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高中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面临挑战。根据职业高中德育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的观念陈旧、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方法以灌输为主和综合参与缺失等现状,应从五个方面创新德育管理,提升德育实效。理念创新,明确德育特色建构的价值取向;机制创新,形成德育特色构建的运行模式;管理创新,提供学校德育创新的制度保障;路径创新,明确德育特色建构的有效途径;科研创新,提供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的理论支撑。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高素质既包括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生思想道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也是重要内容。现实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面临各种挑战。改变传统、坚持创新,才能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对培养技能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实中,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还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一)德育观念陈旧固化
在新形势下,职业高中学生面临职场的选择,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需要发生了变化,帮助学生加强对职场规则、法纪观念、企业文化、处世规则的了解和学习都成为德育教育的内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场尤为重要,但很多老师认为职业高中德育工作重在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行法纪范围内的教育,把德育局限于传统的法纪教育。
(二)德育内容上理论重于实践
德育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职场能力的重要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相比,职业高中德育课还是以理论为主。德育涉及的范围是广阔的社会生活,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安全等原因,很多中职学校德育往往以理论传授为主,德育技能活动和德育实践受到忽视。
(三)德育方法上以讲解灌输为主
具体的德育教育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多采用专业理论一样的教学方法,讲授、灌输成为最安全最保险最流行的教育方式。考察德育的内容,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还是职场文化、个性培养;不论是学生的现状基础,还是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动机,都需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加入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推广社会实践更显重要。
(四)德育合力不够
德育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但实践中,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现实是:学校占据主要地位,家庭承担一部分,形成社会合力不够。除了学校之外,有些理应参与学生德育的要素甚至起到了反面作用,综合教育成了理想的境界和状态。
二、创新德育管理的途径
中职学校是学生教育的阵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然需要适应新常态,需要创新德育管理,提升德育实效。
(一)理念创新,明确创新德育管理的价值取向
认真研究与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会议精神,及时创新德育理念,建构新理念下的中職学校德育价值取向。德育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五育并举”的理念。一个中心指培养目标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培养内容上注重学业基本点,使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学有所成,做一个掌握一定技能的学生;注重就业的基本点,使学生能生存、会生存,适应岗位、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做一个德才兼备,受社会欢迎的公民。三个结合指培养原则上坚持德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德育队伍主抓与教师全员参与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五育并举指德育内容上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法规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并重。
(二)机制创新,形成德育管理特色运行模式
建立协调、高效、灵活的德育管理机制是学校德育目标与组织任务得以实现的保障。
1.成立内外结合的管理机构
学校德育管理要综合各方力量,加强校内和校外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一是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行政领导、德育教师、德育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管理,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督查考核、严格奖惩等方式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成立包括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校友、行业、用人单位和社区代表等在内的德育工作委员会,使学校、家庭、行业、社会对学生教育形成合力。
2.建立多方联动的管理运行模式
学校还通过设立校外德育基地,聘任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建立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和教师挂联帮扶及家访等各种方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立体德育管理网络,建构起“一室五线”相互配合,“三层四方”多方联动的运行管理模式(“一室”是指校长或书记室,“五线”是指德育线、教学线、后勤线、总支线和工会线,“五线”在校长室的统领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层”是指校内领导、教师、学生,“四方”是指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
(三)管理创新,提供学校德育创新的制度保障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和制度创新,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推行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使每
个人都树立主人翁意识与服务精神,成为德育建构的主导者、控制者。学校应加大投入,在办公室、值班室等办公场所添置现代办公设备、饮水器、热水器,安装窗帘、空调,为每位一线教师配备电脑,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让老师们工作时感到舒心愉悦,以校为家。
2.建立明确、可行、易操作、较系统的教育常
规管理制度,细化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行为规范、责任与义务,并建章立制保证落实,增强管理实效。一是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要求班主任做到班级情况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及时处理,重大事件及时报告;督促学生遵规守纪,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督促学生讲究卫生,督促学生按时就餐就寝,督促学生强身健体,督促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早操、课间操、晚读报、晚就寝、主题班会、部校活动、安全检查、学生放假离校及时到位。二是强化宿舍管理和值周值班工作,长期推行“三长”(楼长、层长、室长)、“四化”(净化、美化、教育化、规范化)管理体制。认真考核落实宿管和值周工作职责。学校为每个楼层配备1名专职宿管,要求宿管及值周教师每晚必须入住学生寝室,并认真做好“五管一查”工作,管好纪律、管好内务、管好财物、管好水电、管好门窗。三是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将德育工作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细化到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学年,形成学校德育管理的《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期常规》和《年常规》。德育副校长每月初将各项常规管理任务和专题德育活动责任具体落实到德育线每一个处、室、部德育干部,平时做到定时检查、严格考核、及时通报和迅速整改,月底按时总结,并在校长评判后全校公示。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
