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职业成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文章界定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剖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结构维度,分析了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和学生本身两个角度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调适
引言
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竞争力。正因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努力向素质化教育转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现实中不少大学生还存在着社会适应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主要表现为频繁跳槽、不愿从基层做起、抗挫折能力较弱等。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必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因此,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预防性教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社会适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涵义。狭义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指的是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角色转换过程。广义社会适应不仅包括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还包括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已有研究表面,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问题
大学生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及其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社会认知偏见和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容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一)大学生总体心理适应不良
大学有着众多区别于中学的特征,在适应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了一些适应不良的现象。首先是学习适应不良。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高中阶段有明确的升学目标,而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也就没有了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机,生活作风散漫,学习兴趣淡漠,逃旷课的现象十分常见。二是学习方法不当,不善于科学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学习无计划,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其次是社交适应不良。部分学生由于内向、文静、胆小、多虑等性格造成不敢主动与人交往;还有部分学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往,很少参与集体性、公开性的活动。再次是性心理适应不良。一方面对性知识好奇及探索,另一方面又缺乏性知识教育而性无知,以至产生心情焦躁,丧失信心,产生自我否定的评价。
(二)大学生人际适应中存在社会认知偏见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认知结果取决于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适应过程中往往存在认知上的偏见,主要表现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也即第一印象,它具有前摄和泛化的作用。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征,其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产生负面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以最后印象对人做出全面判断,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以最近接触时的感觉而对人做出判断,此种判断多数时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晕论效应是指当我们对一个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印象后,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被赋予一种光环笼罩着,容易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多方面接触和锻炼对某些现象和人往往会形成刻板印象,走上社会以后就以形成的刻板印象去与人交往。这种偏见性认知就好比给学生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得大学生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颜色,而产生认知偏差。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角色冲突
莎士比亚认为,世界是一个舞台,一个人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现实社会就如一个社会剧本,每个人在它的指导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应的社会角色的扮演。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存在一些角色认知冲突。
1、渴望认识社会,但又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当代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强烈的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是,长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对自身的评价过高而对社会的复杂性、竞争的激烈性预计不足,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种种困惑,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影响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然而也有人低估自身的能力,不敢面对社会,成为“校漂族”游走在学习和社会之间,而不愿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
2、勇敢追求理想,但动机趋于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认为就业应该先满足自己的要求,对未来职业的要求是工作轻松,收入丰厚,工作环境优越,福利待遇良好。
3、情感丰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当代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需要的满足和价值判断上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而振奋不已,或悲观丧气,甚至轻生。近几年来,各地高校因丧失生活信心而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不只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努力。
(一)学校教育层面
1、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可分为入学适应教育和就业适应教育两种形式。大学新生入学之初,是对其进行入学适应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紧紧围绕成才中心,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向大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应加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通过就业适应教育端正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征制定求职方向和策略,最终实现就业适应。
2、注重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哈佛大学前校长认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对我国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有时也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明辨是非、遇事冷静思考,使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人。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注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
3、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适应本质上是一个相互认知、相互接受的过程,仅仅靠理论上的教育不足以实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更重要的是创造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实践性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另外,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对大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自身层面
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适应能力。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其今后的社会适应水平,增强学习适应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一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习自觉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在动力;利用动机迁移,培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掌握学习“自主权”,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成就的个性心理品质。
2、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熟悉社会规范,加快社会化进程并且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熟悉社会规范,加快社会适应的过程。在大学里,“辨论赛”、“英文演讲”、“挑战杯科技大赛”、“运动会”诸如些类的活动不胜枚举,大学生要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积极参与。同时,大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体,这些都会增加大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总而言之,在校期间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一些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创造机会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大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校园里,终归要走向社会。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安排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外,大学生自己还可以通过兼职、假期实习等形式投身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调节自我,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四、结语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是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这既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李彩娜,王文霞等.大学生社会适应与自我调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3]张大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
[4]徐原.浅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本文是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省重点项目(201411049003z)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调适
引言
