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必须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以便人民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指导社会实践。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具有形式多样,感染力较强的特点,是人民大众喜爱并乐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可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传播,使思想政治理论生活化,通俗化,更易于人民大众接受。
关键词:艺术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与意义,所以,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为主要内容
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宛如指路明灯,让摸索中的中国有了明确的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尝试设想了各种制度,但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真正找到了实现解放的武器。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结合当时社会实际,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伟大的成果,从此迎来了全新的新中国。
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新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积极实践,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尤其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时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取得的这些成就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的指导思想,而是人民大众的指导思想,所以,弘扬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切实在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中起到積极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巩固加强党的领导
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不可动摇,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对党的信心,以加强并巩固执政党地位。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紧跟时代潮流,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水平,有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应遍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各阶层的人都能理解并运用马克思科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指引人民树立正确的三观,深化政治认同感,形成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所以,应用科学的,更易被群众认可和接受的传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需要,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契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持续丰富和发展,提高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中国的普及率,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作出解释、给予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概况及问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20世纪初叶,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以上海为中心,南北呼应,在研究介绍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从工人群体展开,积极贴近群众,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为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早期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从1918年11月到1920年9月,这一阶段的传播具有自发、自觉性;接着是从1920年9月到1922年6月,这一阶段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有组织的传播;最后是1922年7月到1927年7月,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少数知识分子出版刊物以及党政人员有组织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并不高。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出版刊物和共产党有组织地传播,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多媒体、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设计作品、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进行传播,大众还可进入影院、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实地感受,获得相关教育。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传播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系列公益广告以及相关电子漫画书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也更便捷、方便。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教育传播的作用。
当前,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民群众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此,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化为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创新宣传方式与渠道,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纵观当代各种宣传教育成果,种类丰富多样,传播方式与手段有所创新。
随着深入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当前学术界整体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忽视了马克思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在人民群众间的普及率显得较为薄弱;
2、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作为指导思想没有完全与人民生活同步并指导人民生活;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形式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不够贴近人民生活,不易于人民群众接受,没有真正做到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4、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错误认知,认为是领导人及党政工作者需要学习研究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关注较少,没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融入社会生活,指导社会实践;
5、马克思主义本属于西方文化,在中国,除了少数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够通俗化,语言表述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范围,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文化,使中国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
三、以艺术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途径
1、在音乐舞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演就是对在艺术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诠释。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1964年10月开始公演,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1966年拍成了电影。该作品以音乐舞蹈表演的形式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勇敢的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斗争。通过对各个革命阶段的代表性事件的表演,表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伟大革命精神。该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使观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当时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弘扬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生动的音乐舞蹈表演传播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东方红》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段光辉历程,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满腔热血,怀揣坚定的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该作品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线,清晰地呈现了各时期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带领人们重温历史,再现了三大法宝、工农武装割据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
该作品通过歌舞表演这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于人民群众,使作品传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掌握并应用于实践。《东方红》的展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再现共产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件,让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易于人民群众接受。《东方红》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弘扬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与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力相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加顺畅、自然,使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并应用于实践。
