息息相关,又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发展。”[2]“民族关系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关系,这种开放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民族交往基础上的。两个民族间个体成员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交往是社会交往,这种交往的总和就是民族交往。”[3]24当前,海晏县的民族交往十分广泛,各族群众在不同的场合中,因工作、生活、学习等需要发生交往,在交往中又不断深化精神和思想上的深层次交流,在交往和交流的前提下,又进一步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交融。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数据显示,当问及“您认为您周边的汉藏民族关系怎么样?”,69.1%的被访者认为“非常好和比较好”,26.8%的被访者认为“一般”,仅有4.1%被访者认为“非常不好和不太好”。通过数据分析可见,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整体上呈良性发展态势。   1.学校中的汉藏关系
  海晏县属学校有学校和幼兒园共14所,寄宿制民族中学1所,寄宿制民族小学1所,幼儿园12所(其中,民办幼儿园1所)。全县在校学生中有汉、藏、蒙、回、土、东乡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43%。长期以来,海晏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始终将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等教材列入课程计划,要求每周授课不得少于2个课时。学校还实行以汉语教学为主,藏语、蒙古语并重的教学模式,根据少数民族的习俗特点,把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民俗带进课堂,实行民族特色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认知,强化民族认同。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青少年学生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他们成为民族团结的维护者、促进者。“五十六朵鲜花共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花似锦……”这是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五年级六班学生刘国斌,根据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上专门写下的。可见,通过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意识已经深植在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中。
  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民族班藏族学生YL说: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有汉族、蒙古族、藏族、土族、回族等各个民族的同学,以前我在学校还是习惯跟藏族同学玩,跟其他民族的同学来往少。最近,学校总是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开展很多活动。比如组织我们到烈士陵园、原子弹研制基地等场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文化”手抄报评比、“民族人物故事”演讲比赛、“民族精神代代传”班刊比赛、“民族之花齐开放”征文比赛、“歌颂中华大家庭”民族歌舞汇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我了解各民族知识的兴趣,也增强了我对各民族的热爱。而且,班里还开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让学习好的同学帮扶学习困难学生,我也是被帮扶对象,帮扶我的是我们班的第二名的LJJ同学,她是汉族,她除了愿意跟我一起学习,还愿意和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玩,我很感谢她,我真的感觉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
  2.工作中的汉藏关系
  在海北州和海晏县所在地,有许许多多的商户,他们比邻而居,做着各自熟悉的行当。回族、撒拉族群众一般从事清真餐饮业,藏族群众一般开藏餐馆或者藏饰品店,汉族群众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既有餐饮业,也有零售业、运输业等。在日常营业中,他们都能一视同仁地对待各民族顾客,长期以往,通过买卖关系与当地的各族群众建立起了友好关系。而且,他们不仅公平地对待顾客,也能公平地对待工作人员。
  海晏县青海湖路上的德吉心茶餐厅的藏族老板GB说:
  我这个茶餐厅主要卖的藏餐,但我不仅接待藏族,只要是来吃饭的,我都欢迎。店里接待的汉族客人很多,他们多数是从外地过来青海湖旅游的。我们店里的服务员里有藏族姑娘,还有汉族、蒙古族小伙子,他们都很能干。他们来的时候,我就对他们说,我不管你们是哪个族的,只要你们肯努力,就能拿高工资。所以,他们干活积极性都挺高,相处的也不错,还有一个藏族姑娘和汉族小伙子谈对象呢,我们都看好他们俩。
  在很多大型企业或工厂里,员工都来自不同民族。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彼此信任,相互协作,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他们在工作中建立起紧密的关系网络,甚至由一般的同事关系延伸到朋友关系或者婚姻关系。同时,基于这一紧密的关系,他们相互关爱,相互扶持,在互帮互助中凸显和谐民族关系的真谛。
  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庆说:
