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区域发展是党和国家组织领导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确立和实施,必将对三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现实和深远影响。北京民防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信息化条件下首都防空联合作战北京市人民防空的中坚力量,要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形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切实加强针对性建设,为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从战时组织人民防空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防护重点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首都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量和规模日趋增大,逐步成为首都北京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支柱性产业,传统的工矿企业逐渐关停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重点日益凸显。二是组训方式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形成以首都经济圈为依托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群,为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首都防空联合作战北京与津冀间人民防空协同支援创造了条件,北京民防需适应战时要求,改变现行行政辖区组训方式,加大与津冀间战备训练基础环境构设,创造联训联演条件。三是疏散地域建设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了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战时城区人口疏散的矛盾将会变得十分突出。北京与津冀周边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其战时动员潜力水平大幅提高,根据战时城区人口疏散需求,选择津冀周边若干县市建设疏散基地成为可能。
从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防护工程建设兼顾平时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首都北京按照新功能定位,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城市步伐加快,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进入新时期。防护工程是首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服务应充分发挥其平战兼顾特性,在改善交通、疏解人口、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上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对应急支援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推进三地公共服务一体联动,应急管理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未来应急三地相互支援或一体联动处置突发事件将成为常态,北京民防是政府应急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遂行复杂条件下应急任务的能力。三是对三地服务需求掌握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有力推进北京民防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给北京民防服务北京和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北京民防紧跟区域协同发展新形势,采取有力举措,随时了解三地社情动态,及时掌握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需求,利用自身资源和建设发展形成的优势,在更广范围和更深领域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速高效服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给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民防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以适应区域协同发展所需。
一是加强新兴科技产业园区防护建设。科学规划园区重要经济目标空间布局,结合园区建设规划,按照战时防护要求,采取线性或其他非环形方式分散配置,核心生产设备尽量做到地下化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空袭直接毁伤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影响相邻重要经济目标安全。配套建设园区防空工程设施,根据园区人员和生产设备战时掩蔽需要,建设相应防护等级的地下防空掩蔽工程,保障空袭来临时及时转移人员和重要生产物资。加大技术防护投入力度,开展隐真示假、引偏诱爆、伪装设障、信息防护等技术防护研究运用,培养技术防护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科技产业园区综合防护能力。建立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目录管理制度,按照既突出重要目标、又不普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明确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的类别、等级、标准和要求,制定防护目录管理政策规定,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对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管理职能,指导科技园区及所属单位履行平时人民防空建设义务,逐步实现科技产业园区防护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创新城市防护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根据首都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城市建设目标,将人防工程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紧密融合,创新结建模式,多建单体空间大、战时防护作用强、平时服务功能全的精品人防工程。坚持地下空间彻底清退居住人员目标,常态化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利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和资源,统筹地下地上管理,为有效疏解城市人口、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发挥作用。加快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步伐,利用人防工程建设社区宣传教育基地、便民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益使用场所。配合城建、交通等市政公共建设等部门,建设好、管理好兼顾防空防灾需要的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道路、地下步行通道等地下公共交通设施,升级改造缺少公益利用配套设施的人防工程,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扩大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地面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实现治理北京“城市病”与民防建设互动双赢。