文明礼貌、仪容仪表、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动手实践、勤奋学习等多方面的养成教育内容自编成教材,利用每期開学第一周和每月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职能,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将有关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路径创新,明确德育特色建构的有效途径
中职德育必须坚持走多元化道路,采取多主体参与、多载体并行、多方式结合的原则。
1.多主体综合参与德育教育
为了发挥社会全员参与的作用,德育教育和管理已经不是学校的专利,德育教育工作应适时改变,将综合各方力量参与德育工作变成新常态。从德育参与的主体看,德育管理工作可以四方联动: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家长是学生德育的保障,社会部门是德育的参与者,学生是德育的能动者。学校建立四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作用,在德育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多载体活动育人
发挥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作用,建立器乐队、舞蹈队、书法班、绘画班、足球队等各类社团,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需要,定期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如新生入学军训活动、三月“学、树”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教师节和中秋节主题活动、大型文娱晚会和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学生寒假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五)科研创新,提供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的理论支撑
德育管理,不仅仅是制度和活动本身,对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应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探索出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途径。问题即课题,研究即工作。德育管理过程中的法纪问题、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养成问题、隔代教育问题、留守问题,都应是学校开展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的重点。学校要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德育特色建设成果,解决德育特色创建系列问题,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科学化发展。
德育科研,既可以向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申请正规的规划课题,也可在校内开展校本研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通过研究,内引外联,探索出具有职教特色的适合于本校的德育管理理念、方法,指导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情基础、行为习惯现状决定了切实做好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管理者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只要能创新德育管理模式,改变陈旧的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内容活动和主体的实践参与度,转变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我综合参与德育管理的作用,相信能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中职学校也就能更好地达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高素质既包括文化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学生思想道德、纪律观念、行为习惯也是重要内容。现实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面临各种挑战。改变传统、坚持创新,才能提升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增强德育实效。
一、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现状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对培养技能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实中,探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还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
(一)德育观念陈旧固化
在新形势下,职业高中学生面临职场的选择,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需要发生了变化,帮助学生加强对职场规则、法纪观念、企业文化、处世规则的了解和学习都成为德育教育的内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场尤为重要,但很多老师认为职业高中德育工作重在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行法纪范围内的教育,把德育局限于传统的法纪教育。
(二)德育内容上理论重于实践
德育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和职场能力的重要内容,与专业技能培养相比,职业高中德育课还是以理论为主。德育涉及的范围是广阔的社会生活,但在教育实践中,由于安全等原因,很多中职学校德育往往以理论传授为主,德育技能活动和德育实践受到忽视。
(三)德育方法上以讲解灌输为主
具体的德育教育中,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多采用专业理论一样的教学方法,讲授、灌输成为最安全最保险最流行的教育方式。考察德育的内容,不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还是职场文化、个性培养;不论是学生的现状基础,还是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动机,都需要改变灌输式教学。加入贴近生活的德育活动,推广社会实践更显重要。
(四)德育合力不够
德育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但实践中,不少中职学校的德育现实是:学校占据主要地位,家庭承担一部分,形成社会合力不够。除了学校之外,有些理应参与学生德育的要素甚至起到了反面作用,综合教育成了理想的境界和状态。
二、创新德育管理的途径
中职学校是学生教育的阵地,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然需要适应新常态,需要创新德育管理,提升德育实效。
(一)理念创新,明确创新德育管理的价值取向
认真研究与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会议精神,及时创新德育理念,建构新理念下的中職学校德育价值取向。德育应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结合,五育并举”的理念。一个中心指培养目标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培养内容上注重学业基本点,使学生学会学习,爱学习,学有所成,做一个掌握一定技能的学生;注重就业的基本点,使学生能生存、会生存,适应岗位、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做一个德才兼备,受社会欢迎的公民。三个结合指培养原则上坚持德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德育队伍主抓与教师全员参与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五育并举指德育内容上实现理想信念教育、法规纪律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并重。
