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我所知,同学们在研读《听听那冷雨》(山东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时,对文章的主旨没有异义,但对文章的某些局部内容及其表现手法存在不同看法,而这些不同看法恰恰是理解这篇课文的重要解读点。就这些重要解读点,我想谈点供同学们参考的意见。
一、对题目中“冷雨”的理解。
作者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写散文善于将诗歌中的“意象”放到其中发挥。题目中的“冷雨”,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感情载体:有祖国多难的愁苦,有两岸离散的凄冷,有游子思乡的泪水,有故土江山的多娇,有两岸统一的期盼。
二、课文分几部分比较合适,从内容上看,各部分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我个人感觉,分为四部分比较合适。
第1至第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冷雨牵着大陆情(想冷雨)。
第4至第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冷雨浸润民族魂(感冷雨)。
第7至第14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冷雨连着两岸情(听冷雨,这是主体部分)。
第15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对冷雨的祈祷与惆怅。
这四部分从内容上看,内在联系十分密切,第一部分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大陆情;第二部分是回答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大陆情:因为炎黄子孙有着浸透骨肉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第三部分则是将民族魂与民族根具体化;第四部分是对上述感情的总括与追恋。
三、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特点。
我想以第一自然段为例,谈谈作者抒发感情的特点。
作者抒发的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凄苦特点的思恋大陆之情。这种凄苦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冷雨的描写和气候的联想表现出来的。
作者先写台北之雨的“湿”“冷”和连绵不断,既而由台北之雨的凄凄切切,想到没有色彩的“黑白片”,进而想到中国历史的没有色彩:“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为什么会如此?作者明确回答:“那一块土地(大陆)是久违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读者立刻明白:原来,冷雨的凄苦是思恋大陆的凄苦,否则,作者不会用这句话给本段作结:“不能扑进她(大陆)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四、在第2、3自然段中,作者都表达了强烈的大陆情,角度是否相同。
这两段表达的感情是有其共性的,但角度确实不同。
第2自然段是从三个角度抒发大陆情:(1)空间角度。“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从金门到厦门。”(2)寻根角度。“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3)影视角度。(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的镜头)而第3自然段却是用五个连续的问句,表达祖国大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牵动着自己的思念之情(舆论中、音乐中、影片中、文化中)。
五、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中作者对“雨”字美感的描写。
作者通过对“雨”字的象形之美的揭示,侧面回答了思念祖国大陆的根源之所在:汉字(象形文字)不仅是中国人的语言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文字不灭,民族的向心力就不灭;而以“雨”字为例,既生动形象富于美感,又紧扣题目中的“雨”字。
六、在第6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对美国山脉的印象,其用意是什么。
这段文字大开大阖,将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上,不是大陆与台湾之间,而是异乡与故土之间:外国与中国━━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在作者笔下,美国西部的山景并不缺乏美:天蓝、雪白、石奇,但作者却感到“呼吸困难,心寒目酸”;而台湾溪头“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但在作者眼中却如米氏父子的绘画那么美。
七、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听冷雨”)有哪些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以下内容:听雨的感情基调(凄迷)和原因(人生苦短,难归故乡),听雨想起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江南之雨的特有韵律,大陆与台湾之雨韵相同、相通,听雨的心境与回忆,在台湾听雨听不走对大陆的思念,台湾的雨韵逐渐淡化(大陆与台湾的隔绝使“雨”中乡韵淡化)。
八、如何理解作者写雨中恋人的雨趣。
作者写雨中恋人同乘一车,同撑一伞,牵手雨中,雨中相吻,从全文的主旨看,是象征着大陆与台湾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尤其是这句话:“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更是耐人寻味,令人非常容易想到这个意思:台湾离开祖国怀抱时间这样长,该有人“发明”这样一种体制,即大陆和台湾各实行一种社会制度,但还是一个中国,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有些事情不必分得那么细致。可以认为这个句子是形象地表达“一国两制”。