三是开展与津冀间应急支援联训联演。科学设置联训联演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首都防空联合作战北京与津冀间人民防空协同支援和平时应急三地相互支援或一体联动处置突发事件需要,重点在与津冀间人防机构战时组织指挥协同、空情预警报知、消除空袭后果支援、平时应急救灾响应、跨区应急联动救援训练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网上联训联演,依托国家人防和军区指挥网络系统及人防指挥通信设施,与津冀间共同组成导调机构,组织机关带通信工具进行网上模拟训练演练。大胆尝试实地联训联演,按照战时或平时应急支援可能担负的任务,与津冀间共同设置实地训练演练背景,组织民(人)防机关和专业救援队伍实装跨区机动,完成异地组织指挥和情况处置训练演练。鼓励和支持北京远郊区县与津冀相邻县市直接对接沟通,开展训练演练,增强应急支援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加强训练演练保障,针对联训联演需要,改造升级民防训练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网络化、基地化、实战化训练保障水平。 四是实现与津冀间信息情报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国家人防系统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和同属一个军区的优势,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和制式,与津冀间同步建设指挥通信网络系统,加快推动三地信息化综合集成进程,实现与津冀间人防战备指挥网、空情预警和警报报知网、卫星通信网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三地超低空雷达网、空情哨网同步建设,实现空情预警情报信息接力传递和交互展示。依托战备值班和日常信息通信网络,与津冀间建立三地社情动态和突发事件信息通报交流平台,实现实时与津冀间交流信息和掌握津冀相关情况,逐步形成三地区域间基础完备、多网互联、手段互补、稳定可靠的指挥控制、情报、警报等一体化的信息通信基础平台,确保遇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支援时,能够做到迅速完成人员装备集结,保证第一时间遂行任务。
五是探索与津冀间共同建设疏散地域。合理选择跨区疏散地域,根据城区人口需要跨区疏散数量,与津冀两地沟通协商,选择交通便利、便于防护、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较强接收安置能力并与北京相邻的县市,共同建设战时疏散地域。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在疏散地域有计划地投入财力物力,建设防空掩体、防空地下室等人员掩蔽工程和物资储备仓库,以及居住、医疗等基础设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设施,提高战时疏散组织和运输、接收物资等保障能力。适时组织疏散演练,结合人民防空袭训练演习,有计划组织城区人口进行适应性疏散演练,练程序、练方法、练协同,检验跨区建设疏散地域成果,积累跨区建设疏散地域工作经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加强北京民防相关建设,更好地实现北京民防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常态化建设与发展保障机制,纳入北京民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完善具体制度措施,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一是要建立常态机制。积极推动京津冀民(人)防建立协同发展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现行人防体制优势,建议由北京军区人防部门牵头,成立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领导机构,统一协调解决三地民(人)协同发展问题。尽快签署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明确协同发展指导原则、主要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保证协同发展常态有序开展。依托北京军区人防工作年会,建立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建设与发展情况,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二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把协同发展作为新时期北京民防建设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做到三个“纳入”。纳入北京民防政策法规体系,抓住北京市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即将出台的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若干问题决定具体意见的有利时机,将北京民防与津冀人防协同发展列入重点内容,明确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打牢建设发展的政策基础。纳入新时期北京民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编制北京民防“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其信息化建设等配套规划,修编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中长期规划及编制具体单项人防工程规划,规划建设北京市民防训练基地等,都要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做到适度超前规划。纳入北京民防应战应急方案预案体系,修订完善北京市人民防空袭方案和平时应急处突各类预案,充实与津冀人防协同等具体内容,为更好地遂行应战应急任务做好准备。
