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7日,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内,肩扛摄像机、手持照相机的40余名记者在轰鸣的机器中穿行。这是参加大型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内江”的国内外记者,他们将镜头对准了内江的绿色发展。
绿色中国媒体行是大型主题活动绿色中国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是通过境内外数十家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展示活动举办地的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这次绿色中国行来到内江,记者们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了内江“绿色发展”的企业园区。记者们先后采访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节能环保示范电站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汇宇制药、效率源科技等高新产业,大千园、万达综合体等文化和现代服务产业,挖掘内江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作为老工业城市,制糖业和重工业曾是内江的发展支柱,这些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的产业,带给内江城区的最直接影响便是环境污染:沱江出境断面2004年以前常年是劣Ⅴ类水质,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最低仅占一半……
经历了原有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和探索新型产业的“转型阵痛”后,内江意识到,走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是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内江依托已有的资源,积极打造五大基地,引导传统产业迈向绿色、低碳、环保之路,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
2013年2月26日,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正式投产。通过钒钛产业的“修复”,川威集团已成功实现从低附加值的“钢铁川威”向高附加值的“钒钛川威”转型。
再生资源,资源再生,生生不息。在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牵手韩国SK Networks株式会社,致力于再生资源的深加工、精细加工。投资1.5亿元,实施废PFT瓶生产再生PFT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带动就业1200人。
聚合了废家电、废塑料等资源回收处理项目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将来全部投产后,每年可聚集再生资源1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4万吨。
“每发1度电,相比传统火力发电要节约60克煤。”荣膺“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称号的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被人们称作“绿色电站”。
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的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是我国建成的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循环流化床机组,也是我国燃煤发电领域惟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示范工程,在提升我国发电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水平上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内江一、二产业强势崛起的同时,也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大、吸收快、效益好等特点,内江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其中尤其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打造“四川电子商务第二城、川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同时建设中国供销西部农产品物流园、川南城市配送中心,建设8个AAAA级旅游景区,发展现代旅游业……
“企业生产是靠什么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企业‘绿色转型’之后有哪些社会效益?”、“‘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如何协调?”……人民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深入内江企业园区实地了解内江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之后,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经验和成效。
无论是采用创新技术实现传统钢铁向钒钛新型材料转型的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还是以节能环保型陶瓷生产线“闯”市场的陶瓷企业;无论是以大机组环保型洁净煤发电而闻名的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还是以聚集处理加工再生资源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都给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内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效果让人惊叹!”香港《大公报》记者向芸说,内江的传统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绿色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创新驱动”正在崛起。“回去后,我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内江发展经济中所体现的‘绿色理念’。”
据介绍,未来几年,内江还将全面完成万元GDP能耗等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紧扣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抢占产业链的技术高端和技术链的产业高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内江在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从而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我们相信,通过几年的努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内江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地会更绿、空气会更清新,一座湖岸相依、山水相连、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必将屹立于川南大地。”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对记者说。
阳春三月,正是内江的好时节。记者看到在东兴区田家镇,人们郊外踏青,呼吸清新空气,一家老小齐出动,去草莓园中采摘草莓,在水塘边树荫下静心垂钓,在农家小院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在长江森林公园,萌发新芽的树木彰显着勃发的生机;在范长江纪念馆,吸引了不少仰慕先辈的粉丝,前来感受大师的风采,追寻大师的足迹……
在甜城湖边,春的气息同样浓郁——鲜亮的迎春花,点缀湖岸;婆娑的垂柳,为甜城湖增添了几许柔情;绿草茵茵,衬托着碧水蓝天……大洲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市民闲庭信步,或游湖赏春,或载歌载舞,畅享着美丽内江的新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内江都不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根主线。换言之,就是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
在2013年,内江强化饮用水源和甜城湖保护管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解决了23.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强化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顺利完成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6%;沱江干流内江段水质全年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14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85%……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当前,内江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正成为内江新的发展引擎,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内江的美好蓝图,正被勾勒地越发清晰!
