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清音”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独具特色的稀有曲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较高的人文价值。文章基于实地调查,整理和分析了“清音”在校园中的传承现状、传承问题以及对应的传承对策,帮助其更好地在校园中突显价值。
关键词:太和清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
太和清音,起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仅太和独存。它虽然发祥于皖北地区,却一反北方剧、曲的粗犷、豪放,其唱腔优美、曲调清丽,温婉柔和,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2006年,“太和清音”经省政府批准,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当前,正有省专家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为了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太和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1月7日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尽管如此,太和清音的传承与保护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有鑒于此,笔者前往安徽省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深入了解“太和清音”在该学校的传承情况。在对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全面分析该剧在校园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的传承和保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太和清音的历史沿革
约公元14世纪后半叶,颍州汝河(今阜阳泉河)南岸,有一位不满当时政治腐败、朝廷无能的官员,弃官归里,削发为僧。人称玄坛法师(亦成清坛法师)。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于是在青灯黄卷之余,潜心研习音乐。久久为功,终吟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因其音韵清雅,故名为“清音”。[2]
清音有大小曲牌六十四个,其中,大曲牌二十六个,小曲牌三十八个,双八板起头。传统清音的曲调较为单一,后期清音传承者为了丰富清音戏的唱腔,创造出多个以“老声调”、“小生调”、“小丑调”为代表的专用曲调和新唱腔板式。[3]清音传统唱腔虽称“四句腔”,但每句唱腔唱法多样,加上许多花腔,令人百听不厌。清音念白为徽白,也可根据人物需要说方言土语。随着清音的不断发展,喜爱清音的人也越来越多。1958年夏秋,“太和清音戏剧团”成立,上演了大批优秀的剧目,使清音从民间走向了舞台。另外,演员的专业性更强、行当的划分更明确、服化道效也更加规范。1961年,国家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上级指示:“一县只保留一个剧团。”因此拥有绑剧和清音两个剧团的太和县,只能保留团龄较长、观众基础较广的绑剧团,而撤销清音剧团。“文化大革命”后,跌入谷底的清音在太和县文化馆的守护下得到了延续和传承。1995年4月,文化馆成立了太和清音研究会。2006年,国家有关非遗保护的政策出台,使清音的传承和保护迎来了希望。
二、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现状
(一)日常教学
2013年夏,清音课走进了太和县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幼师专业的课堂。据了解,学习清音的都是幼师专业就业班的学生,该类班为两年制教学,每一届就业班开设3个班级,每班每周两节清音课程,每节课45分钟。课程内容是由清音省级传承人张洪奎、皖北信息工程学校艺术部主任杨俊华、太和县文化馆副馆长高虎三人一起决定,并共同创作清音的新唱段教给学生。三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分别负责键盘、二胡和演唱授课,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节课上课前30分钟为练声时间,期间三位老师打印曲谱、擦拭乐器、调试话筒,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做保障。
(二)成绩考核
据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的艺术部主任杨俊华介绍,每学期幼师专业就业班学生的成绩考察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期中测评、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每人选定一首课上教过的曲子上台演绎,最终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出来。平时出勤率的考核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老师随机点名或学生签到,在成绩考核记分册上标注备案。在笔者实地采访中发现:毕业班的学生大多数可唱出五到七首曲子。分别为:《清音一曲赞盛世》(张洪奎作词编曲)、《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词、高虎编曲)、《镜湖春》(张洪奎改词、编曲)、《水调歌头·中秋》(苏轼词、高虎编曲)、《红梅赞》(阎肃词、高虎编曲)、《让座》(于福海作词、高虎编曲)等。
除了校内的成绩考察以外,参加校外活动也是成绩考察的一种方式。在采访中,张洪奎老师告诉我们:校外举行的各类歌唱比赛,学校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今年11月初太和县举办“全县师生技能大赛”,学生代表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参赛,以9.64分的成绩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了解到:在今年12月份,由太和县清音协会主办的一场“清音歌唱比赛”,学生可自愿参赛,取得奖项的学生可获得资金奖励,并且该学期成绩为优秀等级。
(三)硬件设施
2013年11月8日,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太和清音“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要求太和二职高(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积极开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的创建工作[4]。学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从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太和清音”保护传承工作等方面出发,建设了清音教室、清音剧场、清音展室以及大型展演厅。期间,太和县委县政府划拨10万元的活动经费予以支持。在笔者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平时上课的教室大约70平方米,每节课上课的人数约40—50人,教室中配备了投影屏幕、音响设备、展示台等多媒体器材供学生日常上课使用。每逢学校开展文艺活动时,清音剧场和大型展演厅就成了孩子们练习、彩排、演出的地方。另外,学校还将清音的历史溯源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清音。
