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相机的故事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1983年开始接触摄影到今年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中,从最初单纯地喜好到后来的职业生涯,摄影带给我无尽的快乐,进而将成为我一生从事的活动。
  和当年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我对摄影的了解是从对摄影器材的渴望开始的。1983年,那时候照相机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而对摄影爱好者来说,能拥有一台国产单反相机(海鸥DF、孔雀DF),就如同今天拥有一台徕卡相机一般。海鸥DF相机当时市场价格450元(相当于普通人一年的工资),并且这种名牌相机当时市场供应量相当少,要想买到还得想办法、托关系。
  我没有财力,也没有关系买到这样的名牌相机,最后只买了架二流名牌——孔雀DF相机。拥有了自己的相机对我来说就如同做梦一样,高兴得恨不得天天抱着它睡觉,对摄影的热情和拥有高级单反相机的喜悦,让我每天都背着相机进行摄影创作。当时使用的胶片全是135国产黑白胶卷。相机里装上一卷黑白胶卷,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拍上4、5张,一个星期拍一卷,然后自己动手买冲洗药,按教材上讲的比例自己动手制药水,在家里冲洗底片、放大照片。当时摄影的题材多样,基本上没有主题,从北京人的胡同生活到公园里的游园庙会,可以说见什么拍什么。半年后,我的孔雀DF相机出现了机械故障,多次修理,又多次出现故障,没有办法,只得忍痛将我的第一台相机送到了天桥委托商店,卖了350元。这期间,北京的照相机市场开始出现了日本进口相机,有尼康F3、FM2、FE2,佳能A-1、AE-1,理光、亚西卡、富士卡、确善能……我以自己的财力购买了中档的理光KR-10和确善能相机,因为这两种相机都是PK卡口,机身可相互通用。数年以后,我又将这两台相机更换为佳能新F-1和佳能A-1。这期间大约有十年的时间,我所使用的器材大都是机械的135相机。手动相机为我的摄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训练,十年时间我掌握了摄影的构图、快速对焦、正确曝光、底片冲洗等技术,它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前后,北京的摄影爱好者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拍摄风光照片。这一题材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拍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我有幸认识了几位大师级人物,并同他们一起拍长城、拍坝上。看看人家手里的相机都是4×5、120的大画幅,再看看自己手里的135相机,器材的落后极大地影响了我拍摄的自信心。回到北京,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把自己手里的135相机全部处理掉,然后跑到摄影器材商店购买了勃朗尼卡120相机。拥有中画幅相机的喜悦没有持续多久,我就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是哈苏相机,并引以为自豪,声称这才是一流的相机,而日本相机如何如何不如哈苏云云。于是我在犹豫、权衡了三个月后,终于下决心将勃朗尼卡换成了哈苏503cxi(这一折腾损失了几千元)。实际上,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许多相机的技术指标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大,真正大的是由于品牌而带来的人们心理的差距。拥有了哈苏相机以后,在器材上我不再左顾右盼,同时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拍照上,几年时间自费跑遍了中国的山南海北,拍摄了近万张的反转片。
  1997年,我开始接触商业摄影。听业内人士讲商业片主要以大画幅为主,我听风就是雨,购买了4×5英寸底片的日本星座相机。这星座相机还没用明白,又有朋友说这种相机在设计上不如德国林好夫。于是一个月后,我处理了日本星座,购买了林好夫(又损失了几千元)。由于对风光摄影的酷爱,4×5相机也就成了我拍风光的主力“战机”了。每次出门我带一套哈苏(50mm、80mm、150mm、250mm四只镜头)和一套林好夫(90mm、150mm两只镜头)以及三脚架和上百卷反转片及散页胶片,全部装备要十几斤,拍摄的顺序基本是先120,后4×5。商业片没拍几张,4×5的风光片倒是有不少收获。
  2000年春节,我从自由摄影师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职业摄影师,为杂志社拍摄各种专题报道。4×5座机从此也就成了收藏品,这期间使用的主要是135的佳能EOS-1V相机(17-35mm、70-200mm、100mm微距)。自动相机的优势就是拍得快,从对焦到测光一步到位。我感觉这种相机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能够确保摄影报道工作顺利完成。不过每次出差,我总会把哈苏相机带在身边,如果遇到好的风光,120相机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做《中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使我的摄影领域变得十分宽广,上到几千米的航拍,下到几百米的矿井下,从建筑、文物到风土人情,几乎所有的领域我都拍摄过。从杂志使用的角度来说,135相机完全能够胜任各种环境、各种题材的拍摄要求。2002年我又喜得“贵子”——一台徕卡M6相机和35mm1:1.4的镜头。这台相机在采访中非常有用,它能在一些特殊场合进行偷拍,而不被别人发现。