  在夏华,民族团结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又弥足珍贵,我们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汉藏民众非常珍视在工作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当问及“您是否愿意与汉(藏)族人一起工作吗?”分别有73.5%的汉族被访者和67.3%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有20.9%的汉族被访者和26.3%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无所谓”,仅有5.6%的汉族被访者和6.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非常不愿意和不太愿意”。“一起工作要求彼此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及信任,工作关系包含了一些感情因素。”[3]25可见,不论是汉族还是藏族,他们是愿意去信任对方,建立起合作关系的。
  3.邻里间的汉藏关系
  不同民族间的邻里关系也能体现民族关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形象的道出了邻里关系融洽、和睦的重要性。在海晏县,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不同民族间比邻而居的情况比较多。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民族关系。尤其是在城市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基础设施,提高了群众素质,邻里关系和谐了,社区治安变好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西海镇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YFL说: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改变了我们社区的旧面貌,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新实惠,为我们建设多民族嵌入式社区、团结社区提供了新活力。汉族老人WLH是城西社区里自发组织的义务巡逻队中的一员,平日巡逻时着重观察道路是不是平整、井盖有没有破碎……前段时间,他因为妻子生病没有去巡逻。那段时间,每天都会有居民打电话给社区,问他最近怎么没有去巡逻,是不是生病了。
  调查还涉及汉藏民众择邻意愿的考察,以探究汉藏民众间混杂居住的趋势将会如何发展,同时反映某人对他族民众的态度。当问及“您是否愿意与汉(藏)族做邻居?”,分别有75.3%的汉族被访者和66.9%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有15.3%的汉族被访者和23.9%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无所谓”,仅有9.4%的汉族被访者和9.2%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非常不愿意和不太愿意”。邻里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比较亲密的一种关系,以上数据说明,不论汉族民众还是藏族民众,他们都愿意与邻为善,和睦相处。   (二)居住格局与汉藏关系
  民族居住格局既是民族关系的一種体现,又将直接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间混合杂居的空间结构缩短了族际交往的距离,使社会互动和信息传播的渠道得以畅通。”[3]27民族间混杂居住的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彼此的频繁交往与深入交流。
  海晏县辖2镇4乡,三角城镇是海晏县府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有藏、汉、蒙、回、土等9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18%。西海镇位于海晏县城西北部,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有汉、藏、回、蒙古、撒拉、土等1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50%。金滩乡地处海晏县东南部,是全县唯一的农业和人口大乡,居住着汉、蒙、藏、土、回五个民族。青海湖乡是一个兼营小块农业的牧业乡,聚居着汉、藏、回、蒙、土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81.3%。哈勒景蒙古族乡有蒙、汉、藏、回、土五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甘子河乡位于海晏县西北部,是全县最大的牧业乡,有汉、蒙、藏、回等多个民族。全乡共有1600户562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56%,其中藏族人口3240人,占总人口的57.58%。在海晏县辖区内,广泛分布着汉、藏、回、蒙、土等诸多少数民族,各民族人口不一,但以汉族和藏族人口居多,在个别乡镇,藏族人口占多数,如青海湖乡、甘子河乡。调查发现,现阶段,海晏县汉藏居住格局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完全混居型,一类是相对混居型。三角城镇和西海镇分别是海晏县政府和海北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里汉藏混杂居住的格局比较明显,“传统聚族而居的模式已不适合现代城市社会的发展,各族居民往往根据工作或生活需要选择合适的社区居住,社区内回汉居住界限已十分模糊,汉藏居民完全混居在一起。[4]
  海晏县城林苑小区的住户藏族小伙子CYJC说:
  我原来住在青海湖乡同宝村,平时主要靠羊养牦牛挣钱。这几年牦牛卖得上价钱,我挣了一些钱,2014年就到镇上(三角城镇)买个房子,冬天冷的时候,我就到镇子上住,有暖气,夏天就到夏季牧场放牧,村子里房子还在,有时候也会去住住。小区里的房子在三楼,对门住的是蒙古族,也跟我一样,冬天来住住,楼上住的都是汉族。我刚搬来,跟邻居们还不太熟悉。慢慢地经常上下楼碰见,就熟悉了,过节的时候,大家还串个门做客,相处的还不错。
  而在牧业乡和农业乡,汉藏居民“集中居住在社区内的某一区域或某几个区域内,无形中将社区划分为几个居住模块,汉藏居住界限比较明显,仅在居住区域的边界有所接触,呈现出相对混居的态势。”[4]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从事牧业的汉藏居民会离开冬季居住的地方,前往夏季牧场,呈点状零星分布在广袤的草原上,居民户之间相隔较远。城市中汉藏混杂居住的情况要多于农村地区,城市中汉藏民族交融的态势更明显。
  (三)族际通婚与汉藏关系