(二)机制创新,形成德育管理特色运行模式
建立协调、高效、灵活的德育管理机制是学校德育目标与组织任务得以实现的保障。
1.成立内外结合的管理机构
学校德育管理要综合各方力量,加强校内和校外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一是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行政领导、德育教师、德育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管理,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会议、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督查考核、严格奖惩等方式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成立包括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家长代表、校友、行业、用人单位和社区代表等在内的德育工作委员会,使学校、家庭、行业、社会对学生教育形成合力。
2.建立多方联动的管理运行模式
学校还通过设立校外德育基地,聘任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建立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和教师挂联帮扶及家访等各种方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立体德育管理网络,建构起“一室五线”相互配合,“三层四方”多方联动的运行管理模式(“一室”是指校长或书记室,“五线”是指德育线、教学线、后勤线、总支线和工会线,“五线”在校长室的统领下,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层”是指校内领导、教师、学生,“四方”是指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
(三)管理创新,提供学校德育创新的制度保障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和制度创新,主要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推行民主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使每
个人都树立主人翁意识与服务精神,成为德育建构的主导者、控制者。学校应加大投入,在办公室、值班室等办公场所添置现代办公设备、饮水器、热水器,安装窗帘、空调,为每位一线教师配备电脑,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让老师们工作时感到舒心愉悦,以校为家。
2.建立明确、可行、易操作、较系统的教育常
规管理制度,细化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行为规范、责任与义务,并建章立制保证落实,增强管理实效。一是强化班主任的责任意识,要求班主任做到班级情况及时了解,突发事件及时处理,重大事件及时报告;督促学生遵规守纪,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督促学生讲究卫生,督促学生按时就餐就寝,督促学生强身健体,督促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早操、课间操、晚读报、晚就寝、主题班会、部校活动、安全检查、学生放假离校及时到位。二是强化宿舍管理和值周值班工作,长期推行“三长”(楼长、层长、室长)、“四化”(净化、美化、教育化、规范化)管理体制。认真考核落实宿管和值周工作职责。学校为每个楼层配备1名专职宿管,要求宿管及值周教师每晚必须入住学生寝室,并认真做好“五管一查”工作,管好纪律、管好内务、管好财物、管好水电、管好门窗。三是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将德育工作常规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细化到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和每学年,形成学校德育管理的《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期常规》和《年常规》。德育副校长每月初将各项常规管理任务和专题德育活动责任具体落实到德育线每一个处、室、部德育干部,平时做到定时检查、严格考核、及时通报和迅速整改,月底按时总结,并在校长评判后全校公示。 3.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
文明礼貌、仪容仪表、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社会公德、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动手实践、勤奋学习等多方面的养成教育内容自编成教材,利用每期開学第一周和每月班会课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学生会、团委的职能,不断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将有关要求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路径创新,明确德育特色建构的有效途径
中职德育必须坚持走多元化道路,采取多主体参与、多载体并行、多方式结合的原则。
1.多主体综合参与德育教育
为了发挥社会全员参与的作用,德育教育和管理已经不是学校的专利,德育教育工作应适时改变,将综合各方力量参与德育工作变成新常态。从德育参与的主体看,德育管理工作可以四方联动: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家长是学生德育的保障,社会部门是德育的参与者,学生是德育的能动者。学校建立四方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这四个方面的教育作用,在德育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多载体活动育人
发挥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作用,建立器乐队、舞蹈队、书法班、绘画班、足球队等各类社团,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根据需要,定期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如新生入学军训活动、三月“学、树”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教师节和中秋节主题活动、大型文娱晚会和学生艺术节活动、体育运动会、学生寒假和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效果,为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同时达到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
(五)科研创新,提供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的理论支撑
德育管理,不仅仅是制度和活动本身,对德育管理中的问题,应通过加强教育科研的力度,探索出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和实践途径。问题即课题,研究即工作。德育管理过程中的法纪问题、心理问题、行为习惯养成问题、隔代教育问题、留守问题,都应是学校开展校本研究、行动研究的重点。学校要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德育特色建设成果,解决德育特色创建系列问题,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科学化发展。
德育科研,既可以向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申请正规的规划课题,也可在校内开展校本研究,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通过研究,内引外联,探索出具有职教特色的适合于本校的德育管理理念、方法,指导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学情基础、行为习惯现状决定了切实做好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管理者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只要能创新德育管理模式,改变陈旧的德育观念,加强德育内容活动和主体的实践参与度,转变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方法,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自我综合参与德育管理的作用,相信能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中职学校也就能更好地达成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