  今天,回顾总结二十年的摄影之路,我更加清楚和理智地审视自己所走过的每一步。在这二十年间,我先后使用了十几种相机,从小到大,又从大到小,逐渐积累了一此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首先,我们在选择相机前,要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在最近一段时间要拍摄什么样的主题,即因题材而选相机。如果你想参加旅游摄影活动,135单反相机是很好的选择,档次以中档左右的相机为宜(价格5000元左右),镜头以变焦为主(价格5000元左右),这类相机价格便宜,体积小,重量轻,非常适合长途旅行之用;如果你想从事业余风光摄影,中档120相机就能满足你的需要(价格20000元左右),这类相机主要以6×4.5cm的画幅为主,价格适中,相机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拍摄起来也很顺手,遇紧急情况,可手持拍摄,机动性和灵活性都很高;如果你想拍一辈子风光,那就要购买哈苏、禄莱或其他品牌同类型同级别的顶尖产品了,它能让你物有所值,高质量地体现你的拍摄思想和情感,因为是顶级的好产品,所以无论在多么恶劣的条件下,都很少会出现故障,但也要知道,全能而且万能的相机是没有的。以我自己的实践为例,1997年我进西藏拍摄时,为保险起见,我准备了两台哈苏相机,一台主拍,另一台备用,将近两个月的拍摄顺利完成,担当主拍的那台哈苏一直使用到今天还完好如初,备用机身则整天在家里睡大觉;如果你想从事报道摄影,那135高档自动相机是你的首选,在各种自然、人文条件下,你都能及时抓拍到质量满意的图片。
  其次,从经济利益角度上讲,报道摄影投入相对少,回报中等;风光摄影投入大,回报中等;商业图片摄影投入最大,回报也最高。单纯以参加摄影比赛为目的的摄影投入较大,回报较小。
  第三,如果你定位不准或相机需要更新换代,则购买相机最好一步到位,这样虽然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可避免以后因更换相机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四,依据自己的经济及其他相应的条件去选择相机,别跟相机的画幅、品牌以及级别过不去,相信自己的能力,拍摄适合自己的照片。
  
  前门大街,人们在打槐树新芽,供食用 1985年摄 理光KR-10 50mm镜头 1/30秒 F8
  坝上冬景 120反转片 1993年摄 勃朗尼卡SQ-A 150mm镜头 1/15秒 F16
  黄山雪松 120反转片 1996年摄 哈苏503cxi 80mm镜头 1/8秒 F16
  黄河上河底 4×5反转片 2002年摄 林好夫4×5相机 150mm镜头 1/250秒 F8
  挪威北角海岸135反转片 2001年摄 佳能EOS-1相机 70-200mm镜头 1/30秒 F11
  135反转 上海徐家口教堂 徕卡M6 35mm 2002年摄 1/4秒 F2
  
  二十年间使用的相机及镜头
  1983年 孔雀DF50mm
  1985年 理光KR-10确善能50mm、100mm、70-210mm
  1993年 勃朗尼卡SQ-A 50mm、80mm、150mm、250mm
  1995年 哈苏503cxi 50mm、80mm、150mm、250mm
  1997年 星座4×5、林好夫4×5 90mm、150mm、250mm
  2000年 佳能EOS-1V 17-35mm、70-200mm、100mm差距
  2002年 徕卡M(6 35mm 1.4)康泰时T3
  
