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的“合理使用”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dcoffee_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些影友纷纷来电咨询:一些摄影评论文章中未经许可大量复制他人的摄影作品以阐述个人观点或说明某一问题,这种使用方式是否侵犯了著作权?
  从立法上来讲,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以及合理平衡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各国法律都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即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可以不必向作者取得授权,也不用支付报酬,这类特定情况统称“合理使用”。其中包括:“为评论、说明某一问题而适当引用他人作品”。但是,在“引用”他人作品时必须要指明所引用作品的作者及出处,同时,在“引用”他人作品时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一般来讲,对文学作品的引用必须简短,引文仅可摘录片断,不能整段摘抄。
  我国文化部1984年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就作过较具体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1/10????;引用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40行或全诗的1/4,但古诗词除外”。“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1/10,但专题评论和古体诗词除外”。
  对于摄影作品而言,由于不存在分割使用的情况,无法截取图片的某一部分进行正常使用,所以在认定摄影作品的“适当引用”时存在一定的争议。个人认为,在评论文章中引用他人摄影作品能否免责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摄影作品的被“引用”应该不是摄影作品的“通常使用方式”。 摄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在文章中作为插图显然不是其“通常使用方式”。比如,一位游记作家在介绍某风景名胜时使用了一些风光摄影作品作为插图,以便配合文字来给读者呈现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感性认识。在这里,读者其实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了解所介绍地的风貌,插图只是一个辅助手段,离开插图,该文章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摄影评论文章中,照片也是用来更好地说明问题,也称不上“通常使用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作品似乎可以被当作“合理引用”的对象。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某一艺术形式的“通常使用方式”的概念界定也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第二,对他人摄影作品的引用不得与其“正常利用”相冲突。与文字作品不同,摄影作品无法分割使用。摄影作品一旦出现在文章中,无论其尺寸大小,读者对画面内容都可以一目了然,不必再去购买大画幅的照片。而文字作品的片段被引用后,读者还需要通过原作才能了解到全文内容,不会影响到被引文章作者的版权收入。文字作品的这种“引用”不会对正常的产品销售产生影响,因此是可以被允许的。而摄影作品的被“引用”显然与其正常利用产生了冲突,应该不是摄影师想看到的结果。
  第三,还要看这种“引用”是否损害到摄影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当今时代是一个读图时代,“图文并茂”已经成为人们对出版物的合理期待,大量摄影作品作为插图出现在文章中,如果把这种照片使用方式界定为“适当引用”,则会极大地损害到摄影师的合法利益,这种现象显然不是立法者所鼓励的。
  以上三个条件其实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判断合理使用构成的“三步检验标准”, 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1条也对此有明确表述。由此可见,在文艺评论中引用他人摄影作品不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不应该构成合理使用。
  此外,除了“适当引用”,立法者还规定了“个人使用”的合理使用方式,即“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必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也不必支付稿酬”。那么何种情况下对摄影作品的使用属于“个人使用”呢?最简单的例子,比如消费者将购买的摄影作品复制若干张悬挂于自家的居室内,可以称为“个人使用”。如果学者在其个人博客中大量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是否也能称为“合理使用”?一般来说,博客使用他人作品并不能给使用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此类使用者的主观目的往往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属于“个人使用”的范畴,但如果将博客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一概认定为“合理使用”,则不合理地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因为在当今时代,摄影作品通过博客传播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北京法院就曾经审理过这样的案例,将博客使用他人文字作品的行为认定为侵权,这说明我国的司法实践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态度。如果博主在其博客中引进商业广告,向广告主收取费用,此时的博客就超出了一般博客的意义,具有营利性质,这种使用作品的方式就是明显的侵权行为。
