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灵魂 情景再现

来源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7053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的意境是美的。
   寂静的夜晚,当你仰望璀璨星空时,你是否会想:银河两岸的织女和牛郎现在怎么样了?倘若能驾一叶小舟,到他们家去做客,该多好啊。(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不过,启发诗人想象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浩荡荡奔流而下,真应了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地上的黄河和天上的银河是相通的。于是,诗人不由得感慨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
   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点燃了诗人的激情和想象。他从黄河望到天上,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了牛郎织女;再从天上的牛郎织女想到了黄河岸边的淘金者。
   作者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银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
   九曲黄河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它们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里,也积淀在诗人的满腔情怀里。
  与黄河有关的名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温庭筠《拂舞词/公无渡河》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永贞元年,他和柳宗元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不久失败,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馬。一度奉诏后还京,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在这样的境况下,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其他文献
自从弹幕被发明之后,看电视剧不开弹幕都觉得少了什么。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看恐怖片、悲情片了,因為有了弹幕,统统变喜剧!
期刊
房子里静悄悄的,我就像最后一个地球人似的坐在那里——修钟表。   突然,我听见细微的嗒嗒声从门外传来。我放下手里的活儿,侧耳听了听,嗒嗒声没有了。   我继续埋头修理。   很快,嗒嗒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门槛外左左右右地走来走去。   什么东西在那里呢?好奇心促使我再次放下手里的小镊子、小钳子,站了起来。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向门口望了望。大门外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
期刊
暑假除了追剧和玩手机游戏,还应该来点头脑风暴。瞧,丸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你来闯关!  第一关 大家来找茬  右面两幅图中,有5处不同,请在30秒之内找出来。  第二关 趣味一笔画  请你用笔一次性画出右面的图形。要求:每条线都不能重复,而且笔尖不能离开纸重画,也不能把纸折起来。  第三关 神机又妙算  1个大和尚一餐吃3个馒头。3个小和尚一餐吃1个馒头,现在大和尚、小和尚一共有100人。一
期刊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中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见,茶最初的功效是药用。唐代“茶圣”陆羽于唐肃宗上元年初结庐于湖州之苕溪,历时十余年,将茶与艺术结为一体,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艺术的熏陶和江南明丽的山水,构成《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也令茶与文化得以“亲密接触”。   茶自古就和热情好客、修心養性结合在一起。不管是达官贵人
期刊
大 红 袍  明代有一上京赴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巧遇一和尚取所藏的茶葉泡水给他喝,病痛全消。他考中状元后,前来致谢和尚,并用锡罐装取当日治病的茶叶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他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渐康复,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对茶树严加看管,所采制的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都身穿大红袍,
期刊
在孩子们开启十岁征程,跨入少年时代之际,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隆重举行了“感恩·担当”学生十岁成长礼活动。为了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现场邀请了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感受成长教育,畅想孩子们明天的华彩乐章。   活动伊始,朝气蓬勃的小主角们在悠扬的音乐声中闪亮登场。他们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群,手牵着手一起跨过彩色的成长之门,开启了新的人生征程。那一刻,孩子们稳健的脚步、自信的笑容定格在所有人的记忆里。在人生
期刊
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比如,主人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还有哪些茶道礼仪,掌握了这些技能,我们也是彬彬有礼的“小茶人”!   冲茶有讲究:冲茶时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太多,茶味过浓,太少则冲出的茶没味道。假如客人主动讲明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喜好
期刊
传说风流天子乾隆六下江南有四次都与茶有关。有一次,微服私访的乾隆到西湖狮峰山下的胡公庙游玩,看到很多妙龄采茶女在采制茶叶。采茶女的纤纤玉手轻轻一折,碧绿鲜嫩的叶子就轻巧地飘落到茶筐,煞是美妙動人。乾隆不由地被吸引住了,痴痴地欣赏着。待采茶女发现时,忙掩饰般地抓起一把茶叶,装作采茶的样子。采茶女们见他采茶手法如此笨拙,不由地笑成一片,乾隆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忽然宫内有太监来报说太后生病了,请皇上速速回
期刊
在生活中、在课堂上,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与练习中。  那些被時光打磨的词语仿佛氤氲的茶,被时光养育了的热爱是水,被老师和钟声调制了的课堂就是我们的生活。  我们用茶造句,我们以茶敬畏文字。  因为那些文字,就是我们品味生活本真的苦乐,是飘逸着的律动,是赞美的歌喉,是春天的百灵鸟婉转的鸣叫。  生活就是一杯清茶,愿我们以诚相待,苦乐年华,在升腾的叶中,在滚烫的水里,在反复的品咂与玩味里,我们成为了生活
期刊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兩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