其他文献
     
期刊
年度摄影大事  (以事件发生时间为序)  1、胶片已非朝阳产业,乐凯难续名牌之誉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3月底公布了2004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2001年首批入围的10类产品中仅有胶卷没有进入目录,9月1日名牌头衔有效期满后,乐凯胶卷的“中国名牌”之誉将作古。有关部门给出的理由一方面是彩色胶卷的发展潜力减弱与其推动朝阳产业的宗旨不符,另一方面是乐凯与柯达合资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不符“民族品牌”
期刊
     
期刊
  
期刊
同伴相约,雪顿节前日我们来到西藏。  江河雪山、草野田间和繁星般散落于千万里高原上的大大小小的寺院、建筑群让我应接不暇。然而,最使我震撼的是澜沧江畔赭红色的山丛。冰冷坚硬的地表寸草不生。穿行在经历了风霜磨砺、盛满着岁月沧桑的大山、巨川之间,我的心灵和镜头被这自然的印记彻底折服了。    傍晚,我们驱车匆匆赶往宿营地——当雄县。刹那间,乌云翻滚,黑压压笼罩着整个草原。一群藏羊为躲避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从
期刊
我是个不善交际的人,也没有频繁使用手机和广为散播手机号码。今年除夕夜,打到手机上的电话并不多,但短信息却爆满,内容从三个代表到羊年大吉,从大象和蛇的故事到三羊开泰。据报道,春节期间全国共发送短信息70亿条,按两亿手机使用者计算,每人发送30多条。几年前手机还是有钱或有权的标志物,现在短信、彩信满天飞,男女老少、工农商学兵、忙人闲人,都有配带手机的理由。崔健有首老歌唱道:这世界变化快。  我在199
期刊
静物类商业广告摄影往往需要用大型技术相机和专业的灯光来拍摄,要求所拍的画面有很好的成像素质,业余摄影爱好者当然很难配备这样的器材,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够拍摄此类题材了,手头常用的135相机也能够拍出像模像样的“广告作品”,虽然不能达到大画幅相机的画质,也不能像技术相机那样灵活地控制景深,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  在你的身边有无数的拍摄对象,大大小小的各种日用品都可以是很好的模特,一只戒指、一瓶
期刊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摄影家李子青家中,欣赏到他上个世纪60年代初拍摄的许多青藏高原的黑白照片,那些昆仑山地区景色地貌和风土人情引起了我浓郁的兴趣。  □ 问:每当有人提到昆仑山这座山名,就如雷贯耳望而生畏,它到底在哪?又是个什么样的山?  李答:古时对昆仑山区域的定义比较混乱,就山体而言,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于新疆和西藏间,东延入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在四川又与岷山和邛崃山相接。昆仑山主要分为三个大
期刊
李石文作品  人站在一个高度的时候,对任何事都会有另一种感受,都会有一种包容。俯拍就是从一个高度往下拍摄。在航班飞机上,站在山顶或一些建筑物上都可以完成。做为一个普通旅客,你同样可以做到空中摄影。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将机舱内窗口用纸巾擦干净。为避免杂光从玻璃上反射回镜头,最好穿件黑色摄影背心或深色服装。然后,抓住飞机起飞或降落时转弯的角度进行俯视拍摄。拍摄时,重要的是速度要快,起码要在1/1000秒
期刊
2002年11月份去北京五棵松摄影器材城时,一家二手器材店的老板告诉我,有一套袖珍相机专用的附加镜头待售,我听后感到很新鲜,因为单反相机的镜头附加镜,我见过也用过,但专用于袖珍相机的附加镜头,还是第一次听说。店老板于是便拿出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内装两个小盒,每个盒内各装一只附加镜头。但见该附加镜头不象一般单反相机的附加镜头那样是用螺纹拧在镜头滤色镜螺扣上,而是用三脚架支点螺丝与袖珍相机底部紧密连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