  “一般情况下,民族间的通婚是测度不同民族相互关系和深层次融合程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5]西方民族学界普遍认为,“当两个民族间的通婚比例达到 10%以上时,才可以说这两个民族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6]当问及“您身边有汉藏通婚的现象吗?”数据显示,53.0%的被访者回答“非常多和比较多”,43.1%的被访者回答“不太多和比较少”,仅有5.9%的被访者回答“没有”。由此可以推测,当地汉藏通婚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三角城镇居民LLM说:
  我老公就是藏族,不过他们家本来就是县城的,父母也都在单位上班,他受到的教育很好,大学在西藏民族学院上的学,毕业后回来县里工作。后来我们认识了,就好上了。刚认识他的时候,觉得他是藏族,感觉可能交往不来,后来才发现他对汉族和汉族文化认识很多,相处起来一点都不累。后来我父母知道我们之间的事,也觉得藏族是不是在各方面跟汉族不太一样,不好相处,怕我以后后悔,后来他们接触了几次,父母就打消了顾虑,同意了我们俩的事。现在我们结婚四年多了,很少因为民族上的不同产生过矛盾,相处得还挺好。我有好几个朋友也是找的藏族,汉藏通婚在我们这还是比较常见的。现在人们都想的比较开,什么汉族、藏族的,只要两个人喜欢,一般不会受到太多干涉的。
  “就通婚者个人而言,在克服客观困难的前提下,需要基本上能接纳有着民族感情和民族心理差异的另一个人,才能与其达成婚姻关系,这样的婚姻也标志着把一个异族人吸收进本族的族群。正因为如此,族际通婚通常并不被本族群认为仅仅是通婚者个人的私事。”[7]个人的婚事往往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甚至是受到众人的影响。当问及“您赞同藏族与汉族之间通婚这种事吗?”分别有64.2%的汉族被访者和58.9%的藏族被访者表示“赞同”,有5.6%的汉族被访者和6.8%的藏族被访者表示“不赞同”,有30.2%的汉族被访者和34.3%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无所谓”。可见,多数人对汉藏通婚持有比较开放、包容的态度。
  (四)文化交流与汉藏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文化的交流必不可少。不同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增进彼此文化了解的同时,还深化了对彼此其他方面的认知,这为彼此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藏族拥有自己的语言,而且与汉语差别较大,汉藏之间的交往首先遭遇的便是语言不通问题。是否能够学习和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就决定了汉藏民众间是否能够顺利实现正常的民族交往和交流。
  当问及“您是否能用汉(藏)族语言与汉(藏)族交谈?”分别有53.5%的汉族被访者和39.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会说和能说一些”,有28.8%的汉族被访者和45.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不太会说”,有17.7%的汉族被访者和15.2%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不会说”。关于“您是否能够听得懂汉(藏)语?”分别有64.6%的汉族被访者和59.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听得懂和能听懂一些”,有32.6%的汉族被访者和39.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听不太懂”,有2.8%的汉族被访者和1.2%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听不懂”。海晏县很多汉人会说藏语,多数藏族群众或多或少会说汉语,相互间的交流基本不存在问题。在海晏县,语言差异已不是汉藏交往的障碍。当问及“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学习汉(藏)语?”分别有77.3%的汉族被访者和75.3%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有21.4%的汉族被访者和22.3%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无所谓”,有1.3%的汉族被访者和2.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没有必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交往的需要,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并不断地适应着彼此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主要涉及饮食、服饰和传统节日,当问及“您平时吃汉(藏)餐吗?”分别有31.6%的汉族被访者和38.6%的藏族被访者表示“经常吃”,有41.4%的汉族被访者和45.0%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有时吃”,有24.2%的汉族被访者和15.5%的藏族被访者表示“不怎么吃”,有12.6%的汉族被访者和9.9%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不吃”。可见,不论汉族还是藏族,他们对彼此的饮食都比较适应,在饮食上并没有明显的民族区别,更多的是个人口味上的差别。
  当问及“您平时穿汉(藏)族的衣服吗?”分别有9.3%的汉族被访者和74.1%的藏族被访者表示“经常穿”,有18.1%的汉族被访者和13.1%的藏族被访者表示“重大活动时穿”,有31.6%的汉族被访者和10.7%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偶尔穿”,有40.9%的汉族被访者和2.1%的藏族被访者表示“完全不会穿”。从服饰上来看,藏族民众对汉族服饰的接受程度更高,藏族民众通常搭配汉族服饰来穿民族服饰。
  当问及“您平时过汉(藏)族的传统节日吗?”,分别有1.4%的汉族被访者和3.2%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每个节日都过”,有40.0%的汉族被访者和45.4%的藏族被访者表示“过重大节日”,有47.4%的汉族被访者和48.6%的藏族被访者表示“有时会过”,有11.2%的汉族被访者和2.8%的藏族被访者表示“从来不过”。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延续性,较难被其他民族接受,但这并不妨碍其他民族参与到节日的形式中。