三是要抓好工作落实。局党组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北京民防建设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协同发展建设项目及协同组织指挥、救援及通信保障等重要训练演练活动,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与管理、宣传教育、依法行政等具体民(人)防业务交流,带动和牵引协同发展创新实践。加大保障投入,经费预算、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装备配备和物资采购,要适当向协同发展建设倾斜。强化监督检查,协同发展建设要做到有安排部署、有监督检查,作为经常性重要督办工作,列入年度折子工程和绩效考评内容,定期组织建设成效评估。搞好跟踪研究,对国家和北京市出台的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具体建设项目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北京民防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北京民防与津冀人防协同发展正确方向,更好地为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创新建设服务。
(作者:北京市民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梁齐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
从战时组织人民防空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防护重点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首都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量和规模日趋增大,逐步成为首都北京的重要经济基础和支柱性产业,传统的工矿企业逐渐关停并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重点日益凸显。二是组训方式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形成以首都经济圈为依托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发达的城市群,为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首都防空联合作战北京与津冀间人民防空协同支援创造了条件,北京民防需适应战时要求,改变现行行政辖区组训方式,加大与津冀间战备训练基础环境构设,创造联训联演条件。三是疏散地域建设有所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了北京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战时城区人口疏散的矛盾将会变得十分突出。北京与津冀周边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其战时动员潜力水平大幅提高,根据战时城区人口疏散需求,选择津冀周边若干县市建设疏散基地成为可能。
从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角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防护工程建设兼顾平时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使首都北京按照新功能定位,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城市步伐加快,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进入新时期。防护工程是首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服务应充分发挥其平战兼顾特性,在改善交通、疏解人口、提升城市服务水平上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对应急支援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逐步推进三地公共服务一体联动,应急管理是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未来应急三地相互支援或一体联动处置突发事件将成为常态,北京民防是政府应急的重要力量,需要具备遂行复杂条件下应急任务的能力。三是对三地服务需求掌握提出更高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有力推进北京民防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给北京民防服务北京和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北京民防紧跟区域协同发展新形势,采取有力举措,随时了解三地社情动态,及时掌握平时服务和应急支援需求,利用自身资源和建设发展形成的优势,在更广范围和更深领域为三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快速高效服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综合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给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民防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设,以适应区域协同发展所需。
一是加强新兴科技产业园区防护建设。科学规划园区重要经济目标空间布局,结合园区建设规划,按照战时防护要求,采取线性或其他非环形方式分散配置,核心生产设备尽量做到地下化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空袭直接毁伤和可能产生次生灾害影响相邻重要经济目标安全。配套建设园区防空工程设施,根据园区人员和生产设备战时掩蔽需要,建设相应防护等级的地下防空掩蔽工程,保障空袭来临时及时转移人员和重要生产物资。加大技术防护投入力度,开展隐真示假、引偏诱爆、伪装设障、信息防护等技术防护研究运用,培养技术防护专业人才队伍,提高科技产业园区综合防护能力。建立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目录管理制度,按照既突出重要目标、又不普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明确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的类别、等级、标准和要求,制定防护目录管理政策规定,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对科技产业园区防护管理职能,指导科技园区及所属单位履行平时人民防空建设义务,逐步实现科技产业园区防护建设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创新城市防护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根据首都北京新的功能定位和城市建设目标,将人防工程规划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紧密融合,创新结建模式,多建单体空间大、战时防护作用强、平时服务功能全的精品人防工程。坚持地下空间彻底清退居住人员目标,常态化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利用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平台和资源,统筹地下地上管理,为有效疏解城市人口、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发挥作用。加快人防工程公益化利用步伐,利用人防工程建设社区宣传教育基地、便民商业网点、文化娱乐等公益使用场所。配合城建、交通等市政公共建设等部门,建设好、管理好兼顾防空防灾需要的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快速道路、地下步行通道等地下公共交通设施,升级改造缺少公益利用配套设施的人防工程,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扩大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地面传统风貌和自然景观,实现治理北京“城市病”与民防建设互动双赢。