2、在戏剧表演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山魂》用吉剧的形式表现抗日联军,也是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主要描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在东北担任总指挥时,率领东北军民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当年所领导的抗联部队,作战人员、机械等方面都处于极度劣势,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靠的是他们坚韧不拔,不言放弃的精神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指导和依靠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为自由而战的斗志、长白山有利的自然环境以及杨靖宇将军的胆略、智慧和心胸。该作品通过塑造一个怀揣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有着深邃思想、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杨靖宇将军的形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人民群众起到教化的作用。《山魂》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艺术表演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将积极向上的因素以及想要弘扬的思想精神提取、放大,对人民群众的感触更强,使大家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山魂》的排演,是在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召下完成的。参与《山魂》排演的演职人员,在排演过程中就已经接受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熏陶,他们身临其境,一起走进那个炽热的抗战年代,仿佛杨靖宇将军就在身边,深刻感受到了杨靖宇将军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观众在观看时,也是对精神的洗礼,通过回顾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忆苦思甜,浸透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观众懂得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树立坚定地革命信心,以群众喜爱并易于接受的艺术传播形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3、在美术作品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作品是创作者以物质材料作为媒介(例如:纸、布、木板等)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思想情感的艺术作品。唐代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曾说过:“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明确指明绘画不仅是为了个人陶冶情操或发泄情绪,还可以传播思想,弘扬正能量,发挥广阔的社会教化作用。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的革命美术,顺应了抗日战争的发展需要,在抗战时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作用。例如:唐一禾创作于1940年的油画作品《七七号角》,画面表现的是一批知识分子步伐坚定、振奋昂扬地走上抗战道路的场景,从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青年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對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一组场景使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爱国情怀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油然而生。再如,李桦的版画作品《怒吼吧,中国》,创作于1935年,一幅尺寸较小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与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分不开的,当时正处于反帝浪潮中,画面上一个被捆绑的瘦弱的人正在张大嘴巴呼喊,虽然被束缚,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充满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号召力,象征了国人的觉醒。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歌颂英雄烈士、重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传播革命精神为主题,美术作品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展现革命题材,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是人民群众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一种传播形式,对当时宣传革命理想、传播正能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通过艺术形式弘扬革命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爱并易于掌握,从而更好地指导人民的社会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民群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周昌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及破解[J].人民论坛,2018年,06期:114
[4]韩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2-07.
[5]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作者简介:韩耀华(1995.10—),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人,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艺术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
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与意义,所以,如何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为主要内容
1、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立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宛如指路明灯,让摸索中的中国有了明确的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之前,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都在试图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尝试设想了各种制度,但都以失败告终。马克思主义的到来,给中国带来了希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真正找到了实现解放的武器。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结合当时社会实际,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伟大的成果,从此迎来了全新的新中国。
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新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积极实践,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新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尤其在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时期,在邓小平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取得的这些成就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少数人的指导思想,而是人民大众的指导思想,所以,弘扬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人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切实在人民大众的实际生活中起到積极的指导作用,对我国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巩固加强党的领导
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不可动摇,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增强人民对党的信心,以加强并巩固执政党地位。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紧跟时代潮流,紧密结合当下社会实际与人民群众的需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水平,有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应遍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使各阶层的人都能理解并运用马克思科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指引人民树立正确的三观,深化政治认同感,形成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所以,应用科学的,更易被群众认可和接受的传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需要,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契合,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持续丰富和发展,提高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中国的普及率,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惑,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作出解释、给予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概况及问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20世纪初叶,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南方以上海为中心,南北呼应,在研究介绍中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从工人群体展开,积极贴近群众,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立足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早期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为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早期传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从1918年11月到1920年9月,这一阶段的传播具有自发、自觉性;接着是从1920年9月到1922年6月,这一阶段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有组织的传播;最后是1922年7月到1927年7月,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少数知识分子出版刊物以及党政人员有组织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率并不高。随着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出版刊物和共产党有组织地传播,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多媒体、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设计作品、雕塑、绘画等艺术领域进行传播,大众还可进入影院、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空间进行实地感受,获得相关教育。尤其是网络媒体的传播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系列公益广告以及相关电子漫画书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也更便捷、方便。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面向广大群众进行教育传播的作用。