(四)师资力量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学校现有主要清音教师三人,分别是清音省级传承人张洪奎、太和二中音乐教师于飞以及太和中学音乐教师刘梅。在清音传承人张洪奎等数十位老艺人及一批资深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太和清音”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73岁高龄的张洪奎老师说:“我是1958年太和县清音剧团的第一批学员,唱了一辈子的清音。如今作为清音的省级传承人,在有生之年,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有责任去传承清音。每当看到娃娃们用清脆的声音唱着我教的清音,心里满是欢喜。” 三、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问题
尽管如此,清音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进行得依然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和清音的传承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其中,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计划欠整合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每周每班两节清音课,对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课程量较少,无法系统、细致地去学习,难以培养出清音人才。并且每周的两节清音课安排的时间过于集中,学生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影响上课的效率。其次,学生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凡是幼师专业就业班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清音,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取向。最后,每次课前半个小时的练声时间占用了上课时间,使每周学习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在教学计划上,首先,学生的上课内容全部是新唱段,无传统剧目,虽与时代接轨、学生更容易接受,但不利于清音传统剧目的传承。其次,在日常教学中,上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大,且曲谱是打印的纸张不利于保存。最后,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二)教学对象太单一,传承浮于表面化
一方面,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共有50个教学班,开设清音课程的只有6个幼师班,并且大班教学的方式只能是普及层面的传承,无法深入学习传统清音。笔者在实地考察时了解到,幼师专业的学生中女生占多数,男生寥寥无几。而清音传统唱词多为夫妻之间的对唱,这样的男女比例不利于清音传承的性别搭配。另一方面,即使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好苗子,随着学生两年后的毕业离校,也会面临脱缰的问题。此外,目前的几位清音新秀也各自拥有工作和学业,无法专心投入到清音的传承保护中去。
(三)师资力量较薄弱,大众审美偏新颖
皖北信息工程学校每年开设幼师专业就业班3个班,两个年级共6个班,大约300名学生,主要授课老师只有三位。这种学生多、老师少的局面使教学无法因材施教。由于每班学生太多,无法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学习不深入,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清音人才。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盛行,大众审美也日益变化。人们对于一些新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而忽视了传统文化。
四、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方面
在课时量上,应当适当增加课时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表;在开设专业上,可以增加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清音课程,这样不仅扩大了清音的传承范围,而且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同时,针对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可以开设“清音专业班”,该班学生毕业后优先从事清音传承和教学工作。在师资力量上,学校应壮大师资队伍,对教师集中进行清音传承培训,为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教师可以成立教研小组,整合教学计划,提升教学专业性。在课程内容上,应适当增加传统剧目,传承清音传统文化。最后,培养学生对清音的兴趣也极为重要,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力。
(二)政府方面
从“清音”走进校园的现状及问题来看,除了要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善以外,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人员的探索创新和政府领导的扶持相结合才能使“清音”在学校中大显光彩。首先,政府应鼓励中小学开设清音课程。这样不仅增加了清音的普及面,而且给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的清音专业班毕业生提供了就业途径。其次,政府应考虑诸多因素,加大对清音进校园的资金投入。让学生拥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为清音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然后,在宣传方面,应加大清音的社会知名度,多组织与清音有关的活动。这样做也能增加学生的表现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政府应带头与周边县市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比如:阜南的嗨子戏。
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是傳承与保护的对象,更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导力量。因此,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这一举措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下,越走越远。同时,作为一名太和县的学生,肩负着“清音”发展的重任。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清音“的接班人,并努力学习清音课程,为自家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付文侠.太和清音的以往、现状和期盼[J].2016(5):16-17.
[2] 程敏.安徽太和清音文化生态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4):96-97.
[3] 李燕.浅谈太和清音戏曲保护[J].剧作家,2014,204(5):128-128.
[4]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的申报报告 校办{2015}第018号.2-2.
