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的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来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规定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对奈曼旗2000年、2005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初期及5年后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奈曼旗2000年、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33.94、36.93,根据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分级表,分别属于"较差""一般";奈曼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幅度为8.8%,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5年后,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根据1980~1999年合肥市耕地、人口、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下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和耕地减少的形式以及人口、粮食的变化,并用回归法分析它们的变化趋势.
苏锡常地区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产业不断集聚,使得城市空间迭加扩展,苏锡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成为区域城市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区洪水灾害与孕灾环境变化的关系,包括全球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大规模围湖造田和三峡水库的运行等与洪水灾害的关系,针对鄱阳湖区洪水灾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分层次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策略,利用有限的基础资料,克服了图像时相不理想的问题,解决了解译难点,结合不同年度影像和相关背景资料,利用ErdasImagine的专家分类进行了遥感分类解译;第一层分类采用原有波段和仿植被指数,仿水体指数,仿城镇指数进行光谱分析并分类,第二层次将一次分类结果中混分的1992年水体城镇和2000年水体水田求交集获得两年度的水体分类结果,再由此求得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