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等现状。随着财会专业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会计实践教学,能缩短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之间的距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的指导思想被广泛地认同,因此,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职学校 ; 会计专业 ; 实践教学 ;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0-01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在会计教学改革中,要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中职会计教育要求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立以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助理会计师考试为依托,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中职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共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中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
二、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低下。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只需年龄在14周岁以上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2.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仍存在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4.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实行项目实训,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由于理论课占用了80%的课时,致使实习、实训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5.实践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跟不上。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但大部分教师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就业多的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可专门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2.正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它决定着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等。课程设置应体现就业需求,职业资格考试及技能训练要求。比如:笔者学校近几年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接柜、超市收银、企业出纳、库管等工作,通过压缩基础文化课程,开设收银实务、出纳实务、及银行前台实务等课程,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
3.有针对性制定指导方案,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方案有一般课堂教学的实训教学指导,也有各学科综合实训的教学指导,还有毕业实习的教学指导。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应明确技能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改革过去满堂讲授理论的做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单据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经济活动过程。例如:笔者学校采用高教社《基础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利用教材配备的光盘,形象讲述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提高教学效果。
4.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实践性教学。笔者建议按照课堂实训、课程实训、单项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训来开展。(1)课堂实训。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平时上课中接触到的实践内容,是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上课之中,较为分散,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践,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践,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等;(2)课程实训。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础。
5.加強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应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本校会计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担任客座教师,让他们帮助指导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直接参与会计课程教学,促进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弥补学校实践性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甘娅丽.财会实践教学的策略[J].会计之友,2009(1)
[2]吴云飞.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A].职业技术教育,2010第26期
[3]黄海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6)
[4]龚云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8(4)
【关键词】中职学校 ; 会计专业 ; 实践教学 ;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80-01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在会计教学改革中,要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逐步提高实践性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加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制定出符合中职会计教育要求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建立以会计电算化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助理会计师考试为依托,适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的“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实践能力。传统的会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中职学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再次,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要求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共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中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实用型的会计职业人才。
二、当前我国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低下。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只需年龄在14周岁以上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
2.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少,业务处理相对简单。就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这些岗位突出动手能力,但对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
3.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对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动手能力强是他们与财经类高校学生竞争的主要优势。然而,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职业中专教育,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尽管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仍存在对会计实践性教学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理解,致使会计实践教学存在较大的缺陷。
4.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课和实习课课时比例失调。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具体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以社会需要和会计岗位必备的业务技能为基础,实行项目实训,突出实训的实践性、实用性。这就要求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由于理论课占用了80%的课时,致使实习、实训课无法保质保量完成。
5.实践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跟不上。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就实验室的配置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需求。按照国家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规定,但大部分教师从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直接分配到中职学校任教,理论和实习课一肩挑,没有财会实际工作经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仅限于书本,教学时难免是空对空。
三、提高实践能力的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并重。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能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教学时我们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也要重视实践教学,学以致用,并能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就业多的岗位如出纳、材料会计、辅助会计等,可专门设置相关的岗位实训操作,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更好地掌握各岗位的要领,便于以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岗位。
2.正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它决定着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调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等。课程设置应体现就业需求,职业资格考试及技能训练要求。比如:笔者学校近几年毕业生主要从事银行接柜、超市收银、企业出纳、库管等工作,通过压缩基础文化课程,开设收银实务、出纳实务、及银行前台实务等课程,更好地适应就业需要。
3.有针对性制定指导方案,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方案有一般课堂教学的实训教学指导,也有各学科综合实训的教学指导,还有毕业实习的教学指导。实践性教学指导方案应明确技能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教学方法上要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改革过去满堂讲授理论的做法,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际工作中的原始单据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经济活动过程。例如:笔者学校采用高教社《基础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利用教材配备的光盘,形象讲述原始凭证的内容、填制和审核,提高教学效果。
4.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实践性教学。笔者建议按照课堂实训、课程实训、单项模拟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社会实训来开展。(1)课堂实训。课堂的实践性教学是指学生在平时上课中接触到的实践内容,是教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教与学的过程,它融合在日常上课之中,较为分散,其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技能。如在《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分别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践,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和传递实践,会计账簿的开设和登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等;(2)课程实训。课程实训包括了与财会专业相关的学科课程实训,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在《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经济业务是最为基本的,涉及的凭证也是最常见的,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础。
5.加強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师的实践技能,应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本校会计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奠定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向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担任客座教师,让他们帮助指导学校的会计教学工作,直接参与会计课程教学,促进与专业教师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弥补学校实践性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甘娅丽.财会实践教学的策略[J].会计之友,2009(1)
[2]吴云飞.中职会计专业项目实训体系的构建[A].职业技术教育,2010第26期
[3]黄海珍.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有关问题的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6)
[4]龚云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