三是开展与津冀间应急支援联训联演。科学设置联训联演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首都防空联合作战北京与津冀间人民防空协同支援和平时应急三地相互支援或一体联动处置突发事件需要,重点在与津冀间人防机构战时组织指挥协同、空情预警报知、消除空袭后果支援、平时应急救灾响应、跨区应急联动救援训练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网上联训联演,依托国家人防和军区指挥网络系统及人防指挥通信设施,与津冀间共同组成导调机构,组织机关带通信工具进行网上模拟训练演练。大胆尝试实地联训联演,按照战时或平时应急支援可能担负的任务,与津冀间共同设置实地训练演练背景,组织民(人)防机关和专业救援队伍实装跨区机动,完成异地组织指挥和情况处置训练演练。鼓励和支持北京远郊区县与津冀相邻县市直接对接沟通,开展训练演练,增强应急支援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加强训练演练保障,针对联训联演需要,改造升级民防训练基地,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网络化、基地化、实战化训练保障水平。 四是实现与津冀间信息情报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国家人防系统信息化建设集中统管和同属一个军区的优势,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和制式,与津冀间同步建设指挥通信网络系统,加快推动三地信息化综合集成进程,实现与津冀间人防战备指挥网、空情预警和警报报知网、卫星通信网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三地超低空雷达网、空情哨网同步建设,实现空情预警情报信息接力传递和交互展示。依托战备值班和日常信息通信网络,与津冀间建立三地社情动态和突发事件信息通报交流平台,实现实时与津冀间交流信息和掌握津冀相关情况,逐步形成三地区域间基础完备、多网互联、手段互补、稳定可靠的指挥控制、情报、警报等一体化的信息通信基础平台,确保遇有突发情况需要紧急支援时,能够做到迅速完成人员装备集结,保证第一时间遂行任务。
五是探索与津冀间共同建设疏散地域。合理选择跨区疏散地域,根据城区人口需要跨区疏散数量,与津冀两地沟通协商,选择交通便利、便于防护、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具有较强接收安置能力并与北京相邻的县市,共同建设战时疏散地域。加强配套工程建设,在疏散地域有计划地投入财力物力,建设防空掩体、防空地下室等人员掩蔽工程和物资储备仓库,以及居住、医疗等基础设施,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公共设施,提高战时疏散组织和运输、接收物资等保障能力。适时组织疏散演练,结合人民防空袭训练演习,有计划组织城区人口进行适应性疏散演练,练程序、练方法、练协同,检验跨区建设疏散地域成果,积累跨区建设疏散地域工作经验。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北京民防建设与发展的具体举措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加强北京民防相关建设,更好地实现北京民防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常态化建设与发展保障机制,纳入北京民防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完善具体制度措施,抓好日常工作落实。
一是要建立常态机制。积极推动京津冀民(人)防建立协同发展常态化机制,充分发挥现行人防体制优势,建议由北京军区人防部门牵头,成立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领导机构,统一协调解决三地民(人)协同发展问题。尽快签署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明确协同发展指导原则、主要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保证协同发展常态有序开展。依托北京军区人防工作年会,建立京津冀民(人)防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建设与发展情况,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二是要加强统筹规划。把协同发展作为新时期北京民防建设发展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做到三个“纳入”。纳入北京民防政策法规体系,抓住北京市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即将出台的深入推进人民防空改革发展若干问题决定具体意见的有利时机,将北京民防与津冀人防协同发展列入重点内容,明确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打牢建设发展的政策基础。纳入新时期北京民防建设发展规划体系,编制北京民防“十三五”发展规划及其信息化建设等配套规划,修编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中长期规划及编制具体单项人防工程规划,规划建设北京市民防训练基地等,都要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做到适度超前规划。纳入北京民防应战应急方案预案体系,修订完善北京市人民防空袭方案和平时应急处突各类预案,充实与津冀人防协同等具体内容,为更好地遂行应战应急任务做好准备。
三是要抓好工作落实。局党组要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北京民防建设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协同发展建设项目及协同组织指挥、救援及通信保障等重要训练演练活动,组织开展工程建设与管理、宣传教育、依法行政等具体民(人)防业务交流,带动和牵引协同发展创新实践。加大保障投入,经费预算、人才培养、技术引进、装备配备和物资采购,要适当向协同发展建设倾斜。强化监督检查,协同发展建设要做到有安排部署、有监督检查,作为经常性重要督办工作,列入年度折子工程和绩效考评内容,定期组织建设成效评估。搞好跟踪研究,对国家和北京市出台的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政策和具体建设项目要认真分析研究,找准北京民防建设发展的切入点,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北京民防与津冀人防协同发展正确方向,更好地为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创新建设服务。
(作者:北京市民防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梁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