关键词:太和清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校园
太和清音,起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全国仅太和独存。它虽然发祥于皖北地区,却一反北方剧、曲的粗犷、豪放,其唱腔优美、曲调清丽,温婉柔和,具有很鲜明的艺术特色。2006年,“太和清音”经省政府批准,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当前,正有省专家委员会推荐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为了继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太和县人民政府于2013年11月7日第19次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基地。尽管如此,太和清音的传承与保护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有鑒于此,笔者前往安徽省太和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深入了解“太和清音”在该学校的传承情况。在对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全面分析该剧在校园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对非物质文化走进校园的传承和保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太和清音的历史沿革
约公元14世纪后半叶,颍州汝河(今阜阳泉河)南岸,有一位不满当时政治腐败、朝廷无能的官员,弃官归里,削发为僧。人称玄坛法师(亦成清坛法师)。他学识渊博、精通音律,于是在青灯黄卷之余,潜心研习音乐。久久为功,终吟出一种旋律,作为曲歌。因其音韵清雅,故名为“清音”。[2]
清音有大小曲牌六十四个,其中,大曲牌二十六个,小曲牌三十八个,双八板起头。传统清音的曲调较为单一,后期清音传承者为了丰富清音戏的唱腔,创造出多个以“老声调”、“小生调”、“小丑调”为代表的专用曲调和新唱腔板式。[3]清音传统唱腔虽称“四句腔”,但每句唱腔唱法多样,加上许多花腔,令人百听不厌。清音念白为徽白,也可根据人物需要说方言土语。随着清音的不断发展,喜爱清音的人也越来越多。1958年夏秋,“太和清音戏剧团”成立,上演了大批优秀的剧目,使清音从民间走向了舞台。另外,演员的专业性更强、行当的划分更明确、服化道效也更加规范。1961年,国家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上级指示:“一县只保留一个剧团。”因此拥有绑剧和清音两个剧团的太和县,只能保留团龄较长、观众基础较广的绑剧团,而撤销清音剧团。“文化大革命”后,跌入谷底的清音在太和县文化馆的守护下得到了延续和传承。1995年4月,文化馆成立了太和清音研究会。2006年,国家有关非遗保护的政策出台,使清音的传承和保护迎来了希望。
二、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现状
(一)日常教学
2013年夏,清音课走进了太和县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幼师专业的课堂。据了解,学习清音的都是幼师专业就业班的学生,该类班为两年制教学,每一届就业班开设3个班级,每班每周两节清音课程,每节课45分钟。课程内容是由清音省级传承人张洪奎、皖北信息工程学校艺术部主任杨俊华、太和县文化馆副馆长高虎三人一起决定,并共同创作清音的新唱段教给学生。三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分别负责键盘、二胡和演唱授课,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节课上课前30分钟为练声时间,期间三位老师打印曲谱、擦拭乐器、调试话筒,为课堂的顺利进行做保障。
(二)成绩考核
据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的艺术部主任杨俊华介绍,每学期幼师专业就业班学生的成绩考察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期中测评、期末考试和平时出勤。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每人选定一首课上教过的曲子上台演绎,最终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呈现出来。平时出勤率的考核方式有两种,分别是:老师随机点名或学生签到,在成绩考核记分册上标注备案。在笔者实地采访中发现:毕业班的学生大多数可唱出五到七首曲子。分别为:《清音一曲赞盛世》(张洪奎作词编曲)、《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词、高虎编曲)、《镜湖春》(张洪奎改词、编曲)、《水调歌头·中秋》(苏轼词、高虎编曲)、《红梅赞》(阎肃词、高虎编曲)、《让座》(于福海作词、高虎编曲)等。
除了校内的成绩考察以外,参加校外活动也是成绩考察的一种方式。在采访中,张洪奎老师告诉我们:校外举行的各类歌唱比赛,学校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今年11月初太和县举办“全县师生技能大赛”,学生代表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参赛,以9.64分的成绩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了解到:在今年12月份,由太和县清音协会主办的一场“清音歌唱比赛”,学生可自愿参赛,取得奖项的学生可获得资金奖励,并且该学期成绩为优秀等级。
(三)硬件设施
2013年11月8日,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太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太和清音“保护传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通知》要求太和二职高(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积极开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的创建工作[4]。学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从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太和清音”保护传承工作等方面出发,建设了清音教室、清音剧场、清音展室以及大型展演厅。期间,太和县委县政府划拨10万元的活动经费予以支持。在笔者实地考察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平时上课的教室大约70平方米,每节课上课的人数约40—50人,教室中配备了投影屏幕、音响设备、展示台等多媒体器材供学生日常上课使用。每逢学校开展文艺活动时,清音剧场和大型展演厅就成了孩子们练习、彩排、演出的地方。另外,学校还将清音的历史溯源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深入了解清音。