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竞争力。正因为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努力向素质化教育转变,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然而,现实中不少大学生还存在着社会适应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主要表现为频繁跳槽、不愿从基层做起、抗挫折能力较弱等。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员,必须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因此,发现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预防性教育,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社会适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涵义。狭义的大学生社会适应指的是大学生在毕业离开学校走入社会阶段,通过社会互动,努力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的角色转换过程。广义社会适应不仅包括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还包括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各种适应,如学校生活环境的适应、学校学习环境的适应、学校人际环境的适应等等,并在大学期间找到和社会的衔接点。已有研究表面,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和在社会生活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存在问题
大学生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平衡关系的过程,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及其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社会认知偏见和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容易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角色冲突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一)大学生总体心理适应不良
大学有着众多区别于中学的特征,在适应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了一些适应不良的现象。首先是学习适应不良。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高中阶段有明确的升学目标,而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也就没有了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机,生活作风散漫,学习兴趣淡漠,逃旷课的现象十分常见。二是学习方法不当,不善于科学用脑,不注意劳逸结合,学习无计划,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其次是社交适应不良。部分学生由于内向、文静、胆小、多虑等性格造成不敢主动与人交往;还有部分学生不愿与他人接触交往,很少参与集体性、公开性的活动。再次是性心理适应不良。一方面对性知识好奇及探索,另一方面又缺乏性知识教育而性无知,以至产生心情焦躁,丧失信心,产生自我否定的评价。
(二)大学生人际适应中存在社会认知偏见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认知结果取决于认知者的思维活动,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类与归纳。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适应过程中往往存在认知上的偏见,主要表现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也即第一印象,它具有前摄和泛化的作用。第一印象具有表面性、片面性和先入为主的特征,其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产生负面效应。近因效应是指以最后印象对人做出全面判断,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以最近接触时的感觉而对人做出判断,此种判断多数时候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晕论效应是指当我们对一个人的特征形成一定的印象后,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被赋予一种光环笼罩着,容易以点盖面,以偏概全。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多方面接触和锻炼对某些现象和人往往会形成刻板印象,走上社会以后就以形成的刻板印象去与人交往。这种偏见性认知就好比给学生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使得大学生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颜色,而产生认知偏差。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中存在角色冲突
莎士比亚认为,世界是一个舞台,一个人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现实社会就如一个社会剧本,每个人在它的指导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大学生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应的社会角色的扮演。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存在一些角色认知冲突。
1、渴望认识社会,但又不能全面了解社会。当代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强烈的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是,长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对自身的评价过高而对社会的复杂性、竞争的激烈性预计不足,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种种困惑,从而产生不满情绪,影响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然而也有人低估自身的能力,不敢面对社会,成为“校漂族”游走在学习和社会之间,而不愿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人。
2、勇敢追求理想,但动机趋于功利化。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在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想的实现途径上,更注重个人的奋斗。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在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上,他们往往选择后者,认为就业应该先满足自己的要求,对未来职业的要求是工作轻松,收入丰厚,工作环境优越,福利待遇良好。
3、情感丰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进入大学后,由于生理上的日渐成熟,青年人旺盛的精力及当代大学生活的相对自由,使大学生产生了许多新的需要。同时,大学阶段又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伴随着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需要的满足和价值判断上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他们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而振奋不已,或悲观丧气,甚至轻生。近几年来,各地高校因丧失生活信心而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不只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努力。
(一)学校教育层面
1、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教育。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可分为入学适应教育和就业适应教育两种形式。大学新生入学之初,是对其进行入学适应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这一契机,紧紧围绕成才中心,从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通过“两课”的教育教学,向大学生讲授大学集体生活、大学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使他们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就业指导部门和老师应加大学生的就业适应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通过就业适应教育端正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根据自身特征制定求职方向和策略,最终实现就业适应。
2、注重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哈佛大学前校长认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对我国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进行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有时也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明辨是非、遇事冷静思考,使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人。因此,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注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的培养,防止教育的片面工具化与功利化。
3、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社会适应本质上是一个相互认知、相互接受的过程,仅仅靠理论上的教育不足以实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更重要的是创造实践机会,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实践性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另外,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对大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自身层面
1、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适应能力。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其今后的社会适应水平,增强学习适应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因素。一是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学习目的的教育,启发学习自觉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内在动力;利用动机迁移,培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二是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掌握学习“自主权”,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培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成就的个性心理品质。
2、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促进大学生熟悉社会规范,加快社会化进程并且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起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熟悉社会规范,加快社会适应的过程。在大学里,“辨论赛”、“英文演讲”、“挑战杯科技大赛”、“运动会”诸如些类的活动不胜枚举,大学生要抱着重在参与的态度积极参与。同时,大学生还可以积极参与大学生社团、学生会等学生团体,这些都会增加大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总而言之,在校期间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参加一些属于大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创造机会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人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大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校园里,终归要走向社会。已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因而,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除了充分利用学校安排的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外,大学生自己还可以通过兼职、假期实习等形式投身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调节自我,增强社会适应性,为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四、结语
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要求。如何在大学阶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跨入社会后能尽快地适应社会,是教育者不能回避的问题。只有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客观地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摆脱各种生存困境,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实现人生目标和成才的愿望。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这既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李彩娜,王文霞等.大学生社会适应与自我调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3]张大均.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刍议[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1)
[4]徐原.浅议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8)
本文是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省重点项目(201411049003z)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