绿色中国媒体行是大型主题活动绿色中国行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是通过境内外数十家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展示活动举办地的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这次绿色中国行来到内江,记者们将笔触和镜头对准了内江“绿色发展”的企业园区。记者们先后采访了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川威钒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白马6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节能环保示范电站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汇宇制药、效率源科技等高新产业,大千园、万达综合体等文化和现代服务产业,挖掘内江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
作为老工业城市,制糖业和重工业曾是内江的发展支柱,这些主要靠物质资源消耗的产业,带给内江城区的最直接影响便是环境污染:沱江出境断面2004年以前常年是劣Ⅴ类水质,城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最低仅占一半……
经历了原有产业结构的“重新洗牌”和探索新型产业的“转型阵痛”后,内江意识到,走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是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内江依托已有的资源,积极打造五大基地,引导传统产业迈向绿色、低碳、环保之路,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
2013年2月26日,川威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正式投产。通过钒钛产业的“修复”,川威集团已成功实现从低附加值的“钢铁川威”向高附加值的“钒钛川威”转型。
再生资源,资源再生,生生不息。在中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四川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牵手韩国SK Networks株式会社,致力于再生资源的深加工、精细加工。投资1.5亿元,实施废PFT瓶生产再生PFT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带动就业1200人。
聚合了废家电、废塑料等资源回收处理项目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将来全部投产后,每年可聚集再生资源1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4万吨。
“每发1度电,相比传统火力发电要节约60克煤。”荣膺“中国循环流化床电站节能环保示范基地”称号的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被人们称作“绿色电站”。
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的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是我国建成的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循环流化床机组,也是我国燃煤发电领域惟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示范工程,在提升我国发电技术创新、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水平上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的日趋合理,内江一、二产业强势崛起的同时,也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针对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大、吸收快、效益好等特点,内江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成渝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其中尤其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打造“四川电子商务第二城、川南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同时建设中国供销西部农产品物流园、川南城市配送中心,建设8个AAAA级旅游景区,发展现代旅游业……
“企业生产是靠什么先进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企业‘绿色转型’之后有哪些社会效益?”、“‘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如何协调?”……人民网、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数十家媒体记者,深入内江企业园区实地了解内江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之后,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经验和成效。
无论是采用创新技术实现传统钢铁向钒钛新型材料转型的西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还是以节能环保型陶瓷生产线“闯”市场的陶瓷企业;无论是以大机组环保型洁净煤发电而闻名的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还是以聚集处理加工再生资源的西南再生资源产业园区……都给媒体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内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效果让人惊叹!”香港《大公报》记者向芸说,内江的传统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绿色转型”,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创新驱动”正在崛起。“回去后,我希望通过我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内江发展经济中所体现的‘绿色理念’。”
据介绍,未来几年,内江还将全面完成万元GDP能耗等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紧扣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抢占产业链的技术高端和技术链的产业高端。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让内江在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从而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我们相信,通过几年的努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内江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地会更绿、空气会更清新,一座湖岸相依、山水相连、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必将屹立于川南大地。”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对记者说。
阳春三月,正是内江的好时节。记者看到在东兴区田家镇,人们郊外踏青,呼吸清新空气,一家老小齐出动,去草莓园中采摘草莓,在水塘边树荫下静心垂钓,在农家小院中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在长江森林公园,萌发新芽的树木彰显着勃发的生机;在范长江纪念馆,吸引了不少仰慕先辈的粉丝,前来感受大师的风采,追寻大师的足迹……
在甜城湖边,春的气息同样浓郁——鲜亮的迎春花,点缀湖岸;婆娑的垂柳,为甜城湖增添了几许柔情;绿草茵茵,衬托着碧水蓝天……大洲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市民闲庭信步,或游湖赏春,或载歌载舞,畅享着美丽内江的新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无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内江都不忘“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根主线。换言之,就是将“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
在2013年,内江强化饮用水源和甜城湖保护管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解决了23.6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强化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顺利完成2013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06%;沱江干流内江段水质全年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14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85%……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当前,内江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三大战略正成为内江新的发展引擎,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建设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幸福美丽内江的美好蓝图,正被勾勒地越发清晰!