(四)师资力量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现皖北信息工程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学校现有主要清音教师三人,分别是清音省级传承人张洪奎、太和二中音乐教师于飞以及太和中学音乐教师刘梅。在清音传承人张洪奎等数十位老艺人及一批资深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太和清音”的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73岁高龄的张洪奎老师说:“我是1958年太和县清音剧团的第一批学员,唱了一辈子的清音。如今作为清音的省级传承人,在有生之年,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就有责任去传承清音。每当看到娃娃们用清脆的声音唱着我教的清音,心里满是欢喜。” 三、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问题
尽管如此,清音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进行得依然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完全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和清音的传承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其中,清音在校园中传承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计划欠整合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每周每班两节清音课,对于初级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课程量较少,无法系统、细致地去学习,难以培养出清音人才。并且每周的两节清音课安排的时间过于集中,学生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影响上课的效率。其次,学生没有选择课程的权利,凡是幼师专业就业班的学生都必须学习清音,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取向。最后,每次课前半个小时的练声时间占用了上课时间,使每周学习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在教学计划上,首先,学生的上课内容全部是新唱段,无传统剧目,虽与时代接轨、学生更容易接受,但不利于清音传统剧目的传承。其次,在日常教学中,上课内容的随意性较大,且曲谱是打印的纸张不利于保存。最后,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二)教学对象太单一,传承浮于表面化
一方面,皖北信息工程学校共有50个教学班,开设清音课程的只有6个幼师班,并且大班教学的方式只能是普及层面的传承,无法深入学习传统清音。笔者在实地考察时了解到,幼师专业的学生中女生占多数,男生寥寥无几。而清音传统唱词多为夫妻之间的对唱,这样的男女比例不利于清音传承的性别搭配。另一方面,即使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好苗子,随着学生两年后的毕业离校,也会面临脱缰的问题。此外,目前的几位清音新秀也各自拥有工作和学业,无法专心投入到清音的传承保护中去。
(三)师资力量较薄弱,大众审美偏新颖
皖北信息工程学校每年开设幼师专业就业班3个班,两个年级共6个班,大约300名学生,主要授课老师只有三位。这种学生多、老师少的局面使教学无法因材施教。由于每班学生太多,无法进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学习不深入,难以培养出优秀的清音人才。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盛行,大众审美也日益变化。人们对于一些新颖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而忽视了传统文化。
四、太和清音在校园中传承问题的对策
(一)教学方面
在课时量上,应当适当增加课时量,科学合理地安排课表;在开设专业上,可以增加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清音课程,这样不仅扩大了清音的传承范围,而且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同时,针对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可以开设“清音专业班”,该班学生毕业后优先从事清音传承和教学工作。在师资力量上,学校应壮大师资队伍,对教师集中进行清音传承培训,为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另外,教师可以成立教研小组,整合教学计划,提升教学专业性。在课程内容上,应适当增加传统剧目,传承清音传统文化。最后,培养学生对清音的兴趣也极为重要,要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力。
(二)政府方面
从“清音”走进校园的现状及问题来看,除了要在教学方式上不断改善以外,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人员的探索创新和政府领导的扶持相结合才能使“清音”在学校中大显光彩。首先,政府应鼓励中小学开设清音课程。这样不仅增加了清音的普及面,而且给皖北信息工程学校的清音专业班毕业生提供了就业途径。其次,政府应考虑诸多因素,加大对清音进校园的资金投入。让学生拥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为清音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然后,在宣传方面,应加大清音的社会知名度,多组织与清音有关的活动。这样做也能增加学生的表现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政府应带头与周边县市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比如:阜南的嗨子戏。
学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群体。因为他们是傳承与保护的对象,更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导力量。因此,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这一举措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校、社会和政府的多方面支持下,越走越远。同时,作为一名太和县的学生,肩负着“清音”发展的重任。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清音“的接班人,并努力学习清音课程,为自家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付文侠.太和清音的以往、现状和期盼[J].2016(5):16-17.
[2] 程敏.安徽太和清音文化生态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0,27(4):96-97.
[3] 李燕.浅谈太和清音戏曲保护[J].剧作家,2014,204(5):128-128.
[4] 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关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的申报报告 校办{2015}第018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