  以上分析可见,藏族民众对汉族文化的接受、认同程度越来越高;汉族民众对藏族文化的认同程度也比较高。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汉藏民族关系不仅体现在了日常的生活交往中,而且渗透到了民族文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是汉藏民众长期相处、共同协作的必然结果。 三、海晏县汉藏民族关系发展特征与趋势在长期的民族工作中,海晏县一直突出民族地区、民族群众、民族工作以及民族文化这四个方面的重点来开展工作,多民族杂居的历史渊源、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等因素都对汉藏民族关系特点的形成产生了一定作用。
  (一)民族团结源远流长
  “195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青海省金银滩草原创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实验和生产基地,从那时起,这片占地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便与中华民族的和平安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到了1959年的秋天,为了核武器研制实验和生产基地的顺利建立,在青海藏传佛教转世活佛夏茸尕布的带领下,1279户牧民义无反顾地离开金银滩,迁往别的牧场,而就在迁徙的过程中,有的孕妇生下了孩子,有的老人生了病甚至去世;还有的,由于天气恶劣,等到达目的地后,牛羊已一无所有,但当地牧民没有一句怨言,他们的这一举动播撒下珍贵的民族团结的种子。”[8]
  时至今日,汉藏群众在经济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中相互关爱,在文化上互通有无,经过一代又一代海晏人的精心栽培,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深入汉藏群众心中。在城市社区和广大牧区,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强化服务,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联谊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汉藏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族离不开藏族,藏族离不开汉族的良好氛围,汉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二)经济发展有利于汉藏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
  近年来,海晏县着力保障和改善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公共服务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实施教育优先工程,贷款一亿元实施教育布局调整,全县21所乡村学校集中为两所民族寄宿制中小学,利用旧校舍建设12所农牧区标准化幼儿园,实现了城乡办学条件同质化和优质教学资源集中化的历史性跨越。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完成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建设,健全优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引进医疗人才和技术,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双语引导,藏医药传承等医疗便民惠民措施,把公立医院建设成为环湖地区人民群众最满意医院,基本实现群众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加强社会保障,建立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投入机制和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弱势群体的养老保险应保金尽保,住房、低保优先解决,率先建成集敬老、养老、助残、抚幼等多功能民政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区,被命名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解决了这些基础性民生问题,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较大提升。
  在海晏县,尤其是贫困的广大牧区,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和汉藏群众间的贫富差距的缩小进一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与矛盾。只有每一个汉藏群众都享受到同样的民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汉藏民族之间的关系。
  (三)汉藏民族关系是“汉-藏-蒙-回-土”多元格局中的核心
  海晏县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居住着汉、藏、蒙古、回、土、满、撒拉、东乡等多个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各占一半。从各民族的人口比例、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历史上和现实中各民族的影響力来看,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五个民族形成了较多的互动关系。而其他民族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在此生活时间较短等原因,对海晏县民族关系格局产生的影响较小。所以,“汉-藏-蒙-回-土”多元关系构成了海晏县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其中,藏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1%,汉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50.8%,汉藏民族关系又是多元民族关系格局的核心。
  (四)藏传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海晏县有藏传佛教寺院3座,同属格鲁派,均分布在青海湖乡,活动点有两处(夏格日山佛教活动点和青海湖乡祥和菩提塔活动点),按规模大小依次为白佛寺(省级重点寺院)、佛海寺、麻秀寺,共有僧侣122人、活佛15人,信教群众达15000余人。除藏族外,当地的蒙古族、汉族、土族及其他民族都有大量信众,藏传佛教信众占到全县人口的近半数。