  总之,在使用他人摄影作品时,一定要考虑这种使用方式是否有可能损害到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或者潜在的合法利益,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使用者才能引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免责条款。当发生著作权纠纷时,法院也会综合各种因素来合理判定某一使用方式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但是,无论如何,在使用他人摄影作品时都要尊重作者的署名权。
其他文献
由《大众摄影》杂志社、福建省宁德市文化与出版局、屏南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白水洋”杯《宁德好风光》全国摄影艺术展于2009年12月28日在北京《大众摄影》杂志社评选揭晓。本次摄影展向全国征稿以来,共收到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安徽、上海、湖南、北京等地摄影家、摄影爱好者来稿8600多件,经评委认真评选,共入选优秀作品211幅。主办者通过举办本次宁德好风光“白水洋”杯全国摄影艺术展,充分展示宁德九县(市
多种背法随便选  FB系列分大、中、小三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号,因为它有三种形态变形,单肩、侧背、双肩都可适合。用户就能根据装载重量和背负方便,甚至与服装的搭配,自由选择背法。外挂的小包还能摘下来,配附带的背带当拎包或腰包使用。中号二维码摄影包的大小最适合日常使用,因而这种百搭的设计就格外有实用意义。  装载功能很明确  拉开主拉链就是装器材的地方,可以轻松放进一机两头的数码单反,包侧有个快
评价一个人时,我们可能说这个人很聪明,也可能说这个人很智慧。乍听之下,聪明和智慧只是遣词造句的差异。但细细琢磨,其意蕴却有不同。说一个人聪明时很容易加上各种语气,如果一不小心加了个“太”字,那这个人就“摊上大事儿”了。评价一个人智慧则不同,除了刻意拍马屁的除外,大都是心悦诚服的敬意。  突发奇想,跟这两个词较起真儿来,是因为前日几个朋友因“荷赛”年度获奖照片引起的争论。一派坚持认为真实是新闻摄影的
日暮时分,深蓝的天空与阴暗中的旷野雪原形成统一的纯净基调,衬托出天边红霞的鲜艳和壮观。反之,云霞则打破了画面单一的色调,带来了色彩上的对比和生动。结合雪原与云霞的形状与走势,宽画幅的选择比例适当,天地云三分法构图在这里起到稳定和突出主体的作用。远山虽然只露出一窄条,但在这里也非常重要,没有它就不能强调出地平线的轮廓及纵深,并达到构图重心的均衡。
编者按:有多远就走多远,对于摄影人而言,北极早已不是处女地,在看过那么多美丽的北极风光作品后,一本关于北极人文的摄影书《北纬66度》,却又可以让我们视北极为处女地。看过王建男的北极经历,也许会有一些收获:第一,了解了与世界发展同步的北极人文圈;第二,有了一种冲动——现在就走,去北极!  王建男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学过版画,当过搬运工、农民、中学教师,摄影记者、报社总编、加拿大华人电视台董事长,
平衡的选择  我们知道,增大感光元件面积是提升画质的最有效手段。但在智能手机上,感光元件规格会受到处理能力、功耗、体积、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款以拍照功能为主打的手机,价格超过3000元,体积和厚度也逼近普通卡片机的时候,大多数朋友都会考虑单独购买一台普通手机和一台数码相机。  正因如此,我们认为E7所采用的1/2.3英寸是一个相对平衡的选择。它的机身最薄处仅6.2mm,最
随着平板电脑和手机显示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显示效果大为提高。凭借较好的显示效果和轻便小巧的优势,逐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专业摄影师和设计师开始使用这些产品进行作品展示。在向客户展示作品和设计方案时,这种随时随地的查看方式就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与桌面级的专业显示器相比,平板电脑和手机这样的移动设备在色彩的准确还原与可靠性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如何让移动设备实现精准的色彩还原,就成为摄影
童年的梦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童年的梦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童年的梦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童年,陪伴我们经历心智的成熟,成就了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用镜头触碰中国少年儿童的梦想是摄影家黄继明长期追求的主题,在他的镜头中,孩子与父母、孩子与孩子以及孩子自己的每一个有趣的瞬间都是值得记录与珍藏。黄继民认为,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所有的孩子都有着同样多彩灿烂的童年,都有着初心与梦想
喜欢拍摄风光的朋友基本上都会配备一只超广角镜头,因为它近大远小的这种物理特性,能营造出画面强烈的空间感、纵深感,而给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以佳能的机器来说,全画幅的机器选择超广角一般以EF16-35mm 1:2.8L Ⅱ为首选,如果追求极致的画质那非EF14mm 1:2.8L Ⅱ莫属,城市风光摄影更少不了TS-E17mm 1:4L这样素质超群的移轴镜头。怎么利用这些广角镜头拍摄全景深的画面,这个
许多影友在出国旅行之前都在思考,到了国外拍什么?的确,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早已屡见不鲜,走马观花式的旅行也很难拍摄一些具有深度的专题。所以张林华选择了街拍。在行走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威尼斯街头,一对闲坐的年轻情侣与一对行走中的老年伴侣,与美丽的行道树、深邃的小窗等,构成了无与伦比的和谐曼妙;在日内瓦美术馆内,专注于绘画的少年,带给人们一种宁静祥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