当前,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民群众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此,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化为人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思政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创新宣传方式与渠道,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纵观当代各种宣传教育成果,种类丰富多样,传播方式与手段有所创新。
随着深入研究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当前学术界整体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忽视了马克思理论大众化的传播,在人民群众间的普及率显得较为薄弱;
2、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错位,作为指导思想没有完全与人民生活同步并指导人民生活;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传播形式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不够贴近人民生活,不易于人民群众接受,没有真正做到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4、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错误认知,认为是领导人及党政工作者需要学习研究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关注较少,没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地融入社会生活,指导社会实践;
5、马克思主义本属于西方文化,在中国,除了少数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够通俗化,语言表述不符合人民群众的接受范围,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文化,使中国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实践马克思主义。
三、以艺术形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途径
1、在音乐舞蹈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演就是对在艺术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诠释。这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1964年10月开始公演,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5周年而创作的,1966年拍成了电影。该作品以音乐舞蹈表演的形式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领导勇敢的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斗争。通过对各个革命阶段的代表性事件的表演,表现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浴血奋战、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伟大革命精神。该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与号召力,使观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当时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弘扬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生动的音乐舞蹈表演传播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东方红》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段光辉历程,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满腔热血,怀揣坚定的革命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最终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该作品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主线,清晰地呈现了各时期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带领人们重温历史,再现了三大法宝、工农武装割据以及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
该作品通过歌舞表演这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于人民群众,使作品传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为人民群众掌握并应用于实践。《东方红》的展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再现共产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典型事件,让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更易于人民群众接受。《东方红》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弘扬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通俗化、具体化、生动化,与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力相称,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更加顺畅、自然,使人民群众真正掌握并应用于实践。
2、在戏剧表演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山魂》用吉剧的形式表现抗日联军,也是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典型案例。主要描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在东北担任总指挥时,率领东北军民在与日军战斗中壮烈牺牲。当年所领导的抗联部队,作战人员、机械等方面都处于极度劣势,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靠的是他们坚韧不拔,不言放弃的精神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的指导和依靠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为自由而战的斗志、长白山有利的自然环境以及杨靖宇将军的胆略、智慧和心胸。该作品通过塑造一个怀揣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有着深邃思想、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杨靖宇将军的形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对人民群众起到教化的作用。《山魂》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艺术表演在原有史料的基础上将积极向上的因素以及想要弘扬的思想精神提取、放大,对人民群众的感触更强,使大家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山魂》的排演,是在伟大的抗战精神感召下完成的。参与《山魂》排演的演职人员,在排演过程中就已经接受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的熏陶,他们身临其境,一起走进那个炽热的抗战年代,仿佛杨靖宇将军就在身边,深刻感受到了杨靖宇将军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观众在观看时,也是对精神的洗礼,通过回顾抗日战争时期的那段历史,忆苦思甜,浸透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观众懂得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树立坚定地革命信心,以群众喜爱并易于接受的艺术传播形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3、在美术作品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术作品是创作者以物质材料作为媒介(例如:纸、布、木板等)创作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思想情感的艺术作品。唐代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曾说过:“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明确指明绘画不仅是为了个人陶冶情操或发泄情绪,还可以传播思想,弘扬正能量,发挥广阔的社会教化作用。
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的革命美术,顺应了抗日战争的发展需要,在抗战时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激励作用。例如:唐一禾创作于1940年的油画作品《七七号角》,画面表现的是一批知识分子步伐坚定、振奋昂扬地走上抗战道路的场景,从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出青年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期望以及對祖国命运的关切。这样一组场景使观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爱国情怀和对抗战胜利的信心油然而生。再如,李桦的版画作品《怒吼吧,中国》,创作于1935年,一幅尺寸较小的作品能够流传至今,与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分不开的,当时正处于反帝浪潮中,画面上一个被捆绑的瘦弱的人正在张大嘴巴呼喊,虽然被束缚,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充满反抗精神,具有强烈的号召力,象征了国人的觉醒。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歌颂英雄烈士、重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传播革命精神为主题,美术作品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展现革命题材,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是人民群众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一种传播形式,对当时宣传革命理想、传播正能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通过艺术形式弘扬革命精神,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变得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爱并易于掌握,从而更好地指导人民的社会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民群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周昌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困境及破解[J].人民论坛,2018年,06期:114
[4]韩昀.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N].人民日报,2017-02-07.
[5]杨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作者简介:韩耀华(1995.10—),女,汉族,籍贯:河北邯郸人,广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学理论,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