九、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冷雨”的祈祷与惆怅:愿“冷雨”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消失,变为大陆与台湾的共同祝福。但“冷雨”依旧,看来还是要听听那冷雨的。
一、对题目中“冷雨”的理解。
作者余光中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写散文善于将诗歌中的“意象”放到其中发挥。题目中的“冷雨”,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感情载体:有祖国多难的愁苦,有两岸离散的凄冷,有游子思乡的泪水,有故土江山的多娇,有两岸统一的期盼。
二、课文分几部分比较合适,从内容上看,各部分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我个人感觉,分为四部分比较合适。
第1至第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冷雨牵着大陆情(想冷雨)。
第4至第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冷雨浸润民族魂(感冷雨)。
第7至第14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冷雨连着两岸情(听冷雨,这是主体部分)。
第15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对冷雨的祈祷与惆怅。
这四部分从内容上看,内在联系十分密切,第一部分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大陆情;第二部分是回答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大陆情:因为炎黄子孙有着浸透骨肉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第三部分则是将民族魂与民族根具体化;第四部分是对上述感情的总括与追恋。
三、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特点。
我想以第一自然段为例,谈谈作者抒发感情的特点。
作者抒发的是一种具有强烈的凄苦特点的思恋大陆之情。这种凄苦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对冷雨的描写和气候的联想表现出来的。
作者先写台北之雨的“湿”“冷”和连绵不断,既而由台北之雨的凄凄切切,想到没有色彩的“黑白片”,进而想到中国历史的没有色彩:“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为什么会如此?作者明确回答:“那一块土地(大陆)是久违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读者立刻明白:原来,冷雨的凄苦是思恋大陆的凄苦,否则,作者不会用这句话给本段作结:“不能扑进她(大陆)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四、在第2、3自然段中,作者都表达了强烈的大陆情,角度是否相同。
这两段表达的感情是有其共性的,但角度确实不同。
第2自然段是从三个角度抒发大陆情:(1)空间角度。“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从金门到厦门。”(2)寻根角度。“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3)影视角度。(安东尼奥尼的影片中的镜头)而第3自然段却是用五个连续的问句,表达祖国大陆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牵动着自己的思念之情(舆论中、音乐中、影片中、文化中)。
五、如何理解第4自然段中作者对“雨”字美感的描写。
作者通过对“雨”字的象形之美的揭示,侧面回答了思念祖国大陆的根源之所在:汉字(象形文字)不仅是中国人的语言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文字不灭,民族的向心力就不灭;而以“雨”字为例,既生动形象富于美感,又紧扣题目中的“雨”字。
六、在第6自然段中,作者写到了对美国山脉的印象,其用意是什么。
这段文字大开大阖,将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放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之上,不是大陆与台湾之间,而是异乡与故土之间:外国与中国━━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在作者笔下,美国西部的山景并不缺乏美:天蓝、雪白、石奇,但作者却感到“呼吸困难,心寒目酸”;而台湾溪头“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但在作者眼中却如米氏父子的绘画那么美。
七、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听冷雨”)有哪些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以下内容:听雨的感情基调(凄迷)和原因(人生苦短,难归故乡),听雨想起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江南之雨的特有韵律,大陆与台湾之雨韵相同、相通,听雨的心境与回忆,在台湾听雨听不走对大陆的思念,台湾的雨韵逐渐淡化(大陆与台湾的隔绝使“雨”中乡韵淡化)。
八、如何理解作者写雨中恋人的雨趣。
作者写雨中恋人同乘一车,同撑一伞,牵手雨中,雨中相吻,从全文的主旨看,是象征着大陆与台湾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愿望。尤其是这句话:“台湾的雨季这么长,该有人发明一种宽宽的双人雨衣,一人分穿一只袖子,此外的部分就不必分得太苛”,更是耐人寻味,令人非常容易想到这个意思:台湾离开祖国怀抱时间这样长,该有人“发明”这样一种体制,即大陆和台湾各实行一种社会制度,但还是一个中国,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有些事情不必分得那么细致。可以认为这个句子是形象地表达“一国两制”。
九、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冷雨”的祈祷与惆怅:愿“冷雨”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消失,变为大陆与台湾的共同祝福。但“冷雨”依旧,看来还是要听听那冷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