其他文献
[摘要]“羊瘪汤”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异味”食品。有关该食品的历史记载说明该食品在其上千年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因其所承受的“污名”而成为地方社会与族群寻求认同与社会整合的工具,而在全球化时代,这一食品也被改造成为振兴民族文化与旅游消费的重要对象。  [关键词]“羊瘪汤”;异味食品;社会整合;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C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1-003
期刊
[摘要]在传统的实地社区难以发挥既有作用时,新媒体和网络社群在凝聚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田野调查发现,网络社群已成为传播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不仅传播传承民族文化,还传承红色文化、家教文化;网络社群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生产性保护、促进社会参与和年轻人参与的重要力量,有望与政府行为形成合力;但要让兴趣转化为传承,仍然任重道远。为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期刊
Abstract:Adap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s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The “Guidance on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du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01Abstract:Neoliberalism is a theory of political economic practice. The spread of neoliberalism has caused a series of issues. Since the outbreak of the world fi
期刊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lawbased government is basic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a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lawbased government
期刊
Abstract:Man is a kind of animal with group social behavior.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society evolved, people lived together in groups with different means of livelihood. In addition, throughout t
期刊
[摘要]新时代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突出,加大力度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要求迫在眉睫。广西沿边民族地区发展总体滞后,城镇发展模式趋同;东兴和凭祥在沿边城镇发展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在“适应-竞争-合作”式城镇演化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深化内外合作,实现了城镇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以生物学“趋同进化”理论为基础,结合新发展理念和东兴、凭祥的发展经验建议:广西沿边民族
期刊
[摘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传统村落为母体集聚的文化资源数量丰厚、价值突出,其独特性、多元性亟待保护。通过对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模式的梳理,从保护主体、对象、方式、范围、优劣势五个方面对比分析非遗保护模式、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模式、生态博物馆保护模式、村民自治式四种模式的成效与不足,进而在比较意义上论证对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实施建档式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现实意义,希冀为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05Abstract: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raditional Tibetan opera, this paper tries to summar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ts modern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期刊
[摘要]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新时代洞察社会现实问题和发展取向的方略,紧扣时代脉搏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回望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廊,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属于璀璨的明珠;她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和宝贵的营造技法,其魅力超越了时间、空间。传统民族特色民居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人民的财富。当下因改革开放的负效应,西方建筑艺术造型文化的浸入,让我国各地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